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8.7.2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誠徵志工協助採訪編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生態工程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程入口網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社區營造學會

南方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洪雅書房 
 
  對抗河川揚塵 環署推廣「跳島式植生法」

環保署在濁水溪畔試辦「跳島式植生法」,效果良好
【相關連結】
 

七股植生護沙三部曲

大安溪岩盤裸露 卓蘭鎮要求生態復育

灰塵瀰漫 稻草覆蓋工地 可免濃煙又免塵

花蓮溪口採砂 造成沙塵暴

卡玫基風災引發治水爭議,但河川管理不當造成的空氣污染卻少人注意。根據調查,由於上游修築攔河堰截水攔砂,或附近工廠抽取地下水,瓜農收成後休耕,均造成下游河床裸露,大風一颳,即漫天飛砂。河川揚塵會大幅增加空氣懸浮微粒的濃度,尤其中 部地區濁水溪沿岸一帶,每當東北季風一起,經常是伸手不見五指、霧茫茫一片,彰化線西、雲林崙背一帶情況尤其明顯。

年初,環保署開始在濁水溪畔試辦「跳島式植生法」,以與東北季風垂直的角度,張起攔砂網。每面攔砂網前方可自然形沙丘,草種自然落下後生根成長,發揮良好的固砂防風功效。估計成本一平方公尺只要5元,未來將推廣另外5條河床裸露較嚴重的河川,如大甲溪、大安溪、高屏溪、卑南溪、花蓮溪等…

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認養化育半嶺綠海
仿天然林營造而成的多層次立體結構小森林。
作者:陳章波(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院區有三種綠色景觀,一種是被修剪得低低短短的草皮,一種是草皮上高挺粗壯的樹幹,只有抬頭才看到葉子的樹,當然還有一種小花圃,有景觀,沒有什麼生態意涵。怎麼來增進綠色生態美感,促進同仁品味、生活品質,又能減碳,增加生物多樣性?由此,二年前(2006年春天)引發了在基因體研究中心附近營造森林之舉。

有健全的結構,森林生態系才能產生有用的服務功能。院內這片森林的營造主要根據南港一帶原生林或天然次生林的結構特色加以種植促成的。所有生命的能量主要來自陽光,各類植物對光有不同需求,例如高大喬木樹冠位於頂層,而其樹下則為耐陰的小喬木或喜陰性灌木或草;又同類物種因需求相同而競爭光能,形成高生產力的多層次立體特色…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黃德宗
企鵝

 


海洋保育消息:數天前,約400隻企鵝陳屍在巴西的熱帶海灘,專家認為環境汙染與全球暖化,是造成此事的最大兇手。在阿根廷,有20多隻企鵝發現全身覆著蓋原油,不但嚴重營養不良,且有脫水現象。在台灣台南市,沿海沙灘幾無貝殼可撿,連過去最常見的錐螺貝殼已20年未現,沿海漁業資源枯竭可見一斑。

同在台南,堅決反對垃圾掩埋場的東山鄉環保自救會,以污染水庫水質及場址位於斷層帶上為由,要求撤銷環評審查結論。在河川整治方面,政府每年花錢整治舊濁水溪,期望改善嚴重的水質污染,不過專家提出警告,都市沒有最基本的污水下水道和廢污水處理廠,談不上治水成效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立委打擊國會監督 令人不解與遺憾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要求國會透明化。圖片來源: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作者: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立法委員陳根德指控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於4月24日所公佈的立法院會議時程統計資料表數據對其名譽有所損害,並據此向台北地檢署控訴公督盟理事長顧忠華與執行長何宗勳妨害名譽。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於4月24日公佈的立法院會議時程統計資料表中顯示,3月31日之交通委員會開會時間延遲114分鐘,會議主席陳根德召委辦公室回應,當天9:06即召開秘密會議,並堅持立法院議事錄已清楚記載開會時間。

但聯盟擷取資料之來源為「立法院全球資訊網」中「交通委員會」所公佈之資訊,於4月8日下載之3月31日議事錄,並無「秘密會議」部份,更無記載開會起始時間。因此雙方認知有所差距…

精采內文

 
  論壇:治水層級必須更高
水患年年來
作者:曾瑾珮、林長茂(水患治理監督聯盟成員)

卡玫基颱風所造成的超大豪雨重創了中南部,也重創了人民對政府的信心,負責執行1,410億元治水計畫的經濟部水利署成了眾矢之的。

台灣淹水的問題除了河川短急、雨量過度集中等先天不良因素,河川上游山坡地大量開發與都市發展入侵洪水平原等國土管理失調,更加重了淹水災害。此次洪災又再度突顯出中央與地方治水工程未能整合、河川行水區被侵占、過去地方不當的工程阻擋水路等陳疴。平心而論,以經濟部水利署的層級,完全無法處理國土規劃、與平行機關的有效協調以及地方政府土地利用的問題,若不檢討現行治水組織,就算再多預算,還是年年把錢丟到水裡…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網編:黃德宗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