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棲地 環保團體致力推動環境信託
構築公益信託網絡 台日簽約創新局
恢復飛鳥歷史景觀 保護世界遺產潛力點 台灣志工赴日砍竹
企業參與公益新模式─公益信託保護環境,從復育台灣萍蓬草開始
For ever, For everyone的國民信託
「10萬人的每人1元,比1人的10萬元力量更大。」在英國,環境信託是保護自然棲息地與文化資產的利器,在台灣,7年來民間籌備成立環境信託基金會,面對的問題仍舊不變。從事宜蘭雙連埤保護運動的陳俊霖表示,如果當時有更完善的環境信託制度,且地主不刻意抬高地價,那麼透過信託募款,就可以把這塊地買下來,成就第一個台灣環境信託案例。
各界關心信託運動的人士在經過兩日深度討論後,似已找到新的聚焦方向,與會者對環境信託後續推展表示樂觀。同一時間,亞洲地區推動「公益信託」環境事務合作的進程,本週已邁向新的里程碑。台日團體在奈良縣明日香村正式交換「台日公益信託推動」合作備忘。環境信託向前行,需要更多民眾關心和參與公共事務,讓每個人以不同的方式參與、投入,支持NGO、NPO,讓英國國民信託的精神得以在台灣實現。精采內文
中國農民在秋收後就清理田間,焚燒秸秆。作者指出,燃燒秸秆産生的嗆人烟味在侵擾著當地的居民。同時,農民燒掉的是寶貴的肥料、糧食和能源資源。
華北地區進入「秋收秋種」的大忙季節。筆者在考察中發現,很多地方的農田裏又開始「狼烟四起」,沿著農田的高速公路幾乎被濃烟包圍,嗆人的氣味隔著車窗也能聞到,從而使得能見度只有500米左右。更嚴重的是夜晚,因爲白天查得嚴,農民們就在晚上燒。秋天的鄉村,家家點火,處處冒烟。這樣的秋收景象十幾年前是根本看不到的。精采內文
中市一小學爆發國內近12年來,最大規模的桿菌性痢疾感染,歐盟中的愛滋病毒新添病例比率,從每100萬居住人口中的28.9人增加到2006年的57.5人。小到瘧疾,大到愛滋病,傳染疾病已成當前迫切的永續發展議題之一。聯合國已啟動了2008國際環境衛生年,加速實現國際的承諾──幫全球20多億缺乏安全飲水和基本衛生條件的人們,改善生活環境。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芒草為泛亞洲到太平洋分布的禾本科植物,以生長快速著稱,在破壞地中會快速地佔領棲地,發育成優勢植物。由於其生長快速,注重環境保護的歐盟國家也因而注意到它豐富的生產量,將之列入重點開發的能源作物,尤其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三次會議」制定的「京都議定書」(BOX 1),將目標定在「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 。精采內文
由內政部營建署市鄉規劃局所推動的全國濕地評選規劃案,19日到彰化漢寶與大城溼地作現勘的工作。這是為了下個月舉行的全國公園綠地會議所作的會前工作。然而,這樣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卻遭到當地居民的反彈,聚集了群眾在會勘現場進行抗議的行動。
根據報載,縣府以電子報的方式通知3鄉公所,表明縣府的立場是「不支持、不同意」,並張貼縣府網站公開呼籲鄉民反對,攜帶標語布條,在芳苑鄉漢寶村、大城鄉台西村攔住踏勘濕地的官員陳情,堅決表明反對政府把他們的家園劃為保育濕地。這個脫軌的演出只因為這個背後隱藏了一個「大城工業區開發案」的黑幕。精采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