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8.4.1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編輯室小啟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將於本週六(12日)舉行會員大會,未收到通知,請盡速聯絡行政部!

廣宣特區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海洋台灣

水產出版社
 
  台大校園大興土木 更新老舊建築

即將被拆除重建為教學大樓的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館以及週邊慘遭斷根的鳳凰木

【相關連結】

伊東豐雄的傑作─台大社科院新館 爭議多

台大5棟日式宿舍 列市定古蹟

2009世運場館為太陽能環保建築

新建大樓遮光 鄰居爭日照權

竹籬、黑瓦、舊文物 打造三重眷村新意象

台大校園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椰林大道兩旁的舊建築、綠意盎然的醉月湖,還是自然與建築景觀豐富的舟山路…,這些地景、建物,刻劃著歲月的痕跡,留下歷史變遷的紀錄,更是每個台大人共同的記憶。然而,隨著時間流逝,許多建築物被校方列為「危樓」;加上知名企業家的大筆捐款,使得許多建築難逃改建的命運。

繼2001年台大綜合體育館完工後,校園內陸續動工興建大樓,包括將新化學館重建為化學新研究大樓、即將拆掉洞洞館(哲學系館和人類學系館),建成新人文大樓、目前兩層樓高的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館,將重建成教學大樓、將從杭州南路遷回校本部的社科院、以及郭台銘捐贈成立的台大醫院癌症醫學中心,預計於台大醫院公館院區現址重蓋。台大風貌正一點一滴地在改變… 精采內文

 
 
  透視中國環境:在黃沙統治之下的內蒙古
中國的發展和資源管理之間產生激烈衝突,一片遼闊的中國草原,及一種生活方式正消失。圖片來源:中外對話
作者:W.查德.弗特勒爾(美國康奈爾大學發展社會所博士生)

亞洲的一塊沙漠每年都在向北京移動,與之越來越近,風沙遮蔽了天空,在內蒙古甚至整個中國都產生了環境難民和社會動蕩。

「沙漠化不是一項自然功能」劉登立說,他是一位出生在美國的新聞記者、研究人員,他還是環境保護媒介教育中國項目(EEMP)的主任,這是一家位於北京的環保組織,已經成立10年了。「按照科學方法講,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是,草原正在喪失水分自然滲透和保持能力,導致了呼吸作用和蒸發作用速度的改變。這影響了相對濕度,並且可能對其它地區的降水造成影響。」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波特曼
民眾期待保留松山菸廠1000多棵樹來成立森林運動公園。

 


鑑於縣內不少老樹死亡,台北縣周縣長要求農業局清查造冊著手保護,農業局表示正在籌措經費,將透過訪查與衛星定位,於2009年中完成保護機制的建置。農業局可能不知道,台北市天母的民眾已經透過自己的力量保護了社區大樹,更已經用網路科技造冊;北縣府也可能需要先去清查,為了興建新莊捷運機場,樂生院區的老樹群有多少因此消失不見,折抵了台北縣推動低碳城市的努力。

【相關新聞】

珍貴老樹凋零 北縣4月底前清查

碧潭變臉 老榕攔腰砍

松菸老樹爭議 環評:先確認數量 暫不得移樹

低碳月 新板特區當示範區

在Earth上種樹 從愛護身邊的大樹開始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地球日特輯(一):2008地球月 一起面對氣候變遷
2008台灣地球日網站logo
作者:許心欣(台灣環境協會常務理事)

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10個民間團體(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土城愛綠聯盟、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自然步道協會、看守台灣協會、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綠色陣線協會以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因應今年地球日主題,共同策劃了2008地球月系列活動,呼籲國人共同面對氣候變遷,認識及了解其影響性,以及如何展開低碳生活與關注相關環境議題… 精采內文

 
  地球日特輯(二):窗外有藍天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擁有清澈藍天
作者:陳曼麗(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今〈2008〉年的地球日,由美國發起「天空請願書」( Sky Petition),請關心地球的公民,都向國會議員請命,請他們對於溫室氣體排放加以控管,以遏止全球暖化。

地球環境在工業大革命之後,大量開採和長距離運輸,使得資源和能源不斷消耗, 同時產生污染。瑞秋卡森女士在1962年發表「寂靜的春天」,對環境受到汙染,以致鳥群動物不再鳴叫,春天變得安靜無聲。在地球日活動發起後,人類的反省力量產生變化;近四十年,數億人們積極投入,從地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想為現代和未來的子孫,留下一片生存的美麗空間,尊重生命與萬物共同生活。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陳誼芩•網編:黃德宗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