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7.12.26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十大環境新聞【線上投票】倒數4天!

2008TEIA感恩茶會,邀請您∼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黑潮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綠色陣線協會  

好燒的京都議定書
 
  鳥類興亡  暖化有責

台灣特有種紋翼畫眉;照片提供: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

【相關連結】


白腰鵲鴝入侵 拉警報


從社區自覺出發的生物多樣性保育


台灣75處溼地分級管理 溼地保育邁入新里程


大雪山鳥況佳 將成國際賞鳥區

除了外來種威脅、人類走私,鳥類還將面臨更大規模的生存危機。國際保育期刊指出,鳥類是氣候暖化下受創最深的族群。氣候暖化使許多物種往高海拔遷徙覓居,棲地在競爭下愈發擁擠,迫使不少動植物瀕臨絕種,「絕種速度就像搭電扶梯那麼快!」

生物專家說:植物遷移是個關鍵,因為鳥類會隨而遷居。當植物往高處生長,可供鳥類棲息的表面機便減少;倘若遷到山頂氣溫仍舊太暖,則物種定然滅絕。此外,植物能否適應高海拔較低水氣的環境是個問題,土壤成份差異則是另個挑戰。研究中還提到,低海拔的疾病可能對高海拔鳥類更具威脅性,而且高海拔鳥類生態一旦面臨入侵的低海拔鳥群,也可能失衡而崩解。 精彩內文

 
 
  離島圓夢曲:自然文化交匯的小島學習體驗(上)

北凱培島位置圖。 圖片來源:修改自Google Map

作者:蔡慧敏(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

小島的面積狹小,自然與文化交匯一處,且共同演化,自成獨特的「人類生態系」之特有風貌。「島嶼觀光」也成為小島重要的經濟來源。對旅遊者而言,到遙遠的小島上,除了遊覽參觀及海洋遊憩,還有什麼可以深度體驗、充實自己的智慧,或帶來更豐富的想像與記憶?

或許,在島嶼上辦理環境學習活動或「小島體驗營」,或是提供小島度假禪修、體驗遠離塵囂的簡單生活,是另一種珍惜島嶼資源、降低環境衝擊、由島嶼住民友善經營的一種方式。精彩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陳誼芩
高爾呼籲全球對溫室氣體的關注而獲地球衛士獎。


2007年即將進入尾聲,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和美國的山巒俱樂部(Sierra Club)不約而同的推出十大環境新聞回顧,中國大陸也推出八大最熱衷環保公益的的明星,並敘述他們今年在環保方面的具體作為。不論是出於炒作目的還是真心嚮往環保,或多或少都影響了一些人,在回顧過去的同時,我們更期待的是以後他們能有更加出色的表現,為引領環保的潮流作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新聞】

2007環保回眸:八大最熱衷環保公益的的明星


山巒俱樂部票選2007年度環境新聞


全台首創:鐵口直斷2008 預言台灣環境的未來


今年笑話新聞 華南虎排第一

美環保署否決加州汽車溫室氣體排放法律
IPCC報告:全球暖化人為造成與高爾同獲諾貝爾和平獎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巴西的整合式城市管理經驗和嘉義BRT
巴西庫力奇巴市的快速公車系統;圖片提供:張維修

作者:張維修 (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

隨著高鐵的班次逐漸增加,台灣島內一日南來北返的生活模式改變了我們的時空想像,高科技壓縮了空間,節省了時間,也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從輪椅族的角度來看,包括軟體和硬體的相關設計,高鐵所到之處可謂一片平坦與友善;但是,離開車廂踏出場站之後,距離市區遙遠的鄉野卻讓他(她)們寸步難行,嚴重暴露出交通接駁與城市配套政策的缺陷。近日,筆者藉由青輔會的青年國際交流計畫訪問巴西庫力奇巴市(Curitiba),發現當地藉由公共交通的整合與創新,經由三十多年實驗所發展出來的城市管理經驗,被聯合國譽為世界上最具創意能力的城市,可以作為台灣的借鏡和比較。精采內文

 
 
  鳥類滅絕 暖化之故
摘譯自2007年12月17日外電報導;鄭佳宜編譯;莫聞審校

氣候暖化使許多物種往高海拔遷徙覓居,棲地在競爭下愈發擁擠,迫使不少動植物瀕臨絕種;根據《保育生物學》(Conservation Biology)期刊上最新研究,鳥類是這波絕種浪潮中受創最深的族群。

「絕種速度就像搭電扶梯那麼快。」這篇報導的主筆、史丹佛大學生物系學者塞科休古(Cagan Sekercioglu)如此形容:「當物種被逼著往高海拔遷徙,遷徙範圍只會日益萎縮,也就更接近絕種的命運。」 他更一步補充:「植物遷移是個關鍵,因為鳥類會隨而遷居。」當植物往高處生長,可供鳥類棲息的表面積便減少;倘若遷到山頂氣溫仍舊太暖,則物種定然滅絕。

植物能否適應高海拔較低水氣的環境是個問題,土壤成份差異則是另個挑戰。研究中還提到,低海拔的疾病可能對高海拔鳥類更具威脅性,而且高海拔鳥類生態一旦面臨入侵的低海拔鳥群,也可能失衡而崩解。

這份研究根據2005年「千年生態系統評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的棲地消失預測,加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的最新氣候報告,模擬60種鳥種棲地變遷模型,再據此推估約8400種陸鳥(這以含括了絕大多數鳥種)在這些模型中所能忍受的海拔變動範圍。

在最糟的情況下,倘若氣溫上升攝氏6.4度,高達30%陸鳥可能在2100年之前絕種;上升2.8度則可能造成400至550種陸鳥滅亡。塞科休古並警告:「被評估可能絕種的鳥類中,上有高達79%種鳥現在仍不致有滅絕之虞,但只要暖化不止,他們隨時面臨絕種命運。」因許多鳥類棲息在偏遠山區,且多數熱帶國家對鳥類研究補助經費不足,目前並沒有太多研究探討氣候變遷對鳥類的影響。

【參考資料】看守世界中心新聞稿

Top

 
 
  離島圓夢曲:自然文化交匯的小島學習體驗(上)

作者:蔡慧敏(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

小島的面積狹小,自然與文化交匯一處,且共同演化,自成獨特的「人類生態系」之特有風貌。「島嶼觀光」也成為小島重要的經濟來源。對旅遊者而言,到遙遠的小島上,除了遊覽參觀及海洋遊憩,還有什麼可以深度體驗、充實自己的智慧,或帶來更豐富的想像與記憶?

或許,在島嶼上辦理環境學習活動或「小島體驗營」,或是提供小島度假禪修、體驗遠離塵囂的簡單生活,是另一種珍惜島嶼資源、降低環境衝擊、由島嶼住民友善經營的一種方式。


他山之石:到小島遊學

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島嶼發展科學會」(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uncil for Island Development, INSULA)(Gortazar & Marin, 1999)建議,「島嶼旅遊」應以永續發展為考量,必須格外重視水資源、能源、廢棄物、及土地資源之有限性,善用通訊及網路服務,並需尊重當地住民與文化,培養島嶼居民人才,讓旅遊經營及收益由當地居民享有。因此,在島嶼上推行「生態旅遊」及「環境教育計畫」,成為許多島嶼的發展模式。以下介紹澳洲凱培群島及美洲加拉巴哥島群島(Galapagos Islands)推行「寓教於樂」的環境教育計畫之模式

(一) 澳洲凱培灣群島

澳洲凱培灣最著名的風景點就是18個島嶼,大部分受到凱培灣島嶼國家公園保護。陡峭的丘陵、懸崖、隱蔽的海灘、晶瑩清潔的海水、多樣化的植物群落都是吸引人的地方。凱培灣群島包含18個島嶼,最大的是大凱培島(1454公頃)。另有12個島嶼被宣布為國家公園:North Keppel Island (627公頃)、Middle Island (65ha)、Humpy Island (65ha),18個凱培島皆有潔白沙灘和乾淨深藍的海水。除了北凱培島和大凱培島之外,其餘皆為面積很小的小嶼。

北凱培島位置圖。 圖片來源:修改自Google Map

大凱培島位於在南回歸線北邊,是著名熱帶島嶼遊覽勝地。全島大部分是國家公園。有28km長的海岸線、綿長的沙灘和隱蔽的海灣。在西北方是最大的珊瑚岩礁,有91公頃,同時也是綠蠵龜夏季築巢地點。

北凱培島(古稱Woppaburra)則是大凱培島的未開發版本。有9個獨立海灘、許多珊瑚裙礁、2個主要潮汐河區、紅樹林區、開放林地、4個海洋環境體驗區、寬闊的牧草群落、桉樹林等。島上有各種植物和植被,包含紅樹林、森林、雨林、平地林、開放森林及林地、草地和沙丘植被。

由於資源豐富,澳洲昆士蘭教育部在此島設立環境教育中心,提供全澳洲學校環境體驗及學習活動,也為當地社區帶來因辦理活動及住宿的經濟收益。

北凱培島環境教育中心(NKIEEC)

NKIEEC位於北凱培島西南方(大堡礁世界遺產地區的國家公園裡),有4000年前Kanomi原住民的歷史,目前仍維持傳統職業,提供文化資料及教育資源。北凱培島環境教育中心,曾贏得許多政府部門經營獎及社區貢獻獎。目前中心實施概況如下:

A. 工作人員:包括主任、行政管理員、特約老師、船務人員、清潔人員、輔導員,以及備用輔導員/船務人員

B. 島嶼環境體驗活動:

  • 專題研習活動:提供珊瑚礁研究、探索潮間帶、研究紅樹林、文化生態研習、魚類觀察研習、廢棄物研究、替代能源、能源及水資源管理、水質監控研習等不同專題課程。
  • 休閒活動:提供藝術活動、收集種子、定向越野競賽、游泳、野營、灌木叢漫步、非洲鼓擊、賞鳥等休閒遊憩活動。
  • 團隊學習:提供建造木筏、海上求生、團隊野外生活、等以合作及團隊生活為主體之學習。
  • 水族箱學習:北凱培島的遊憩船客艙內都有仿海景水族箱,在船上研究最適合珊瑚成長、維持動物生活和紅樹林生長的條件,例如:研究觀察浮游生物與環境類型的關係,或海水自淨系統與溫室氣體衝擊的關係等課題。
  • 潮間帶活動:提供學生調查海邊兩棲動物及低潮帶的生態調查與學習活動。
    其他:學習簡樸生活、最小環境衝擊之炊事方式、最少道具捕撈浮游生物等。

東西嶼坪潮間帶生物:灰蛇錨參。圖片來源:蔡慧敏  東西嶼坪潮間帶生物:鱗笠藤壺。圖片來源:蔡慧敏  東西嶼坪潮間帶生物:鐵斑岩螺。圖片來源:蔡慧敏  東西嶼坪潮間帶生物:陽隧足。圖片來源:蔡慧敏

C. 能源教育

北凱培島有全澳洲最大的獨立替代能源系統,能源教育與水資源教育成為該中心最具特色的島嶼體驗教育之重點課程。

中心利用自然資源發電。風力系統和太陽能板提供基本的電力來源。街燈電力來自自身的太陽能板,客艙也用太陽能熱水器。教育中心的能源課程,提供從傳統能源方法到替代能源策略之系列學習,有一系列的工作模型,反映出當代電力生產系統之演進及反思。學員有機會將他們自己構成的哲思應用在日常及社區環境生活中。這些活動提供豐富的實驗、挑戰、及跨文化的學習經驗。

D.水資源教育

水是既重要又極匱乏的島嶼環境資源,NKIEEC利用水資源的學習與利用,讓學員實地操作設計,認知他們有能力過一個不同的生活。

在島上,依賴雨水來提供教育中心之用,在設計上需要有效率的集水設施和智慧型的管理系統以維持中心運作。在島上的學習及實地體驗,許多例子可用來讓學生瞭解水的價值和重要。不僅是水資源的收集與利用,也發展與各階段學校課程相關的學習經驗,並應用到學員的日常生活中,以及探討未來面對全球變遷可能的缺水狀況之生活因應能力等。(待續,下篇將於1/23刊登)

Top

 
 
  2007環保回眸:八大最熱衷環保公益的的明星
新聞來源,例如:摘錄自2007年3月2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摘錄自2007年12月24日人民網環保頻道報導
新聞摘錄內容,摘錄新聞精華,可適度改寫,可分段,字數盡量不要超過400字:
近年來,明星與環保儼然成了一對出鏡率較高的「連體嬰兒」,全球氣候變暖、減碳行動、節約木材、杜絕奢華包裝、抵制皮草等等的環保話題,幾乎每次都有一個或幾個大腕明星自覺、自願、自發、自創地擔任起「扛大旗」的角色。

2007年也不例外,當我們打開眼前的網頁、雜志或報紙時,也許會驚喜地發現,全球有數以百計、千計的明星正在為環保事業盡著一份心力。下面我們將為你揭曉2007年最熱衷環保公益事業的明星們……

姚明:當06年姚明為大象擋子彈的英姿(美國野生救援協會公益廣告)依舊浮現在我們面前之時,07年的姚明繼續堅持著自己的環保理念。他在出席「護鯊行動從我做起」活動時的環保宣言「今後,本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拒絕食用魚翅」登錄今年的高考試卷,而他與葉莉的婚禮以及婚紗照的拍攝過程,更是處處體現出環保意識。相信大家在欣賞姚明精湛球技的同時,也會為他的人格魅力而折服。

王力宏:毫無疑問,王力宏是07年度國內娛樂界的環保第一人,他的身影活躍在無數環保公益活動之中。為環保籌集善款,王力宏身體力行帶頭種樹﹔為響應節能減排,他首當其衝率領台北萬民群眾參加無車日其行活動﹔甚至他的新專輯《改變自己》,從頭到尾都是他的個人環保宣言。

成龍:今年1月,成龍在北京啟動「成龍新日環保計劃」,將一輛自己拍片用過的新日電動車賣出10萬元的價格,這筆錢作為該計劃的首筆啟動資金,用於下一步的環保公益事業。成龍最常對別人說的一句話就是:「環保就在身邊。」「其實我一個人,包括你們大家,都不能完成環保這麼大的工程,要全中國每一個人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

劉德華:華仔新專輯嘗試新曲風的同時,不忘加入環保元素,新歌《冬天不下雪》講述溫室效應:「愛斯基摩人住的地方有個星期好熱,搞到他們要排隊買冷氣機,我想到時企鵝都可能都可以去那邊生活!」。7月作為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育大使劉德華親身為盈盈、樂樂打理起居飲食,更親自設計限量版大熊貓概念T恤為保育野生大熊貓籌款。

高爾:07年站在全秋環保界風頭浪尖的就是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了。高爾一直是一位堅定的環保主義者,在他的「後白宮生活」中,他繼續著他的環保之路,以環保宣傳作為自己的主業。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不可忽視的真相》,其主角便是高爾。雖然媒體指出高爾因做環保大發橫財,但他的成就告訴世人,他是一個真正的環保人,要為環保奮鬥終身。

史瓦辛格:2006年7月底,史瓦辛格與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簽署了一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這是自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後,首次由州政府採取行動削減溫室氣體排放。2006年9月,加州通過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溫室氣體總量控制法案—《全球溫室效應治理法案》。作為美國經濟重地,加州在減排方面的積極行動已經對美國許多州和城市產生了影響。加州州長施瓦辛格更利用自身明星效應在全美刮起「環保風」。2007年,為了讓加州更嚴格的機動車尾氣排放法案早日生效,加州政府日前對美國聯邦環保署提出訴訟,打響環保法律戰。

李奧納多:今年一部環保題材紀錄片《第11小時》,32歲的李奧納多除了在影視作品中演出外,近年來一直致力宣傳環保,還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環保組織。他坦言自己積極投身環保很大程度是受了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影響。李奧納多回憶十年前與高爾的會面時說:「當時高爾耐心地對我講全球變暖的問題。盡管當時理解得並不透徹,但自那時開始我便積極關注這一問題了。」

史黛拉麥卡尼:史黛拉麥卡尼是英國一名「明星級」遊戲設計師,今年她獲得了英國「年度最佳設計師獎」。不僅僅因為她出色的設計能力,更是她對環保事業熱衷的體現。今年的一款三D游戲《第二人生》中,史黛拉麥卡尼把反皮草抗議遊行帶進來,她鼓勵遊戲玩家們對時裝界使用皮草的問題發表言論。在稍後她為善待動物組織PE-TA捐款集資,明星環保效應也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2007年明星們在環保這一新潮的領域不斷地展現著自己,不論是出於炒作的目的還是真心嚮往環保,他們的表現必然影響了很多人加入環保這一時尚而且光榮的事業中。在回顧過去的同時,我們更期待的是以後他們能有更加出色的表現,為引領環保的潮流作出更大的貢獻。

Top

 
 
  山巒俱樂部票選2007年度環境新聞
本報2007年12月25日台北訊,范仕穎、施宏燕編譯;莫聞審校

山巒俱樂部2007年推動許多綠色行動;圖片來源:Sierra Club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Peopo公民新聞平台、Hemidemi共享書籤網站協辦的2007十大環境新聞票選已進入倒數階段,而美國的山巒俱樂部(Sierra Club)也在其網站上進行年度環境新聞票選。關心環境的讀者不妨參考下列的票選內容,並前往票選頁面進行投票。

1. 蜜蜂再見——北美蜜蜂群的神秘失蹤事件,讓養蜂人家和困惑的專家們警覺,可疑的原因包括蜂群衰竭失調(CCD)、全球暖化、基因改造穀物到手機電信塔。雖然真正的原因還不明確,但是這個事件顯現出我們對於只靠一種動物傳花授粉的過度依賴。

2.連喝一滴都難——美國的一大區域,尤其是西南及東南區,處在嚴重及極度嚴重的乾旱之中。2007年10月新聞指出,亞特蘭大都會區可能在3個月內沒有水用,而喬治亞州長派度(Sonny Perdue)真的為了求雨而祈禱。同時在西部,水位也一直遲遲無法上漲,科羅拉多河流域的蜜德湖(Mead)水庫現在僅有其平常48%的儲水量。

3.剩下最後一個——因為澳洲勞工黨在11月大選中獲勝,澳洲對於為抗暖化的《京都議定書》的態度也大轉彎,這使得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加入的工業國家。

4.生質燃料一場夢?——第二代的生質燃料讓許多人對於不再依賴石油的日子燃起希望,但直到這個夢因為我們燃燒草和木材廢料而不被看好。因為農夫為了生質燃料常常砍林整地,以改種棕櫚樹和黃豆,印尼和巴西的森林的砍伐率突破新高。同時,美國的穀物產量多被挪為生產乙醇,也影響到物價上漲,進而對自然保留區造成威脅,而因為過多的施肥,海灣死區的狀況也一直惡化。

5.污染物的定義——在美國,因為山巒俱樂部的請願讓麻州政府對上環保署,最高法院裁決的結果和政府的論點恰恰相反。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非常符合《空氣清淨法》(Clean Air Act)中污染源的定義,因此環保署有權對溫室氣體制訂管理規章。

6.鉛滾開——山巒俱樂部在2006年9月曾要求法院,應強制環境署重視玩具首飾的含鉛量。令人遺憾的是,在今年,這個議題仍因為有毒物質被發現普遍存於兒童玩具中,而成為頭版新聞,也因此造成大量回收。

7.大融化——2007夏天,北極冰帽溶解再創新紀錄,9月的海冰量比長年平均低了38%,也比2005年的紀錄低了24%。融冰現象激起了爭奪領土的野心和國際緊張局勢,尤其在之前,俄國就已派遣微型潛艇到北極海底插國旗示界。

8.煤炭時運不再——要說煤炭稱霸的時代在2007年已經結束是有些誇張,不過顯然它是大勢已去。這要歸功於草根運動團體和執法機構不屈不撓的聯合出擊,讓這項產業出乎意料地遭到來自地方立法者、法院、甚至是投資者的抵制。

9.共識已經達成——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在其發布的第4份評估報告中聲明,全球暖化是無庸置疑的,而且絕大部分觀察到的暖化現象,「非常有可能」是由人類造成。這份報告來自於超過2500名科學家的研究。該小組的研究工作受到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的表彰,並和高爾共享這份殊榮。

10.高爾大獲全勝——今年高爾的運氣超旺。首先,他的作品「不願面對的真相」奪下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接著他因創辦互動電視平台Current TV,贏得艾美獎。之後他又獲頒諾貝爾和平獎。而山巒俱樂部將該機構最高榮譽「約翰繆爾獎」( John Muir Award)頒給他,也不過是錦上添花。他真該趁今年結束前去買張彩券。

※請由此進入Sierra Club票選頁面

Top

 
 
  全台首創:鐵口直斷2008 預言台灣環境的未來
本報2007年12月20日台北訊

2008十大環境前瞻論壇

除了大選,除了藍綠,2008年的台灣環境,將有哪些大代誌?

12月26日(週三)下午,全台首度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的「鐵口直斷2008:台灣環境大預言」論壇,將在台北非政府組織(NGO)會館展開。會中將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就2008年環境趨勢進行分析與評論,現場更有數十名與會者與專家互動討論,一起激盪出2008年你我需要關切的環境議題走向。

近年來,在全球暖化持續惡化、國土資源遭受各種破壞、開發案環評爭議不斷、人民的生存與健康仍深受各種威脅,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董景生表示:「未來台灣的環境更需要各界共同來關切。然守護環境最佳的途徑,與其事後補救,不如事先防患於未然。」

在十大環境議題論壇中,主辦單位將安排卜卦攤、算命仙、預言師等逗趣角色與道具,邀請與會者進行2008環境大預言,探討的議題項目包括:

(1) 國際接軌:巴里島氣候會談後台灣因應之道、海洋資源永續、全球化之下的外來種入侵等;

(2) 國土資源的保育與治理:立委新選制的環境議題空間、土地開發把關、水患治理、原住民自治與共管等;

(3) 個人與社區行動:永續社區的再生能源應用、污水下水道建設、有機農業等。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是首度以論壇形式邀請各界,激盪新的環境思潮,而過去以連續6年持續發佈環境議題前瞻,邀請專家撰文進行環境趨勢預測,所邀請的專家均長期關注特定領域,具有一定準確度。例如2007年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佈「農地非農化、三農無以為繼」前瞻,預先提出農地利用議題的危機。而日前極具爭議的《農發條例》修正案,正如去年前瞻中專家所言地發生了。

關懷環境,更需各界共同探討,以集結眾人智慧,洞卓機先,未雨綢繆。2007年12月26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將首度舉辦「2008十大環境議題前瞻論壇」,廣邀所有關心環境的朋友,針對論壇議題共同提出觀察、激盪想法、預言2008 台灣環境可能的方向與契機! 詳細議程與報名請見http://e-info.org.tw/node/28983

Top

 
 
  今年笑話新聞 華南虎排第一
摘錄自2007年12月17日中國時報上海報導

2007年快結束了,中國網民列出全年笑話新聞。這些笑話的特點是「它本來不是個笑話,最後成卻成了笑話」。在十多項笑話新聞中,第1名是:「盛世出國虎,虎嘯振國威」。陝西農民周正龍拍攝的「華南虎」,原來翻攝自年曆。

第2名:「中石油、中石化申請國家補貼」。半年狂賺818億人民幣的中石油,會同中石化,12月向政府彙報政策性虧損的實際情況,申請國家補貼50億元到100億元。

第4名:「歐陽坑」。中國繞月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駁斥網民指嫦娥衛星發回的月球坑造片是造假的。人稱「歐陽坑」。

第7名:「油漆搞綠化」。2月間,雲南省昆明市富民縣官方用油漆噴山頭進行綠化工程。

第11名:「如果把我抓了,那中國就沒有清官了」。7月被處死的前大陸國家藥監局局長鄭筱萸被捉時說了這句話。

第14名:「今天,您挨餓了嗎?」前任外交部長李肇星七月間受聘為北大教授,對學生說,當他和國外人辯論人權問題時,曾質問老外,「我挨過餓,知道什麼是人權,你挨餓過嗎?」

第15名:「今天,您喝水了嗎?」6月間,太湖藍藻汙染飲水,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市長毛小平在一飯店記者會當場喝水保證水質沒問題。事後網友查出該飯店使用德國濾水器,一般小民家中可沒這麼高檔設備。

Top

 
 
  美環保署否決加州汽車溫室氣體排放法律
摘譯自2007年12月19日ENS美國,華盛頓特區報導;吳萃慧編譯;審校

加州塞車景像;圖片來源:ENS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否決加州對機動車輛設定溫室氣體排放限制的要求,而這是美國環保署在「清淨空氣法案」(Clean Air Act)規範下第一次否決這種減少污染的要求,加州官員也開始準備他們對此的訴訟案。

加州政府是以「清淨空氣法案」(Clean Air Act)所賦予執行的職責,尋求降低聯邦的排放標準,使加州可以採用更嚴格的標準。

加州法律要求其轄區要在2016年達到減少30%機動車輛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標準,而在同期間美國聯邦政府卻完全不規範溫室氣體排放。

加州檢察總長小布朗(Edmund G. Brown Jr.)12月19日表示,此次環保署的否決將促使加州對環保署興訟。他指出:「布希政府否決這項要求完全沒有法律依據。史瓦辛格州長和我正準備要在最快時間內提出告訴。」

其他16個州也已經或正準備採用加州的排放標準。這16個州包括亞利桑納州、科羅拉多州、康乃迪克州、佛羅里達州、緬因州、馬里蘭州、麻州、紐澤西州、新墨西哥州、紐約州、奧勒岡州、賓州、羅德島、猶它州、佛蒙特州、華盛頓州。同意加州提議的減量標準表示這些州的標準也會同時生效。

環保署行政主管強森(Stephen Johnson)表示,否決加州的要求,是因為布希總統19日所簽署立法的能源法案是一個「全國性解決方案」,比一個「令人迷惑且片面的州立法規更好,更能減少美國從汽機車產生的氣候足跡」。

雖然這個「能源獨立與安全法案」確實指示要在2020年達到每加侖35英哩(約合每公升9.2公里)的燃料經濟標準,但是它並沒有規範溫室氣體排放。

兩個政策的不同處在於「加州清淨汽車計畫(California Clean Cars Program)」會以2009年為標準年,比聯邦能源法案所要求達成每加侖35英哩標準的年份早了10年。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2007國際回顧:IPCC報告:全球暖化人為造成 與高爾同獲諾貝爾和平獎

策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撰文:林松億

高爾推廣全球暖化議題,與IPCC同獲諾貝爾和平獎。(圖片來源:不願面對的真相)

由聯合國環境署和世界氣象組織在1988年成立的「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2007年2月所公佈的《2007氣候變遷報告》,是氣候小組第4份氣候變遷報告。報告由100多個國家的2500多名科學家依據對大氣層、海洋、冰川、冰蓋等因素累積6年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小組堅信,人類活動導致氣候變暖證據的正確性至少達到90%,遠高於該小組2001年發表前次評估報告時的信心水準66%。

報告引用經過同行評估的最新的科研資料指出,氣候變暖的趨勢正在加快,表現的形式包括極端氣溫天氣的增多、空氣移動(風)出現新的模式、一些地區乾旱加重、冰川融化、冰蓋萎縮、全球海平面上升等等。報告中並首次證實南極與格陵蘭大量融化,造成了海平面的上升。

氣候變遷,窮國受害最深

耶魯大學森林及環境研究學院教授孟德松指出,由於全球暖化效應造成的氣候變化,在低緯度地區的農民可能必須改種不同的農作物,由高價值經濟作物改種低價值農作物。中、高緯度地區的農業卻可能因為暖化效應,而得以延長農地的耕作時間。位於這些地區的已開發國家,其實是排放溫室效應氣體最多的國家,然而全球暖化卻是對開發中國家造成難以承受的負擔。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公布的「2007年世界人口情勢」報告中,以中國大陸從1998至2002年發生的長江流域洪水為例指出,由於氣候變遷和人為造成的地表變遷,導致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貧窮的農民和鄉村居民。在印度、墨西哥和其他貧窮國家,也都可見到許多類似的例子。由於乾旱、洪水及其他因氣候衍生的災害,將會造成許多居民從鄉村移居都市後,永遠不會也無法返回自己的故居。

高爾獲獎,布希政府受抨擊

美國國家科學院9月發表報告,指出布希政府的氣候變遷科學計畫(CCSP)由於缺乏有效領導與預算支持而進度緩慢,也未把減緩或適應氣候變化所需的迫切資訊,傳達給社會大眾。CCPS每年17億美元預算中,僅有1.5%-2%(2500萬-3500萬美元)用於研究氣候變遷的社會衝擊上,例如適應與減緩氣候變化的策略等。該計畫也未就氣候變化對美國農業、水資源與健康的影響完成調查評估,而這些資訊對州政府與地方資源管理者、立法人員及一般大眾都極為重要。布希政府官員則宣稱,氣候變遷的研究,是一個持續性的工作,政府機關對於它們掌握的資訊,是不是成熟到可以發布,應該有自由裁量權。

另一方面,諾貝爾和平獎10月揭曉,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和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因為合作「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刺激各國採取行動對抗全球暖化有功,同獲殊榮。諾貝爾委員會稱讚高爾「可能是出力最多的個人,讓世人更了解需要採取哪些因應措施。」IPCC則是「對人類活動與全球暖化的關聯性,建立更廣泛共識」。

【相關新聞】

Top

 
 
  論壇:巴西的整合式城市管理經驗和嘉義BRT

作者:張維修 (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

隨著高鐵的班次逐漸增加,台灣島內一日南來北返的生活模式改變了我們的時空想像,高科技壓縮了空間,節省了時間,也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從輪椅族的角度來看,包括軟體和硬體的相關設計,高鐵所到之處可謂一片平坦與友善;但是,離開車廂踏出場站之後,距離市區遙遠的鄉野卻讓他(她)們寸步難行,嚴重暴露出交通接駁與城市配套政策的缺陷。近日,筆者藉由青輔會的青年國際交流計畫訪問巴西庫力奇巴市( Curitiba),發現當地藉由公共交通的整合與創新,經由三十多年實驗所發展出來的城市管理經驗,被聯合國譽為世界上最具創意能力的城市,可以作為台灣的借鏡和比較。

1970年以前,庫力奇巴市如同中南美洲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的城市一樣,面臨人口擁擠、交通堵塞、貧窮、失業、環境污染等問題。但是,今日不管在弱勢市民福利、公共空間、交通規畫、環境保護等各方面都已受到國際肯定。其中帶頭的創意政策就是快速公車系統(BRT),目前在美洲歐洲和亞洲約有39個以上的城市正在應用,包括咱們嘉義縣市。

該市研發的紅色三節式低底盤公車,單輛運量可達270人,駕駛可以控制交通號誌,保持優先通行權,使得每條快速道路一小時可運送兩萬名乘客,接近一條地鐵的功能,但成本只要1/20。透過一票到底的票價,免費無限轉乘延伸城市郊區的網絡,解決不同地租高低所造成空間區位上的社會隔離,也就是說讓負擔不起市中心高房價而必須住在郊區的人,也能以低成本到達城市各個不同地點,以達到公平和平等。

此外,公車專用道旁的玻璃管狀車站設計,使車廂與站台同高,讓乘客(尤其是行動障礙者)得以快速安全地進出車廂,可提高載客效能並節約40%的耗油量。這套系統從1974年創發至今,平均每天服務的乘客數量,比紐約市地鐵還高,公共汽車準點與快速的服務品質與效率,使得該市 35%有汽車的人仍選擇搭公車上班。快速公車系統,讓庫力奇巴市成為巴西小客車使用率最低的都市,其所帶來的附加效益是空氣品質的改善及石油能源的節約。

交通系統拉近了城市郊區居民的移動成本,達到社會公平的效果,同時也扮演引導土地的利用並控制都市成長主要角色。1974年92%的人的日常活動都必須前往市中心才能獲得滿足,造成市中心的品質和交通壓力大增。庫力奇巴從兩個方向上去解決市中心密集發展的問題。首先,在幾條主要交通運輸的動線上,大量地放寬了開發的強度,允許高樓層的建築,透過高密度的發展控制了城市開發的需求,並支撐了交通系統所需要的運量。另一方面則是限制城市中心的歷史建築和其他地區的開發,維持低密度的使用。

其次,為了節省郊區居民長途跋涉至市中心購物的不方便,市府於郊區購買土地,為低收入戶蓋住宅,經營學校、診所、公園、食品配銷中心等設施,形成工作與生活圈。同時,選擇在重要的交通轉運站上分別設置九座「公民大道」,內含市民日常生活最常接觸到的政府部門機構地方派駐辦公室,包括就業、社會福利、教育申請、微型貸款、住宅開發申請、衛生、小型文化展演空間、廉價蔬果供應站和簡易的運動場。今天,只有30%的人日常活動需要到市中心,城市機能明顯而有效的分散,不再是單一中心的集中式發展。

總結來說,巴西庫力奇巴市快速公車系統的創新思維,已經超越了一般交通政策只解決交通問題而已,而是將交通與土地使用、貧窮、社會公平與正義、健康與教育、工作與收入、文化與政治等,作整體的綜合思考。並利用創造性、協調、高度整合性的設計方法,使得許多看似不相干的問題相互關聯,並創造新的資源與可能性。透過簡單、容易、有趣和成本低廉的問題解決方式,讓城市獲得健全而均衡的發展。

嘉義縣市即將開通的BRT系統,也發源自巴西,目前的功能僅為解決高鐵場站與市區的接駁交通問題,殊為可惜,例如嘉義站本身的乘客不多,但是為了銜接高鐵密集的班表導致不少空車往返的浪費,同時嘉義縣市的民情習慣,自行開車接送的比例較多,無法提高公共交通的使用率。而初期採用的老舊公車,高底盤的階梯設計,也讓輪椅族望而卻步,甚至未來新採購的低底盤公車,也有和站台接縫不知是否可順利銜接的細節問題。

事實上,嘉義市為中小型城市,30萬人的市中心,市區範圍僅9公里,公共交通的運量本身就有限。中央政府每年必須補貼3千5百萬才能找到業者經營嘉義BRT,將來若沒有這項補貼,票箱的營運收入是否能常年持續地支撐一套高效運量的交通系統?巴西經驗的核心價值在於部門間的高度整合與在地文化的思考,相同的形式交通系統也必須配合在地城市的需求與特殊性,才能真正發揮功能,否則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衍生其他問題,更可能影響將來其他城市學習的信心,而成為台灣匆促引進國外經驗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以巴西為師,主管嘉義BRT的公路總局,高鐵公司和嘉義縣市政府的各部門,都應該立刻積極配合利用這套先進的交通系統,思考創意整合式政策,從社會公平與正義的角度出發,友善平坦的無障礙空間開始,結合嘉義縣市既有的觀光資源及未來無限的發展潛力,讓嘉義BRT不只是一部普通的公共汽車,而有機會成為嘉義縣市民眾認同喜愛的流動地標,嘉義城鄉之光。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陳誼芩
感謝2007年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元)、環保署(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