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6.3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竹北農民要耕作 抗議產官學聯手強徵良田


陳錦桐攝影

來自新竹縣竹北市東海里等地上百名農民昨(29)日聚集凱道,高呼「反對台知園區、捍衛璞玉良田」,抗議新竹縣政府與交通大學聯手掠奪農地,農民代表紛向總統府及監察院陳情表達反徵收守護家園的決心。

竹北璞玉自救會會長邱鴻鈞表示,此處農地超過300公頃,預估年產360萬斤米,而東海里是目前竹北市僅存的客家聚落,居民大多世居於此。他說,這些農地的消失對氣候變遷產生的影響,中央還要裝作不知道嗎?批政府重工輕農。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徵地招商不利 「台知園區」惹人嫌

劫農濟富挺財團——反璞玉抗爭再起

璞玉血鑽石——政商利益、人民土地

在自己土地流離失所!

【氣候變遷Q&A】(5) 什麼是二氧化碳當量(CO2e)與全球溫暖化潛勢(GWP)? 人類製造出來的主要溫室氣體有哪些?

本報2011年6月30日綜合外電報導,陳巾眉編譯,蔡麗伶審校

二氧化碳當量(CO2e,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是測量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s)*的標準單位。概念是把不同的溫室氣體對於暖化的影響程度用同一種單位來表示。如此一來,可以將碳足跡不同的溫室氣體來源都以單一的單位來表示。

例如,2009年英國排放了4.74億公噸CO2;但是如果將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和含氟氣體算進來,則是排放了0.92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 英國總共排放了5.66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將不同溫室氣體的影響程度轉換成相同當量的二氧化碳,需要有標準的轉換係數。這係數是根據每種氣體的全球暖化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也就是特定時間內(通常指一百年)每種氣體相對於CO2所造成的暖化影響力。根據標準資料,甲烷的溫暖化潛勢是25(代表一公噸的甲烷所造成的暖化效應是同量CO2的25倍),氧化亞氮的暖化潛勢是298,以及其他含氟氣體溫暖化潛勢甚至超過10,000。

精采內文

環球360°∣ 從水俁病到核輻射:污染在日本擴散

作者:克里斯汀馬蘭(在明尼蘇達大學教授日本文學與電影)

半個世紀前水俁病最初為世人所知,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害者們的身體變得愈加孱弱。讓他們受到毒害的汞通過魚類等食品進入受害者的身體並積累起來,同時它還以「生物濃縮(bio-concentration)」的方式沿著食物鏈不斷上溯。在這一過程中,像汞這樣持久性的毒素將滯留在食物鏈的上層部分,也就是說,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生物脂肪組織中的毒性水準會更高。

然而,從今年3月11日開始,一場由不同毒素引起的相同悲劇再次上演。就在那一天,東京電力公司(TEPCO,以下簡稱東電)有計劃地將大量放射性污水排入了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的太平洋水域。很快,菠菜和其他綠葉類蔬菜中發現了放射性元素碘131,魚類中發現了銫137,牛奶和水中則是二者兼有。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日本綠黨前召集人渡邊智子一星期的訪台行程已經告了尾聲,期間她馬不停蹄地分享日本的核災經驗,希望台灣能保有自己的美麗、並不要重蹈福島的悲劇。然而日前東電召開了福島核災後的首場股東會,參加會議股東人數破紀錄的多,大量的小股東表達了廢核的意願,但在機構股東的支持下,東電將保留核反應爐,日本政府更可能金援東電28億美元。

7月2日是遠雄能否孵出大巨蛋的期限,他們必須在這一天前取得建築執照以及銀行融資。在履約期限前3天,多位藝文界人士發動連署,而將大安森林公園視為重要政績的前市長黃大洲也現身,表達了「基本上綠地該保留還是要保留」的意見。在城市想要一片綠地如此不可得,真的身處森林時,很多人卻忘了珍惜,當熱門的登山路線的雪山,因為登山客任意棄置的廚餘,影響當地鳥類原本覓食天性,甚至造成感染使嘴喙生長異常。明明這麼身體這麼貼近著自然,怎麼心卻不是如此呢?看看非洲,坦尚尼亞政府決定擱置一項開路計畫,因為這條高速公路將會越過動物大遷徙路徑。這個保護賽倫蓋提國家公園的決定,不但保護了動物,也維護了該國的旅遊業,這可是他們最大的經濟來源,很多人都願意花大錢臨場感受大遷徙的壯闊。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不義的國度

 

作者: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副教授)

媒體朋友以「公民覺醒四月天」形容從台南東山永揚垃圾掩埋場、苗栗後龍科技園區、國光石化到廢核大遊行等公民行動在四月發酵的神奇力量。然而,五、六月天,台灣社會不僅回歸犧牲環境的常軌,甚且變本加厲,從中央到地方,持續為瀕危的命土、世代與眾生埋下災難惡因。馬總統說:「環保救國不是說著玩的。」唉,騙人騙到自己都相信,真的是大悲劇。

海岸法及溼地法不僅是馬英九總統在世界地球日的政治承諾,更是阻絕大型開發染指與破壞、維護海洋與濕地生態體系,並發揮在地明智利用、保障居民生計的社會價值宣示。但政府不僅未在立院本會期提出該二法,更在5月24日由國民黨團杯葛阻止民間版濕地法草案排入立法。

同樣的,行政院長吳敦義指示內政部加速推動土地徵收條例的修法,以保障民眾權益。但政院版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在立院未見蹤影,而民間版亦在5月底遭程序委員會否決納入議程。能夠保障人民財產權、尊重農民工作權、作為不得已且不浮濫的徵地工具,離我們多麼遙遠,而圈地的、開發的、炒作的惡法猶在,制度性的殘暴讓民間如何安居樂業?

精采內文

 

 
 

竹北農民要耕作 抗議產官學聯手強徵良田

本報2011年6月3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陳錦桐攝影

來自新竹縣竹北市東海里等地上百名農民昨(29)日聚集凱道,高呼「反對台知園區、捍衛璞玉良田」,抗議新竹縣政府與交通大學聯手掠奪農地,農民代表紛向總統府及監察院陳情表達反徵收守護家園的決心。

璞玉計畫變身台知園區

根據縣府資料,「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台知園區,前身為「璞玉計畫」,2001年由新竹縣政府提出)包括「新竹生物醫學園區」、「IC/SOC研發設計園區」、「新竹國際展覽中心」以及交通大學「科學園區化大學城」,計畫範圍涵蓋竹北、芎林二個行政區,位於高鐵新竹車站特定區北側及東側,面積446公頃〈含8公頃維修機場用地〉,包含82公頃的產業專區,40公頃園區化大學、316公頃優質生活區,結合西側38公頃的高鐵產業專區,建構成484公頃機能完整之產業園區。

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圖。(圖片來源:新竹縣都市計畫網網站)

本案2009年12月8日業經內政部都委會審查通過,並於2010年12月28日、2011年4月27日經縣級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現已進入內政部審議程序。

然而這看似完整的計畫,卻建立在犧牲竹北東海里、隘口里、十興里、芎林下山村優良農地,當地居民籠罩在徵收陰影達10年之久,眼見自己的心血隨著土地徵收即將成為泡影。

縣府徵地  未徵詢地主意見

農民帶著辛苦種植出來的稻米,東海米倉難道要毀於炒地皮?竹北璞玉自救會會長邱鴻鈞表示,此案一開始新竹縣政府就是黑箱作業,完全未經民眾同意,並且偽造民意,說98%的民眾都同意,「那麼現場的這些農民是空氣嗎?」他質問,「這是強盜政府嗎?交大是辦教育還是炒地皮?」本案將造成3000多戶搬遷,他說,如果搬到總統府他就同意。

此處農地超過300公頃,預估年產360萬斤米,而東海里是目前竹北市僅存的客家聚落,居民大多世居於此。邱鴻鈞說,這些農地的消失對氣候變遷產生的影響,中央還要裝作不知道嗎?批政府重工輕農。

50多歲農民田守喜已經經歷第3次徵收,他說,政府口口聲聲說要換地可得40%,自己的土地從1甲多地變成目前僅剩81坪土地。80歲當地居民曾先生說,東海里是米倉,從日據時代開始,台北沒有糧食就是到東海買糧食。70歲以下的人可能不知道東海的重要性。

土地徵收條例是惡法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徐世榮指出,現行的土地徵收條例,對被徵收者而言並不公平,地方政府以區段徵收,作為解決財政困窘的手段。然而,以土地徵收所必備的公共利益、必要性、比例性、最後手段及完全補償等,並未兼顧。

廖本全表示,台知園區是土地拓墾集團,結合產、官、學掠奪人民土地。目前台灣的土地徵收過於浮濫,原因在於「土地徵收條例」不完備,使得行政機關得以「依法」豪取民地。徐世榮呼籲政府應檢討修正現行的土地徵收條例。

事實上去年717之後,農民走上街頭從未停止過。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廖本全怒斥,是什麼政府讓人民一次又一次走上街頭維護自己的基本人權?

廖本全形容台知園區是結合產、官、學的土地拓墾集團,而區段徵收是用來清除、搜刮人民的土地與家園的殘暴工具,目的是讓利益團體獲利。

「目前全台都市計畫的可容納人口已經達到2400多萬人,而且在2038年以前,都確定可以容納全台灣的人口;換句話說,目前已經存在的都市計畫早就可以讓全國人民都住到都市裡,根本沒有必要再訂定新的都市計畫。」廖本全說。

十位農民代表進入總統府,由陳情科科長陳瑪莉代表接受陳情書。稍後陳情農民群眾轉往監察院,向監察委員檢舉新竹縣政府的不當作為,由監察委員陳健民出面受理。

Top

 

【氣候變遷Q&A】(5) 什麼是二氧化碳當量(CO2e)與全球溫暖化潛勢(GWP)? 人類製造出來的主要溫室氣體有哪些?

本報2011年6月30日綜合外電報導,陳巾眉編譯,蔡麗伶審校

※什麼是二氧化碳當量(CO2e)與全球溫暖化潛勢(GWP)?

飼養家畜會產生甲烷、氧化亞氮和二氧化碳。這些氣體不同的暖化效應可以用二氧化碳當量化成相同單位來比較。圖片節錄自:Getty Images。二氧化碳當量(CO2e,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是測量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s)*的標準單位。概念是把不同的溫室氣體對於暖化的影響程度用同一種單位來表示。如此一來,可以將碳足跡不同的溫室氣體來源都以單一的單位來表示。

例如,2009年英國排放了4.74億公噸CO2;但是如果將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和含氟氣體算進來,則是排放了0.92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 英國總共排放了5.66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將不同溫室氣體的影響程度轉換成相同當量的二氧化碳,需要有標準的轉換係數。這係數是根據每種氣體的全球暖化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也就是特定時間內(通常指一百年)每種氣體相對於CO2所造成的暖化影響力。根據標準資料,甲烷的溫暖化潛勢是25(代表一公噸的甲烷所造成的暖化效應是同量CO2的25倍),氧化亞氮的暖化潛勢是298,以及其他含氟氣體溫暖化潛勢甚至超過10,000。

唯一的決定因子是設定100年這個時限來做比較,轉換係數會隨著所選的時間長短有顯著的變化。因為有些氣體停留在大氣的時間遠比其他種類來得久遠。舉例來說:一公噸的CO2的暖化效應雖然較輕微,但是卻會持續影響好幾世紀。相反的,一公噸的甲烷的暖化效應較嚴重,但是影響的時間相對短暫。

*碳足跡:

當我們談論到氣候變遷時,足跡隱喻任何事物所具有的影響。而碳(carbon)代表的是會造成全球暖化的所有溫室氣體種類。

因此,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一詞,指涉事物所造成的氣候變遷影響。可以是任何的事物─活動、物件、生活方式、公司、國家甚至是整個世界。

※人類製造出來的主要溫室氣體有哪些?

大氣中的少數幾種溫室氣體的濃度決定了地球的溫室效應嚴重程度。其中,水蒸氣造成的暖化效果最為強烈─人類活動間接增加了大氣中的水蒸氣。

而人類直接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種類有:

  • 二氧化碳(CO2)

對於目前人類排放溫室氣體所造成的溫室效應佔了75%的影響。主要來自燃燒石化燃料,像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或是毀林(deforestation )也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

  • 甲烷(CH4)

對於目前人類排放溫室氣體所造成的溫室效應佔了14%的影響。

主要的來源包括農業(尤其是畜牧和稻田)、開採石油過程、垃圾掩埋場內有機物質的腐朽過程亦會排放甲烷。甲烷存在大氣中的時間不如二氧化碳來得長,但是每單位重量所造成的暖化效應卻大於二氧化碳。

  • 氧化亞氮(N2O)

對於目前人類排放溫室氣體所造成的溫室效應佔了8%的影響。主要的來源包括:農業(尤其是氮肥和畜牧排泄物)與工業製程。每單位重量所造成的暖化效應比甲烷還大。

  • 含氟氣體

對於目前人類排放溫室氣體所造成的溫室效應佔了1%的影響。主要來自工業製程(例如電子業)。而每單位重量所造成的暖化效應比氧化亞氮還大。

其他人類活動造成地球溫度改變的方式還有,例如,飛機的凝結尾(vapour trails)、因為污染間接造成對流層的臭氧增加*與增加暖化效應。另一方面,一些汽車與工業製程所排放的氣溶膠( aerosol particles)則是會反射陽光回到外太空,暫時抵消部分人類造成的溫室效應。

*在對流層裡存在的臭氧屬於一種對生物有害的污染物,是光化學煙霧的組成部分之一;而平流層(臭氧層)中的臭氧則是對生物至關重要的紫外線吸收劑。(來源:Wiki)

※【氣候變遷Q&A】系列:

► (1) 氣候變遷是怎麼一回事?人類就是禍首嗎?

► (2) 什麼是溫室效應? 近代有過全球降溫嗎?

► (3) 樹木、森林和氣候變遷有什麼關聯性? 火山噴發如何影響氣候呢?

► (4) 氣候變遷會造成什麼樣的經濟損失? 何謂京都議定書,它又造成了什麼改變?

► (5) 什麼是二氧化碳當量(CO2e)與全球溫暖化潛勢(GWP)? 人類製造出來的主要溫室氣體有哪些? 

※參考資料:英國衛報報導一、二

Top

 

環球360°∣ 從水俁病到核輻射:污染在日本擴散

作者: 克里斯汀馬蘭(在明尼蘇達大學教授日本文學與電影)

今年三月,日本一場涉及2000多名受害者的漫長訴訟終告完結。這場訴訟的起因是一家名為智索株式會社的化工企業從上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在九州排放的含甲基水銀的污水引發了嚴重的水俁病(一種著名的神經細胞受毒害的公害病)。最終雙方達成協議,有90%的原告得到了每人210萬日元(2.6萬美元)的一次性賠償,另外為受害者群體設立了一項22.9億日元(2840萬美元)的基金。中央和縣政府還承擔了受害者的一部分醫療費用。

半個世紀前水俁病最初為世人所知,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害者們的身體變得愈加孱弱。讓他們受到毒害的汞通過魚類等食品進入受害者的身體並積累起來,同時它還以「生物濃縮(bio-concentration)」的方式沿著食物鏈不斷上溯。在這一過程中,像汞這樣持久性的毒素將滯留在食物鏈的上層部分,也就是說,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生物脂肪組織中的毒性水準會更高。

然而,從今年3月11日開始,一場由不同毒素引起的相同悲劇再次上演。就在那一天,東京電力公司(TEPCO,以下簡稱東電)有計劃地將大量放射性污水排入了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的太平洋水域。很快,菠菜和其他綠葉類蔬菜中發現了放射性元素碘131,魚類中發現了銫137,牛奶和水中則是二者兼有。

2011年5月10日,工人正在檢查福島第一核電廠1號機組內的水位指示器。圖片來自:東京電力公司。

東電是日本最大的電力企業,在他們為這次廢水排放事件道歉的時候,相伴隨的不是愧疚的深深鞠躬,而是若無其事的聳肩。他們給出了一個浮士德式的解釋:為了避免將來排放放射性更強的污水,只能先把放射性較低的排掉。

儘管我們能夠時不時地看到各種具體的資料披露,比如碘121和銫137在福島土壤、東京飲用水、宮城縣綠葉蔬菜、岩手縣牛奶以及飛過太平洋上空的飛機機身上含量,但是這些放射性同位素給環境造成的短期和長期後果還不分明。

和半個世紀前的甲基水銀污染事件一樣,日本再一次面臨著水和食品中積累的頑固性毒物的威脅。但是與當初汞污染被發現後不同的一點是,這次日本政府的反應非常迅速。就在政府禁止福島和其他六縣的多種綠色蔬菜出售以及在東京的水體中發現放射性同位素之後,對食品和水的污染恐慌在東京民眾(以及從日本進口食品的周邊國家)中爆發性蔓延。雜貨店前排起了搶購瓶裝水的長隊,政府發放了嬰兒專用的純淨水配給卡,一些東京居民還嘗試著在網上購買食品。
遭到輻射汙染的小松菜(Komatsuna)。圖片節錄自:Takeshi Iwamoto相本。

接下來,當政府放鬆了對少數綠色蔬菜的禁令之後,針對污染又掀起了新一輪更富民族主義性質的行動。福島農民的熱心支持者們積極參與在東京和其他地方舉辦的「農民市場」,購買之前被禁的農產品。各種團體和個人還公開品嘗、推廣以及購買福島和周邊六縣的農產品,通過這種方式表現他們的團結。另外,電視藝人、體育明星和流行歌手等演藝界人士還鼓勵人們仿效官房長官枝野幸男的做法,購買並食用來自福島和周邊各縣的草莓和綠色蔬菜(每袋的價格只有誘人的100日元)。

這就是東京市民們做出的犧牲:他們用購買大減價農產品的方式對污染問題做出了回答。
3月23日,日本政府禁止人們購買來自福島以及茨城、櫪木和群馬的各種綠色蔬菜。這個禁令對消費者和生產者來說都影響巨大——要知道2010年東京有60%的綠色蔬菜都來自上述四縣。事實證明,綠色蔬菜比其他水果蔬菜更容易吸收放射性物質,自從福島核洩漏事故發生後,連續被發現數值超標。

一位農民在反應堆事故發生的一周前才剛剛完成播種,如今他面臨著整整200萬日元(2.5萬美元)的損失。在配送中心,來自福島和茨城的綠色蔬菜箱子上都被用粗粗的黑筆寫上了「返品」字樣。東京的菜店老闆抱怨說消費者們甚至連被禁區域相鄰各縣的菜都不敢買。即使福島的土壤中含有最低量的輻射物質,都會給當地農民帶來若干年的災難,他們的生計和健康都受到巨大的威脅。

由於擔心污染,福島和茨城縣還被禁止向外輸送牛奶。一位農民把剛擠出來的牛奶直接倒進了臭水溝,悲歎著說「只能像扔垃圾一樣扔掉牛奶」。牛奶尤其容易受到放射性物質的污染,這是因為工業毒素都儲存在生物體的脂肪組織內,生物濃縮意味著受到污染的牛奶將導致我們體內積累更多的毒素,就像魚類給水俁病受害者們帶來的影響一樣。

通常人們在畫食物鏈示意圖的時候,最頂端都是一個成人。但桑德拉斯坦格雷伯在她的《十月懷胎:一個生態學家成為母親的歷程》一書中,卻把地球毒素鏈頂端的這個人用一個胎兒來替代。這是因為胎盤放大了胎兒接受到的毒素。

關於汞(會損壞腦組織)和胎盤的關係,斯坦格雷伯寫道:「即使母體的血液中只有極少量的甲基水銀污染,胎盤也會立刻迫不及待地把它輸送到胎兒的毛細血管中去,就像對待微小的鈣或者碘顆粒一樣。隨著懷孕的進程,臍帶血中的汞含量水準最終會超過母體血液。如果是甲基水銀,胎盤的功能將更像一個放大鏡而非一個篩檢程式。」

和胎兒一樣容易受到影響的是母乳餵養的嬰兒。一位來自福島疏散地區的母親很可能已經受到輻射,然後就會在哺乳過程中把毒素傳遞給她的孩子,除非她放棄母乳餵養。

引起對食品供應中毒素關切的普遍性食品來源還包括魚類和海藻。這些海產品在生長過程中會積累放射性元素,導致其含量水準高於周圍水體。由於食物鏈更長,有毒物質在水產品中的積累水準比陸地上還要高。這也正是水俁的漁村遭受汞毒害如此慘烈的原因。因此,對福島沿岸海域放射性水準的監測也就倍加重要。

魚類體內的銫137水準各不相同。比如,水俁附近鳳尾魚體內的含量就高於其他小型魚類,因為事實證明其在生理上更容易吸收水中的銫。而在車諾比事故發生後,對波羅的海銫137的一項研究也表明,不同魚類對這種放射性元素的攝入水準存在明顯差異。

就像一些魚類多少更容易射入放射性物質,特定的人體也更容易吸收毒素。鳳尾魚顯示出對汞的強大吸收性,與此類似,人們發現胎兒和兒童對環境中的毒素的吸收性也更強。

我對銫137在車諾比的作用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了一個悲劇性的事實:日常的工業性毒素在人類和非人類生物體污染重的作用要比放射性物質大得多。讓我們再回到母體的例子上,斯坦格雷伯指出人類的母乳中由工業生活帶來的有機污染物已經達到了足夠驚人的水準。它們讓母乳成為一種受污染最重的人類食品。她寫道:「如果我們像對嬰兒配方奶粉一樣對母乳進行監管,就會發現其有毒物質含量水準普遍超出FDA的標準,完全不合格。」

平均來說,工業化國家母乳餵養的嬰兒每天單位體重攝入的多氯聯苯(簡稱PCBs)是他們父母的50倍之多。如今母乳中的各種有毒物質實在不勝枚舉:DDT、多氯聯苯、阻燃劑、除黴劑、木材防腐劑、白蟻藥、廁所除臭劑、電線阻燃材料、汽油蒸汽、幹洗劑、垃圾焚燒產生的化學污染物等等,等等。這一結果在對車諾比周邊的生物群研究中得到了驗證。在事故十多年後對銫137和其他放射性原子塵所作的研究發現,普通工業污染物對生物群的威脅比放射性物質更大。

清理工作導入環境的化學物質通常比事故本身還要多。以去年的墨西哥灣石油洩漏為例,工人們沒有因為接觸到石油得病,反而因清潔用的化學品病倒了。像這樣用和輻射性物質一樣毒害巨大的化學物質來對其進行「清理」的行為,足以說明我們在能源選擇上面根深蒂固的惡癖。
福島的核洩漏事故發生後,我們經常聽到日本人抱怨說,沒有透明的資料作為安全食品消費的指導。海陸生產的食品中所包含的風險確實難以預測,這是因為影響放射性物質運動的環境因素實在太多了。但是車諾比的經驗為食品消費提供了一個有用的路線圖:對蔬菜、水果、魚類、畜類、土壤和液體的核對總和監控是至關重要的。

比如,在車諾比事故之後,白俄羅斯建立了370所地方公共中心對食品進行監控。人們為各種食品的銫137攝入量制定了詳盡的限制,任何數量的食品,無論是蘑菇、牛奶、葛縷子籽、榛子、杏仁還是無花果,都能找到相應的官方銫-137攝入量限制。為了測定菌類、蔬菜、魚類和肉類中的銫137含量,人們進行了數十萬次的採樣。

日本政府在公開輻射資料和公眾健康資訊上的動作相當遲緩。事實上福島市民已對此表示不滿,認為政府試圖降低民眾的警惕性,以此緩解他們對輻射及健康風險的擔憂。目前資料還在逐步搜集之中,但當前的結果顯示污染已超過正常水準。東京大學海洋科學和技術專業的石丸隆教授一直對福島附近及周邊海域的生態情況進行監測,他發現那裡海洋生物的銫、鍶含量均超過政府設立的安全標準。

就在五月,東電確認了多個反應堆出現燃料棒熔解。至此我們才對福島核設施的毀壞程度有了較全面的認識。至於這在全局上會對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我們現階段還無力評估。

日本還必須明確它對鄰國的責任。圍繞東電向太平洋傾倒有毒廢水合法性的爭議說明:我們必須重申放射性物質的移動有多麼容易與自由,必須重申生物體與環境之間的聯繫有多麼緊密。在廢水排放之後,枝野

幸男對此作過兩次重要的表態。一次是說海岸一公里以外的魚類是安全的,第二次是說日本沒有違反任何關於保護海洋生物的國際法。

http://www.earthday.org.tw/node/5164

但是,這個「一公里安全線」在現實世界中是根本不存在的。日本東北沿岸強大的洋流會把海草、浮游生物和浮游動物帶走,魚類也會跟隨這些食物來源移動,或者進行自然遷徙。考慮到海洋的流動性,這種認為距離海岸特定距離的魚類是安全的說法顯然荒謬可笑。

日本政府至今仍然堅持,不管按照旨在保護海洋生物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還是《及早通報核事故公約》,東電向海中排放放射性廢水的行為都沒有違反國際法。

要做出枝野幸男這樣大膽的表態,首先要有一個理念作為前提:我們不僅是一個國家體,更是一個生物體。也就是說,在國家之間、或者在水體之間都要存在清晰的界限。但是我們知道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大自然是運動的。它圍繞並透過我們運動。生物濃縮的過程、導致生物體污染度增加的解剖學特性、土壤性質、氣流和水流、魚類的集群以及那些堅信人造工廠可以抵禦自然之威的頑固分子,都會讓污染網路變得更加複雜。

相關連結:

日本可能以地震為由要求減少氣候責任 2011年5月6日

勿忘車諾比的前車之鑒 2011年4月26日

中國核能將走向何處? 2011年3月17日

※文章來源:www.guardian.co.uk
衛報新聞傳媒有限公司2011年版權所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1年6月23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日本綠黨聲援台東反核廢 渡邊智子傳遞福島經驗

本報2011年6月30日台東訊,黃苑蓉報導

日本綠黨前召集人渡邊智子(Watanabe Satoko),27日晚上和台東廢核反核廢聯盟共同參與「揭穿核電廠與核廢場真相」座談會,報告後福島的日本和歐洲反核趨勢,以及日本核廢場的真相,打破台電的謊言。日本綠黨前召集人渡邊智子(Watanabe Satoko)於24~30日訪台期間,27日特地前往台東,拜訪達仁鄉南田部落領袖,下午親訪核廢場預定地,此地即是阿朗壹古道的北端,而即將取代古道的柏油公路「台26線」實際上就是通往核三廠的核廢公路。她當天晚上和台東廢核反核廢聯盟共同參與「揭穿核電廠與核廢場真相」座談會,報告後福島的日本和歐洲反核趨勢,以及日本核廢場的真相,打破台電的謊言。

與會者包括歌手巴奈、那布,台東大學教授廖秋娥、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文魯彬、綠黨發言人潘翰聲等。

渡邊指出,日本儼然成為一座「原子力村」,透過電力公司(及其關係企業)、官僚、學者、媒體強力宣傳、政客等的完美搭配,創造出一套讓民眾認為原子力(核電)是絕對安全的神話。安全神話幕後的獲利者也包括設計製造核電廠的公司。文魯彬說,美國因為有核能的技術,所以積極尋找市場,加上日本政府想要有自己的核武,即便日本曾受過原子彈的災難,仍然抱著核能不放。

渡邊表示,在核電廠工作的福島居民,核災後不得不進去危險的廠區搶救維修,可說是最大的悲哀。因為最初他們也相信政府所說的促進就業與核能是安全的說詞,如今只能後悔地與輻射搏鬥。

311福島核災後,核電廠與核廢料安全性問題再度引起國際關注。經濟部卻於3 月29 日公布台東縣達仁鄉為「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廠址」。蘭嶼核廢桶存放不到30年,就已證實鏽蝕且污染太平洋,而達仁鄉核廢場址預定地位於地震頻繁的斷層帶上,台電卻不斷以「回饋金」和「工作機會」當誘餌,一再矇騙「核廢料是安全的」,且和日本的「安全神話」如出一轍。

渡邊說,日本的「六所村」被放置核廢料後,當地人將核廢場稱作「無廁所的公寓」,而且村民對於後續衍生的社會問題無法招架。比如說,村民間有支持也有反對,支持者是因為有就業機會,親屬之間因為對核廢意見不同,或者有人在核廢廠上班而吵架,村民內部因核廢議題產生分化與疏離。

日本政府以相同的手法,針對小村落、人口少、經濟弱勢的地方下手。政府在某地設立核電廠、核廢料場的時候,就是一個工廠的進駐,會讓人進去工廠工作,但村民是處於「餓不死、也富裕不起來」的情形。像福島居民在核電廠工作,發生了事故,員工必須回廠修理,即使家人都叫他們不要回廠區,但她們仍然得回去維修,這是當地人民的大悲劇。311後福島的居民相當後悔,反省在一開始就不該接受這種東西。

渡邊智子就福島核災對各國造成的困擾感到抱歉,也對於綠黨無法讓日本政府全面放棄核電感到歉疚。渡邊智子出示照片強調,日本人生活被迫全面改變。日本政府起初將核災怪罪於海嘯造成斷電,但現在已證實,早在海嘯之前的地震就造成損害,這凸顯核電廠的技術、管理難以掌控,天然災難也難以預料,核廢更是無法處理。

儘管311事件過後已經超過三個月,日本政府尚未完全放棄核能發電,五月份竟然還出現「日本有能力在地下蓋核電廠」的研習會,看來還是有人沒有得到教訓。不像義大利已舉辦公投,且有94%的民眾支持脫離對核電的依賴。但是日本民意已經大大轉向,超過七成都主張廢止核電,過去的反核運動都是小規模的活動,但現在支持反核運動的民眾快速增加。渡邊表示,核災事件是個轉變的契機,災後的日本人因此開始注意政治,關心能源法案的進度,也關心乾淨能源的使用方式。

核電的成本其實相當高昂,包括建廠、維修、事故風險、核廢料儲存…等,即便核電的單位成本是目前最低,但這即是看重眼前便宜電力的迷思,一旦發生事故,後續補救成本就會激增至無法承擔。至於太陽能電力單位成本雖然是目前最高,但是會逐漸下降。自然發電的總成本(及環境成本)是比較低的。

日本也是把核電廠、核廢場蓋在像台東這樣較為偏遠的地方,用金錢和宣傳讓一些民眾接受,但福島核災之後,大家都很後悔。日本已經有大企業Soft Bank創辦人孫正義,成立了自然能源基金,在這些較為偏遠的地方推動再生能源的運用,作為地方發展的策略。渡邊智子和台灣綠黨都建議,眾人應該共同來協助台東、特別是核廢場預定地達仁鄉的在地經濟。

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文魯彬。文魯彬說,民眾或許會問反核人士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嗎,但他更想問政府,為什麼政府復甦經濟的方法只有丟核廢料過來?難道台電希望地方很窮而接受核廢料經濟?關鍵還是在於地方的人,地方的人覺得好的東西才是好。以免落入外人叫好,當地人叫苦的窘境。外人一廂情願地來「幫忙」地方,是有可能帶來麻煩的。但是諸如銀行不願意貸款給原住民之類的困難,則是外人可以協助排除的「外在不利因素」,外來的障礙就讓外人來排除,關於當地的事情,當地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做好,不一定要外人來幫忙。

座談會中渡邊也提到拜訪在南田村核廢場預定地現場的感想。渡邊智子強調,此地靠海非常近,地質脆弱到連小孩都能剝下碎裂的岩層,以及地下水位可能偏高,在多雨的情況下更增加許多風險。對於台電許多宣傳日本核廢場乾淨、安全的廣告和公關活動,政府與電力公司為了推行核廢場,以促進就業及生活改善為誘因,導入核廢場做為交換。渡邊智子認為,核廢料會持續上萬年,天天都在製造危險,不可能乾淨、安全,未來如果舉辦核廢公投,人民應該要能夠取得正確且充分的資訊。

走到阿塱壹古道的北端的太平洋岸,渡邊智子也認為,這麼美麗、生態敏感的地方,蓋公路非常可惜,應該尊重原住民傳統領域,向傳統智慧學習。

有句國外的原住民諺語是這樣說的:「我們並非從祖先手中傳承了地球,我們只是從孩子手中把它借來。」雖然我們不住在核電廠、核廢場當地,但我們實際上一直影響著當地,當我們享受著用電方便的同時,正不斷地壓迫當地人民,犧牲當地。

可否不要再犧牲任何人了?渡邊說,「我有一個女兒,她今晚就坐在會場中,我希望當我有孫子的時候,他們能夠有好的生活環境。而不要讓他們覺得,因為我的這一代的放棄、不努力,讓他們的環境現於困境。」她指出,福島事件使更多人開始反省生活方式、用電方式,或者學習原住民如何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希望人們能轉向使用自然能源,不要再有下一次的311。渡邊表示,她會持續到各地傳達311核災的經驗。  

Top

 

東電不廢核 日本經濟鬆口氣

摘錄自2011年6月29日經濟日報報導

東京電力公司(TEPCO)28日召開福島核危機來的首場股東會,今年股東出席人數破紀錄,在機構股東的支持下,東電得以保留核反應爐。日本政府則考慮金援東電28億美元。

儘管一般股東希望能終結核能,但要求管理層廢棄所有反應爐、停止興建新反應爐的提案未贏得足夠支持,第一生命保險公司等持有多數股權的機構股東支持東電保留核反應爐。

這樣的結果使東電和仰賴核能供應三成電力的日本經濟鬆了一口氣。截至5月核能仍供應日本兩成的電力,儘管日本54 座核反應爐中已關閉35座。

東電得以保留核反應爐的決議引起小股東不滿,許多人大老遠到東京皇家王子大飯店花園塔參加股東會,就是為了當著高層的面表達廢核訴求,議程不時被股東的鼓譟與抗議聲打斷。東電會長勝俁恒久則再次道歉,他說:「我要代表全體高層就福島核一廠事件帶來的麻煩,向股東和當地居民道歉。」

Top

 

以森林公園替代台北大巨蛋 藝文界連署催生

前台北市長黃大洲意外現身 為松菸演變史說分明 本報2011年6月3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陳錦桐攝影

藝文界以「種下一棵樹」行動,呼籲松菸森林綠地應保留。

遠雄能否孵出大巨蛋,依據台北市議會決議,關鍵點在於7月2日前必須取得建築執照以及銀行融資。在履約期限前3天,多位藝文界人士發動連署,昨(29)日召開記者會,要求市府遵守市議會決議,不得再讓遠雄展延,並將松菸保留為台北市第二座森林公園。記者會上,前市長黃大洲意外現身,聲援民間團體的訴求,令人矚目。

根據研考會資料,台北市人均公園綠地只有5.16平方公尺,遠低於首爾、北京、上海、新加坡;又根據中興大學教授莊秉潔的資料顯示,空氣汙染指標細懸浮微粒PM2.5,台北高達35,遠高於WHO規定的10,以及先進國家規定的15。

台大名譽教授賀德芬即表示,驚訝於台北市人均綠地遠低於上海(12.01),他說上海給人紙醉金迷的印象,綠地應該很少,沒想到台北市更少。

左起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台大名譽教授賀德芬、作家褚士瑩、創作歌手吳易叡。陳錦桐攝影。

近日完成環評最後審查的大巨蛋,會不會遵照市議會的決議,未達履約條件即放棄開發,環團甚感憂心。賀德芬也對市議會已做成的決議、市府卻想翻案,感到不可思議。他說,市議會至少代表民意,市政府若翻案,如何向人民交代?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表示,30幾年前他剛來到台灣,非常喜歡台灣,但現在城市裡許多的綠地和老樹都沒有了。他說自己是反對蓋公園的人,因為整個城市都是公園,人應與大自然共生,不應分公園或非公園。但是他支持松菸成為第二個森林公園。

幼時家住7號公園附近的作家褚士瑩回憶未成為公園前,附近被稱為56巷的貧民窟時不時就因私接電走火發生火災,目睹同學遭受失去住處之苦,而此地拆遷之後,到底蓋體育場或公園才是對得起這些拆遷戶?對於財團形容長滿樹木、高低不平之地為「不三不四」,十分不以為然。

以一首〈香味〉紀念松菸的創作歌手吳易叡,即以4種花香代表台灣人的歷史情感,他說從松菸的設計,保留日本人蓋菸廠的歷史痕跡;民眾的公共記憶是短暫的,蓋了巨蛋,歷史是走不回去的。

吳易叡提到,為紐約中央公園寫歌的歌手太多,但為體育場寫歌的人很少。公園是激發創作的來源,而能夠進入大巨蛋開演唱會的歌手,大多不是創作歌手。在流行音樂界做了25年的李昀陵說,摸著良心都知道綠地比大巨蛋好。他說,藝文界不該繼續對政治冷漠,如果不關心這個議題,以後就只剩下感慨。

身為台灣社會第一批環保記者之一,楊憲宏分享當初參與7號公園發展角力的歷程。當初只是要求公園預定地實現其功能,便引來激烈辯論。當時公園派的反面選項也是體育場,雙方不斷論辯,包括市政府對於公園的想像仍是充滿水泥鋪面,而保持森林樣貌,被批為「藏汙納垢」,經過20年,樹逐漸長大,才逐漸平息反對勢力。

而郝龍斌市長至今仍未覺悟留住綠地,楊憲宏鼓勵支持公園的民眾應拿出魄力堅持到底,未來將是一場「意志對決」。

黃大洲:綠地該保留還是要保留

在擔任台北市長期間,黃大洲完成了7號公園徵收,「樹」立大安森林公園,成為任內最重要的政績。黃大洲29日意外現身記者會現場,要為松山菸廠演變史說分明。

黃大洲表示,當初有蓋大巨蛋的想法,是因為民眾熱中棒球賽,有一次球賽遇大雨,民眾喊出要巨蛋的心聲。再加上若要爭取奧運之亞運舉辦權,確實需要場地,黃大洲遂規劃幾個運動場,包括一座運動醫院,當時規畫地點是現在的關渡自然公園。

當時的黃大洲看松山菸廠的樹極美,以及日據時代的房子很「老古」,充滿人文氣息,認為應與國父紀念館連成一片,而有「中山學園」的構思,並得當時的行政院長郝柏村支持,後來因政權轉移而未竟。

黃大洲的城市治理哲學定調為「藍天、綠地、廣場、安全、喜樂、順暢」。對於記者數度詢問綠地還是巨蛋好,黃大洲皆基於尊重現任市長為由不便答覆,最後禁不起記者再三詢問,說出:「基本上綠地該保留還是要保留」。

Top

 

登山廚餘隨地扔 雪山鳥類慘遭殃

摘錄自2011年6月29日中央社苗栗報導

國內研究調查發現,高海拔鳥類因常攝食登山客任意棄置的廚餘,影響原本覓食天性,甚至造成感染使嘴喙生長異常。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天呼籲山友別偷懶,一起維護高山環境。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國立中興大學組成研究團隊,進行雪山生態長期監測研究計畫,透過土壤、氣象、水文及動植物等環境和生物因子,監測分析高山生態系變化,提供保育策略的參考依據。

雪管處指出,研究中發現,高海拔地區美麗的鳥類「酒紅朱雀」有攝食廚餘的情況,且佔食物來源相當大比率;顯示許多登山者亂丟廚餘的行為,嚴重影響動物行為模式,恐使鳥類逐漸喪失覓食天性,許多原先屬於鳥類食物的被捕食者也會因此增加族群量,危及自然生態平衡。

雪管處保育研究課長于淑芬表示,雪山向來是相當熱門的登山路線,許多山友在山上煮了太多食物吃不完,棄置在原地,造成高山生物的威脅。  

Top

 

坦尚尼亞擱置開路計畫 牛羚大遷徙景觀得保全

摘譯自2011年6月24日ENS法國,巴黎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穿過塞倫蓋提國家公園北部的石子路。圖片節錄自:Annette Greiner相本。※ 編按:去年坦尚尼亞計畫開公路,非洲「百萬牛羚大遷徙」的路徑遭切斷的消息曝光後,引起國際保育社群關切;如今,該國政府從善如流,決議擱置開路計畫。

非洲坦尚尼亞政府日前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原定穿越賽倫蓋提國家公園(Serengeti National Park)、危及全球僅存大遷徙生態奇景的高速公路計畫,已決定擱置。

該國府原先希​​望開闢一條公路,用來連結維多利亞湖地區與坦尚尼亞東部,相關的調查作業皆已完成;只是,公路會經過國家公園範圍內、已列為世界遺產的原始荒野地帶。

坦尚尼亞自然資源與旅遊部長Ezekiel Maige在23日證實,道路興建計畫將擱置,以進行更多的研究,原本的旅遊路線仍維持石子路,公園外到首都地區的道路則將進行升級。

部長表示,「做成這個決定,是為了兼顧坦尚尼亞北部農村的社會經濟需要,以及賽倫蓋提國家公園舉世獨特的價值。」

保育人士警告,塞倫蓋提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受保護草原與熱帶草原生態系。穿過公園的公路將是引進入侵動植物與疾病的媒介,盜獵者也可藉此侵入公園內的原始地區。

例如,在賽倫蓋提國家公園以及鄰近所屬肯亞的馬賽馬拉動物保護區(Masai Mara Game Reserve)中,盜獵問題已經成為管理上最大的挑戰。

賽倫蓋提國家公園  全球密度最高的肉食動物棲息地

在這裡,2010年5月,獅子在坦尚尼亞賽倫蓋提國家公園的Ndutu沼澤邊 喝水。圖片節錄自:Andrew Healy相本。由包含牛羚、斑馬等兩百萬隻草食動物形成了圓形的大隊伍,尋找著食物與飲水;並支持著全球最高密度的肉食動物,以及450多種鳥類。

公園的存在、以及動物遷徙的奇景,對坦尚尼亞的國家經濟與旅遊業非常重要。旅遊業是坦尚尼亞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2009年產值高達10億美元,並提供了60多萬個就業機會。坦尚尼亞的塞倫蓋提是首屈一指的旅遊勝地,比該國任何地方都吸引觀光客。

政府的這個決定,意味著賽倫蓋提北部的道路將由坦尚尼亞國家公園署(TANAPA)繼續管理。

根據坦尚尼亞政府所提供的數字,到2015年,計劃的道路使用量將是每天800車次,大約每兩分鐘一輛。到2035年,每天至少有3000車次,也就是每30秒就有一輛車上路。車輛與野生動物衝突將是不可避免的。

一旦開路  大遷徙將成絕響

野生動物專家警告,道路對遷徙的牛羚群是個障礙,也對仰賴牛羚的天敵造成影響,其中包括全球最重要的獅群,將會受到災難性影響。

2005年9月,正在穿越賽倫蓋提國家公園的斑馬。圖片節錄自:Ni na Gunhouse相本。法蘭克福動物學會的專家表示,如果道路興建,180萬頭動物的大遷徙將只剩下1/3,使大遷徙成為絕響。

今年早些時候,德國聯邦發展部長Dirk Niebel宣布,德國願意資助一項研究,研擬其他連結賽倫蓋提北方既有道路的方案,而不穿越賽倫蓋提。

非營利旅遊業者「塞倫蓋提觀察組織」發表聲明指出,危機仍未解出, 「我們取得了一個戰役的勝利,但拯救塞倫蓋提的爭戰還在持續;因為道路仍將興建到公園的邊界,塞倫蓋提公園所承受的壓力、包括連結烏干達的商業走廊仍然存在。橫跨塞倫蓋提的開路計畫已三度浮上檯面,未來還是會有人再度提出。」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論壇∣不義的國度

作者: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副教授)

媒體朋友以「公民覺醒四月天」形容從台南東山永揚垃圾掩埋場、苗栗後龍科技園區、國光石化到廢核大遊行等公民行動在四月發酵的神奇力量。然而,五、六月天,台灣社會不僅回歸犧牲環境的常軌,甚且變本加厲,從中央到地方,持續為瀕危的命土、世代與眾生埋下災難惡因。馬總統說:「環保救國不是說著玩的。」唉,騙人騙到自己都相信,真的是大悲劇。

海岸法及溼地法不僅是馬英九總統在世界地球日的政治承諾,更是阻絕大型開發染指與破壞、維護海洋與濕地生態體系,並發揮在地明智利用、保障居民生計的社會價值宣示。但政府不僅未在立院本會期提出該二法,更在5月24日由國民黨團杯葛阻止民間版濕地法草案排入立法。

同樣的,行政院長吳敦義指示內政部加速推動土地徵收條例的修法,以保障民眾權益。但政院版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在立院未見蹤影,而民間版亦在5月底遭程序委員會否決納入議程。能夠保障人民財產權、尊重農民工作權、作為不得已且不浮濫的徵地工具,離我們多麼遙遠,而圈地的、開發的、炒作的惡法猶在,制度性的殘暴讓民間如何安居樂業?

去年6月9日凌晨苗栗縣府出動警力與怪手毀壞大埔農田,並引發農婦朱阿嬤飲藥棄世,凸顯徵收剷除的不僅是房屋、土地與作物,更是生命依歸的「家園」。8月17日吳院長會見大埔農戶並達成二項結論,包括房屋、基地採原位置保留,以及集中劃設農用土地,依徵收前農地面積專案讓售,並由苗栗縣政府協助施設農水路系統,以利耕作。十個月後,不僅土地尚未點交,大埔自救會仍有四戶面臨拆屋徵地。這是行政院、內政部以及縣政府蹂躪生民的鬧劇,而遊戲的籌碼卻是大埔這群人的生命與財產。

在台北市這個超級過度發展的城市裡,任何僅存的、稍平坦的,甚至是重要的、敏感的土地,往往成為各方「搶地」的對象,所有拓殖者總宣稱會用溫柔的手法如綠地、濕地、生態工法、綠美化等來照護環境,且總因個案、面積、規模較小,讓環評輕忽影響不大而有條件通過。5月26日大巨蛋環評粗魯的通過,6月10日中研院攻佔202兵工廠,為台北城預埋造災因子。

此外,圈地滅農行徑再起,集結產(土地投機炒作者)、官(新竹縣政府)、學(交通大學)的土地拓墾集團,漠視台灣都市發展的失控,以「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為名,圈定新竹六家高鐵站旁竹北與芎林447公頃農地,藉由造鎮炒作、哄抬、囤積、榨取土地利益,斷絕農業生產的多元價值。

6月13日,立法院通過核四廠追加預算140億。這個社會,災難示現竟仍無動於衷,難不成真要當頭現前才有感覺?

人間五月到六月,拓墾集團大反撲、環境持續開發與破壞、人民權利不保、劫貧濟富難斷、造災因子深埋,一切倒行逆施的苦果不僅由當世弱勢負擔,更強迫未來世代承接。這真是個徹底不義的國度。但最最諷刺的是,5月19日總統就職三週年記者會,以「主權、人權、環境權」為題發表演說,強調世代正義、人權、公義以及環境正義。原來,正義從不會來自政治人物的嘴,只能由一波波的行動追求、開創。公民,還要有更深的覺醒。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