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嘉錦(林業試驗所研究人員)
外來種的引進,為人類在糧食、園藝、寵物等方面提供了不同的需求,並且隨著人口的增加,引進的頻率、數量和種類也愈來愈大。但是這些為數眾多的外來種中,約有1%會成為入侵種,它們在台灣的環境中生根立足,更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健康威脅或是經濟損失。
基於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外來種生物的引進難能避免,然而政府應該審慎評估有意引進的生物,並嚴格監控可能偷渡(意外引進)的入侵種名冊;對於不幸已經進入的入侵種,更應在黃金時效內,除滅事態尚能控制的災情。目前粗估台灣約有3000以上的外來種,約有200種屬於入侵種,本文選介生活周遭常見的幾種入侵種,期盼能強化民眾對入侵種的認知,幫政府撐起監控預警的大傘,也張大防堵的網,讓我們得以坐擁外來種之利,而無入侵種之害。
紅耳泥龜
紅耳泥龜(Trachemys scripta)在坊間稱為巴西烏龜,其實牠的原產地在美國東南部各州及墨西哥境內,而不是南美洲的巴西;原來這是當年寵物業者為求方便而借用巴西龜(T.
dorbigni)名字的結果。牠的頭部兩側有鮮紅色的斑點,因而被稱為「紅耳龜」(Red-eared
slider)。台灣在1990年代,由美國引進做為寵物,後來由於人類棄養及放生等行為進入野外,因適應力佳而成功的在河流、水溝、沼澤、湖泊或池塘等各種棲地中繁殖。幼龜偏向肉食性,會吃原生斑龜和食蛇龜的蛋,對原生龜類的生存產生很大的威脅。
八哥
白尾八哥(Acridotheres javanicus)及家八哥(A. tristis)是台灣數量最多的入侵鳥種。白尾八哥原產於東南亞地區的爪哇、蘇門答臘及馬來半島;家八哥原產於印度以及東南亞一帶。這兩種鳥類均因為人為引進飼養而來到台灣,再經由人為的放生或是意外逸出而到野外,生活在海拔500公尺以下的平原地帶與近郊丘陵,是目前最普遍的外來鳥種。牠們擁有雜食、群聚、善於利用人類提供的隨機性食物來源等特性,因而特別能適應於都市和人類開墾的環境。根據研究,在彰化和南投兩縣境內,原生八哥(A.
cristatellus)的數量遠小於(小於15%)這兩種外來種八哥,由此可知入侵種鳥類占據原生種鳥類生存空間並在繁殖上取得優勢。
入侵紅火蟻
入侵紅火蟻 (Solenopsis invicta),英名Red imported fire ant, RIFA。原生於南美洲Parana河流域(巴西、巴拉圭與阿根廷境內),受到商業活動與農業運輸全球化的影響,在20世紀初入侵美國南方,如今入侵紅火蟻已經是全球問題,而台灣在2003年也嘗到危害之苦。入侵紅火蟻在農業生產(破壞生態平衝,取食作物)、環境衛生(攻擊人畜)和公共安全(破壞電器設施)上造成嚴重的問題,受害地區包括農業、都會區、住宅區、學校、公共設施、醫療、產業設施、機場、園藝場、墓地、高爾夫球場、電器與電訊設備等,使經濟遭受極大的損失。
白輪盾介殼蟲
蘇鐵白輪盾介殼蟲(Aulacaspis yasumatsui, Takagi),英名為Cycad aulacaspis
scale。1976年首次在泰國曼谷的蘇鐵上被發現命名,1996年時入侵美國佛羅里達州,在沒有天敵的控制及有效的化學藥劑防治下,蘇鐵類植物受到嚴重的威脅,甚至死亡。牠的入侵途徑可能是由蘇鐵苗木進出口所帶入,而入侵後的主要擴散途徑,則是經由國內苗木的運輸流動。2000年該害蟲入侵台灣,目前已漫延到全國之校園、公園、庭園及景觀綠地的蘇鐵類植物,且嚴重危害台東蘇鐵保留地內的原生種台東蘇鐵,目前已有不少植株死亡。
刺桐釉小蜂
刺桐釉小蜂(Quadrastichuserythrinae Kim),英名為Erythrina gall
wasp,原生地可能是非洲,2000年首度發現於東非的小島,至今已擴散到太平洋和印度洋沿海十幾個國家。刺桐釉小蜂產卵在刺桐植物上形成蟲癭,並耗損養分使植物衰弱,甚至死亡,造成觀光、農業和保護老樹的損失。台灣於2003年遭入侵,全島刺桐屬植物都受到感染,在政府行政、研究、管理部門跨層級的合作防治之下,雖然有不錯的成效,但至今危害仍然存在。說明了入侵種一旦進入,往往需要投注大量的人力與物力進行防治,然而能成功除滅的案例卻極少。
布袋蓮
布袋蓮(Eichhornia crassipes)原產地在南美洲的巴西,是一種漂浮性水生植物,由於它大而美麗的花朵,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因此被引進到世界各地做為觀賞植物。台灣在1898年引入做為養鴨人家重要的飼料,隨即在全島水池及溝渠野生化生長。然而當飼料開始進口後,布袋蓮便失去原來的價值,不再被採收利用,因而常阻塞水道,不利於河川運輸和水利灌溉,颱風季節更會造成排水問題,需要耗費人力和經費定期清除。生態上,布袋蓮覆蓋水表、減少了水中日照,使浮游植物大量減少;而水流減緩,氧氣量也會降低,均形成不利其他水中生物的生存條件。
小花蔓澤蘭
小花蔓澤蘭(Mikania micrantha)為菊科蔓性草本植物,原生於中南美洲,1950年代東南亞部分國家引進作為水土保持用的被覆植物,從此在亞洲擴散。台灣的首次紀錄為1986年採於屏東縣。小花蔓澤蘭同時具無性的分枝及有性的種子繁殖能力:匍匐莖可長出不定根形成新植株,種子量多而輕隨風飄遠,因此繁殖力極強,廣泛的生長在台灣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開發地。由於其快速生長,常覆蓋攀援的林木,使受害的植物無法獲得足夠的光照而死亡,因而影響到鳥類及其他野生動物的棲息,形成對農業經濟
(果樹等作物) 及生態平衡的嚴重危害。
銀合歡
銀合歡(Leucaena glauca)原產於中美洲,早在1640年即引進台灣,早期人們取它的嫩莖葉作為牲畜飼料,枝條具用做薪材、綠肥,而種子及木頭雕刻品也可當飾物利用,所以在引入之初是屬於作物的形態,沒有入侵的問題;但到了1960年代,由於推廣經濟造林以製漿造紙,而後卻遭逢紙漿出口不利,使得銀合歡廣被種植,又旋即失去利用價值,更提供了它們蔓延的機會。
銀合歡極為適應台灣的水土氣候,能耐貧瘠及鹽漬的土地,葉片具毒素能阻礙其他植物的生長,加上種子量多,庫存時間長,因而往往形成單一植物的純林地帶,使得生物多樣性極低,對水土保持也較為不利。
大花咸豐草
大花咸豐草(Bidnes pilosa L. var. radiata)原產於美洲,引入途徑不詳。它們的適應性也很強,特別是開發過的開闊地和荒地、道路,更是成片生長。在台灣,它全年開花結實,種子具粘性,可沾附動物皮毛和人類衣物傳播。目前的研究結果指出,大花咸豐草對其他原生種鬼針草屬植物有強列的競爭優勢,而大面積的生長也佔據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大花咸豐草的優勢間接的只提供單一的蜜源,可能使訪花昆蟲多樣性也隨之降低。
豬草
豬草(Common
ragweed)原生於北美洲,台灣約在1980年代就已存在,由於適應性較強且耐旱,常能生長在人工設施的縫隙,因此在濱海地區、路旁及曠野地區,常形成大面積的生長,佔據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間。台灣目前主要分布在金門及新竹以北地區。豬草的花粉會引起人類過敏性鼻炎、哮喘及過敏性皮膚炎等健康問題。
非洲鳳仙花
非洲鳳仙花 (Impatiers wallerana),英名Zanzibar
balsam,於1966年由非洲東部引進做為園藝觀賞植物。由於植株莖肥厚多汁,可耐乾旱,而且種子量多,果實能主動開裂傳播,拓展性相當強。再加上許多風景區和綠美化工程,常選用非洲鳳仙花作為造景植物,因此造成野外數量驟增,目前在許多郊山的道路和公園,都可以發現其逸出族群大量生長,佔據原生植物的生長空間。園藝上的便利、多樣的花色和經濟上的利潤,使非洲鳳仙花一直被廣為利用,卻顯少人關心它美麗背後可怕的排擠效應。政府雖已經開始防治的研究,但在此以前,或許更應該同時宣導外來種植物的可怕性和嚴種程度,透過溝通和研商,讓大眾和園藝界能減少使用或是杜絕外逸事件;否則一方大量種植,另一方卻要花錢防除,無疑將成為無解的雙頭馬車。
銀膠菊
銀膠菊 (Parthenium argentatum),英名Parthenium
weed,原生於美國南部、墨西哥至中南美地區。台灣最早發現於1986年高雄,當時是引進做為插花材料,到了1995年,已經擴展到彰化縣境內,並成為優勢的草本植物,1997年它也成為金門縣嚴重的入侵植物。銀膠菊生殖量大,對生長條件要求不高,常在公路旁、開墾地或廢耕地上形成大面積生長,佔據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間;而大量族群產生的高濃度花粉,常引起人體皮膚及呼吸道不適。
日本菟絲子
日本菟絲子 (Cuscuta japonica var. japonica),英名Giant Asian dodde
(巨型亞洲菟絲子),原生於溫帶亞洲。可能藉由植物進出口而入侵或是藥用引種後棄種。台灣於1990年首次被發現於南投縣,目前在北、中、南各地的開墾地果園或荒地都可以發現。日本菟絲子是寄生植物,它的根和葉子已退化消失,只保留黃色絲狀莖的形態,能寄生在各種植物體上,一旦絲狀莖纏上寄主植物後,會長出吸足,截取被寄生的植物體內養分,使寄主衰弱並因日照不足而死亡。日本菟絲子生長速度快(一天約15公分),種子的產量大,壽命長達10年,可以靠斷裂的植物體生長成新植株。無疑的,日本菟絲子將繼小花蔓澤蘭的「綠癌」後,成為下一波「黃癌」。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