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7.31
本日焦點: 以一氧化碳保存肉品色澤 美提案立法標示

展示櫃中的肉品(照片版權歸屬 羅倫Skivvies.com)

摘譯自2007年7月26日ENS美國,華府報導;陳維婷編譯;蔡麗伶審校

大部份消費者均認為,以一氧化碳處理肉品使其色澤新鮮是一種欺騙行為。美國數家連鎖超市已將此類肉品下架,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始終未禁止這種處理方式。

密西根民主黨的斯圖帕克(Bart Stupak)眾議員為此提案立法,規定為一氧化碳處理過的肉品添加標示。

斯圖帕克表示:「灌入一氧化碳之後,腐壞的肉品也能呈現紅潤健康的色澤,但實際上卻有導致食物中毒的危險。」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生物多樣性

氣候變化對世界遺產的威脅與因應對策

途城中的枯木

作者:李光中(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自1972年起,推動《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開啟了推動全球性的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運動,要求世界各國政府負起保護該國境內傑出的自然及文化資產的責任,並就具有「傑出的全球性價值」之自然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加以保護。截至2006年7月止,加入該公約的締約國有140個國家,共有851處列入世界遺產地,包括166處自然遺產地、660處文化遺產地、以及25處兼具自然和文化特性的複合遺產地。

讀者投書

新潟大地震震出核安危機

新潟縣柏崎刈羽核電廠
作者:崔愫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這陣子日本新潟再度發生地震,但這次震驚世人的不只是地震的可怕,而是號稱核電模範生的日本,在直昇機的俯瞰下,竟然出現了像是電影中才會出現的災難場景,全球最大的核電廠冒出熊熊火光,黑煙直上天際。

「地震造成的核電危機不可輕忽!」這樣的警告,日本的反核團體早就呼籲多年,因為當2004年新潟縣地震發生後,11月4日的5.2級餘震,讓新潟縣內的柏崎刈羽核電廠7號機的渦輪機發生事故,自動緊急停機,這樣的核安事件早已經不是第一次。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生物多樣性

讀者投書

本會快訊

本會環境信託交流團隊已於7/27出發前往英國,感謝讀者的支持與關心,敬請密切注意團隊傳回的第一手資訊!

7月至11月,每月1日與15日推出外來種防治主題系列專文!

熱門內容

野台開唱 搖滾天空下的土地情

人為導致的氣候變遷 改變全球降水模式

熱門關鍵字

高爾

貓空纜車
推薦評論

麻寮河川巡守隊 嘉縣第一 (1)

日本永續發展20年 成功經驗將帶領全球 (1)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台北鳥會電子報

本日焦點:「鮮」紅的迷思:以一氧化碳保存肉品色澤 美提案立法標示 --﹥

摘譯自2007年7月26日ENS美國,華府報導;陳維婷編譯;蔡麗伶審校

大部份消費者均認為,以一氧化碳處理肉品使其色澤新鮮是一種欺騙行為。美國數家連鎖超市已將此類肉品下架,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始終未禁止這種處理方式。

密西根民主黨的斯圖帕克(Bart Stupak)眾議員為此提案立法,規定為一氧化碳處理過的肉品添加標示。

斯圖帕克表示:「灌入一氧化碳之後,腐壞的肉品也能呈現紅潤健康的色澤,但實際上卻有導致食物中毒的危險。」

他還說:「眾所皆知,消費者相當依賴顏色判斷肉品鮮度,但對使用一氧化碳包裝的肉類,FDA從未要求標示。消費者因此無法得知肉品是否處理過,也不能再依靠顏色決定肉類的新鮮與安全程度。」

美國消費者協會2006年9月的民調顯示,78%的消費者認為用一氧化碳處理紅肉是欺騙行為,另外有68%支持對此強制標示。

2006年7月的消費者報告發現,用一氧化碳處理過的肉類樣品,含有超標的腐敗性微生物,有些樣品甚至還在保存期限內。

在美國,有權規範新鮮盒裝肉品的單位是FDA與農業部(USDA),但兩者都於2004年准許此種處理方式。

食品飲水看守協會的拒絕一氧化碳處理的肉品動畫 :: 圖片來源:Food & Water Watch食品飲水看守協會(Food & Water Watch)的荷特(Wenonah Hauter)表示,「對於FDA沉默的態度,議會似乎跟大眾同感無力。FDA與USDA明明都有權力,也有充分所需的資訊可立即阻止這種行為,卻還是需要眾議院介入,相當不可思議。」

FDA認為一氧化碳處理肉類「普遍仍屬安全」,也表示這種處理可幫助鮮肉維持特有色澤。該單位也說,添加一氧化碳目的並非抑制微生物生長,也不能延長產品的保存期限。

美國Safeway連鎖超市則宣佈不再販售一氧化碳處理過的牛肉或小牛肉,現有庫存會在7月27日前銷售完畢。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台灣新聞  --﹥

禁錮與瘋狂 探索動物的「快樂天堂」

 
本報2007年7月31日台北訊,溫于璇報導
動物園的紅毛猩猩,與飲水和排泄物共處 :: 攝影:溫于璇在每個人的兒時記憶中,動物園是動物們的「快樂天堂」,牠們在動物園裡,無憂無慮、不愁吃住。但是,換個角度想,動物園裡被展示動物,也許一輩子都要關在籠舍中,白天必須在展示場上忍受遊客的指指點點、各種騷擾,夜晚則被趕到狹小陰暗的獸籠中。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在上週末(28、29日)舉辦「探索動物園工作坊」,30位關心動物福利的學員參與,在NGO會館與台北市立動物園,以動物福利為出發點,一起發覺動物園的真相。動物們真的樂意住在這樣的「天堂」嗎?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在工作坊的課程中秀出一段影片,曾票選為「台灣明星動物」第一名的台灣黑熊,對著展示場後方的一扇門猛搖頭,而這樣持續的刻板行為,讓門都被磨出一道U字形的凹痕。若以人的角度來看,這就好似「精神病患」的行為,不過,陳玉敏說,動物會有這樣刻板行為出現,顯示我們提供的環境未能滿足動物需要。國際公認最不適合圈養的動物中,熊科便是其中之一,因為動物園無法提供自由的生活條件。

兩天的工作坊中,學員除了利用課程探索動物園真相外,更具體以田野評鑑的行動觀察記錄方式,讓學員實際走訪動物園,以定點觀察單一哺乳類動物的生活環境,同時也觀察經過的遊客,對看到這些動物們的反應。

一動不動的台灣黑熊 :: 攝影:溫于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為爭取動物園的動物福利,同時要讓更多的民眾了解動物園的悲情真相,參考英國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加拿大動物園監督協會所出版的《Zoo Exhibit Quick Audit Process For Auditing Terrestrial Mammal Exhibits》一書,編製了《動物園哺乳類動物福利評鑑手冊》。

這本手冊提供了較為簡單的方法,針對與動物展示相關的11個指標重點進行查核,包括「動物外觀指標」、「動物行為指標」、「展示場空間指標」、「展示場遮蔽隱私指標」、「展示場安全指標」等。此次工作坊,也透過手冊的使用,讓學員以不同的角度觀看動物園,同時也培養學員成為為動物發聲的希望種子。

 

國寶蟹過路產卵 車子視而不見

摘錄自2007年7月30日華視新聞網台東報導
現在正是椰子蟹產卵季,母蟹要越過馬路才能到海中產卵,但許多魂斷馬路慘死輪下,讓保育人士非常心痛。時常會看到生物差點命喪輪下的經險畫面,特別是己經數量銳減的椰子蟹,最令生態學者憂心,椰子蟹因為體型大,最大可以長到4公斤重,所以動作緩慢。

椰子蟹因為數量銳減,是甲殼類唯一被列為保育類的,在山中生活的他們,這個季節必需到海中產下寶寶。牠們不只受到車輛威脅,就算到了海中,還可能被魚網纆死,台東縣府也發現這個問題嚴重,立下告示牌,但看到這種車子視牌不見,依然呼嘯而過的畫面,就知道保育觀念,在綠島還很遙遠。

 

資源回收節能又環保 再生利用價值高

 
摘錄自2007年7月30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綠色能源當道,各項資源回收品頓時水漲船高,台灣向來是IT產品製造大國,每項電子產品都有IC板,而回收廢IT產品經過拆解、粉碎、分選、精鍊後,不但可回收金、銀、鈀等貴金屬,剩餘材料還能做成各種擺飾;異曲同工之下,廢寶特瓶也能抽紗製成聚酯纖維用來做衣服。

石化產品愈來愈貴,煉製過程產生許多二氧化碳,因此綠色能源和回收再生品確定成為未來的趨勢,台灣為盡一份地球公民責任,建立低污染、省資源的綠色產業刻不容緩,尤其台灣靠IT產業撐住半邊天,IT產業所製造的產品必需發揮回收再利用的價值。

環保署強調,許多綠能產品已獲取環保標章,代表對環境友善,而世界各國的綠色消費新主張均再三強調應以環保產品為主,台灣產業面對下一波競爭時,從綠能環保產品下手是正確的選擇,而民眾購物前也不妨參考環保產品線上採購網,讓綠能產業發展更蓬勃。

 

T9台灣市占率達9成 高含汞螢光燈 飛利浦停售

摘錄自2007年7月30日中時電子報台北報導
就在全球一片節能呼聲下,台灣居然還在用高含汞的T9螢光燈,照明設備大廠飛利浦統計,T9螢光燈目前在台灣市占率達9成,含汞量是T8的三倍與T5的五倍,飛利浦除宣布停止在台販售外,也將捐贈1萬支省電燈管給偏遠地區小學。

飛利浦為了支持LIVE EARTH抗地球暖化演唱會,宣布停止在台灣販售T9直管螢光燈。飛利浦表示,由於T9的含汞量達15毫克,遠高於T8的5毫克與T5的3毫克,就省電效果上,T8燈管比T9燈管省電10%,T5燈管又比T9燈管省電30%-60%,T9從汞汙染到節能都不及格。
 

沒誠意救藻礁?中油烈日勘查

摘錄自2007年7月29日聯合新聞網桃園報導
桃園觀音海岸千年藻礁遭破壞嚴重,國營事業中油公司決定出資復育,董事長潘文炎上周四下午還冒著烈日陪同專家實地勘察;最早調查研究觀音海岸藻礁的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戴昌鳳接下藻礁保育的委託調查研究重任。

對於管線工程破壞藻礁生態,中油董事長潘文炎獲知消息後相當震驚,因為之前他根本未聽過有關「藻礁」的相關報告;而化工博士出身的他,也搞不清楚「藻礁」到底是什麼東西。在了解情況後,中油願意對觀音海岸藻礁的復育盡心力。10多年前就已在台灣北部海域首度確認千年藻礁存在的戴昌鳳,感受到中油在藻礁復育的誠意,並接下委託調查的重任。
 

海豚擱淺 旗津軍民合力搶救

摘錄自2007年7月29日中廣新聞網高雄報導
一隻海豚29日晚間被發現擱淺在高雄旗津海岸,高雄市海洋局和海巡人員通力將海豚救上岸,初步觀察擱淺海豚的體力還算不錯,海洋局因此暫時將牠安置在旗津海生館內。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劉鐘麟科長說明:擱淺海豚是被海巡官兵發現在旗津海岸,搶救上岸後,初步比對判斷應該是屬於(熱帶點斑原海豚),體長約2公尺。

 

高縣推廣中元普渡冥紙減量集中焚燒

摘錄自2007年7月29日中央社高雄縣報導
農曆7月鬼月即將來臨,高雄縣政府環保局今年繼續推廣冥紙減量集中焚燒作業,31日邀集寺廟、大樓社區、工廠及鄉鎮市公所、村里長代表參加「中元普渡紙錢集中焚燒宣導說明會」,藉以擴大宣導,降低冥紙焚化量。

縣府環保局從2005年起推廣冥紙減量焚燒,前2年以寺廟、大樓社區、工廠及政府機關為主進行宣導,2005、2006年集中焚燒量分別達到12公噸、33噸。今年度為擴大辦理冥紙減量集中焚燒作業,將結合各鄉鎮市公所清潔隊進行全面性的冥紙集中焚燒作業,收集民眾準備焚化的冥紙送到焚化爐焚化,讓一般民眾在民俗活動過程也能參與環境保護工作。

 
國際新聞  --﹥

柴油廢氣+膽固醇=心血管疾病

摘譯自2007年7月26日ENS美國,加州,洛杉磯報導;許念真編譯;蔡麗伶審校
加州洛杉磯之空氣污染(圖片來源: EIA)新研究發現,柴油廢氣污染和高膽固醇兩種因素的結合,造成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高於只有其中一種因素存在。該研究指出,控制空氣污染可能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工具。

26日公佈於電子期刊「生物基因體學」(Genome Biology)的研究,首次闡釋空氣污染中的微細粒子如何與堵塞血管的脂肪共同啟動造成血管發炎的基因,而導致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該計畫首席研究者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葛芬醫學院的奈米醫學主任,同時是該校加州奈米系統中心的研究員內爾(André Nel)博士表示:「我們尚未明瞭這些空氣污染成份造成心血管損傷的確切機制,但是我們知道包覆在這些粒子外圍的化學物質能夠傷害人體組織,並且造成鼻腔與肺部發炎。血管發炎進而形成膽固醇沈澱和動脈阻塞,如此產生的血凝塊便會引起心臟病與中風。」

研究人員將嘗試創造一種生物標誌(biomarker)以便醫生很容易地評估空氣污染對於新血管疾病的效應。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綠色消費救地球?

摘錄自2007年7月30日聯合報報導
綠色消費真的可以救地球嗎?一位教授指出,狂買狂賣所謂環保產品如同「全速盲目衝向懸崖」。無論做何種購物決定,人類無法靠購物維持地球的生存。專家指出,問題在於這個問題實在過於龐大。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報告,全人類2003年的整體需求,超過全球產能25%。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者,其消費率是地球生產力的2倍。

許多人指出,挽救地球最必要的事情是整頓人類文明的能源基礎結構,這包括多方面的努力:增加能源效益、推進再生能源科技,以及重新規畫城市、農業和大眾運輸系統等。

新罕布夏州漢諾威市達特茅斯學院環境研究教授陶爾西認為,環保是「為整體公民著想的做法」。他說,紐約市長彭博主張向車輛課徵8元「堵車費」,不管這個想法多麼令計程車司機討厭,它的設計卻是為了更多人的福祉。

 

歐盟擬開放休耕土地 供應生質燃料

摘錄自2007年7月30日中央社巴黎報導
生質燃料需求日益增加,需要大面積土地種植作物,以生產生質燃料,歐洲聯盟考量重新開放已休耕土地。歐盟訂定目標,在2020年時,生質燃料必須達到汽車總燃料量的10%,2006年生質燃料估計僅佔1.6%。

現行生質燃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乙醇,或稱生質汽油,使用於汽油燃料引擎;另一種是生質柴油,使用於柴油引擎。其中,乙醇是由甜菜、小麥、玉米與甘蔗等製成。生質柴油則榨取菜籽油、向日葵油、大豆油與棕櫚油,再混合柴油燃料製成的。根據法國「穀物貿易協會」主管洛伊索表示,汽車使用生質燃料量,只需要5%的歐洲農地來種植相關作物。但由於目前全球穀物產量下滑,歐盟執行委員會7月間曾表示,將提議結束自1998年以來實施的休耕制度。

目前歐盟採取休耕措施的農地,大約有10%,約300萬公頃。執委會表示,這些土地再度開放耕種後,預估2008年可增加穀物產量約1000萬噸到1700萬噸,有助於調節穀價上漲壓力。

 

日環保火車上路 「來電」得很

摘錄自2007年7月30日自由時報報導
東日本鐵路公司(JR東日本)31日起,將在連接日本北部山梨縣北杜市小淵澤站至長野縣小諸市小諸站、全長近79公里的小海線,正式推出全球第一輛環保型柴油電力混合動力火車「KIHA E200」的載客服務,讓這種新式火車成為對抗全球暖化的最新生力軍。

KIHA E200擁有46個座位,包括站位,可以容納117名乘客。它以柴油引擎發電來驅動發動機,不但提升燃料使用效率達20%,還能減少60%的廢氣排放量。 KIHA E200車廂底部配備一具柴油引擎及2具發動機,車頂則裝上鋰離子蓄電池,利用柴油引擎驅動發動機,將獲得的電力存貯在蓄電池中,只有在火車爬坡或電池電力下降時,才需要再啟動柴油引擎;車速因停靠站或煞車而慢下來時,發動機就像一個發電機,可以替蓄電池重新充電。

此外,發動機關閉之後,通常仍會繼續運轉一段時間,所產生的能量,在一般非混合動力火車上會浪費掉,KIHA E200則能加以回收,為蓄電池充電。不過,隨著豐田Prius等混合動力汽車銷售成績拉出長紅,全球主要鐵路公司都已著手研發或開始研究這種新科技。不過成本因素仍是一大阻礙,以KIHA E200為例,平均造價高達近2億日幣(約台幣5550萬),是一般火車的兩倍。

 

南亞洪水成災 百萬民眾流離失所

摘錄自2007年7月30日法新社古瓦哈蒂報導
官員29日表示,南亞地區豪雨和洪水肆虐,至今已造成70餘人死亡,超過100萬人無家可歸。印度救災官員稱,這是印度30年來遭受的最大水災,至少15人在比哈爾邦(Bihar)溺水而亡。

連日的暴雨和喜馬拉雅山融雪,造成尼泊爾、印度北部及鄰近的孟加拉低窪地區洪水爆發,預計幾天內河水將漲至最高點。 印度東北部災情相當慘重,當局已派遣軍隊前往阿薩姆省展開救援行動。

阿薩姆省救災官員巴曼說,雅魯藏布江水位不斷上漲,流離失所的民眾人數已超過100萬,軍隊使用小船援救爬到屋頂避難的民眾。 印度鄰國孟加拉也至少有20萬人遭到洪水氾濫波及,孟加拉軍方現已展開救援行動。

 
中國新聞  --﹥

中國加強食物安全管制

摘譯自2007年7月26日ENS中國,北京報導;許念真編譯;蔡麗伶審校
中國製蜂蜜。圖片來源:Government of China中國製造的食物和牙膏有非法添加物的報導出現,並遭多國禁止進口相關產品之後,中國政府表示他們正在加強食物安全的規定。

根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總理溫家寶在25日的國家委員會會議表示,產品品質與食物安全的議題「與人們的生活、生產者的聲望和國家形象有密切關係。」

溫家寶表示:「我國必須建立一個嚴謹的網絡,以對加工、包裝、運送與物品販賣進行有效管理,並且提升國家標準系統以符合國際標準。」

該會通過關於監督食物安全的草擬規定,其中要求強化對於食物製造商和銷售商的控制、增加責任感與政府的義務,並且更嚴格懲處非法活動的進行。

這個草擬法案日後會經過修改,並由中國最高行政和執行中心的國家委員會正式宣佈。此外,溫家寶表示,中國會定期公佈產品資訊的報告與回收不良產品。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北京市建成國內首條廢舊塑膠瓶回收生產線

摘錄自2007年7月30日人民網北京報導
北京市回收經濟的試點專案─「塑膠瓶回收生產線」日前建成交用,它可以將廢舊塑膠瓶加工成優質的再生瓶級塑膠塊,重新用於食品和飲料包裝。國際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公司已決定每年採購一萬噸這種再生瓶用於自己的產品包裝。

塑膠瓶大都是以石油為原料製成的,每6噸石油才能生產出1噸塑膠瓶。本市每年約有15萬噸塑膠瓶被丟棄,以前這些塑膠瓶被小商小販回收後,大多只能進行簡單的粗加工,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污染環境。盈創的再生瓶生產線每年可以回收處理6萬噸廢舊塑膠瓶,占全市年廢棄量的4成。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處罰第一家民營發電企業

摘錄自2007年7月30日人民網北京報導
因違規建設火電機組專案,全國第一家民營發電企業─山西振興集團有限公司,日前被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予以行政處罰。

環保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振興集團在沒有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檔的情況下,於2004年6月擅自開工建設2×20萬千瓦火電機組項目。此外,該集團 100kt/a電解鋁專案(200kt/a專案的一期工程)也未經環評於1999年開工建設,2002年4月建成投產。該專案靠近居民住宅區,衛生防護距離明顯不符合環保要求,生產過程中氟無組織排放,嚴重影響周圍環境和群眾健康,環保總局已多次接到群眾對山西振興集團違規建設問題的舉報。

 

浙江投資1.2億元養細菌 跟太湖藍藻奪食治汙

摘錄自2007年7月30日人民網浙江報導
太湖藍藻暴發引發無錫水危機後,前不久藍藻又開始侵入位於太湖南岸的浙江水域。29日,浙江省科技廳表示,該省日前已緊急啟動重大科技專案「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關鍵技術集成和工程示範」,以避免太湖藍藻在浙江水域大規模暴發,影響百姓飲水安全。

「我們想利用細菌與藍藻搶食富營養化水中的氮和磷,讓藍藻營養不良。專案專家組副組長、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副院長陳呂軍介紹,藍藻暴發的原因,是因為太湖水體的富營養化。

為此,這一重大科技專案將攻關生物治汙方法,專案組打算先從自然界的水中提取、培養大量能分解氮、磷等富營養物質的細菌,然後再將這種細菌播撒到水中,這些細菌會讓水中富營養物質的降解速度提高數倍。由於細菌的搶食速度遠遠快過藍藻,將抑制藍藻生長使其自然消亡。同時,這些細菌都來源於自然,是「土著」細菌,所以不會對水體產生新的污染。

 

美財長抵中國訪問 環保與匯率是關切重點

摘錄自2007年7月30日中央社北京報導
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29日抵達中國訪問,美國正全力說服中國進一步執行必要的經濟改革與環境保護工作,尤其是備受關注的人民幣匯率議題。

美國外交人員表示,鮑爾森日前往中國西北地區大省青海首府西寧市訪問。中國目前在青海省最大鹹水湖附近,執行了一系列環保計畫。鮑爾森30日轉往北京,與中國主管官員討論推動2006年發起的「美中戰略經濟對話」進程等議題。美中戰略經濟對話主要討論經濟、環保等議題。

 

中國推出綠色信貸 打擊環保違法


摘錄自2007年7月30日BBC北京報導
中國環保總局官員30日說,該局已向銀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通報了30家環境違法企業名單,禁止被列入黑名單的環境違法企業獲得信貸和盲目擴張。

中國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表示,中國環保總局在今年上半年曾和人民銀行就「共用企業環保資訊」聯合發佈檔,把企業環保資訊納入企業信用資訊基礎資料庫,這次綠色信貸機制是在此基礎上正式出臺的政策。根據這個新的規定,中國金融機構今後對未通過環保評估或環保設施驗收的新建專案,不得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

 

不滿啤酒廠廢水污染 收成減半 四川爆警民衝突

摘錄自2007年7月30日明報四川報導
四川省什邡市元石鎮日前發生警民衝突,導致20名農民受傷 ,7人被捕。事件起因是鎮內的水源被香港華潤創業集團屬下啤酒廠排出的廢水污染,5000名農民到啤酒廠和附近公路上示威,阻塞交通,並與數百名公安和武警衝突。

當地鎮政府官員29日證實事件,並稱被捕農民已全部獲釋。據中國人權民運資訊中心報道,華潤藍劍啤酒有限公司因排出污水,嚴重污染了四川省什邡市元石鎮的地下水道和灌溉水道,而且該廠因土地使用權與當地農民有紛爭。

 
綠色學習課表  --﹥

「決戰商場新利器-企業環安衛資訊管理方案」研討會

 
2007/08/01 - 10:00am
2007/08/01 - 12:00pm
主辦:企業永續發展協會、永灃環境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費用:本會會員免費,其他500元 
報名:請於7/31前填妥報名單,以電郵或傳真方式傳送
聯絡人:莫冬立經理
電話:(02)2705-8859
傳真:(02)2706-0788
E-mail:bcsd.roc@msa.hinet.nettlmo@ms37.hinet.net


當跨國企業針對變異中的環境、安全與衛生(EH&S)現況持續作出因應措施之同時,資訊透明度之重要性亦隨之彰顯。政府部門因應民眾與利益相關者之需求,亦已逐漸要求企業揭露其非財務資訊,並要求企業展現其永續經營之決心。因而許多相關資訊,例如溫室氣體排放量、EH&S法規符合度確證,與風險管理等新興議題,已逐漸需要公諸於大眾前並接受檢視。因此,如何妥善管理如此龐大的資訊,將成為企業在全球化市場中確保競爭力的決戰點。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BCSD)與本會會員公司「永灃環境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ERM Taiwan)共同合作,很難得的邀請到一位ERM集團在環境安全與衛生(EH&S)資訊管理領域相當資深的專家Mr. Vijay Gudivaka來台,與您一同探討台灣企業之EH&S資訊管理系統之設計、執行與維護,由於場地關係,名額有限,敬請儘早報名,以免向隅。本次演講將針對數個跨國企業應用EMIS之最佳執行策略提出實例說明。
本次講座的重點包括:

1.成功執行EH&S管理資訊方案(EMIS:EH&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之優勢

2.執行EMIS前應先考量之關鍵問題

3.設計以及成功執行正確方案之路徑圖(roadmap)

4.確保EMIS正常運作之維護技巧
線上報名 http://www.bcsd.org.tw/Events/960801/960801.htm#flag0

 

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11週年《怎麼辦!?》演唱會

2007/08/04 - 6:30pm
主辦:黑手那卡西
地點:樂生療養院中山堂(新莊中正路794號)
特別邀請協力演出:日日春協會、工傷協會、工人鼓隊、人民火大集創小組、樂生那卡西、清理垃圾聯盟

《怎麼辦!?》是俄國革命者列寧於1902年出版的一本指導工人階級革命的小冊子。我們開玩笑地借了這個書名當作黑手那卡西十一週年系列活動的標題,當然不是要指導大家怎麼搞革命。

因為黑手那卡西的實踐,一直都是在問著『該怎麼辦?』的過程中發展出來的。弱勢發聲與集體創作,在這十年來,成了黑手那卡西在社會運動的文化實踐上顛跛前行的雙足。我們沒法提供現成的社會變革的綱領,但是誠懇邀請大家一起來看看:『怎麼辦!?』讓我們一起邊摸索邊前進!

《怎麼辦!?》演唱會限量預售票,先搶先贏!《怎麼辦!?》演唱會門票現場購買價為300元,預售票只要200元喔!預售票售票期限為7月30日,請朋友們儘早購票!預售票及現場購票皆含飲料。

黑手那卡西購票信箱:nakasi.ticket@gmail.com

詳情請見 黑手那卡西網站

香港有機農業推展概況經驗交流座談會

2007/08/03 - 1:00pm
2007/08/03 - 5:30pm
地點:國立中興大學農業試驗場明誠園(台中縣霧峰鄉吉峰西路68號,地圖請上中興大學農業試驗場網站下載)
主辦:台灣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財團法人植物保護科技基金會
參加人數:80人,自即日起至7月底截止。
報名方式:一律採取E-mail 或傳真報名,按報名先後次序排定。
聯絡人:(02)29361465、(02)86618916 李美雲小姐
傳真:(02)29361968
E-mail: xz028801@ispeed.com.tw

活動說明:增進台、港兩地關於有機農(產)業推展經驗與資訊交流機會
※免費參加,歡迎想瞭解香港、大陸地區有機農業推展現況的朋友,請自備環保杯、飲用水和一顆愉悅的心來參加。

詳情請見 活動網頁

 

「山徑童畫師」繪本研習營

 
2007/08/04 - 9:00am
2007/08/04 - 5:00pm
地點:國立台灣博物館/台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 兒童繪本
主辦: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承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協辦:國立台灣博物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國語日報社、台北市動物園文教基金會、三重社區大學
聯絡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推廣部簡淑慧、邱聖芬
電話:(02)2302-1122
聯絡E-mail:sandia@e-info.org.tw

在一陣風靡環保袋的混亂中,誰又知道「環保」的價值在哪裡?如果每個人都能擁有「獨一無二」的環保手提袋是否皆大歡喜?一場兼具創意與環境教育的「山徑童畫師--創意繪本種子研習營」,將於8月4日(星期六)邀請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老師教老師及家長們創造一本本神奇的創意環保手提袋書。

蝴蝶書此項研習為「全國步道系統系列推廣活動」之一,本週六於國立台灣博物館舉辦,對象為學校教師與故事爸媽。研習內容包括環保手提袋書、蝴蝶書等創意教學。還特別請生態專家吳海獅,以「自然彩妝」、「光影畫」等活動引導參與者於二二八公園進行自然探索,並融入創意主題中。學員作品還可參加後續的系列競賽,最高獎金有三萬元,不必排隊,不必太多花費,只需帶著創意及環保的心,就可以將平凡的手提袋點石成金。還可鼓勵小朋友一起參與「山徑小精靈-創意繪本比賽」及「慢走更樂活-創意新詩比賽」喔!

本活動尚有名額,歡迎學校教師與故事爸媽參與。

詳情請見:全國步道系統系列推廣活動

 

體驗芝山─蠻野心足夏日影展:滅頂家園

 
2007/08/04 - 1:00pm
2007/08/04 - 2:30pm
地點: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多媒體視聽室
主辦: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台灣生態學會、地球公民協會
協辦:芝山岩管理處、天母合眾國、大地旅人工作室
聯絡電話:02-2382-5789#316
E-mail:fwu@wildatheart.org.tw

導演:Franny Armstrong;片長:75分鐘;發行年:2002年

三個選擇,一種命運:搬到都市裡的貧民窟,遷移到一個沒有飲用水又荒蕪的強制搬遷區,或留在家裡等著被淹死。中印度嘉生地村的居民必須趕快做決定;接下來的幾週內,隨著訥默達(Narmada Dam)大壩水位的漲升,他們的村落將會沒入水裡。印度最暢銷作家阿蘭達蒂.洛伊(Arundhati Roy)加入了反水壩運動,並提出最棘手的問題:將來到底誰會受惠於水壩的水,貧窮的農民還是富有的工業家?因50年的水壩工程被迫遷走的1600萬人,最後命運如何?本片最後的14分鐘加長片段,提供了最新的事件訊息。為了讓記錄片更切合台灣的現狀,我們安排了映後座談,期望能因此帶領更多人探究環境問題的核心。

詳情請見 http://www.wildatheart.org.tw

 
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對世界遺產的威脅與因應對策 --﹥
作者:李光中(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自1972年起,推動《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開啟了推動全球性的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運動,要求世界各國政府負起保護該國境內傑出的自然及文化資產的責任,並就具有「傑出的全球性價值」之自然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加以保護。
截至2006年7月止,加入該公約的締約國有140個國家,共有851處列入世界遺產地,包括166處自然遺產地、660處文化遺產地、以及25處兼具自然和文化特性的複合遺產地。

在2002年第30屆公約會員國大會中,世界遺產委員會檢討其全球策略和目標後,提出了四項總目標來總結21世紀的挑戰,分別是:1)信實度:確保能夠設置具代表性的所有自然和文化類型的遺產地;2)保育:推動有效的保育措施;3)增能:提升經營管理水準和技術;4)溝通:告知大眾有關世界遺產的成就和挑戰。前兩者和世界遺產地的分布與類型之代表性以及自然與文化資源的實質保育有關,後者與經營管理者的能力以及一般大眾對世界遺產的認知以及支持有關。而氣候變化的衝擊,則直接影響世界遺產的信實度和保育,並考驗著人類經營管理的水準以及因應環境變化的危機意識。

珊瑚礁白化依據世界遺產中心最近出版的文獻顯示,在未來的模擬情境下,世界自然遺產的保育將受到威脅:海洋溫度升高以及酸化作用將威脅海洋生物多樣性,許多海洋世界遺產地是熱帶珊瑚礁,未來珊瑚白化的事件會增加,甚至發生大量珊瑚滅絕;而大氣溫度增加也導致全球大陸和極地冰川的融解,影響物種的遷徙、生物循環的時序、野火的頻率和強度、農作物病蟲危害以及侵入種等問題,這些都會使陸地生物多樣性受到危害。

世界文化遺產也同樣受到威脅:古代建築物係依據當地特殊氣候條件而設計,氣候變化導致的蟲害遷移可能危害建築遺產保存;海平面上升直接威脅了許多分布在海岸的遺產地;土壤溫度增高將危及考古遺址的保存。除了上述對遺產物的實質影響外,氣候變化也衝擊著社會和文化,影響人類社群的生活方式、工作和宗教等方面,可能會選擇遷移或放棄這些建築、遺址或地景等遺產。

世界遺產中心建議採取下列行動以避免或減輕氣候變化對世界遺產的衝擊:規劃適當的應變措施並且強化權益關係者之間的知識交流,這需要緊密結合與氣候變化和遺產保育有關的機制之間的協同合作,諸如: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跨政府的氣候變化專家小組(IPCC)、生物多樣性公約 (CBD)、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與生物圈計畫和世界遺產公約、以及Ramsar濕地公約等。

世界遺產:希臘德斐爾。圖片來源:Wikipedia此外,所有可能受到氣候變化威脅的世界遺產地都須要更新和整備,透過適當的監測和脆弱度評定過程,掌握氣候變化的可能衝擊,並採取因應措施以確保其傑出的全球性價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近年來從一些世界遺產地的經驗已累積若干有效的方法,諸如:減少非氣候因素的威脅以增加遺產地的抵抗力、對冰川湖泊作防治性的排洪以避免崩堤、改善堤防以預防海岸洪水侵襲、支持傳統方法以對抗沙漠侵襲等。

許多世界遺產也同時是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區,近年間推動世界保護區系統的世界保育聯盟(IUCN)與世界遺產中心已開始許多密切合作,該聯盟下的世界保護區委員會(WCPA)主席Nik Lopoukhine日前針對氣候變化議題提出以下三項因應對策:

1) 設置國家公園等相關保護區:我們須要辨識出未來的重要棲地,包括瞭解那些是野生物受氣候變化影響而移遷的地方,這些地方安全嗎?如果不是,就須要設置保護區讓野生物有安全的新棲地。

2) 強化保護區的聯結:設置孤立的保護區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儘可能的建立所有陸地和海洋保護區之間的聯結,來幫助物種適應氣候變化,我們也必須辨識出物種可能使用的廊道並確保其安全。對於那些生存在山頂和海島的物種,未來可能因為氣溫上升而無處可逃,移地保育等救援計畫可能是未來必須的措施。

3) 推行生態復育:生態復育係針對已經劣化、損壞或者毀壞的生態系統,以刻意的人為措施幫助其恢復永續能力的過程。

 
讀者投書新潟大地震震出核安危機 --﹥
作者:崔愫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這陣子日本新潟再度發生地震,但這次震驚世人的不只是地震的可怕,而是號稱核電模範生的日本,在直昇機的俯瞰下,竟然出現了像是電影中才會出現的災難場景,全球最大的核電廠冒出熊熊火光,黑煙直上天際。

新潟縣位於日本本州的中部地方,人口約有200多萬人,是日本重要的優質稻米產地,佔有全國產量的70%,最好的米是新潟越光米。大家對新潟這個地名感到熟悉,是因為2004年10月23日, 新潟縣內中越地方發生芮氏地震規模6.8級地震及多次6級以上餘震,造成數十人死亡失蹤,超過2000人受傷,28萬戸住家出現停電與通信中斷,8萬人緊急避難,新幹線出現了首次脫軌。

「地震造成的核電危機不可輕忽!」這樣的警告,日本的反核團體早就呼籲多年,因為當2004年新潟縣地震發生後,11月4日的5.2級餘震,讓新潟縣內的柏崎刈羽核電廠7號機的渦輪機發生事故,自動緊急停機,這樣的核安事件早已經不是第一次。

由於這幾年地震不斷,許多地震都被測出地表超過600gal的數值,過去核電廠芮氏規模6.5的耐震標準,早已禁不起考驗,日本於去年9月首度修訂核電廠的耐震指針,要求日本全國17個核電廠調查12萬年至13萬年前的活斷層及過去的地震紀錄,再自行擬定耐震基準和防震安全對策。

日本民間批評政府過晚檢討核電廠的防震問題,而且標準也不夠嚴格,言猶在耳,沒想到新潟又發生芮氏規模6.8的地震,造成嚴重的核安事件,新潟縣內的柏崎刈羽核電廠可說是全球最大的核電廠,共有7座反應爐,其中的第6、7號反應爐更是跟核四廠同一機型,這次強震更凸顯出核電廠的安全管理缺失,東京電力不僅防災應變能力不夠,事後還刻意隱瞞災情、數度修正公布的內容,仍強調不會對環境或人體造成影響。但其實輻射物質被排放到大海及大氣中,存放核廢料的鐵桶蓋子被掀開散翻一地,一場火災連兩小時都滅不了,為了平撫居民的不安疑慮,柏崎市長立刻發出了運轉停止命令。

東京電力公司對外強調,核電廠在1988年申請興建時,完全符合當時的耐震標準規定,足以因應芮氏規模6.5的地震,但是這次的地震規模達到 6.8,規模相差0.2,能量就差了兩倍,完全是超出設計時預想。這也證明了世人對核能最主要的批判之一,人類自以為科學全知全能,但不管對地震這類自然災難,還是輻射的人為災變,現有科技其實都所知有限。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曾在2003及2006年兩度邀請核安專家菊地洋一來台,就是希望能藉由介紹日本的核電現況讓台灣能引以為鑑。因為這幾年來日本陸續傳來核電廠的安全危機,如耐震係數不夠、反應爐心隔壁及配管的龜裂問題等等,而且兩國都是多地震國家,所以在日本發生的問題,台灣不可能會沒有問題,核電廠更是由日本製造輸出,但台灣並沒有依據最新狀況,重新檢討核電廠的安全。

柏崎刈羽核電廠,7座反應爐的分布圖。光以地震的部份來說,日本核電廠原本的耐震設計為0.6g(g為重力加速度),已經比台灣的安全性都高,但 2005年1月28日,靜岡縣的濱岡核電廠發布消息,將進行五座機組的耐震強度提昇工程。根據科學家預測,濱岡有發生強烈地震的可能性,因此日本反核團體從三年前開始,便向法院提出要求停止運轉的訴訟。目前濱岡核電廠預計將提高至1g,估計所需工程費用為數百億日圓,費時數年,但台灣卻仍無視於地震的威脅,僅以0.4 g耐震設計為滿足,讓人憂心。

台電與原委會總是對外聲稱毫無問題,也不需改進,核一廠耐震設計是0.3g,核二廠和核三廠以及興建中的核四廠為0.4g。依我國核能安全運轉規範規定,當安裝在核能機組上的地震觀測儀偵測到地震強度,超過耐震設計安全值的一半,就必須緊急停機,驚人的事實是:原委會在這次地震後才匆匆宣布現有3座運轉中核能電廠,目前正在測試強震自動急停設備,要到今年11月才能全面上線,之前都是用手動停機,表示相關單位根本對防震掉以輕心,這種核安文化令人擔憂,未來難道不該編列巨額預算改善甚至停止運轉?不然發生事故時,那一個政黨又會願意承擔責任呢?

此外,即使在未被發現活斷層的地點,日本也出現大地震發生的實例,台灣經歷過921地震,更應該了解人類對於斷層的無知,實際上核四廠址5公里以內就有6條所謂「非活動斷層」,且貢寮核四廠址的半徑80公里海域內,有70幾座海底火山,其中的11座更處於活火山的狀態,這些都是反核團體提出質疑已久,卻不受社會重視的問題。

日本反核團體指出根據估計,萬一核電廠因震災發生嚴重事故的話,恐怕將有數百萬人死亡,造成的損失將超過國家1年的總預算。平常時期這樣的警告,聽起來像是危言聳聽,但這次新潟大地震震出了核安的嚴重危機,希望讓日本也讓同樣位於地震帶的台灣,能從核電至上的迷思中震醒,我們應該感謝這次的強震沒有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並從零開始檢討核電的問題。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 網編:李育琴
感謝環保署、教育部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