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7.2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機場捷運A7徵地程序未完成 「預標售」人民財產

行政院推動機場捷運A7站區開發,以區段徵收取得土地蓋合宜住宅,27日內政部土地徵收委員會審查此案,來了許多頭綁「捍衛家園」白布條的地主。給人民蓋合宜住宅,卻先讓另一批人流離失所,這種合宜住宅合宜嗎?

而雖然此案爭議性這麼大,內政部地政司長蕭輔導在排除所有媒體採訪後,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審查過關。接下來將發交桃園縣政府辦理區段徵收公告,桃園縣政府預計8月底辦理土地徵收公告,公告期間30天,如果被徵收土地所有權人不願領取現金補償,應於徵收公告期間提出領回抵價地的申請,未提出申請的,將於公告期滿後15天內通知領取現金補償。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內政部土地徵收委員會 阻擋媒體採訪

在自己土地流離失所!

【影音報導】重返凱道

浮洲啟動

【氣候變遷Q&A】(9) 氣候變遷可能引發戰爭嗎?

本報2011年7月28日綜合外電報導,陳巾眉編譯,蔡麗伶審校

不難想像,當地球越來越熱時,國際情勢關係也會隨之緊繃。國安政策專家也開始注意到氣候變遷引發的衝突危機。

2003年美國國防部委託的一項重要評估報告,就考量到若發生激烈氣候變遷的情境,本世紀可能的土地和水資源競爭衝突。報告中警告,如果地球資源無法再支持成長中的人口數,「人類將不斷爭奪日益減少的資源」。2007年再度重申這項重要訊息,一群退休的美國將領在另一份報告提出結論,「氣候變遷將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精采內文

討沰的日子∣秋潮起,大埔興

作者:廖億美

1970年代以前漁業是東莒主要的經濟活動,在漁業發達年代,東莒居民主要聚居在大埔、福正二個聚落,並隨著季節轉換在二個澳口間移動,也因此福正與大埔聚落呈現了當時漁業時期居民生活的樣貌,無論是聚落空間的形式、配置,建築的格局、取材與式樣,在在與當時生活的需要與限制息息相關。

大埔原名「大浦」,福州語「浦」為小港灣意,澳口開口向南,為一天然港灣,景色秀麗;聚落區朝向的「對面山」(又稱樓仔頂)正好可阻擋冬季北風入侵,故島上的居民,常依經驗法則順應季風變化,採取合宜的漁作澳口,故有「夏福正,冬大埔」慣例與習性。

但隨著漁業沒落,謀生不易,民國六十年代,人口大規模往台灣遷移;而後隨著駐軍所帶動的商業需求,人口逐漸往大坪移動,帶動大坪的發展;但在解除戰地政務,駐軍銳減,居民生計受到極大影響造成另一波遷移,而後形成現在的人口規模與分布狀態。由於漁業沒落、人口遷移,大埔聚落因而無人居住,然而也因為如此,保留了傳統閩東聚落的型態與格局。

精采內文

透視中國環境∣渤海灣漏油考驗環境資訊公開


作者:馬軍(北京環境公眾研究中心主任)

近期康菲石油-中海油「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迄今為止,漏油污染的水域已經超過新加坡國土面積的6倍之大,並且引起了當地漁業和旅遊業的恐慌。分析此事件從瞞報到披露的過程,可以看到在公眾環境意識覺醒的情況下,企業乃至主管部門,依然以舊有模式來思考和應對。而跨國公司入鄉隨俗的表現,更提示中國必須完善環境管理機制。

這一「向社會公佈」的要求,開創了政府部門督促污染企業開展事故資訊披露的先例。它體現出環境資訊公開終於從公眾的呼聲、媒體的呼籲,轉化為政府的要求,它標誌著環境資訊公開這個新的理念業已在中國社會形成相當程度的共識。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歐盟批准了數項永續性生質燃料計畫,規範使用的生質燃料不能來自具高生物多樣性地區或碳儲存量高的地區,希望能確保雨林不會因生質燃料作物而毀。節流跟開源一樣重要,日本海運龍頭川崎汽船將開發以液化天然氣(LNG)為燃料的貨輪,和傳統的重油相比,預估可減少40%的碳排。

渤海灣溢油事件持續,河北樂亭養殖的扇貝死傷慘重中國11家民間環保組織,公開要求中海油盡快說明並向公眾道歉,同時打算展開公益訴訟,而此事件的始末與公益訴訟的難處,今天的「透視中國環境」專欄中,名記者馬軍提出觀察與評論。工廠發生事故污染了環境,相關恢復與賠償都是大難題,上星期高雄林園工業區的亞聚氣爆,當地居民與政府也正在面對這些問題。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機場捷運A7徵地程序未完成 「預標售」人民財產

本報2011 年7月2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行政院推動機場捷運A7站區開發,以區段徵收取得土地蓋合宜住宅,27日內政部土地徵收委員會審查此案,來了許多頭綁「捍衛家園」白布條的地主。給人民蓋合宜住宅,卻先讓另一批人流離失所,這種合宜住宅合宜嗎?

而最令地主心寒的是,土地徵收程序都還沒完成,卻預先把土地「預標售」出去。政府如此罔顧人民的財產權,台灣教授協會林健次表示,「未徵收、預標售」適法性、正當性都有待商榷。

然而,內政部表示,依土地徵收條例第44條第1項第4款規定,區段徵收後政府取得之可建築土地,以公開標售方式處分。而且已在合宜住宅及產業專用區土地標售須知內都載明,未來如區段徵收無法辦理,預標售案將廢標,不致影響區內土地所有權人權益。

不過這種說法還有法律爭議,因為第44條第1項第4款寫的是區段徵收後,而預標售則是走在區段徵收前。而即使附了廢標但書,也不能否定法的原意。

排除媒體採訪 審查過關

而雖然此案爭議性這麼大,內政部地政司長蕭輔導在排除所有媒體採訪後,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審查過關。接下來將發交桃園縣政府辦理區段徵收公告,桃園縣政府預計8月底辦理土地徵收公告,公告期間30天,如果被徵收土地所有權人不願領取現金補償,應於徵收公告期間提出領回抵價地的申請,未提出申請的,將於公告期滿後15天內通知領取現金補償。

徵收土地不必跟居民協商?

捷運A7站區位於桃園縣龜山鄉,南側緊鄰臺灣體育大學、長庚大學;西側為華亞科技園區,面積約226.78公頃,規劃住商用地90.67公頃、產業專用區66.88公頃、公共設施69.23公頃,開發費用預計約需245億元。

內政部指出,為減少政府財務壓力,以產業專用區辦理預標售回收開發費用,取得約15公頃的住宅土地蓋4,000戶平價住宅,預計102年完工。

徵收地範圍內的樂善村位於桃園縣龜山鄉(長庚大學、林口長庚醫院之間)。居民陳秀惠說:「我沒想到我母親活到70多歲了還要上街頭。」一大早天氣就熱到受不了,許多六、七十歲的老人家站在內政部大門外,瞇起的雙眼躲在遮陽帽下,聲音微弱地喊出:「反對土地徵收、反對預標售」。

陳秀惠表示,政府在推動這個案子時,完全沒跟地主溝通,去年9月收到土地徵收通知,行政院今年3月10日就通過此案,而土地徵收說明會直到6月才舉辦,「一切都定案了才來通知我們,我們提出很多問題,也不被理會。」

70歲的陳太太說,這裏限建多年,種茶又無法維生,後來就蓋違建出租給人做倉儲。雖然是違建,但還是繳房屋稅、稅營業稅給政府。但政府要徵收土地時,卻又以違建為由把自行拆遷補償金打了七折。

徵收程序不正義

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說,政府徵收民眾家園的目的是取得建築用地做「合宜住宅」,但台灣的建築用地已綽綽有餘,這些徵收背後目的是什麼?

廖本全質疑此案行政程序有許多不正義。內政部在1月18日發函給內政部地政司,在都市計畫審議前要完成區段徵收公益性、必要性評估報告,但此案於2月15日在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通過,「之前有完成這兩項評估報告嗎?」

7月14日行政院新聞稿指,吳敦義在聽取此案後指示,本案應在區段徵收公告完成實施完成法定程序後再予決標,但此案卻在7月8日就已經決標了。

合宜住宅只是掛羊頭、賣狗肉?

而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多次質疑,這個案子只是假借合宜住宅之名,因為總面積226公頃,住商用地近90公頃、產業專用區66公頃,合宜住宅只有15公頃。而這個案子由內政部打著「國家重大建設」推動,一切審查程序也由內政部審查,球員兼裁判,這種審查如何能實現吳敦義說的居住正義?

※本文同步刊登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氣候變遷Q&A】(9) 氣候變遷可能引發戰爭嗎?

本報2011年7月28日綜合外電報導,陳巾眉編譯,蔡麗伶審校

不難想像,當地球越來越熱時,國際情勢關係也會隨之緊繃。國安政策專家也開始注意到氣候變遷引發的衝突危機。

2003年美國國防部委託的一項重要評估報告,就考量到若發生激烈氣候變遷的情境,本世紀可能的土地和水資源競爭衝突。報告中警告,如果地球資源無法再支持成長中的人口數,「人類將不斷爭奪日益減少的資源」。2007年再度重申這項重要訊息,一群退休的美國將領在另一份報告提出結論,「氣候變遷將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蘇丹境內達佛地區然而,這項議題非常複雜。學者專家長期以來研究環境如何與社會議題產生交互作用而導致戰爭。尤其像是乾旱引發長期衝突,但並非產生衝突的單一原因。例如,非洲蘇丹境內達佛地區發生的殺戮事件,就涉及遊牧民族和農民長久以來的緊繃關係,再加上1970年代起降雨量持續減少,然而,短期的乾旱與2003年爆發的激烈內戰還稱不上有直接關係。

當亞熱帶地區越來越熱與乾旱,美國西南部、墨西哥北部、環地中海國家等地區將會面臨嚴重乾旱的威脅,可能進一步導致社會壓力與國際衝突。不過,這些地區也可能適合建立大規模太陽能發電場,將電力越過國界輸送,進而產生新的政治地理疆界可能性。

※此段解答摘自 Robert Henson著作《The Rough Guide to Climate Change.

※【氣候變遷Q&A】系列:

► (1) 氣候變遷是怎麼一回事?人類就是禍首嗎?
► (2) 什麼是溫室效應? 近代有過全球降溫嗎?
► (3) 樹木、森林和氣候變遷有什麼關聯性?火山噴發如何影響氣候呢?
► (4) 氣候變遷會造成什麼樣的經濟損失?何謂京都議定書,它又造成了什麼改變?
► (5) 什麼是二氧化碳當量(CO2e)與全球溫暖化潛勢(GWP)? 人類製造出來的主要溫室氣體有哪些?
► (6) 何謂碳排放交易系統,真的能夠減緩氣候變遷嗎? 哪一種產業或活動產生最多的二氧化碳?
► (7) 何謂史登報告(Stern review)?
► (8) 氣候變遷有可能是好事嗎?
► (9) 氣候變遷可能引發戰爭嗎?
► (10) 龍捲風的形成會受氣候變遷影響嗎?
 (8月4日出刊,敬請期待!)

※資料來源:英國衛報報導

Top

 

討沰的日子∣秋潮起,大埔興

作者:廖億美

1970年代以前漁業是東莒主要的經濟活動,在漁業發達年代,東莒居民主要聚居在大埔、福正二個聚落,並隨著季節轉換在二個澳口間移動,也因此福正與大埔聚落呈現了當時漁業時期居民生活的樣貌,無論是聚落空間的形式、配置,建築的格局、取材與式樣,在在與當時生活的需要與限制息息相關。

大埔原名「大浦」,福州語「浦」為小港灣意,澳口開口向南,為一天然港灣,景色秀麗;聚落區朝向的「對面山」(又稱樓仔頂)正好可阻擋冬季北風入侵,故島上的居民,常依經驗法則順應季風變化,採取合宜的漁作澳口,故有「夏福正,冬大埔」慣例與習性。

但隨著漁業沒落,謀生不易,民國六十年代,人口大規模往台灣遷移;而後隨著駐軍所帶動的商業需求,人口逐漸往大坪移動,帶動大坪的發展;但在解除戰地政務,駐軍銳減,居民生計受到極大影響造成另一波遷移,而後形成現在的人口規模與分布狀態。由於漁業沒落、人口遷移,大埔聚落因而無人居住,然而也因為如此,保留了傳統閩東聚落的型態與格局。

去年東莒社區以大埔聚落為標的,參與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籌備處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的徵選,並成為馬祖選定的聚落保存活化示範簇群。

居民對於大埔聚落保存與活化的期待,不僅僅是硬體空間的存續,而能夠結合自然與人造、空間和性格,根據構成的內容造型和材質以及這些內所散發的氛圍,創造場所精神,朝向永續經營。

以大埔為基地的東莒共同體概念,是從東莒作為離島中的離島之邊陲處境中,社區居民的自覺,並從七、八年前即著手進行的努力。社區以雇工構料的方式進行大埔圍牆的施作修繕,不僅保留原有的施作方式與建築風格,而這些石牆的存在,標示著一種記憶的延續與情感的投射,與後來以外包方式進行的工程相較,居民以「匠氣」來描述這種缺乏「人氣」的施作方式。而居民對此差異性的敏感與價值選擇,是聚落保存的動力所在。

而後,居民用四年的時間開通了魚路古道,這個魚路古道是一個打開先人記憶的古道,也是把生態回復、原貌回復、以及聚落重生的一個概念。這條「魚路小徑」使用近百年歷史,當時是將大埔漁貨運往大坪的通路。60年代末期,大埔人口外流後沒落,小徑也被荒草淹沒。復育魚路古道,不僅重建東莒重要的共同記憶,更是恢復大坪與大埔之間的臍帶關聯,使荒廢許久的大埔,重新回到居民的生活脈絡,回到小島的脈動。

現在,大埔聚落保存與活化的行動正在發生,這些事情是在這裡面持續運作的一些記憶、生活經驗,一些技術、在地知識,以及對這聚落、這島嶼的理解,更在一起體驗、生活與珍惜這獨一無二的小島經驗的過程中,同時發生。(系列四)

《討沰的日子》-東莒秋潮工作假期招募計畫

欣賞這篇專文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透視中國環境∣渤海灣漏油考驗環境資訊公開

作者:馬軍(北京環境公眾研究中心主任)

首頁圖片來自Greenpeace

近期康菲石油-中海油「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迄今為止,漏油污染的水域已經超過新加坡國土面積的6倍之大,並且引起了當地漁業和旅遊業的恐慌。分析此事件從瞞報到披露的過程,可以看到在公眾環境意識覺醒的情況下,企業乃至主管部門,依然以舊有模式來思考和應對。而跨國公司入鄉隨俗的表現,更提示中國必須完善環境管理機制。

漏油事故6月初即發生,6月21日通過微博(微型網誌)進入環保人士和媒體的視野,《南方週末》經多方求證於6月30日發出第一篇報導,中海油於7月1日承認曾發生事故,國家海洋局在7月5日說明情況,此事件終於成為了頭條新聞。

發生事故的蓬萊19-3油田由中海油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合作開發。中海油擁有油田51%的權益,康菲石油擔任作業者,擁有其餘49%的權益。漏油因企業操作導致,企業自然掌握著事故和應急措施的第一手資訊;然而讓人遺憾的是,企業卻成為最遲作出披露的一方。

綜合多方資料,早在2011年6月4日,蓬萊19-3油田B平臺開始少量溢油 ;6月17日,該油田C平臺又發生小型井底事故。擔任作業者的康菲石油,一手造成了此次漏油污染,卻一直對社會隱瞞污染事故。直到海洋環境主管部門在7月5日召開說明會,通報事故調查結果,認定康菲石油承擔主要責任,該公司才於次日召開記者會,承認發生污染事故。

兩家責任方企業的資訊披露不但嚴重滯後,涉嫌隱瞞,而且在資訊披露的品質上也存在重大缺陷,造成對公眾和投資者的誤導。根據媒體報導,中海油內部人士7月3日曾透露,這次海上漏油事件中原油滲漏點已得到有效控制,油膜回收工作基本完成,原油洩漏的範圍只涉及200平方公尺左右。

而根據國家海洋局7月5日公佈的調查結果,事故油田單日溢油最大分佈面積就達158平方公里,截至7月11日,致使周圍海域840平方公里的1類水質海水下降到劣4類,還導致了其周邊約3400平方公里海域由第一類水質下降為第三、四類水質。

而作為作業方的康菲公司,在7月6日召開的記者會上,一味試圖淡化污染嚴重程度,聲稱海底滲漏點已被全部堵住。但根據國家海洋局7月13日的通報,該油田溢油事態並未得到完全控制,康菲公司的溢油源排查和封堵工作進展緩慢。根據監視監測證實,「蓬萊19-3油田B、C平台連續多日有油花冒出,附近海域仍有漂浮油帶,海底探測還發現B平臺附近海域仍有可能發生溢油的跡象。」

國家海洋局指出:「種種事實表明,康菲公司到目前為止採取的溢油處置措施大多是臨時性的、補救性的,並不能徹底有效的消除溢油風險,再次發生溢油的可能隨時存在,已經對渤海海洋生態環境構成巨大威脅。」

兩家當事企業對社會隱瞞污染事故的行為固然令人震驚,海洋環境主管部門的資訊披露也同樣是差強人意。根據康菲公司7月13日所發的新聞稿,在6月4日和17日兩起事故發生後,該公司都迅即向監管部門作出報告。但國家海洋局遲至2011年7月5日才向社會公佈此次污染事故的調查情況。此時距離第一起事故的發生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

對此國家海洋局解釋說,發生漏油事故以後,該局就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可能產生的影響,「將監視結果在一定範圍內進行一定的通報」,其中包括多個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海洋局同時強調監測、分析、評估需要時間,期間還受到惡劣海況的影響,同時這次事故複雜,為中國首次遇到等等。

但詳加思考,這些遲報的理由並不成立。事故發生是客觀事實,將對公眾產生潛在影響,按照國際慣例,海洋局完全可以第一時間通報,同時提示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確認,並保證在確認後及時跟進披露。

顯然,出現污染事故後,企業認為通知政府主管部門就行了,而政府主管部門認為及時通報相關政府部門就行了,對公眾披露沒有列入日程。這樣的做法其實也算是「中規中矩」,從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到紫金礦業洩漏事件,當事企業每每希望能通過瞞報、遲報,來逃避承擔責任,而地方政府對資訊披露也並不積極。在人煙稠密的陸地尚且如此,如今事故發生在杳無人煙的茫茫大海上,遲報、瞞報的衝動更是自不待言。

但他們都低估了公眾在資訊時代探究真相的意願和能力。

在企業與政府不約而同地保持沉默的時候,公眾和媒體通過積極地行動,最終使這起污染事故浮出水面。先是2011年6月21日出現微博舉報,「渤海油田有兩個油井發生漏油事故已經兩天了,希望能控制,不要污染。」這條並不起眼的資訊,沒有逃過環保人士和媒體的眼睛,成為新聞媒體進一步調研的線索。

看到這條消息,多家媒體試圖聯繫中海油集團公司未果。而《南方週末》鍥而不捨, 經多方求證,終於在6月30日發出報導。雖然並非深度報導,但仍然一石激起千層浪。人們擔憂渤海污染,同時也為肇事企業的隱瞞而驚訝。

7月4日,自然之友、達爾問、綠色漢江等中國11家環保組織,致信康菲和中海油,對其涉嫌瞞報渤海灣漏油事故的做法表示遺憾和震驚,要求兩家企業儘快向公眾公佈事故詳情以及油污清理情況,並就環境污染和瞞報事故的行為向公眾道歉。

之後的兩周裡,大眾媒體不斷地揭露出當事企業和主管部門在事故資訊披露方面的缺陷,同時刊載了許多評論,抨擊的焦點就集中在瞞報問題上。同時,互聯網上的大量網友留言,都對企業和主管部門的瞞報行為表示不解和反對。

當事企業和政府部門都感受到公眾壓力。中海油高管在接受採訪時曾提到:「公眾對資訊披露有很多質疑。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在事件的處理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顧此失彼,把主要精力都用於協助康菲處理事故上了,沒有及時滿足公眾的知情權。這是需要我們認真反思和檢討的。」 而國家海洋局在新聞發佈會上也表示充分理解公眾對溢油事件的關注,並承諾將後續情況及時向社會公佈。

之後發生的情況似乎讓人們看到了改進的希望。7月12日淩晨中海油在渤海灣的另一處油田發生事故,造成少量原油落海。國家海洋局在12小時內就對公眾公佈了這一消息,而中海油亦在24小時內披露了事故情況。7月13日,國家海洋局因康菲公司排查和封堵工作進展緩慢,責令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作業活動,同時要求康菲公司「將有關溢油事故資訊及時向國家海洋局報告,向社會公佈」。

這一「向社會公佈」的要求,開創了政府部門督促污染企業開展事故資訊披露的先例。它體現出環境資訊公開終於從公眾的呼聲、媒體的呼籲,轉化為政府的要求,它標誌著環境資訊公開這個新的理念業已在中國社會形成相當程度的共識。

雖然如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環境資訊公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美國第三大石油公司的康菲石油在被媒體追問在美國是否也會瞞報漏油一個月的時候,聲言「這個事件發生在中國」,暴露出我們資訊公開的基礎還依然是薄弱的,許多機制還不健全。要想讓政府和企業的環境資訊公開成為常態,必須儘快完善強制披露的法規要求,同時打開環境訴訟等維權管道,促使企業認識到,資訊披露是其減小自身索賠風險不可或缺的一環,進而邁向更加主動的資訊披露。

相關連結:

中國污染企業為何不道歉? 2010年8月25日

中國漁民在漏油事件後的短暫致富 2010年9月21日

國際政治經濟結構下的環境難題 2010年7月19日

※文章來源:www.guardian.co.uk
衛報新聞傳媒有限公司2011年版權所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1年7月20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歐盟通過數項永續性生質燃料計畫

摘譯自2011年7月22日ENS比利時,布魯塞爾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印尼占碑省,位在完整熱帶雨林邊界的油棕櫚園。圖片來自:國際林業研究中心,CIFOR 。歐盟執委會批准了七個志願性計劃,以確保雨林不會因為種植生質燃料作物而被摧毀。

歐盟的目標是在2020年以前,運輸部門至少有一成使用可再生能源。生質燃料若要用來達成這個目標,就必須滿足一套可永續發展的要求,以得到政府的支持或者被強制列入國際可再生能源目標。

能源執委 Günther Oettinger 說,「我們必須要確保生質燃料整個生產與供應鍊都是永續性的。所以我們設定了全球最高的永續性標準。」

生質燃料的永續性將由會員國或是透過歐盟執行委員會核准的自願性計畫確認。

實際上,這意味著種植在原本是雨林或是具獨特生態系的天然草原上的生質能作物不符合永續性的標準。

通過核准的生質燃料不能來自具高生物多樣性地區,像是自然保護區,也不能來自碳儲存量高的地區,像是森林或是泥碳地。

此外,整個生產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石化燃料相比,至少要低35%。而這門檻將隨著時間增加,Oettinger說。

企業可以選擇透過國家系統或是加入委員會認可的自願性計畫,來證明其是否符合永續性發展的要求。

這項計劃將驗證生質燃料是在何處以及如何生產。如果滿足了自願性計畫的規定,則該計畫可以對產品出具證明。

委員會這些計畫的審核人員將相關標準準備好,如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認證並且被國際認證論壇(IAF)會員所認可。

經過委員會詳細評估並作出各種改進之後,以下的計畫被認可:

  • 國際可持續性和碳鑒定證書(ISCC)是一個全球性倡議,包含從供應鍊開始所有生物量與生質燃料的利益相關者與相關公司。研究與工業組織,以及像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非營利組織都與此有關。這項計畫是由德國聯邦食品、農業與消費者保護部,透過可再生資源局所推動。
  • Bonsucro EU 是一個以巴西甘蔗產品為主的蔗糖酒精標準。這一圓桌會議倡議包含許多供應鍊中相關的不同企業,WWF也是會員之一。
  • 責任大豆圓桌會 (RTRS EU RED),這是一個以大豆生產生質柴油的標準,並且以巴西與阿根廷為主要的產地。這個圓桌會包含了供應鍊中不同的企業,這個計畫成員包含了非政府環保組織國際保育協會(CI)、美國自然保育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以及WWF。
  • 永續生質燃料圓桌會 (RSB EU RED),這項計畫囊括所有種類的生質燃料,並且擴及全球。這也是個包含供應鍊中不同公司的圓桌會,成員包括了國際保育協會、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聯合國基金會(UNF)、國際溼地協會(WI)以及WWF。
  • 永續生物量生質燃油自願計畫(2BSvs),2BSvs 是法國的倡議,由法國國際檢驗局(Bureau Veritas)所領導的一個包含不同公司的財團,包含各種生質燃料並且範圍擴及全球。
  • Abengoa RED  生物能永續發展認證(RBSA),這是由Abengoa發展的一個工業倡議,是一個總公司設在西班牙的太陽能與生質能公司。RBSA包含全球性的乙醇計畫,特點是計算溫室氣體時強制規定使用實際值,不得使用預設值,以載供應鍊中推動更好的溫室氣體排放表現。
  • 巴西生質酒精綠能認證計畫,這個由英國綠能科技(Greenergy)所開發的認證標準是一個工業倡議,英國綠能科技提供五分之一的英國道路用燃料,包含汽柴油以及生質燃油。這項標準適用於巴西生產甘蔗酒精。綠能科技將其生質作物的產地標示在互動式地圖「生物碳標籤(BioCarbon Tracker)」。藉由檢視其供應商的碳儲量,綠能科技可以評估風險並且擬定企業行動的優先順序。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日商研發純天然氣動力貨輪 減少40%碳排放

本報2011年7月28日綜合外電報導,林菁香編譯,翁御棋審校

川崎汽船開發的次世代貨輪之示意圖。圖片節錄自:朝日新聞報導。日本海運龍頭企業的川崎汽船25日公開宣示,將著手開發以液化天然氣(LNG)為燃料的貨輪,和傳統的重油燃料相比,預估可減少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這可能將是世界上第一艘僅以LNG為燃料的貨輪。

該公司和川崎重工業等廠商共同合作,並計劃於2015年推出歐洲境內運輸汽車的貨輪。船身全長約143米,可搭載約5千噸的貨物,即可裝載約2千台的普通汽車。

該貨輪的製造成本並未公開,不過和重油燃料的船舶相比,預估所需不到其2倍的價錢。

※新聞來源:朝日新聞

Top

 

渤海漏油重創河北樂亭水產養殖

摘錄自2011年7月27日新華社河北報導

樂亭縣浪窩口海域養殖區海域的沙灘上隨處可見黑色油墨狀物質。縣水產養殖協會會長楊基珍表示,樂亭縣三個養殖區、長約25公里的沙灘全部受到疑似洩漏石油的污染。

樂亭縣扇貝養殖面積共35萬畝,涉及160多戶養殖戶。6月下旬,與往年同期相比扇貝苗生長速度偏慢,初步估計死亡率有50%,這與2%-3%的正常死亡率相比明顯較高。

楊基珍回憶,2006年樂亭地區曾遭遇過扇貝苗大量死亡。當時中石化勝利油田海底輸油管道遭遇盜油,管道被打孔,導致原油洩漏達數月。當地的水產養殖直到兩年後才恢復。

據樂亭縣海洋局海監大隊隊長高曉兵稱,目前出現在養殖海域海灘上的油污是否來自中海油蓬萊19-3的漏油還不能斷定,正在等待相關檢測報告。

Top

 

11家民間環保組織擬提公益訴訟

摘錄自2011年7月26日公益時報綜合報導

渤海灣溢油還在繼續。溢油面積已從最初中海油通報的200平米到中國國家海洋局預估的840平方公里到現在已擴散至渤海灣北部。中國媒體和公眾將矛頭指向事件的責任企業,作業方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和合作方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7月4日,11家民間環保組織在媒體上發表的《就渤海灣漏油事故致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的公開信》分別發給了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美國總部。公開信要求,中海油應盡快說明此次事故詳情,並就污染環境和瞞報事故的行為向公眾道歉。7月6日,自然之友的相關負責人常程也將這封公開信發給了港交所和紐約交易所,希望能對兩家公司的漏油事故未及時向公眾披露有所懲罰。

這11家環保機搆包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達爾問自然求知社、自然之友、中國政法大學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南京綠石、綠色漢江、陝西省紅鳳工程志願者協會、綠色流域、上海健康消費釆購團、天津綠色之友、安徽綠滿江淮環境發展中心。

義派律師事務所王振宇律師則對訴訟表示了擔憂。王振宇表示,從道德角度上來說,我很贊成11家NGO對兩家責任單位開展公益訴訟。但從法律上來講,目前制度不完善、訴訟條件還不夠。

王振宇認為,就算是由國家海洋局向責任企業提起了公益訴訟,最後建立了賠償基金,公眾還需要通過非常繁瑣的程序去領取自己的賠償。這樣勢必造成了繁瑣而又冗長的權利訴求過程。王振宇更希望的是公眾拿起法律武器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只要相關部門不去阻礙和制止公眾行使自己的權利,公眾會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Top

 

亞聚氣爆 立委盼市府有勞檢權

摘錄自2011年7月27日中央社高雄報導

高雄市林園石化工業區亞洲聚合公司氣爆污染,民主進步黨籍立委林岱樺7月27日要求原高雄縣各工業區各工廠的勞動檢查權應回歸市府勞工局,讓權責相符。

亞聚公司林園廠20日氣爆,廢氣燃燒塔冒出的黑煙污染附近林園區五福、東林里住家,居民提出5項訴求,廠方答應今天答覆。今天在五福里隆濟宮前舉行善後協調會,林岱樺主持,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南區勞動檢查所、市府相關單位、亞聚與五福、東林里民眾參加。

亞聚林園廠長錢學朱向大家鞠躬道歉,並表示工廠 20日因製程溫度過高,管線壓力過大,安全閥破裂而造成污染,故障的生產線已停車,並汰換老舊及損壞的零組件,員工也完成訓練,極力避免事故再發生。

居民反映,石化工業區旁邊的地下水、空氣都受污染。有里民希望遷村,一勞永逸;但也有里民認為遷村遙遙無期,如何善後與補償較實際。

原高雄縣的仁大、林園、永安、大發、本洲等工業區,勞動安全檢查權在去年底縣市合併後,還是由勞工委員會南區勞動檢查所掌握,林岱樺認為很不合理。

她表示,這些工業區內工廠發生工安事故、污染環境,市府勞工局勞檢所不能進入處理,也不能開單告發或勒令停工。

林岱樺說,亞聚公司提出的具體改善計畫報告,應送交市府勞工局、勞委會審議,再召開說明會取得共識,勞委會才能准其復工;另請市府評估工業區周邊村落遷村計畫的可行性,進行遷村民意調查。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