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6.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南方電子報 

破報
台灣立報
苦勞網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推薦瀏覽

世界自然基金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中華鯨豚協會

珊瑚礁學會

海洋台灣

台北市野鳥學會

關渡自然公園

  關注2010海洋日:海洋‧生命之所繫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71%,不僅是地球生命起源之地,人類的發展也都倚賴著海洋而生。海洋所釋放出的氧氣比全球森林所釋出的總合還要多,海洋在調節全球氣候也扮演不容忽視的角色;此外,海洋也是數十億人所需動物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海洋價值連城,但目前尚未能看到全面性、整體性的海洋經濟價值評估;就漁產方面,聯合國估計,全球漁業從業者近2億人口,提供全世界所消費蛋白質總量的16%,估計價值為820億美元。但在台灣,西海岸線人工化的比例高達9成以上,杉原海岸、七星潭等地的BOT計畫,也讓東岸的沿海生態資源面臨不永續的觀光壓力。來自工業開發與填海造陸,對生存於台灣近海的中華白海豚,造成僅存不到100頭的危機,進入滅絕倒數。精采內文

澳洲大堡礁。圖片取自聯合國網站

【相關連結】
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
全台珊瑚礁總體檢
軟絲復育、清淨海洋寶貝家園
海洋自然保育宣導紀實
  海洋日專題:過度捕撈 嚴重影響海洋生物多樣性

作者: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

全球之漁產量早已在1990年代起即已迅速衰退。造成的原因已公認為受人為因素的:(1)過漁及誤捕,(2)棲地破壞,(3)污染,及(4)外來入侵種的影響最大;自然因素之(5)氣候變遷。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雖尚在積極探究中,但受人為活動而更為加劇及調適能力減弱的問題則更應即早面對。而罪魁禍首究竟是過漁、棲地破壞、污染、入侵種之人為因子,或是氣候變遷之自然因子,甚至是魚類資源本身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變動常不易釐清,或係交互作用的結果,以致於管理者、生產者與消費者均容易各自卸責。政府常會怪罪氣候變遷、漁民怪罪污染、消費者則只想要買便宜或高檔海鮮,缺乏正確的海洋生態保育觀念。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為海洋生物多樣性請命:澳洲與斐濟的海洋保育經驗

作者:March

墨西哥紅樹林海洋是孕育生命之母,地球表面有70%是海洋。但儘管海洋如此浩瀚寬廣,卻也承受不住人們的予取予求。 脆弱的海岸線遭受的傷害之嚴重,遠超乎你我想像。以紅樹林為例,它除了孕育出多樣性的生態,對人類而言更是一座寶庫,是具經濟價值的魚類、甲殼類的育苗地區,也是一座天然屏障,能守護土地免於潮水沖刷、確保沿海低窪地區免於風暴襲擊。聯合國《全球多樣性展望》提出警告,從1980年代至2005年間,地球上消失的紅樹林廣達3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25年之間,地球失去了1/5的紅樹林。近年紅樹林的消失速度雖然日趨減緩,但情況依然讓人擔憂。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潘佳修

全球化的過度捕撈、鬆散的法令導致漁產銳減,漁業也因而崩解。今天是世界海洋日,為了友善海洋,澳洲捕蝦業爭取永續漁業認證。斯潘賽灣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西洋帝王蝦,對當地漁民來說,年產值高於4000萬澳幣。斯潘賽灣的漁民卻了解,未來要有一個穩定的產業,現在就必須維持環境永續。近年海洋垃圾的問題嚴重,軟絲、小丑魚等海洋生物可以產卵、成長的空間越來越少。在基隆番仔澳灣,經過淨灘統計發現,海上來自中國的垃圾量越來越多。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6月6日發起「清淨海洋寶貝家園暨小丑魚放流」活動,安排課程讓民眾了解軟絲產房布設過程及成效,並邀請民眾一起編制竹叢。

重大海洋污染事件:墨西哥灣受損油井大量外洩石油。近日英國石油公司遏止外洩石油的行動24小時之內回收6000桶石油,算是回收石油獲得初步成功。由於氣候暖化孟加拉灣海水上漲,威脅紅樹林,也威脅鄰近國家孟加拉的三達班,孟加拉虎保護區。

上月26日,嘉義縣朴子溪東石段出現大批魚屍,環保局反應慢吞吞。近日有記者向環保局長李健育提到此事,環保局才動起來,雇工清理魚屍;而朴子溪畔當天早上,朴子市公所正積極舉辦災害防救演習。同樣是公部門,辦事態度與效率高下立判!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書齋:生薑變鳥 misaayam──10月 Lidaw里漏

作者:黃啟瑞、董景生;攝影:黃啟瑞

Mirecok 祭典結束隔天,里漏部落的sikawasay(巫師)阿嬤們,來到村子東口土地公廟前的水泥小方場,幾個陪伴阿嬤前來的家人,散坐階梯談笑,部落儀式總難明確約定時間,端靠彼此長年的熟習默契,村民們三兩陸續到達,領頭wina(巫師團體裡的媽媽階級)環顧看了看,輕輕喊聲ta(走吧),一瞬間大夥安靜了下來。

正確來說,今天的儀式叫talaomah(到田裡),儀式開始時,阿嬤脫下鞋子,赤著腳掌不踏到土地,腳下墊著預備好的生薑葉片。長達10來天的 mirecok(巫師祭儀)結束,今天是解禁步驟的第一日,所有人約好來到土地公廟,往東望去是一片遼闊的田園莊稼,解禁儀式還有第2和第3日,由部落核心漸次往野外逐步擴展,不過仍稱為talaoma,talaomah第二天來到阿美文化村,那兒臨近花蓮溪出海口,平時為部落男子們撒網捕魚,或割採林投之處,對里漏村民而言,是屬於男子活動的野外地界,到了第3日,大夥走得更遠,集合處遠到花蓮觀光漁港碼頭的北側海邊。精采內文

  論壇:莫拉克颱風、全球暖化和《±2℃》
圖片來源:聯合報

 

作者:張智北(台大大氣系國科會研究講座教授、世界氣象組織熱帶氣象委員)

照柳教授的統計邏輯,「除非具有足夠的證據可以否認 H0 (二手煙導致腸病毒的說法),否則只好接受它」,用滅門慘案來宣傳禁煙:那如果老闆戒煙後餐廳還有人中毒,如果發現很多二手煙更厲害的餐廳沒人死過,人家還相信我們二手煙有害的宣傳嗎?美國最近相信暖化是嚴重威脅的人變少了,就是因為這種原因。(請參考我先前在中時發表,原標題為「抵抗全球暖化面臨的新威脅」的原文。

柳教授說他是「先有直覺的判斷」。我從他「颱風愈來愈怪」等等的說法,也同意。因為他很多是從報刊上看來的。但我還是很敬佩他,至少他知之為知之 (承認「缺乏直接證據」,寄望「未來說不定就有人可以證明」)。這比有些不知道自己其實不懂的科學家好得多。因為後者上了報刊以後又會誤導前者。如此循環反饋,在媒體上激盪共振。在台灣重視人際關係的文化裡,內行專家只能相互苦笑,更不願出聲了。精采內文

 
 
關注2010海洋日:海洋‧生命之所繫

本報2010年6月8日台北訊,莫聞整理報導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71%,不僅地球生命起源之地,人類的發展也都倚賴著海洋而生,它對各個國家的經濟、社會及環境都具有龐大影響力。

海洋所釋放出的氧氣比全球森林所釋出的總合還要多,海洋在調節全球氣候也扮演不容忽視的角色;此外,海洋也是數十億人所需動物蛋白質的重要來源;海中擁有相當數量的礦物、油、鹽、金屬等資源,也是醫藥發展的重要來源。在經濟層面,高達九成的國際交易商品透過航運;此外,海洋還具有政治,軍事戰略的重要性。

海洋的經濟價值

海洋價值連城,但目前尚未能看到全面性、整體性的海洋經濟價值評估;就漁產方面,聯合國估計,全球漁業從業者近2億人口,提供全世界所消費蛋白質總量的16%,估計價值為820億美元(《生物多樣性展望報告》第三版)。

在「海底熱帶雨林」之稱的珊瑚礁方面,珊瑚礁與5億人口的營生有關,其產值嚴重受到低估甚至「隱形」,初估其所提供的自然系統服務,在自然災害控制上每年每公頃189,000美元、觀光每年每公頃最高100萬美元、基因與生物探勘利益每年每公頃最高 57,000美元、漁獲每年每公頃最高3,818美元。這些利益具有因地制宜的性質,所以全球珊瑚礁的流失,會對不同的社區產生不同的影響。(聯合國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研究計畫2009期中報告)

海洋面臨的威脅

海洋對人類如此不可或缺,但根據國外媒體Huffington Post的整理(賴鵬智翻譯),全球海洋正面臨九大危機,包括過度漁撈、不永續的養殖漁業、海洋垃圾、廢棄魚網造成的幽靈漁撈(ghost fishing)、海洋酸化、優養化造成海洋死亡區(dead zone)、陸上排放造成汞汙染、海上鑽油、取鯊魚翅、捕鯨等。

台灣方面,西海岸線人工化的比例高達9成以上,對海岸生態棲地的破壞造成惡性循換。杉原海岸七星潭等地的BOT計畫,也讓東岸的沿海生態資源面臨不永續的觀光壓力。

來自工業開發與填海造陸,包括苗栗的通宵火力發電廠、台中火力發電廠、彰濱工業區開發、計劃中的國光石化、以及中科的污水排放、再加上雲林離島工業區開發也造成的威脅,對生存於台灣近海的中華白海豚,造成僅存不到100頭的危機進入滅絕倒數

根據民間投入的珊瑚礁總體檢成果,人類的取用加上氣候變遷,台灣珍貴的珊瑚礁健康每況愈下,珊瑚礁海域過度漁撈,健康珊瑚礁必須存在之魚種以及大型指標性無脊椎動物皆嚴重缺乏,代表珊瑚礁生態系的食物鏈嚴重失衡

在全球尺度方面,當前最嚴重的海洋危機除了黑鮪魚過度捕撈、全球暖化造成海洋持續酸化等,4月20日發生於墨西哥灣的BP鑽油井爆炸更是史上最嚴重海上油污染事件。

另外,全球五大洋「垃圾濃湯」的形成,不僅危害水鳥,也造成整個海洋生態食物鏈受到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威脅。

在全球尺度上,根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展望》報告第三版(2010),海洋環境惡化狀況如下:

  • 海草床:自19世 紀以來,約有29%的海草生境已經消失,而近 幾十年消失速度急劇上升。自1980年以來,每年海草床的消失面積平均約為110平方公里,與 紅樹林、珊瑚礁和熱帶森林的消失速度相當。

  • 鹽沼:喪失了其原始全球覆蓋面積的25%,目前 的消失率估計為每年1-2%

  • 貝類礁:全球有85%的牡蠣礁已經消失,在37%的河口和28%的生態區域已經在功能上滅絕。

  • 熱帶珊瑚礁:1970年代以來都經歷了生物多樣性方面的顯著退化。儘管自1980年代以來,活珊瑚總體覆蓋程度基本保持平衡,但並未恢復到原本水準,且有證據表明,新的珊瑚礁結構更單一,沒有替換之前的多樣化。

  • 深海環境:海底山峰和冷水珊瑚等的狀況開始引起關切。海底拖網以及其他流動漁具的使用對海底生境所造成的影響相當於雨林被砍伐殆盡。挪威專屬經濟區冷水珊瑚礁的30-50%受到海底拖網的影響或破壞。其他有文獻記載的海底拖網造成破壞的案發生在法羅群島、丹麥和冰島。這三個國家現在都封鎖了部分珊瑚礁區域,禁止拖網作業。

  • 海洋魚類:有80%已經充分利用或過度利用。自1977年以來,被評估魚類的全球總體生物量減少了11%,各區域的情況差異很大。自1959年以來,全球所有受評估社區的最大漁獲量平均降低了22%。2007年,經評估的魚群中已有14%消失。

採取海洋行動吧

聯合國指出,仰賴自然資源生活的赤貧階級通常是受害最深的一群,可見守護海洋環境,不僅關乎生態保育、也關乎人類生計,也關乎正義與扶貧。 

以下是台灣民間正在發起與參與的行動,加入他們吧:

敦促政府劃設海洋保護區

保護區的劃設已是公認的重要保育手段與機制。目前全球的海洋保護區範圍雖有顯著擴大,但仍然落後於陸地保護區網路。海洋保護區覆蓋了海洋總面積的近0.5%,以及領海(離岸12浬)的5.9%。公海領域幾乎沒有被保護。

在台灣,內政部營建署已成立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並於東沙劃設保護區;在台灣海峽,林務局為中華白海豚規劃中的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為當前主要課題。

Top

 
海洋日專題:過度捕撈 嚴重影響海洋生物多樣性

作者: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

2006 年11月Science的一篇文章,預測如海洋再不保護,到了2048年以後,人類將沒有海產可吃。這主要是因為過度捕撈的結果,以使得海洋的生態系及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傷害。除了可直接消滅許多物種及其承載基因的多樣性,更透過生態系食物鏈的潟流效應,亦使得漁業資源將無法永續利用。若要維持海洋資源之永續,惟有儘速劃設海洋保護區,落實取締管理,並以生態系之取向來管理漁業資源。同時將海洋納入國土規劃,修訂不符永續的政策,輔導漁民轉業及漁業轉型,及加強社會大眾海洋保育的宣導教育,如「慢漁」、「底食」等。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全球之漁產量早已在1990年代起即已迅速衰退。造成的原因已公認為受人為因素的:(1) 過漁及誤捕,(2) 棲地破壞,(3) 污染,及(4)外來入侵種的影響最大;自然因素之 (5) 氣候變遷。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雖尚在積極探究中,但受人為活動而更為加劇及調適能力減弱的問題則更應即早面對。而罪禍首究竟是過漁、棲地破壞、污染、入侵種之人為因子,或是氣候變遷之自然因子,甚至是魚類資源本身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變動常不易釐清,或係交互作用的結果,以致於管理者、生產者與消費者均容易各自卸責。政府常會怪罪氣候變遷、漁民怪罪污染、消費者則只想要買便宜或高檔海鮮,缺乏正確的海洋生態保育觀念。

海洋生物消失的原因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過漁(overfishing)及誤捕(bycatch)的問題已使得:(1) 海洋生態系營養階層減少,海洋食物網減損,大型掠食者大量減少。 (2) 魚體的小型化,包括捕撈尚未達成熟體長的小魚,或是魚類本身為了求種族延續,而很快演化出早熟早產體型小的族群較優勢等;(3) 大型魚種的數量愈來愈少,如黑鮪、鯊、旗魚、翻車魚、石斑、鰻、石鱸等一些成熟率較晚、生育力低的種類。政府為了要推動觀光提振漁村經濟,非常積極地在舉辦各種魚季之促銷活動,但卻不去思考資源是否已不敷供應。如黑鮪魚目前之產量已是15年前的1/10;鰻苗的價格已是10年前的十倍。水產養殖雖可減緩海洋魚類的捕撈,但所餵的飼料如仍來自於大海捕撈的下雜魚或小魚所磨成的魚粉為原料,則不但傷害也浪費海洋資源。底拖漁船「混獲」及「棄獲」的嚴重「誤捕」問題,也是造成今日許多魚種已是「商業性滅絕」的原因。亦即捕撈時,上網了許多非漁獲對象的魚種或小型未成熟的魚類常被作為下雜魚處理或直接拋棄。

非法毒、電、炸魚,違法底拖,過多及毫無節制及管理的海釣、飼養捕撈自海中的熱帶魚,潛水打魚、幽靈漁業,以及吃活海鮮、海馬、海龍的中藥,海膽、海參、及稀有的螺、貝類、蝦蟹類、以及捕食珊瑚礁魚種都是在直接間接地破壞海洋生態。因此我們消耗魚類的方式可說是到了無所不吃,無所不釣,無所不養的境界,嚴重破壞海洋生物的多樣性。海中的魚類資源可說90%都是被吃掉的。

除過漁外,棲地破壞及污染的問題近幾年來,在政府推動海岸零損失及海洋污染防治後,已大有改善。但外來種的不當引入,包括貨櫃輪的壓艙水;為了淺海養殖或水族觀賞業所引入的外來種仍無法嚴格控管。最近常在台灣西海岸可釣到紅鼓魚即為一例。

因氣候變遷所引起的水溫上升、海水酸化、海流急遽變化及暴潮,海平面上昇等因素雖然也可能影響海這洋生物的多樣性。但却遠不如目前已確知的人為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

我們希望政府方面要趕快推動下列工作:

1. 應速增設海洋保護區中之禁漁區,並能落實管理。因為「棲地保護」遠比「物種保育」來得更重要,且更為簡單有效。也符合「預防原則」、「生態系取向之經營管理」的要求。

2. 檢討修訂不永續的政策,如補貼漁船用油及聘外籍漁工只會加劇過漁現象,倒不如直接補貼生活費,增加轉業機會及誘因。另應加速通過「海岸法」、「海洋遊憩管理辦法」等。

3. 積極推展海洋保育的宣導教育。讓大家認識美麗的海洋生物 (攝影展、研討會、水族館、各類媒體),將海洋生物列入保育 (護) 動物,改變大家對海洋生物的觀念,不抓、不養、不吃稀有、觀賞性海洋生物等。推動「慢漁」與「底食」運動。

4. 加強調查研究 -加強調查台灣周邊海域之海洋生物之種類組成及其數量之時空變化,並結合地理資訊網系統(GIS)以儘速建立資料庫,如此才能了解如何劃保護區,如何禁漁或限漁及如何使資源能作最大效益的永續利用。

總之,海洋保育需要研究、立法及教育三帖藥。其中又以教育最為根本,在民主社會中,民意的潮流與共識可以左右政府的施政。而正確的保育觀念及作為則需要有識之士能不斷地提醒大家。至少在國際上已有不少先進國家或保育團體提供了許多新的資訊,如書籍、影片、網站等等可供參考。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筆者於2008年協助審定的《挑戰海洋盡頭-行動議程》,即是集全球菁英規劃如何保衛海洋的具體方案;2009年所引進由《魚線的盡頭》(The End of the Line) 一書改拍的紀錄片,也告訴大家知識就是力量,當我們開始了解到海洋及漁業的危機時,人類尚有自省的能力,會開始嘗試來改變來挽救。片尾的結語也簡潔扼要的告訴我們應努力的三個方向:(1)購買前請先問清楚來源、只吃符合永續標準的海產;(2)告訴政治人物尊重科學、縮減漁船數量;(3)請加入行動支持海洋保護區和負責的捕魚行為。

最後引用塞爾維亞‧厄爾勒(Sylvia A. Earle)在《挑戰海洋盡頭-行動議程》一書中之序言,我們不要錯失了搶救海洋的黃金時刻:「現在採取保護海洋健康的措施,與復育失地還不算晚。在海裡還存有10%的大型魚,牠們還沒完全消失。半數的珊瑚礁也還健在。雖然有污染問題,大半的海洋都還是健康且富有調節力。」;「不論我們是要將知識化成行動,還是要讓眼前致力行動的機會流失,未來這十年可能就是下一個千禧年中對海洋保育-以及人類未來-最關鍵的時期。」。這段話也告訴我們海洋保育的教育已不容再等待,必須要即刻採取行動,以免大勢已去,悔限晚矣!

Top

 
生物多樣性:為海洋生物多樣性請命:澳洲與斐濟的海洋保育經驗

作者:March

墨西哥紅樹林海洋是孕育生命之母,地球表面有70%是海洋。但儘管海洋如此浩瀚寬廣,卻也承受不住人們的予取予求。

脆弱的海岸線遭受的傷害之嚴重,遠超乎你我想像。以紅樹林為例,它除了孕育出多樣性的生態,對人類而言更是一座寶庫,是具經濟價值的魚類、甲殼類的育苗地區,也是一座天然屏障,能守護土地免於潮水沖刷、確保沿海低窪地區免於風暴襲擊。聯合國《全球多樣性展望》提出警告,從1980年代至2005年間,地球上消失的紅樹林廣達3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25年之間,地球失去了1/5的紅樹林。近年紅樹林的消失速度雖然日趨減緩,但情況依然讓人擔憂。美麗的海洋,是生命起源處。然而在人類予取予求之下,也面臨了燈枯油盡的危機

看不見的海底,危機也在悄悄發生,大約29%的海草生長環境已經遭到破壞,「海底森林」的消失速度之快,可與熱帶雨林比擬;全世界有高達100至 300萬物種必須依靠珊瑚礁生存,估計約有5至10億人口仰賴珊瑚礁為食物來源,但珊瑚礁卻面臨著海洋污染、過度捕撈、氣候暖化......等多重威脅。而且珊瑚礁生態一旦受到破壞,就難以恢復破壞前的多樣化。

究竟,人們可以用哪些積極的方式,守護我們的海洋?

澳洲大堡礁:海洋保育模範生

大堡礁位於澳洲昆士蘭州東方外海,全長約2,300公里、面積約35萬平方公里,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世界遺產,也是無數海洋生物賴以維生的海底花園。

早在1976年,澳洲政府就在此成立「大堡礁海洋公園」,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其「分區管制」政策。管理單位於1999年起,花了5年時間重新檢視過去的管理缺失,在2004年重新對保護區進行規劃,將海洋公園分為7大區域,包括嚴格保護動植物棲地的「保留區」;以保護珊瑚礁、海草床、紅樹林為主,禁漁的「海洋國家公園區」等。澳洲當局對大堡礁的保護政策眼光甚為長遠,甚至已規劃至25年之後。

大堡礁豐沛的生物多樣性,吸引許多潛水客前往,當局僅開放部分區域允許潛水活動,除了嚴格規定不可餵食海洋生物、觸摸珊瑚外,亦在珊瑚礁綁上纜繩與浮球當作標記,船隻可將船纜與浮球纜纜繩相繫,不必下錨,以減少錨錠對珊瑚礁造成的傷害。

此外,澳洲政府對當地原住民的輔導經驗,也吸引許多國家前往取經。例如規劃出特定區域,適度開放原住民捕魚,讓當地傳統得以延續,也鼓勵旅遊公司與原住民團體合作營運,讓原住民能獲得一定比例的收益等。

然而,儘管澳洲政府對大堡礁的保護已堪稱世界最完善,大堡礁卻還是面臨著海水溫度上升導致的珊瑚白化,海中沈積物和營養物過多,儒艮、海龜、鯊魚等動物數量減少的窘境。大堡礁如此,世界各地對珊瑚礁保育又怎麼能不多一份用心?

斐濟經驗:創造人與自然的雙贏

2006年,「國際保育組織」(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將「第二屆全球海洋保育獎」頒發給兩位斐濟領袖,以表彰斐濟將其海洋保護區擴大至30%海域,其中包括5處保護區與永久禁漁區。

對於斐濟而言,海洋保護區的設立除了具有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也直接對當地的經濟帶來正面的影響。聯合國資料指出,自1997年斐濟開始推動海洋保育之後,在禁漁區,光是蛤蜊的密度增加了20倍之多;鄰近開放捕撈的區域也因而受惠,蛤蜊收成增加約200至300%,漁獲量增加2倍以上,當地家庭收入明顯增加。

估計世界上有2億人口靠漁業維生,海洋資源的永續能確保他們的生計斐濟的作為似乎也具有拋磚引玉的效果,過去 10年許多太平洋島國,包括帛琉、密克羅尼西亞、關島等,都陸續投入了海洋保育的行列。日前吉里巴斯政府也宣布,將設置全世界最大的海洋保護區,總面積 41萬500平方公里,約有11個台灣大。2010年,8個太平洋島國達成諾魯協議(Parties to the Nauru Agreement, PNA)為最新海洋保育方案,從2011年起,將擴大禁漁與禁用圍網捕魚的海域面積,此舉堪稱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洋保育管理措施之一。

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驚覺海洋保育的刻不容緩,海洋保育儼然已成世界趨勢。被海洋環繞的台灣,同樣也應該追上國際的腳步,加倍關注海洋保育議題。

Top

 

  友善海洋 澳洲捕蝦業爭取永續漁業認證

本報2010年6月8日綜合外電報導,戴蘊思編譯,蔡麗伶審校

照片來源:WWF來自世界自基金會澳洲分會的消息指出,為了成為澳洲第一個永續捕蝦業,澳洲南部的斯潘賽灣(Spencer Gulf)捕蝦業,將經過全球水產業界最嚴格的環境影響評估。

若能順利通過,消費者便有機會購買標有「海洋管理委員會」(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 MSC)認證標章的澳洲蝦。此標章確保購買的蝦符合永續補撈的條件。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永續漁業計畫主持人舒姆(Alfred Schumm)表示:「斯潘賽灣捕蝦業不僅是澳洲的表率,就算以全球來看,早已是永續漁業的先驅者。」

全球化的過度捕撈、鬆散的法令導致漁產銳減,漁業也因而崩解。斯潘賽灣的漁民卻了解,未來要有一個穩定的產業,現在就必須維持環境永續。

斯潘賽灣的捕蝦業早已著手改進他們的環境表現,過程辛苦但都出於自願。不僅實地調查魚群數量並確保漁夫遵守最佳的捕撈方式,漁民也協同學者和執法人共同管理,並自願進行區域禁捕,讓捕蝦業在幾十年來都維持永續捕撈。 

因此,在其他漁民因為過度捕撈而被迫轉行的同時,斯潘賽灣的漁船數量仍舊維持在1979年的39艘。

舒姆表示:「當地漁民因為主動展開永續行動而確保了穩定的蝦群。在未來的幾十年,這裡的漁業極可能持續提供穩定的工作和豐富的生態系。」

斯潘賽灣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西洋帝王蝦。對當地漁民來說,年產值高於4000萬澳幣。

斯潘賽灣與西海岸蝦漁會的Karen Hollamby表示,當地漁業會持續改善他們對環境的承諾。「能經由一個獨立的第三方審核,並認可我們的努力真的很令人高興,協會將不斷加強並改善在環保上的表現,並為漁民帶來更好的回饋。」

海洋管理委員會(MSC)將以12個月的時間審核申請。為了判斷是否符合標準,審核小組會分析當地漁業各項情況,像是馬達等的零件種類、捕撈對生態系的影響和蝦群的健康。

紐澳海洋管理委員會的執行長 Patrick Caleo表示,他非常樂見最近漁業朝向永續補撈方向的努力,並且期待能有更多對永續海鮮的需求。「我希望這能鼓勵其他漁民採取永續且有科學審核的方式捕魚,並爭取MSC的驗證。」

世界自然基金會澳洲分會Peter Trott表示,他們之前和當地漁業合作,協助漁民募款申請MSC驗証,以作為全體漁業的示範。「我們非常希望有機會將斯潘賽灣的漁業做為永續示範的案例。MSC驗証告訴我們,漁業也能不斷改善他們的環境成績單。」

※ 參考資料:WWF新聞稿

Top

  另類「陸客」偷渡基隆 危害軟絲產房

本報2010年6月7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近年來海洋垃圾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使得軟絲、小丑魚等海洋生物可以產卵、成長的空間越來越少,而在基隆番仔澳灣,經自發淨灘的民眾統計發現,海上來自中國的垃圾量越來越多,也是值得追蹤的現象。

照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陳麗淑

為挽救這些海洋寶貝的家園,長期與基隆長潭里社區以及潛水志工合作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昨日發起「清淨海洋寶貝家園暨小丑魚放流」第一梯次活動,安排課程讓民眾了解萊氏擬烏賊(軟絲)產房繁殖設施的布設過程及成效,另外也邀請民眾一起編制竹叢,讓未來的潛水志工放入海中,以利軟絲能放心產卵、健康成長。

此一活動是海科館「設置萊氏擬烏賊(軟絲)產房與繁殖設施研究暨教育活動計畫」第3年的推廣教育活動。海科館助理研究員陳麗淑表示,此計畫自 2008年起至今,共施放44叢竹子(880枝竹子),成功紀錄到6萬條的卵串,每個卵串有8個卵估算,約有48萬尾小軟絲孵出來,增加了當地的軟絲資源。

陳麗淑表示, 1997年美國海洋學家莫爾發現,北太平洋上漂流著約有兩個美國那麼大的垃圾堆,海上垃圾包羅萬項,但9成都是不可分解的塑膠物料,大約5分之1是從船上或鑽油平台上扔到海裡,其他都來自陸地。目前這片海上垃圾引起科學界的注意,想了解它對生態系統及人類健康的影響;目前,海科館也正進行類似的研究,因此昨日也邀請民眾淨灘之餘,協助記錄岸上的垃圾數量與種類,讓科學家分析其對海洋環境的影響。

照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陳麗淑照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陳麗淑

海科館於今年1月起發動海科館及長潭社區志工,每月1次2小時在鄰近的長潭里海岸進行淨灘,抽樣調查當地海岸廢棄物的現況。

根據統計,這項工作至今5個月,累計已撿到10989件垃圾,重達298.3公斤;這還是扣除基隆市環保局每週2次在長潭里海灘淨灘的結果,短短約 0.79公里的海岸,估計平均每個月至少有約250公斤重的垃圾。

其中最訝異的是,近期中國垃圾出現的數量越來越多。陳麗淑認為,這到底是中國漁船海拋垃圾的結果,還是中國沿岸垃圾在ECFA未簽訂前就乘著海流登陸台灣?答案還需要後續的記錄分析。
 

照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陳麗淑照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陳麗淑

海科館的潮境海洋中心目前除軟絲復育外,也積極參與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與復育,以及水下關鍵技術與載具的研發。陳麗淑表示,潮境海洋中心近年進行培育小丑魚、珊瑚等數種海洋生物,且有豐碩成果。為使民眾能夠了解及參與生物資源復育的計畫,6月20日將邀請民眾認識小丑魚,並進行小丑魚苗放流。這項活動屬試辦性質,數目只有40尾,期望藉由活動讓民眾認識小丑魚的生態、並進而愛護他們,達到推廣教育的目的。

Top



 
  BP回收石油獲得初步成功

摘錄自2010年6月6日法新社路易斯安那州格蘭島報導

美國海岸防衛隊司令艾倫上將(Thad Allen)表示,英國石油公司(BP)遏止墨西哥灣受損油井大量外洩石油的行動今天獲得小小成功,24小時之內回收6000桶石油。

不過比起一天就外洩1萬9000桶石油,回收的數量是小巫見大巫。

BP表示,將每天公布油罩回收石油的數量。

但昨夜回收石油的作業並非完全順利。海岸防衛隊發言人祖布里奇(Zach Zubricki)一級士官長說:「將石油及天然氣抽網企業號鑽井船的作業昨晚暫停3小時。」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每週例行廣播演說中矢言動用手邊所有可用資源保護海岸不受油污侵襲、清除油污並讓BP為污染環境負起責任。

Top

 

  海水上升威脅印度紅樹林和孟加拉虎

摘錄自2010年6月5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印度東北部沿岸地區海水上漲,威脅海邊紅樹林,同時也威脅鄰國孟加拉,和瀕臨絕種的孟加拉虎。

印度(西孟加拉省)官員說,由於氣候暖化,(孟加拉灣)海水上漲,威脅紅樹林,也威脅鄰近國家孟加拉的(三達班自然保育區)。(三達班)是沿海沼澤地帶,由56個小島組成,是孟加拉虎保護區。

這位官員說,如果海水持續上升,不但印度東北部紅樹林將被淹沒,孟加拉(三達班自然保育區)也將被部分淹沒,對孟加拉虎生存構成巨大威脅。

Top

 
  朴子溪魚群暴斃 環保局反應慢吞吞

摘錄自2010年6月7日聯合報導

上月26日,嘉義縣朴子溪東石段出現大批魚屍,環保局接獲民眾通報,派人採驗水體,但接下來的後續工作幾乎停擺。直到隔天,我向環保局長李健育提到此事,環保局才動起來,雇工清理魚屍;而朴子溪畔當天早上,朴子市公所正積極舉辦災害防救演習。同樣是公部門,辦事態度與效率高下立判!

27日上午,筆者到朴子溪親水公園採訪朴子市公所主辦的災害防救演習,現場聞到一股濃烈屍臭味,走近朴子溪一看,發現暴斃魚群;結束演習後,我到環保局找李局長,要作後續報導。

當筆者提到此事時,李局長彷彿是丈二金剛,只說「我並不知道此事。」聽到這席話,我覺得詫異,因朴子溪是嘉義縣最重要的2條河川之一,發生魚群大量暴斃的事,局長竟然不知?接下來更離譜,筆者問局長「大約有多少魚兒死亡?」李局長打電話問水汙科後答說「大約只有20至30隻」。我想,如果只有死20 至30 隻,溪水會這麼臭嗎?

後來,環保局終於改口說應該有上百隻,並在27日下午派人勘查,28日雇工清理魚屍。

筆者在想:如果27日,筆者沒到環保局採訪這則新聞,環保局會馬上派人清理嗎?可能性應該不大。

讓我更感慨的是,雖然汛期還沒到,但朴子市長王如經為防萬一,27日邀縣警局、消防局、台電及空勤總隊等單位,出動水陸兩用車、UH1H直升機,在朴子溪畔舉行災害防救演習,以積極態度落實防汛、救人演習。市公所與環保局展現的效率與企圖心,形成強烈對比。

op

  書齋:生薑變鳥 misaayam──10月 Lidaw里漏

作者:黃啟瑞、董景生;攝影:黃啟瑞

Mirecok 祭典結束隔天,里漏部落的sikawasay(巫師)阿嬤們,來到村子東口土地公廟前的水泥小方場,幾個陪伴阿嬤前來的家人,散坐階梯談笑,部落儀式總難明確約定時間,端靠彼此長年的熟習默契,村民們三兩陸續到達,領頭wina(巫師團體裡的媽媽階級)環顧看了看,輕輕喊聲ta(走吧),一瞬間大夥安靜了下來。

攝影:黃啟瑞

正確來說,今天的儀式叫talaomah(到田裡),儀式開始時,阿嬤脫下鞋子,赤著腳掌不踏到土地,腳下墊著預備好的生薑葉片。長達10來天的 mirecok(巫師祭儀)結束,今天是解禁步驟的第一日,所有人約好來到土地公廟,往東望去是一片遼闊的田園莊稼,解禁儀式還有第2和第3日,由部落核心漸次往野外逐步擴展,不過仍稱為talaoma,talaomah第二天來到阿美文化村,那兒臨近花蓮溪出海口,平時為部落男子們撒網捕魚,或割採林投之處,對里漏村民而言,是屬於男子活動的野外地界,到了第3日,大夥走得更遠,集合處遠到花蓮觀光漁港碼頭的北側海邊。

將3天的talaoma地點,以部落為核心畫出同心圓,由內向外、由近而遠,分別是土地公廟、阿美文化村和港口海邊,事實上,這3天過程,身為 sikawasy也有必須逐步解除的飲食禁忌內容,問阿嬤們為何得如此費事麻煩,阿嬤回答「就像我們要去前方那個點,眼睛看到了,但不能一口氣到達,最恰當的情形是走3步退1步,老人家說這叫pace-paceva」。

接連10多天部落內mirecok儀式,sikawasay們將首次踏上野外的土地,解禁儀式在墊著生薑葉的保護下展開,圍圈中央擺好 toron(糯米糕)、icep(檳榔)、epa(酒)等祭品(底下襯墊香蕉葉),wina含口酒起身,朝每人腳下噴上酒霧,周遭很快因酒精揮發,結構出神聖氛圍,接著祭圈成員紛紛起身,朝南站成一列,腳掌仍踩在薑葉上,當每人左腳微微顫動,稍彎腰前傾再立直,兩手交叉撥開空中的無形阻礙,這時 sikawasay們已走在靈界空間的路上,並將召請南方Dongi女神降臨相助。

和阿美族其他部落、其他傳統祭儀不同(其他部落可能失傳已久),wina會從kaci(麻布提袋,源自河洛語)取出一把teker(繫有麻線,竹製的捕鳥陷弓)解開,逐一綁上細長薑葉,之後帶著這把teker起身,走往祭圈的東北方,整齊排列到另一片香蕉葉上,隨後噴酒唸咒,再交由每個巫師各攜一把走到東邊田裡,朝南插在田埂邊坡。不久每人再依序前往取回,遞給wina解下麻繩排好,逐葉仔細灑上米酒祭拜,如此一往一返,蒼穹四方的野鳥 kawas(精靈)已附在生薑葉上。

祭拜過的薑葉,隨後將由每個 sikawasy帶往「野放」,當笑鬧簇擁的行伍,走到適才田埂更東邊的位置站定,只見參與者神情忽然慎重,各片薑葉透過舉起的右手,逐一鏢劃過前方天空飄向野地。祭儀本身的延展特性,源於篤信萬物有靈的宗教內蘊,浸淫同一文化的脈絡根基,卻也能讓參與者,在如此的神奇時刻,置身儀式設定最原初的情境想像之中。
我們在misaayam儀式過程所見,是一個由部落內(loma')允許走向部落外(omah)、從薑葉(papa no taiyo)變成鳥(ayam)、透過女性的手(身體)拋擲,投向男性所屬空間的模糊中界。而這時,也正是諸多候鳥千里迢迢初抵台灣東部第一塊平原,將循海岸往南繼續飛翔,或是到達平原後,散入縱谷各處度冬的時程點,下個階段將是收成後農閒,族中男子紛紛到野外捕鳥的季節,這日的儀式,巧妙地充滿「內→ 外」、「植物→動物」、「男→女」兩造指向,並且體現在環境資源使用上。

【植物小百科】


[學名]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阿美名] taiyo
[英文名] Ginger
[科名] Zingiberaceae 薑科
法力來源-避邪
通常栽植於已種過其他作物的田裡,收成薑後該土地無法種植其他作物,暫時廢棄休耕,幾年後再度利用。族人相信薑能提昇kawas並具有避邪能力。在 talatoas(祖靈祭)時,Sikawasay時刻不離薑葉,村民們也會準備一小把隨身攜帶,過程中不斷拍拂身體,避免沾染靈界的不潔。

【書的小檔案】
書名:邦查米阿勞--東台灣阿美族民族植物
作者:黃啟瑞、董景生
出版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定價:460元

 

※ 本文不適合網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Top

  論壇:莫拉克颱風、全球暖化和《±2℃》

作者:張智北(台大大氣系國科會研究講座教授、世界氣象組織熱帶氣象委員)

(按:低碳生活部落格於5月6日刊出《台大教授:莫拉克降雨多 與暖化關係不大》一文後,文中所報導的台大張智北教授曾多次來信就文中的科學論證作更完整的說明,部落格也已在原文裏加以補充更新;另外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柳中明,在該文發表後也主動來文回應,部落格也將其文命名為《柳中明回應:「莫拉克降雨多 與暖化無關」》後發表。張智北老師上周在看到柳老師回應後,再度來文回應柳老師的看法,以下文章為張智北老師來信原文。低碳部落格希望藉由學者彼此討論,能讓大眾對氣候變遷的議題能有更多了解,並能激發更多在暖化科學上的思辯)

謝謝柳中明教授對我的演講提出的討論,和解釋「正負2度C」電影。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嘗試說明為什麼我們在呼籲對氣候災害重視的時候,不能違反科學原則。以下討論分(A)(B)(C)三部份﹕

(柳教授的統計命題邏輯倒置,有些讀者已在低碳中時聯播網點明指出,這裡就省略不談。)

(A)首先,低碳主編只報導了演講最後10分鐘,但是這和前面的80分鐘內容有連貫。如果柳教授在場,就會知道﹕

1. 我結論幻燈片的最後一點寫的是:莫拉克颱風水災:「沒有跡象顯示和全球暖化有任何關係」。這和說「和暖化無關」,字面上有不同。但部落格上簡化成「和暖化無關」科學上也正確,因為我指的是莫拉克「和暖化理論所推測的關係不存在」。(否則討論就沒有意義了。柳教授一定知道,大氣運動是非線性的,任何兩件事都可以有關。沒人能證明任何一個颱風和暖化沒有間接的關係,就像沒人能證明昨天台北是晴天或下雨和暖化沒有間接的關係一樣。)

2. 暖化理論所推測的關係是什麼呢?2005年和之前有以下研究發表:

2a,暖化會增加氣溫,因此水氣容納量會增加。空氣多了水氣,降雨就可能增強。

2b,以上2a的增加雖然一個世紀只有百分之幾,但是潛熱釋放會加強颱風,使颱風可以帶進更多的周遭水氣,然後颱風更強,水氣更多等等。

2c,暖化使海面溫度增加,蒸發使得空氣中含更多的水氣。因此會有更高的颱風熱力潛在指數。(指數中還含有海溫以外其他熱力參數。)這應該會讓颱風變多變強。

2d,過去五、六十年的觀測統計,大西洋強颱(4至5級)隨著海溫而增加(驗證了2c)。

2e,過去三十年左右的觀測統計,西太平洋強颱也隨著海溫而增加。(也驗證2c)。

2f,根據IPCC暖化模式的預測,海溫隨暖化而增加到百年後,用熱力潛在指數(2c)和過去幾十年的觀測統計(2d,2e)外延預測颱風會比現在增加增強好幾倍。

(B) 莫拉克和暖化理論所推測的對颱風的影響有關嗎?

2a,否定。因為單純空氣熱了而增加的水氣只有百分之幾,和莫拉克的雨量相比微不足道。

2b,否定。因為莫拉克沒有增強(只是二級颱風)。而且台灣所有的研究都指出大量的水氣是西南季風輸送的,下雨多是颱風走得慢之故,都不是颱風不斷增強而來的。

2c、d、e、和f呢?莫拉克颱風來襲已經是2009年了,熱力潛在指數和與颱風的關係的認識已經過重要的修正,新的資料分析和模式結果也已經陸續出籠,請看下面敘述。

2005年之後,颱風和氣候變化,尤其是暖化的關係,有一陣強烈的爭議。柳教授不是研究颱風和氣候的,不然他一定會知道當時有上百個專家參與 email討論,在暖化理論(主張2d、e、和f者)和反對者兩陣營中精彩的辯論。2006年WMO在哥斯達黎加舉辦每四年一次的第六屆颱風研討會 (IWTC-6)上,兩派研究者被熱帶氣象委員會邀請組成專家小組共同討論。

第一次討論的結論因為趕不上IPCC AR4,由WMO在2007年初向全世界發表。其重點是:以上2d和e,用實際資料作更嚴謹的分析研究之後,都被嚴重質疑。科學家以前以為近年強颱是暖化的影響,不知道還對不對了!

2007年開始,研究突飛猛進。新的資料分析和模式的論文如雨後春筍,最後終於使專家小組兩派達成共識。我在演講裡談到了2007年一些重要的發現,和它們與過去理論的關聯:

2c:熱力潛在指數靠海溫,但颱風數量和強度會被動力因素影響,以致大西洋結果關係微弱,西太平洋最近結果甚至會相反。(事實上熱力潛在指數因為有海溫以外的參數,以致某些暖化以前很冷的時期也會有很高的指數。)

2d、e: (1)大西洋找到百多年的資料,仔細研究後,發現以前颱風與海溫的關係搞錯了。這裡錯了好幾件事,和數十年海洋震盪,資料和觀測方法前後異質性、動力考慮、熱力對流考慮,等等都有關係。(2)太平洋只有六十年左右資料,統計意義很低,但也發現以前颱風與海溫的關係搞錯了,也包括資料長度、異質性,十年至更長期震盪等等的問題。

2f:因為2d、e搞錯了,所以2f也錯了。重新修正的結論,在去年開始由兩派專家共同執筆,把共識發表在自然雜誌上﹕(一)目前看不出來暖化對颱風有影響、(二)理論和模式預測強颱風(4、5級)到世紀末時增強2到11%,降雨增加20%、(三)但是弱颱(1、2、3級)會變少。

從柳教授的大文裡(台灣近年強降雨颱風增多等等),我猜測他可能知道2a、b、c、d、e、f這些暖化影響颱風的早期理論。既然用這些來把莫拉克和暖化拉上關係全部無效了,新的專家結論中能不能替莫拉克找出一些關係呢?

(一)顯然不行。如果能深入了解了這點結論的原因,就會知道再連來三個莫拉克颱風,除非有新的研究發現,也不足以改變這項結論。

(二)可能有用,因為模式和理論預測暖化會增強颱風降雨20%。另外,我個人認為有理由猜測西太平洋增強也許會比大西洋和印度洋多,所以降雨可能增加不只20%。可是:

(1)預測的強度和雨量的增加都是約百年以後(2100),不是現在(2010)。

(2)同樣的預測(三),3級和以下的颱風會減少。莫拉克是2級,應該越來越少才符合!

所以,回到莫拉克和暖化理論所說的任何可能的影響有關嗎?

目前的答案是:全部否定。

(C) 莫拉克水災和「正負2度C」

現在莫拉克與暖化無關的結論,並不表示我們就不再追蹤這個問題。我們幾位教授和博士生已經開始研究會不會因為暖化使得莫拉克在台灣走得慢而下雨多。但這個問題困難度很高,因為資料只有幾十年,海溫震盪幅度很大,還有聖嬰和季風來攪局。

至於台灣2000年後強降雨颱風好像比較多,我演講裡沒說過是「巧合」。單想西太平洋和大西洋不久之前都曾經有過強颱增加幾十年的趨勢,我們已經知道那很多是聖嬰和十至數十年震盪的因素,還有氣膠和季風環流變化的各種可能,而可能性最低的就是暖化。這些很可能反映在台灣近年的颱風強降雨現象(事實上現象缺乏統計意義),柳教授為什麼認為我不說是暖化就表示我認為是巧合呢?

我也想提出一個問題:

找不到暖化和莫拉克颱風的任何關係,還能說莫拉克水災是暖化造成的嗎?

低碳主編的報導裡提到我那天回答聽眾用的例子。有飯店老闆愛抽煙,某天來了一家人,吃了不好的食物得了腸病毒而全家死了。我們可以為了熱心推動禁煙,用這個悲劇來警告說二手煙導致滅門慘案嗎?這樣作對推動禁煙會有幫助嗎?

柳教授問,你說莫拉克與暖化無關,能保證以後台灣不會又來降雨破紀錄的颱風災害?

這就好像問,你雖然證明了這家人之死與腸病毒有關,但你沒有證明與二手煙完全無關。如果你說無關,你能保證以後客人到這家二手煙餐廳吃飯不會死?

專家沒作過研究,所以不知道在充滿二手煙的餐廳裡會不會增加腸病毒的滋長。但是已經知道了腸病毒是死因,就可以說與二手煙無關,因為所有吸煙會傷害健康的理論裡面,沒有一項是腸病毒的。我不會用這個悲劇去宣傳禁煙,因為我認為將來會有反效果。可是我怎能擔保以後有客人到這家餐廳不會又得更厲害的腸病毒而死呢?

沒有找到腸病毒和二手煙的關係,絲毫不減少我們對預防和減低這兩項威脅的努力。同樣的,沒有暖化因素,我們也要以莫拉克的慘痛教訓來加強下一個颱風的準備,也要推動節能減碳。這兩項並不衝突。

反之,照柳教授的統計邏輯,「除非具有足夠的證據可以否認 H0 (二手煙導致腸病毒的說法),否則只好接受它」,用滅門慘案來宣傳禁煙:那如果老闆戒煙後餐廳還有人中毒,如果發現很多二手煙更厲害的餐廳沒人死過,人家還相信我們二手煙有害的宣傳嗎?美國最近相信暖化是嚴重威脅的人變少了,就是因為這種原因。(請參考我先前在中時發表,原標題為「抵抗全球暖化面臨的新威脅」的原文。

柳教授說他是「先有直覺的判斷」。我從他「颱風愈來愈怪」等等的說法,也同意。因為他很多是從報刊上看來的。但我還是很敬佩他,至少他知之為知之 (承認「缺乏直接證據」,寄望「未來說不定就有人可以證明」)。這比有些不知道自己其實不懂的科學家好得多。因為後者上了報刊以後又會誤導前者。如此循環反饋,在媒體上激盪共振。在台灣重視人際關係的文化裡, 內行專家只能相互苦笑,更不願出聲了。

知識不一定永遠正確。但是在新知識發現以前,科學家有再多的警世情懷,也要忠於科學。現有的這些暖化和颱風的知識大都在2007就發表了。台大、中大和氣象局也都曾有專家受邀列席歷次相關討論會。自然雜誌刊登共識之前,好幾位作者到過台灣作學術演講。這都是《±2℃》電影之前的事。我們很好奇,科學顧問們為陳文茜小姐提供專業資料時,對這三年來這麼多和她的電影直接有關的科學新發現,包括過去重大錯誤的修正,推翻所有暖化已經影響颱風的理論和證據,討論了多少?

柳教授希望我們把《±2℃》當成文藝製作,和「氣候戰爭」這種科幻片來比。可是科學顧問們在電影裡、外的發言,都沒有半點把它當文藝片或科幻片的意思,而是把它當科學記錄片。因為柳教授確是「知之為知之」的科學家,他文中處處顯露不願違背科學良知的苦心。我想他現在應該可以了解,為什麼很多支持節能減碳的颱風和氣候專家,看到天真的學子們把電影當作科學教材時,心裡的焦急和矛盾。

亡羊補牢,時猶未晚。為了不讓《±2℃》製作人的苦心白費,不讓抗暖化的努力未來被傷害,我衷心希望電影團隊考慮我在聯合報發表,原標題為《「正負2度C」的擔憂和希望》的原文。我的建議不一定是上上策,但長痛不如短痛,總比繼續無限期延伸這個罩門,要好得多。

附註﹕

有興趣深入的讀者如果覺得自然雜誌的文章太短的話,我建議參考世界科學出版社剛出版的亞太天氣與氣候書集第四集:Global Perspective of Tropical Cyclones。Editors:Johnny Chan and Jeff Kepert。 裡面的第九章是颱風與氣候變化最近研究結果的總結,作者是WMO專家組裡的Tom Knutson、Chris Landsea、和 Kerry Emmanuel。

讀者如對我當晚演講有興趣,請參考以下聯合報報導。聯合報只刊登了前面80分鐘的內容,所以和低碳編者的報導加起來正好90分鐘:《天氣與氣候的變化-我們知道多少》(原演講題目) 、以及《 2012「不能當科學教材」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