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7.12.24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2008環境大預言】十大環境議題前瞻論壇,歡迎報名!

2008TEIA感恩茶會,邀請您∼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黑潮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綠色陣線協會  

好燒的京都議定書
 
  永續採集拯救「救命植物」

藥用和香料植物需要一套永續的採集標準。圖片來源:Wikipedia

【相關連結】


傳統藥草新功效 菊科萃取物可治療血癌


玉蘭花的光明前景


阿里山十大功勞 保育類藥用植物勿採摘


拯救黑鮪魚 WWF呼籲急需禁補令

除了規範海洋資源的利用,朝向永續經營之外,WWF也針對植物發布了全世界第一套的野生採集標準。據統計,在5萬到7萬種主要的野生採集藥用植物中,約有1萬5000個物種受到威脅,而這些威脅多半來自於不永續的採集行為。

世界自然基金會物種計畫主任蘇珊•李柏曼(Susan Liebermann)博士指出:「這個重要的成果將會造福當地生態與依賴生態系維生的居民。」這份文件為野生藥用與香料植物包括種植、經營、貿易到製造、銷售的從業人員,提供了一套執行準則,協助他們瞭解並遵守相關永續採集的方法。同時它也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架構,以加強大眾提升永續與良心消費意識的資訊。精彩內文

 
 
  觀察中國:堅持平等原則:中國氣候變化戰略突圍

中國與週邊國家。圖片來源:Lindsey T攝

作者:江家駟(創立北京大學環境科學學院的院長)、何鋼(北京大學研究生)

中國已經到了制定氣候變化政策的關鍵時刻。何鋼和江家駟說,為抗擊全球變暖而採取一個全新和公平的政策將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應堅持「平等」原則為主。21世紀不是美國的世紀,21世紀也不是中國的世紀,21世紀是世界平等共存的世紀。氣候變化威脅到了人類的共存,中國不能脫離世界而存在,中國需要和平發展的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而存在,世界需要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因此,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中國和世界需要平等的對話和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平等」原則是核心。
精彩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陳誼芩
稻田(攝影:李疾)

 


廈門PX事件沸沸揚揚,山東也有杜邦坐落於東營市,預計明年年底工廠即可興建完畢開始生產,22年前,鹿港居民的抗爭,使得杜邦在22年後到東營設廠,中國大陸輿論也已經開始重視GDP與環保之間的權衡。這些事件,與台灣或多或少有些相關,然而環保是不分國界的,污染的影響更是無遠弗屆。

【相關新聞】

鹿港被拒 轉進山東 杜邦鈦白粉廠 廢料處理惹爭議


PX廠遷建漳州 廈門將賠償


鳥人闖關 數十保育鳥送命


農村環境的危機與轉機:回顧一場兩岸的對談
旅遊保護生態、嘴巴也能革命─兩岸談農業發展的新可能
$
兩岸環境NGO交流 共創永續未來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基因生萬物:胎苗漂啊漂 基因流啊流
紅樹林的水上和水下部分。圖片來源:Wikipedia

作者:黃生(「基因生萬物」主編)、廖培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班)

植物雖然不像動物一樣會動,但也可以藉由花粉或種子的散播,達到與動物遷徙相同的目的;這種讓基因得以到外界闖蕩江湖,這就叫做基因交流(gene flow)。

因為葉綠體DNA是母系遺傳的特性,所以花粉的散播(只攜帶父系的遺傳物質)不會表現在葉綠體DNA上。因此,葉綠體DNA成為追蹤紅樹林胎生苗傳播的一個有效標幟物。又由於葉綠體DNA是單系的遺傳物質,不像核DNA一樣會有重組(recombination)的問題,因此常常被用做研究族群遺傳學或親緣地理學的工具。藉由研究各族群的葉綠體DNA基因型分布的頻率,便可推測族群之間的分化程度,以及推算種子散播所貢獻的基因交流的方向。精采內文

 
 
  永續採集拯救「救命植物」
摘譯自2007年12月19日外電;劉仲恩編譯;蔡麗伶審校

未受管制和管制不足的採集,正對許多藥用植物造成嚴重的威脅。據統計,在5萬到7萬種主要的野生採集藥用植物中,約有1萬5000個物種受到威脅,而這些威脅多半來自於不永續的採集行為。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參與了一項為期3年的協力研究,擬定出世界第一套野生採集的原則與標準。世界自然基金會物種計畫主任蘇珊•李柏曼(Susan Liebermann)博士指出:「這個重要的成果將會造福當地生態與依賴生態系維生的居民。」

這項「國際藥用與香料植物永續野生採集標準」(ISSC-MAP)是由國際保育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IUCN-SSC)的藥用植物專家團、國際野生物貿易調查組織(TRAFFIC)、世界自然基金會德國分會,德國聯邦自然保育署與世界保育聯盟加拿大分會等組織協力完成。

這份文件為野生藥用與香料植物包括種植、經營、貿易到製造、銷售的從業人員,提供了一套執行準則,協助他們瞭解並遵守相關永續採集的方法。

同時它也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架構,以加強大眾提升永續與良心消費意識的資訊。

這份文件為從事野生藥用與香料植物收成、經營、貿易及買賣的人員提供了一套執行準則,協助他們瞭解並遵守相關永續採集的方法。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世界自然基金會與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TRAFFIC)正設法在幾個國家內採用ISSC-MAP標準的認證與自然資源管理,並推動相關的立法與政策。

這項標準的制訂過程亦召集了一個國際多方相關團體的諮詢小組,其中包含產業界、獨立認證機構、公平貿易組織與永續農業與林業等團體的參與。

參考資料:世界自然基金會

Top

 
 
  觀察中國:堅持平等原則:中國氣候變化戰略突圍

作者:江家駟(創立北京大學環境科學學院的院長)、何鋼(北京大學研究生)

「對中國來說,將推動經濟從以製造為主的傳統經濟模式向以創新為主的知識經濟轉型,進而增強政府透明度和推進法治進程。」

中國已經到了制定氣候變化政策的關鍵時刻。何鋼和江家駟說,為抗擊全球變暖而採取一個全新和公平的政策將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氣候變化是工業革命以後,由於人類大量使用化石能源、進行「竭澤而漁」式的經濟開發造成的惡果。這表明西方現行的經濟模式是不可持續的。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要發揮領導力,就要尋求人類發展模式的轉變。「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之一,這一思想應用到氣候變化問題上就是要尋求人與自然和諧的新的發展模式,這也將是中國對於世界文明的重要貢獻。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應堅持「平等」原則為主。21世紀不是美國的世紀,21世紀也不是中國的世紀,21世紀是世界平等共存的世紀。氣候變化威脅到了人類的共存,中國不能脫離世界而存在,中國需要和平發展的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而存在,世界需要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因此,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中國和世界需要平等的對話和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平等」原則是核心。

現在,中國的氣候變化政策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來自國內外的雙向壓力,都要求中國對氣候變化做出積極反應採取實質行動。中國的全球領導力,也要體現在對「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有力踐行中。面對來自國內外的壓力,中國在氣候變化政策上,是繼續被動應付「被發達國家牽著鼻子走」,還是掌握主動「戰略應對沖出重圍」?筆者在此抛磚引玉,希望引起大家的討論和爭辯。

多種機制啟動程式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莫里斯•斯特朗先生為巴厘會議撰文指出,巴厘會議將是啟動後京都「程式」的重要安排。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將進入「程式化」的時代,啟動程式意味著中國需要繼續堅持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協議》以及《京都議定書》的雙軌運轉,同時應積極主動尋求其他多邊或者雙邊機制,作為「雙軌」的補充,甚至可能成為推動雙軌正常運轉的重要動力。而多種機制的內核,仍然是對平等原則的堅持和實踐。

• D6多邊機制。D6與G8對應,意指六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即中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和印尼。雖然目前G8+5八國集團同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已經在氣候變化議題上開展了相關的對話與合作,但發展中國家需要在D6的平台上更多的溝通和合作,才能在與發達國家的談判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

• 中印對話。世界能源署預測2007年中印兩國的排放總量占到了世界排放上升總量的1/3。因此,中印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合作與協調,將是氣候變化談判和氣候合作中至為重要的利益相關方。

• 中歐、中美、中澳等雙邊機制。中歐氣候變化夥伴關係將加強雙方在氣候變化和能源領域的對話與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國,至今未簽署《京都議定書》,不過最近美國國內針對氣候變化問題也發生了積極的變化;澳大利亞剛剛同意簽署《京都議定書》。通過中美氣候變化夥伴計畫,中澳氣候變化夥伴計畫等,中美、中澳的合作將 有新的廣闊前景。

把握主動應對挑戰

從已有的談判進程看,中國政府堅持「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發展訴求,強調「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同時強調「歷史排放」的問題,以及中國的「生存排放」、 「發展排放」和部分西方國家「奢侈排放」的重要區別。

最近,「出口型排放」責任的分擔也備受關注。雖然這些問題都是「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需要強調和解決的問題,但是,如果中國政府改變以防守為主的做法,採取積極主動的戰略,就可能打破「減排還受批評」的尷尬局面,為中國贏得更多國際社會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筆者以為,積極主動的戰略應該包含兩個層面的內容。首先,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中國尋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機遇。「節能減排」可以幫助中國走「低碳發展道路」, 是實現「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機遇。其次,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外交主動性,樹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中國威脅論」以及「價值觀外交」等論調依然不乏市場,中國積極主動應對氣候變化,發揮全球示範作用,以上批評將不攻自破。

在「平等」原則的基礎上,下面從應對氣候變化的減緩、適應、技術和資金四個核心方面分別闡述,旨在提高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主動性、靈活性和戰略性。

減緩必行

減緩是中國目前應對氣候變化最為緊急的對策。國家「十一五」規劃提出一些約束性指標,如到2010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10%(不包括溫室氣體),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供應結構中的比重提高到10%。《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新增了氣候變化的內容,國務院也通過了「三個方案」和「三個辦法」具體執行節能減排,這都是中國在氣候變化上的行動和貢獻。

而如何變政治壓力為有效機制具體執行仍需解決。中國有必要考慮長期的減排安排,並在如何減緩等戰略問題上提出合適的建議,如歐盟提出到2020年在京都議定書規定1990年基礎上減少20%,歐洲各國分別制定自己的定量減排目標,定量減排是減緩能得以有效約束的重要方法。

中國應適時提出減緩安排,如是否表明人均排放到某一標準後制定定量排放減少比例或限額等等。這將增加中國決策的透明度和預期性,將是中國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重要舉措,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仍然是需要堅持的原則。

適應並重

中國是農業大國,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較大;而中國面積廣大的貧困地區、生態脆弱地區,受到氣候變化的挑戰尤其大。中國GDP增長的38%依靠出口,研究表明,出口產生的排放占中國排放總量的23%。總之,氣候變化對中國影響巨大,而且,中國為環境保護而設置的目標,如「十一五」實現森林覆蓋率達到20%等,可能因氣候變化而不易達到,中國應適應這些影響。

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是非洲一些相對貧困國家、最不發達國家以及一些小島國家,中國在全球尋找資源的同時,如果能把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和當地的可持續發展、資源開發、經濟開發結合起來,既是平等合作共贏關係良性發展的需要,也是中國大國責任的體現。

技術需求

無論對於減緩還是適應,技術是最基本的保障。中國現階段,化工、鋼鐵、水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行業,以及能源效率和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清潔煤炭技術、碳收集和埋存技術是環境友好技術需要重點突破的行業和領域。歸結到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上,技術不是最終的 解決方案,但是最重要的解決途徑。

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技術需求當中,有技術擴散、技術轉讓、技術到位、技術開發、技術聯合開發、技術合作等不同的方法,應該根據不同的技術具體的特點和需求,重視它們在各個行業和領域以及在不同技術開發階段的綜合應用。

從技術可獲得性來看,很多技術在發達國家相對成熟。雖然一直存在知識產權、貿易壁壘等問題,但在技術合作和開發上,也有一些國際機制的安排和雙邊計畫的協助,但中國對於自己的技術需求尚不明確,對各類最急需的技術缺乏清晰的認識。此外,要考慮適用性和經濟性,最先進的技術不一定對中國最適合。因此,歸口行業和領域的技術清單,以及尋求共贏的技術合作機制是技術需求的關鍵字。

資金保障

2007年10月,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截至2007年10月底,發改委已批准了885個CDM項目。這些專案如果都能成功註冊,根據合同轉讓的減排量總計約為1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轉讓收益總計約150億美元,其中國家提取用於基金的金額將超過30億美元。對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需求來說,30億美元只是個小數字,卻是一個很重要的起點——因為這是第一筆專門用於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

氣候變化的資金保障應爭取得到國家預算資金和專項資金的支持,其中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管理和創新,以及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減緩和適應需求等應該納入國家預算。對於需要重點突破和緊急解決的問題,應該給予專項資金的支援。

從國際看,應該堅持多邊基金和雙邊基金的結合。在文中第一部分已經談到多邊機制和雙邊機制對於啟動程式、尋求多解的重要性,而在資金上,多邊基金和雙邊基金 同樣重要,多邊基金影響力較大,但管理協調較為困難;而雙邊基金相對較好操作,但可能投入不足,作用有限。斯特朗先生最近提出聯合國應提供一萬億美元的資金用於應對氣候變化。

切實行動建立示範

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的領導力必須通過行動來體現。中國到底應該做什麼和怎麼做?筆者提出「中國特色、世界影響」的行動計畫——通過建立典型案例、加入世界的網路和示範,進而推動全球性的廣泛行動。

中國可以加入全球50個零排放社區的示範。在零排放社區中全部使用清潔可再生能源,但尋求不同自然基礎、經濟水準、文化形式乃至宗教信仰條件下,融合資源節約、迴圈經濟、建築節能、規劃設計等手段,為應對氣候變化進行探索示範。加入全球對於社區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網路,是中國與世界增強瞭解,聯合行動的重要基地,同時也是中國為世界貢獻自身智慧的平臺。

再如,中國應當重視自然保護領導力和社區領導力的培養,對基層要進行培養和訓練,是所有目標和計畫得以執行的關鍵,也使得應對氣候變化、尋求持續發展的全球觀和領導力在基層生根,從而構成平等共存的動力基礎。

危機還是轉機?

氣候變化對於人類社會是一場空前的危機,但因為認識到危機的存在而催生的改變恰好是人類偉大轉折的開始:應對氣候變化,促進清潔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鼓勵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使人類走向更為可持續的生產和發展模式。對中國來說,將推動經濟從以製造為主的傳統經濟模式向以創新為主的知識經濟轉型,進而增強政府透明度和推進法治進程。

氣候變化已是區域和全球的「安全」問題,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要始終堅持「平等」原則,參與全球平等對話和聯合行動,主動承擔應有責任,發揮全球領導力,從長遠來看,這也將有利於中國化氣候危機為氣候機遇,真正走向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成為一個受世人尊重的大國。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7年12月19日。
◎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鹿港被拒 轉進山東 杜邦鈦白粉廠 廢料處理惹爭議
摘錄自2007年12月20日中國時報北京報導

22年前,鹿港居民發起抗爭,峻拒杜邦欲在彰濱工業區設立鈦白粉廠;豈料,22年後,杜邦在山東東營設廠成功;而且,採用的生產工法被評為「消耗資源最多、產生汙染最大」。面對東營眼裡只有GDP,卻不顧環保的做法,大陸輿論已要求東營最應該向台灣學習。

杜邦東營廠坐落於東營市中心東方13公里的一片荒蕪海邊鹽鹼地,預計明年年底工廠即可興建完畢生產,投產之後每年鈦白粉產量22萬噸,規模超過大陸任何一家鈦白粉企業,屬於世界級大廠;總投資金額約47億元人民幣,是杜邦在美國以外最大的投資專案。

據《南方周末》報導,杜邦東營廠引發的環保爭議,首先是該廠使用的是低品位鈦原料。參加過該廠第一次環評的氯化法專家劉長河指出,目前全世界共有24家氯化法鈦白粉廠,只有杜邦的兩家工廠使用這種低品位鈦原料,其餘都使用二氧化鈦含量超過80%以上的高品位鈦原料。

綜合大陸氯化法專家的研究,氯氣這種高危險化學物質的消耗量,低品位鈦原料是高品位的2倍,產生的氯化物為4倍,甚至是10倍。消耗氯氣越多,產生氯化廢渣就越多,低品位鈦原料中的放射性物質釷、鈾較多,放射性廢渣必然也更多。

杜邦計畫把這些廢料灌注到距地面3千公尺的井下以避免汙染,但恰恰是這種利用深井灌注廢液的做法引起了爭議。劉長河指出,廢液灌注到2千到3千公尺的地下後,將擠滲到岩層的沙礫之間,但危害發生後,很難再處理,危廢汙染特別是放射性汙染只能任其蔓延。

其次是從杜邦專案再向北25公里,就是全大陸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護區「黃河三角洲溼地」,黃河由此入海,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由此中轉,當地風光優美,東營市市民也因此自豪。不過,絕大部分東營市民並不清楚,今後他們的腳底之下,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廢液灌注區。一些知道內情的市民開始在網路發帖上抵制杜邦專案。

據報導,杜邦東營廠投產後,將給東營市每年增加5億元稅收,並創造600個工作機會,這還沒算上杜邦改善工廠周邊交通所花的錢。總之,對東營市來說,單從經濟效益看,這絕對是一筆好買賣。

但有大陸輿論認為,「廈門PX專案被緩建,讓人們看到了環保觀念深入人心,PX專案『開門環評』更體現了廈門政府尊重民意,這些都為東營慎重對待杜邦項目做出了樣子。而在這個問題上,東營最應該做的就是不妨放下架子,向台灣學習。」

Top

 
 
  PX廠遷建漳州 廈門將賠償
摘錄自2007年12月21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歷經今年6月上萬人「散步示威」及廈門市府決定舉辦公眾座談後,在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一句「長痛不如短痛」下,抗爭半年反對「翔鷺石化建PX廠」終告一段落,廈門市民獲得最終勝利!據悉,PX項目將遷往漳州古雷半島,廈門市府則負擔翔鷺建廠的損失。

經過持續10天的「公眾參與」,陳由豪翔鷺集團建PX項目出現戲劇性的轉折。來自廈門消息稱,上周日(16日),福建省委所有常委出席了一項專項會議,決定順從民意,停止在廈門海滄興建台資翔鷺集團對二甲苯(PX)工廠,將該專案遷往漳州東山灣北岸的漳浦縣古雷半島上興建。

廈門市府將賠償翔鷺集團土地平整及預付款等費用,不過,整體遷建事項仍須經國家發改委批准,以及當地環評後才能進行。據悉,廈門市委、市府高層當晚已和翔鷺集團高層初步達成遷建意向。

在上周末「人民日報」也提出「擇地遷建是一個上上之選」後,福建省及廈門市終於決定順從民意,從今年6月「緩建」的態度改為「遷建」。《南方日報》引述廈門企業界人士說,這是民主進程的改善。廈門一名企業界人士稱,廈門市府上周四召開有99名市民代表參加的座談會上,結果只有6人支持PX專案繼續興建,85%以上的代表均表示反對。上周日的決議,或也受到此會影響。

Top

 
 
  鳥人闖關 數十保育鳥送命
摘錄自2007年12月22日聯合報高雄報導

20日從大陸搭機回台的旅客林宗正,將38隻綠繡眼等保育類小鳥,夾藏在背包中入境,因他行色慌張而被航警識破。

林宗正(50歲)被警方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罪嫌移送高雄地檢署。他在入境時,擔心背包內的鳥兒發出叫聲而被查獲,因此,過關時走得很快,神色也顯得慌張,海關人員覺得有異,於是通知航警局員警將他攔下,當場在他的背包內找出26隻綠繡眼、6隻長尾鳥、4隻畫眉、1隻小黑白鳥、1隻石青鳥。

航警人員懷疑林宗正是幫寵物店「帶鳥入境」的單幫客,但他表示,這些鳥兒是他在大陸廣州市場花了2000千元人民幣購買的,要自己養,他不知道這是保育類的鳥。

航警人員通知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人員到場後,將這些鳥兒注射藥物處以「安樂死」後,再將鳥屍送往焚化。

Top

 
 
  農村環境的危機與轉機:回顧一場兩岸的對談
本報2007年12月19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前言:日前立法院一審通過的《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關於農舍興建的基地面積限制從0.25公頃放寬為 0.1公頃之第18條修正條文,在飽受輿論爭議下,仍將逕付二讀,在今(19 )日的立院全院審查會中排入第7案。反對此案的立委田秋堇,以及多位綠黨參選人,均呼籲朝野發揮道德勇氣,不要讓此案過關。

據了解,原本此案在昨日仍有機會透過朝野協商阻擋下來,但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認為,啟動朝野協商的責任在國民黨而不在民進黨。因此,最終兩黨並未對此案再進行正式磋商。程序委員會已將此案排入二讀審查,至截稿為止,仍等待審理中。

放寬農舍興建基地面積,涉及龐大的土地買賣與營建利益。熟悉立院生態的人士指出,立委選戰方酣之時,各方「牛鬼蛇神」為了「喬」利益使盡各種手段,已不是什麼秘密。若演變成正反雙方赤裸裸的對決、比人數,「利益方絕對穩贏」。法案審查在即,要擋下此爭議甚大的法案,似乎只能依靠「立委諸公的道德勇氣──是否在意輿論壓力」了。

「農地非農化,三農無以為繼」,這是本報在2007年初推出十大環境議題前瞻中的一個題目。如今,在立委選戰方酣之時,立法院目前審查中的《農業發展條例》第18條修正案,似乎不幸應驗了這則「環境預言」。

任何環境趨勢均非一夕造就,2000年立法院通過農發條例修正草案之時,似乎就已為近年來的「農地非農化」拉起序幕。姑且不論農發條利修正就短、中、長期而言,是否真能照顧農民生活,改善農村環境,保障台灣的糧食安全。但這股趨勢背後的複雜因素,需要有人加以耙梳。

2007年9月間,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辦理兩岸環境媒體交流期間,來自中國南方農村報的記者江華,與台灣長期在農村經營鄉里的詩人吳晟,有一次對談的機會。趁著現在,本報將當時的對談內容整理出來,希望讀者有機會對照兩岸異同,更深一層思索農村面臨的問題。

以下為當時談論內容紀要,談話地點位於彰化溪州。另本報也將於12月26日舉辦「
2008環境大預言:十大環境議題前瞻論壇」,持續探討2008年的農業走向,歡迎讀者一起來激盪與思考。

吳晟:掏空環境與農村主要根源在黑金政治

如今掏空國土與農村環境的主要根源,在於1980年代黑金政治的竄起。

在國民黨主政的1970年代以前,台灣農村發展基本上由鄉紳所主導,當時的國民黨統治階層,也有一部分的文人基礎。然而,到了1970年代以後,黨中央為了驅逐舊勢力,鞏固所謂「本土政權」,開始結合黑與金,大量啟用黑道背景的土豪劣紳,下放權力,這現象到1980年代以後更為惡化。

所謂黑金政治,亦即黑道與財團結合在一起。何以致此?一開始,黑道以非法或合法掩護非法的方式,拼命累積了金錢,有了錢之後,競選民代與地方首長,擠進了權利核心。地方黑金進入統治階層後,就把持了走向,整個成了黑金統治。

吳晟說,雖然在這樣的趨勢下,呈現出「黑道控制,但是經濟繁榮」的表象,但這是建基在糟蹋土地、環境與人性」之上。不只金融體系,包含砂石、海岸等土地與環境,都被掏空了。吳晟舉《台灣農業觀察:江湖在哪裡?》一書中的分析,認為這樣的現象,前總統李登輝有他該負的責任。

關心環境的人們,可以從何角度切入,改變現狀?吳晟認為社區意識與年輕人的投入很重要。他以自己為例,只要住家附近的工廠排放污染,便持續報案、檢舉,但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力量看得太小,卻也「不要想成可以頂天」,付出能付出的,即使「只是一點點」,就很好了。

吳晟也期勉年輕人多實際行動,投入社區運動,例如嘉義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關切不當的市政建設,出自很單純的動機,完全無利益考量,不打高空、不談理論,很務實的行動,就獲得不錯的進展。

江華:1980年代改革開放後的中國農村 面臨三個發展階段

江華指出的第一個階段是:「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政府給予農民虛擬的私有制經營模式,這激發了農民在有限土地上的創造性,他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自1985年-1992年之間,獲得了足夠的發展,甚至被一些見證中國農村近百年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最好的階段之一,有老人回顧說,這一百年的農村歷史中,1927-1935的八年時間,中國農民在國民政府的對農政策上享受了人身自由和經營自由的黃金時期,而大陸的改革開放似乎又讓農民可能回味這樣的光景。

然而,隨著「工業價格剪刀叉」(壓低農產品價格並抬高工業產品價格,以農業補貼工業)的急遽拉開,以及農民對土地的過度開發,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在1992年之後的數年之間,又加上高稅費,農民逐漸陷入了困頓之中,因為入不敷出,他們開始與土地拒絕合作,紛紛湧入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區等發達城市群打工謀生。

其三,是1990年末期到現今,農民在農村和城市的夾縫當中尋求出路,多少出現了一些回歸農村的跡象,這得益國家取消各種農業稅等費用,並且也逐漸地減免農村義務教育的收費;但是農民的身上,仍然有著醫療、可持續性發展、環境破壞等沈重的負擔。

不過,江華認為經歷這三個階段後,中國農民還有一個優勢是:「農民經過30年的改革經歷,他們在城市群當中獲得了謀生的財富,發展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他們經歷了現代文明的薰陶,和在城市當中愈挫愈勇敢的精神以及現代契約意識的覺醒,這都為大陸農民走向現代意象的農民身份的轉變,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說,農民正在成為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從歷年中央一號文件,和不斷推出的惠農政策,看出中央政府也日益重視著中國農民逐漸成熟的潛在力量,不過分的說,現在的中國農民,是我們國家穩定發展、協調進步的重要基礎。」

參考資源:
註1:聯產承包責任制,將集體所有土地按一定年限,讓農民承包經營。
註2:中央一號文件,中國中央政府針對當年農村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因為近年來第一個文件都是關於農民的,故一般簡稱中央一號文件。

Top

 
 
  旅遊保護生態、嘴巴也能革命─兩岸談農業發展的新可能
本報2007年11月12日台北訊,陳誼芩、蔡瑞堂報導

面對全球化、WTO的衝擊,農業在尋找新的出路,「有機農業」和「農村旅遊」似乎帶來另一種可能,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中國和台灣的環保NGO團體在農業轉型的過程中,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來自中國和台灣各地的NGO代表以及許多關心農業發展的人,10日下午在台北NGO會館討論農業與永續發展的關係。

來自中國河北綠色知音的張忠民,分享在太行山區水沕沕水村嘗試經營農村旅遊的經驗,在經濟高速發展下,農村產生的化肥、農藥,濫採礦產造成山區的森林破壞,加上青年大都往城裡工作,鄉裡只剩下老弱從事生產的現象,張忠民說:「我們持續和村民溝通,並共同發展出一種既能提高農民收入又保護生態環境的農村旅遊作法。」河北綠色知音扮演著輔導農民的角色,一方面透過捐贈物資了解農民需求,另一方面也透過座談、介紹外地經驗,提高農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認識。

在台灣,休閒農業已經有多年的經驗,「青芽兒」長期在台灣農村耕耘且持續紀錄三農(指農村、農業和農民)議題,主編舒詩偉指出,休閒農業也帶來了垃圾處理、交通擁塞、污水排放等問題,且不是每個農村都適合發展農村旅遊,這些問題都值得提供中國大陸的借鏡。

台灣綠色陣線吳東傑則提出近期作家王文華推薦的「食物里程」和「用嘴巴投票」的有趣概念。食物里程在台灣還不普遍,吳東傑解釋,食物里程即從原產地到消費者嘴巴的運送距離,里程越高,表示食物經過漫長的運送過程,所消耗的汽油,和產生的二氧化碳也越高。他舉了英國一頓耶誕火雞餐產生3200公斤二氧化碳的例子,來說明食物的在地化不僅能對抗全球化的傾銷,同時也具有節能減碳的作用。所以他認為應該支持當地農產品,建立農民和消費者的直接信賴關係,除了新鮮、少污染,也活絡本地的農業經濟,另一方面也減少經銷商的剝削。藉由改變消費習慣,來改善環境,就是所謂的「用嘴投票」。

主婦聯盟常務理事黃淑德15年前,100多個家庭第一次以共同購買方式直接向農友訂購有機米和葡萄,展開了台灣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的開端,這是一群婦女們,透過共同購買的消費力量,傳達珍愛環境資源、支持本土農業、和實踐綠色生活的精神。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常務理事黃淑德說,社員以每週一籃菜的訂購承諾,讓生產者可以安心計劃生產,並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長期夥伴的關係。透過與農友的溝通,落實有機種植,並創造一個直接面對生產者,且資訊誠實、價格合理的市場機制。

目前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的社員超過2萬4千人,資金總額也超過7800萬元,黃淑德說現在大家看到的成果,是長期耕耘的種子長出了葉子,但在過程中還是有一些失敗的例子,像是還沒冒芽就枯死的種子,但經過不斷的嘗試,並繼續堅持才有今天這樣的規模。

相較於台灣,中國大陸在有機農業的推廣上,還在萌芽階段,吳東傑說,大陸的有機食品的價格大約是一般食品的10倍,台灣的有機蔬菜類約比一般蔬菜貴50%。中國環境NGO在線的李昂說明了中國大陸有機農業的現況,中國將食品分為可在符合國家標準下使用農業及化肥的「無污染食品」、「綠色食品」,以及禁止使用化肥及農藥的「有機食品」三類。

她也談到目前在中國推廣有機農業存在舊觀念牢固、改變力不從心,對產品品質缺乏信任,價格過高,以及自然災害導致價格大幅度波動,銷售管道的風險大等問題,並表示只能依靠來自民間的自發努力,反思現代化農業生產的弊端並教育大眾,同時以由下而上的方式推動,並逐步推廣深化,然後加強技術研發和推廣,建立新型消費模式,以及多元穩定的客源來克服上述的問題。

Top

 
 
  兩岸環境NGO交流 共創永續未來

本報2007年10月26日台北訊

現代社會的進步,也帶來新的環境危機,在環境保護與公民參與的行動中,NGO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由於需要關注的議題越來越廣泛,因此更須借重民間環保團體,將環保意識及行動力從下到上的帶到社會的每個階層。有鑒於民間環保團體的影響力,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在11月9日至11月18日邀請大陸環保團體人士來台參與交流活動。

在台灣,基金會有1000多家,其它社會團體有1萬4千多家,總計1萬6千多家,平均每1000人就有一個NGO。而在中國大陸,截至2005年,登記註冊的民間組織共有32萬家,平均約4000人有一個NGO。根據2006年的統計,中國的環保民間組織共有2768家,專家指出未來5到10年,將會以10到15%左右的速度遞增,環保民間組織已經成為推動中國和世界環境事業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主辦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說,環境議題是跨國界的,北京沙塵暴,台灣3天後氣喘病人會上升好幾倍,台商前往大陸經商苛待大陸勞工,台灣的有毒廢棄物一樣大量的往大陸那邊送,兩邊的環境問題都十分嚴重;而政治問題,不過是人生各種問題的一部份。

舉辦第二年的兩岸NGO交流,邀請到大陸的環保團體代表都在大陸已投入十幾二十年以上的環境運動,指導單位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表示,透過個別邀請的方式,鎖定大陸真正關心台灣環保議題的人士來台,才有可能突破限制,讓兩岸環保團體成立夥伴關係,使中國和台灣的環境在雙方的努力下能夠獲得實際改善。

此次活動邀請了大陸的12個民間環保組織來台,這些不同環保組織都有自己的核心活動,涵蓋環境和生態保護的方方面面,包括致力於環境教育的北京天下溪教育諮詢中心、關注紅樹林議題的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由大學生組成的中國大學生環境組織合作論壇、關注生物多樣性的山東濟南走進自然環保志願者協會……等。

在10天9夜的行程中安排5場論壇,包括北區的農業發展、生物多樣性、企業社會責任論壇,中區的永續水環境論壇,南區的環境教育論壇;並且實際參訪台灣各地環保團體、探討不同的環境議題,詳細行程請見活動網頁

Top

 
 
  基因生萬物:胎苗漂啊漂 基因流啊流

作者:黃生(「基因生萬物」主編)、廖培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班)

植物雖然不像動物一樣會動,但也可以藉由花粉或種子的散播,達到與動物遷徙相同的目的;這種讓基因得以到外界闖蕩江湖,這就叫做基因交流(gene flow)。

因為葉綠體DNA是母系遺傳的特性,所以花粉的散播(只攜帶父系的遺傳物質)不會表現在葉綠體DNA上。因此,葉綠體DNA成為追蹤紅樹林胎生苗傳播的一個有效標幟物。又由於葉綠體DNA是單系的遺傳物質,不像核DNA一樣會有重組(recombination)的問題,因此常常被用做研究族群遺傳學或親緣地理學的工具。藉由研究各族群的葉綠體DNA基因型分布的頻率,便可推測族群之間的分化程度,以及推算種子散播所貢獻的基因交流的方向。

紅樹林的基因交流

紅樹林植物是一類很特殊的植物,生活在淡、鹹水交會的河口。根據Tomlinson在1986年的統計,全世界的「真紅樹」約有5科9屬34種,所謂「真紅樹」,必須有胎生現象、特殊的呼吸根,並且能夠適應淡、鹹水交會的環境。至於到底有多少種類,則因為分類學家的觀點不同,而或多或少有所差異。

真紅樹的花朵在授粉過後,胚胎直接在母株上發育,接受來自母親的養分,就和胎生現象一樣,稱為胎生苗。當胎生苗成熟之後,便脫離母體,有些筆直地插在河口的泥地上,生根、發芽,維持當地的族群;有些則隨著潮水漂呀漂,順著洋流或沿岸流漂到合適的地方,建立新族群。由此可知,紅樹林植物的散播與海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紅樹林的分布。圖片來源:基因生萬物

地理隔離—海洋

阻撓紅樹林基因交流的障礙也很多,主要是長距離的海洋隔離以及陸地的阻隔。海洋會造成基因交流的隔離,主要是因為種子(胎生苗)長時間浸泡在海水中會導致生理上的損傷、甚至死亡。經過19世紀的實驗證明,在比較符合自然的情況下,98種種子中,只有18種在漂浮了六週後還能發芽。當然了,19世紀的這些實驗雖然不是很嚴謹,但也呈現出漂洋過海尋覓新大陸的困難。那麼靠著海水散播的紅樹林植物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到了20世紀末及21世紀初,生物學的實驗更嚴謹了。克拉克(P. J. Clark)與他的同事們針對14種紅樹林植物做了類似的研究;在他們的實驗中發現,紅樹林植物要藉由洋流進行長距離的散布,困難度是很高的。

地理隔離—陸地

另一個障礙是陸地。陸地的阻隔和地理的歷史事件有關:冰河期的時候,海平面下降,原本是淺海的地方便有機會露出海平面成為陸地,阻隔海水;在間冰期的時候,海面再度上升,淹沒地勢較低的地方,有些海洋便有機會再度交流。近50萬年來,海平面最低的時候,大約在現今海面以下140公尺處,這時候的台灣與大陸相連、馬來半島也與婆羅洲合併在一起,整個東南亞的淺海都露出了海面,形成一塊大陸,稱之為巽他大陸(Sundaland),這塊大陸將北太平洋與印度洋完全隔開了。

而當海平面最高的時候,約位於現在海拔20公尺處,若目前的海平面再上升20公尺,那麼東南亞大多數人口密集的海岸都會在海面下,包括台灣的嘉南平原、泰國曼谷等地,巽他大陸也消失至剩下窄窄的馬來半島;但若海平面繼續上升50公尺以上,馬來半島將會出現漏洞,南中國海及安達曼灣的紅樹林胎生苗將有機會藉由海水互相交流,不過根據已知的地質紀錄,這種情形還不曾發生過。

東南亞的海岸線:綠色部分是現在的綠地;灰色是海平面上升20公尺時的陸地;紅色虛線所圍起來的部份,便是海平面下降120公尺時露出水面的巽他大陸。圖片來源:基因生萬物

人類促成紅樹林的基因交流

影響紅樹林的基因交流的因素不只限於自然因素,人類的活動也是很重要的因子。以往紅樹林被不肖商人大量砍伐,圍土牆、築魚塭,開始養蝦養蟹養魚,紅樹林的面積漸漸地減少。

但近年來人類對大自然的保育觀念漸漸提昇,開始保護紅樹林生態系,在棲地的維護之外,開始設法拯救早期被大量砍伐的紅樹林植物。於是便如火如荼地種植、栽培各種不同的紅樹林植物,將生根發芽的幼苗以大貨車一車一車運送到各個河口,大量種植,以「復育」紅樹林。不經幾年,小苗長成大樹,產生新的胎苗,成熟落地又隨著沿岸流漂到附近的野生族群,加快了基因交流的速度,這樣的「復育」計劃,使得紅樹林的基因不需靠海水的力量就可長距離散播,哪兒的道路愈發達,基因交流就愈順暢。

但是這樣人為的基因交流不見得是件好事。外來的基因太多,表面上看起來是增加了該族群的基因多樣性,但外來基因很有可能會稀釋掉當地故有的基因、甚至失去它,若這個故有基因是很特別的,那麼損失就大了!因不經周延考慮的人為隨意栽植,而導致基因的混亂,我們稱之為基因混雜(gene mixing)。

基因混雜的結果反而可能使整個物種的遺傳多樣性降低;因此在復育紅樹林時,大量栽植紅樹林植物可能是不對的,而是應該好好維護它們生長的環境,盡量避免棲地遭受破壞,紅樹林就能自然更新,恢復原來的面貌。就如同那句名言“Life will find a way"一樣,紅樹林自然會找到一條屬於它自己的路。

在没有人為干擾的環境下,紅樹林的小苗就可以自然的更新。圖片來源:基因生萬物  在没有人為干擾的環境下,紅樹林的小苗就可以自然的更新。圖片來源:基因生萬物  在没有人為干擾的環境下,紅樹林的小苗就可以自然的更新。圖片來源:基因生萬物

◎本文節錄自《基因生萬物》 ,不適用網站CC授權,如需轉載請洽林務局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陳誼芩
感謝2007年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元)、環保署(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