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9.22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英消費倫理調查:奢華品牌從未面對環境責任

倫敦時尚周奢華登場,引起服飾業環境責任論戰。照片節錄自衛報新聞。

倫敦時裝週(London Fashion Week)在滿溢著香檳美酒的狂熱氣氛中,16日正式揭幕。然而,在這些奢華高貴的公司品牌中,有哪些會願意花任何心思去想到身價數百億英鎊的時尚王國背後的成衣工人們呢?根據於英國《倫理消費者雜誌》(Ethical Consumer)最新一期發表的購買指南,答案是,幾乎沒有。

該雜誌社調查報導主筆Simon Birch在英國衛報網站撰文指出,大眾品牌如GAP、Primark,長久以來一直是反血汗工廠抗議人士針對的目標,但是從Armani到 Valentino等奢華品牌,大部分卻得以迴避道德聚光燈的投射,聲譽尚未受到血汗工廠的醜聞打擊。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我們可能「半年不買衣服」嗎?

流行V.S.永續?講求永續的生態新時尚 

暖化受害者 時尚業新顯學

暖化受害者 時尚業新顯學

環球360°∣喜馬拉雅小村莊面臨冰川滅頂之災

作者:納文•辛格•卡德加 (BBC尼泊爾語頻道記者)

尼泊爾西部的胡姆拉地區有一個哈爾吉村,村民信奉藏傳佛教直貢噶舉派。村子中心一座建於11世紀的寺院——仁欽林寺,是尼泊爾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在藏區極受崇敬。村民們十分擔心這座寺院會被高山上俯瞰村莊的冰川湖洪水與泥流而損毀,甚至被淹沒。

在過去的5年中,幾乎每個夏天,哈爾吉村都要遭受冰川湖洪水的襲擊。最近的一次發生在約2個月前,2所房屋被摧毀,4匹馬被捲走,莊稼地有些被一洗而空,有些至今還埋在沙土裡,這些田地今後許多年都會是不毛之地。有人擔心,冰川湖洪災將毀壞整個社區。

村民們說,這座歷史悠久的寺院只比被洪水侵蝕著的河岸高出15公尺。他們十分擔心下一次達措湖再爆發像今年這樣的洪水,這處千年聖地將難逃厄運。

精采內文

【氣候變遷Q&A】什麼是地球工程 geo-engineering?

本報2011年9月22日綜合外電報導,陳巾眉編譯,蔡麗伶審校

「地球工程」是「直接處理」氣候變遷效應的計畫,通常是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或是限制到達地球表面陽光量的工程。

目前,大規模的地球工程仍處於概念階段。提倡者宣稱,若是人類想避免氣候變遷帶來的惡果,地球工程勢在必行。但反對人士批評,地球工程並不實際,也人類可能會因此忽略了真正的減量行動。

地球工程的第一大類,是移除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設計。包括設計機器、利用高分子塑膠從大氣中抽取二氧化碳,這種機器也稱做人造樹。也有的方式是設法增加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例如添加大量的石灰到海洋中進行固碳作用。

精采內文

【英國轉型城鎮巡禮】山城轉型 議員相挺(三)

作者:蔡孟薰

正如之前專訪蘇芮大學提姆.傑克森教授(上、下)所提出的,若政府能有一套脈絡完整、涵蓋各面向(諸如:食物、能源、水資源、交通運輸、商業貿易等)的永續發展政策,將更能統整不同NGO或社區團體在這方面的貢獻,發揮更高效益。

但南漢斯區議員,羅勃.芬特先生坦白表示,嚴格來說地方政府並未對氣候變遷法案或是類似努力有任何明顯、積極的作為,相關工作(不論是因應氣候變遷或是因應其他環保議題)皆由在地社區團體(不只是轉型城鎮小組這個團體,還包含鎮上其他活躍的團體)主動發起。而當這些團體與向地方政府提出合作需求,大多時候政府相關單位都會給予支持,但基本上並不會特別主動。昨天專欄提到的轉型街道計畫就是一例。地方政府除了配合計畫放鬆法規管制外,也提供安裝太陽能PV板或居家節能的相關技術建議。當然早在5、6年前,就有其他團體與議員提出這樣的建議,要求應發展出一套從在地觀點回應氣候變遷的政策,但相關進度極其緩慢,也沒有建立任何的時間表。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已報廢的高層大氣研究衛星UARS將在23日前後墜落地球,台灣也在落點區內,預估打中人的機率約1/3200。要是被太空垃圾擊中,可能心情五味雜陳吧。科技到底讓我們得還失呢?遭受大地震跟核輻射影響的日本福島,地價暴跌只剩地震前的1/10,這將使當地居民財產大幅縮水,已成社會問題。但還有更教人擔心的,強烈颱風洛克正直撲福島第一核電廠,更糟糕的狀況會不會發生?工作人員正與時間賽跑。

日本1981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名為「嫌消費世代」,由於遭遇就職冰河期成為「窮忙族」,與環保意識抬頭,他們對消費興趣缺缺,拒奢侈、不出國。台灣不少七年級生身上似乎也有這樣的思維,但最近觀光局提出「國際觀光度假區投資計畫審查制度」草案,當中規定國際觀光度假區最少要有10萬平方公尺、500間房、室內遊憩設施要佔總面積的3成等等,且沒有限制家數。這樣奢華的大型度假村,還是合宜的措施嗎?年輕人若認為這個小島承受不了,可要起身守護。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英消費倫理調查:奢華品牌從未面對環境責任

本報2011年9月22日綜合外電報導,林可麗編譯,范仕穎審校

英國消費倫理雜誌本期封面倫敦時裝週(London Fashion Week)在滿溢著香檳美酒的狂熱氣氛中,16日正式揭幕。

然而,在這些全球規模最大、最奢華高貴的公司品牌中,有哪些會願意花任何心思去想到身價數百億英鎊的時尚王國背後的成衣工人們呢?根據於英國《倫理消費者雜誌》(Ethical Consumer)最新一期發表的購買指南,答案是,幾乎沒有。

該雜誌社調查報導主筆Simon Birch在英國衛報網站撰文指出,大眾品牌如GAP、Primark,長久以來一直是反血汗工廠抗議人士針對的目標,但是從Armani到Valentino等奢華品牌,大部分卻得以迴避道德聚光燈的投射,聲譽尚未受到血汗工廠的醜聞打擊。

根據該雜誌調查,奢華時尚品牌對企業道德幾乎不屑一顧,甚至從未嘗試邁開腳步,報告品牌營運所造成的社會以及環境衝擊。即便是時尚圈的道德冠軍史黛拉‧麥卡尼(Stella McCartney),也在評比中幾乎殿後。

麥卡尼本身在提倡動物權方面獲得滿分,但壞消息是,擁有該品牌的公司Gucci卻允許旗下其他時尚品牌使用皮草。而Gucci沒有任何環境政策或是供應鏈管理政策。

Simon Birch表示,相同的故事也發生在另一家有時尚圈道德模範生聲譽的公司Vivienne Westwood身上,薇薇安女爵(Dame Vivienne)雖然不遺餘力對抗氣候變遷,但是她的公司卻沒有任何政策來減少公司營運所造成的暖化衝擊。

Simon Birch指出,這些奢華的服飾價格如此昂貴,卻無法保證其產品以公平與負責任的方式生產,實在令人無法接受;呼籲這些品牌覺醒,扛起它們的道德與環境責任。

倫理層面  奢侈品牌遠落後大眾品牌

根據該雜誌的評比,Monsoon、New Look等品牌的供應鏈政策得分最高,就是說,這些公司承諾提供海外勞工最基本的良好工作條件。

不過,Simon Birch指出,整體而言在大眾品牌中找不到到良心服飾的;但可以上網到網站去造訪12家在購買指南中受到最佳評比的公司,其中包括了Bishopston Trading、Gossypium 與 Greenfibres等等公司。

倡議服飾業勞工人權的「標籤背後的勞動力」報告(Labour Behind the Label)則提供了更多深入的證據,證明大眾品牌尚未站上良心的本壘板,還沒有扛下帶領球隊揮出一支安打的責任。

Simon Birch表示,根據最新一次「標籤背後的勞動力」報告《讓我們整頓時尚界」(Let's Clean Up Fashion》指出,製造大眾品牌服飾的勞工薪水仍然不足以餬口,他們的薪水低到無法提供家庭適當的飲食、衣物或居住環境。報告中Gap特別受到嚴厲批評,因為在前一篇報告中,該公司收到最佳的評比。Gap最近卻決定走回頭路,將之前朝支付合理生活費用標準工資的決定撤銷,將僅確保提供最低工資,這樣的薪資只能讓許多工人在貧窮的底線掙扎度日。

該報告主筆之一Sam Maher寫道:「正當倫敦時尚週忙著搔首弄姿展露耀眼的光芒,時尚服飾品牌獲取的暴利以及海外服飾工人所身處的貧窮現實之間,懸殊之大無可比擬。這些時尚巨人,如Gap跟H&M早該正視這個問題,並且該承諾支付工人合理生活工資了。」

※ 資料來源:英國衛報綠色生活部落格

 喜歡這篇報導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環球360°∣喜馬拉雅小村莊面臨冰川滅頂之災

作者:納文•辛格•卡德加 (BBC尼泊爾語頻道記者)

圖片來自floodinhumla

尼泊爾西部的胡姆拉地區有一個哈爾吉村,村民信奉藏傳佛教直貢噶舉派。村子中心一座建於11世紀的寺院——仁欽林寺,是尼泊爾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在藏區極受崇敬。村民們十分擔心這座寺院會被高山上俯瞰村莊的冰川湖洪水與泥流而損毀,甚至被淹沒。

在過去的5年中,幾乎每個夏天,哈爾吉村都要遭受冰川湖洪水的襲擊。最近的一次發生在約2個月前,2所房屋被摧毀,4匹馬被捲走,莊稼地有些被一洗而空,有些至今還埋在沙土裡,這些田地今後許多年都會是不毛之地。有人擔心,冰川湖洪災將毀壞整個社區。

村民們說,這座歷史悠久的寺院只比被洪水侵蝕著的河岸高出15公尺。他們十分擔心下一次達措湖再爆發像今年這樣的洪水,這處千年聖地將難逃厄運。

「這就是我們的宿命啊!」哈爾吉村村長科居•歐江•塔曼嘆道,「這是我們宗教文化的根脈,假如我們失去這座寺院,真叫人難以想像。」當地社區對寺院非常崇敬,他們相信正是他們的寺院保護他們免遭洪水與泥流的傷害。

塔曼先生說:「由於寺院的庇佑,村莊所遭受的洪災都發生在白天,人們可以及時避難,因此沒有人員傷亡。假如災難發生在我們正熟睡著的夜裡,那該有多少人早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了。」

奧斯陸大學的阿斯特麗德•赫伍登一直在哈爾吉村做博士論文調查研究,她親證了這座寺院在社區100多戶居民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她說:「發大水的那天晚上(六月),當河水水位開始下降到正常水平時,寺院的僧人們在寺院裡進行了一場莊嚴的宗教儀式,為村莊的安全祈福。自從村民們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以來,他們就在邀請外地德高望重的喇嘛來舉行祈福儀式來保佑村莊。」

除了祈福活動,村民們還採取了一切他們能想到的行動來保護寺院,保護家園。儘管他們幾乎都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但他們曾奔赴首都加德滿都敲開了總理辦公室的門,還找當地官員與國家規劃委員會反映情況。他們的努力換來了部分的資金支持,用這些錢,村民們用石塊和繩索修建了防洪堤壩。塔曼說道:「我們村每家每戶都志願修築這些設施,不要一分工錢。」

但是村民們說,從納木那尼峰上5300公尺處的冰川湖中飛瀉而下的洪水和泥流,一年比一年危險。該地區的一名社工、喇嘛曼加爾說:「我們守護村莊的努力,無法與洪水的威力抗衡。」

喇嘛先生與當地人表示,當他們登上達措湖所在的地方,發現湖就在一塊懸空的冰川後面。喇嘛先生說:「我們看到冰川上有一些巨大的冰裂縫,原來這就是每年6月遭遇洪災之前我們聽到的巨大聲響的來源。顯而易見,冰裂處的巨大冰塊可能會墜入冰川湖中,引起湖水溢出,造成了下游的洪水與泥流。」

一些科學家宣稱氣候變化加速了喜馬拉雅地區的冰川融化,不但使原來的冰川湖危機四伏,同時又產生了許多新的冰川湖。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地區有大約4千座冰川與湖泊,大多數的情況都與胡姆拉地區的哈爾吉村所面臨的情況相似:無法控制。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成立的尼泊爾國家適應行動項目將該地區面對冰川湖泊洪水爆發的脆弱等級定為「極低」,這件事一直有爭議。

喇嘛先生說,一些村民很沮喪,甚至開始考慮越境逃難到西藏。「走到最近的尼泊爾地方政府所在地需要5天,而走到最近的西藏市集塔克拉克只需要12小時,不僅如此,所有村民都講藏語,完全保持著藏地的習俗。」

當地人說他們不能把寺院和住宅搬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塔曼說:「一旦我們搬遷寺院,它的宗教與歷史價值就蕩然無存了。這也意味著我們數百年來完整的宗教與文化體系即將瓦解,面臨終結。」

相關文章

山中海嘯:喜馬拉雅山區冰川湖危機 2011年5月24日

中國學者研究從雅魯藏布江調水到新疆 2011年6月13日

拉達克的脆弱反擊 2010年11月15日

※文章來源:www.guardian.co.uk
衛報新聞傳媒有限公司2011年版權所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1年9月13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氣候變遷Q&A】什麼是地球工程 geo-engineering?

本報2011年9月22日綜合外電報導,陳巾眉編譯,蔡麗伶審校

工程師 Stephen Salter所設計的一艘無人駕駛船隻,功用為產生人造雲並反射太陽光回到外太空。圖片節錄自:衛報報導。地球工程」是「直接處理」氣候變遷效應的計畫,通常是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或是限制到達地球表面陽光量的工程。

目前,大規模的地球工程仍處於概念階段。提倡者宣稱,若是人類想避免氣候變遷帶來的惡果,地球工程勢在必行。但反對人士批評,地球工程並不實際,也人類可能會因此忽略了真正的減量行動。

地球工程的第一大類,是移除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設計。包括設計機器、利用高分子塑膠從大氣中抽取二氧化碳,這種機器也稱做人造樹。也有的方式是設法增加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例如添加大量的石灰到海洋中進行固碳作用。

有一些相關的構想不一定稱作地球工程,但也是利用樹木和植物的能力來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像是,火力電廠發可燃燒大量木材搭配碳捕集設備的;製造大量木炭掩埋起來,將碳固定在土壤中;或是將放牧的草原設計成大規模的碳匯所在。

第二大類,則是減少到達地球的陽光量,這種方式包括:發射硫酸鹽類氣膠到平流層,把太陽光反射回外太空;利用無人駕駛船隻抽取海水噴灑到空中,增加海洋上方的雲量覆蓋;將地球上房子的屋頂都漆成白色以增加反射能力;甚至是在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宇宙空間,懸浮數以千計的小鏡子。

類似在平流層釋放氣膠的構想,因為潛在副作用而受到嚴厲抨擊。就算副作用不算嚴重,這種作法只關注溫度上升而非真正移除二氧化碳,隱含嚴重的缺陷,就是並未能處理二氧化碳帶來的其他重大影響,例如海洋酸化。而且若要真正付諸實施,還牽涉到地理政治和和全球治理等議題。

設計一種機器來直接吸取空氣中二氧化碳,是最沒有爭議的。這種作法的目標,就是移除人類所製造的污染物。最需要克服的困難是降低製造和營運成本,在商業上才行得通;另外,也必須找到可信賴又不昂貴的方式,來儲存所捕集的二氧化碳。

Top

 

【英國轉型城鎮巡禮】山城轉型 議員相挺(三)

作者:蔡孟薰

※ 轉型城鎮是由在地社團所發起的運動,除了由下而上的草根行動,面對氣候變遷等衝擊,其實更需政府部門由上而下的政策主導或配合,才能順利推行更完整、面向更廣的轉型計畫。在托特尼斯鎮,官方如何跟民間相互配合?民間社團又如何才能影響政府呢?請見本日專欄。

地方議會:形塑與協助轉型城鎮的角色

正如之前專訪蘇芮大學提姆.傑克森教授()所提出的,若政府能有一套脈絡完整、涵蓋各面向(諸如:食物、能源、水資源、交通運輸、商業貿易等)的永續發展政策,將更能統整不同NGO或社區團體在這方面的貢獻,發揮更高效益。

但南漢斯區議員,羅勃.芬特先生坦白表示,嚴格來說地方政府並未對氣候變遷法案或是類似努力有任何明顯、積極的作為,相關工作(不論是因應氣候變遷或是因應其他環保議題)皆由在地社區團體(不只是轉型城鎮小組這個團體,還包含鎮上其他活躍的團體)主動發起。而當這些團體與向地方政府提出合作需求,大多時候政府相關單位都會給予支持,但基本上並不會特別主動。昨天專欄提到的轉型街道計畫就是一例。地方政府除了配合計畫放鬆法規管制外,也提供安裝太陽能PV板或居家節能的相關技術建議。當然早在5、6年前,就有其他團體與議員提出這樣的建議,要求應發展出一套從在地觀點回應氣候變遷的政策,但相關進度極其緩慢,也沒有建立任何的時間表。

用「重新包裝」表達訴求

儘管如此,羅勃.芬特先生也認為,要督促議會做些事情並非不可能,只是需要用其他方式來「重新包裝」(repackage)相關訴求。羅勃表示,他曾在議會裡提倡做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或減緩氣候變遷的建議,但對於這過度嚴肅、又抽離現實的大議題,議會通常都不理會。可是如果用「因為住家隔熱不良,居民幾乎無法負擔冬季飆高的暖氣電費,因此有人可能會被凍死,對國民整體健康有不良影響」的說法,這些正經八百的建議變得更具經濟效益(因為可以節省能源開支)或與人民生活福祉有關,議會通常就會予以採納。

實際上,幾年前轉型城鎮托特尼斯便已發展出一份「放眼2030年,托特尼斯該如何行動?」的〈低能源行動計畫〉(EDAP,Energy Descent Action Plan),當我們詢問議會是否採納計畫時,羅勃.芬特先生表示,目前鎮議會(Town Council)已接納此計畫,但其並無制定決策的權力。真正能做出重大決策、動用資源的是區議會(District Council),而區議會尚未正式支持這個計畫。

不過區議會針對托特尼斯鎮已提出願景聲明(Vision Statement,在此聲明中,區議會提出10年內,轄區所有住宅或城鎮規劃事務,須完成整體規劃)。這份願景聲明要將托特尼斯打造為低碳、永續城鎮,而這份願景聲明所要處理的大多是建立居家節能規範、合理運用城鎮空間等,因此羅勃.芬特先生表示,將持續讓TTT所提出的〈低能源行動計畫〉成為區議會進行相關工作時的指南,藉以發展完整、明確的政策。

議會如何與民間社團溝通互動?

羅勃.芬特指出,以前這些計畫都必須透過他將提案送進議會,而現在他與其他幾位有心的議員想重新改造地方政府的決策方式。

民間社團主動  迫使議會改變

過去政府往往都是自顧自發展政策、推動工作,很少將心思放在傾聽人民的真實需要。而5-10年前地方議會尚未體認到社區團體的重要性,而社區團體也還沒能力提出一套架構完整、脈絡一致的提案,直到轉型城鎮運動啟動後,社區團體才逐漸能建構出完整的社區工作方案,並向地方議會說明相關工作將如何組織、推動管理、相關資金如何籌措、並明確提出希望議會能配合協助的項目。不但建立起社團工作的專業深度,也更能透過溝通,了解合作夥伴(例如政府或是企業)所能提供的協助與相關資源。

在議會本身沒有全方面規劃與推動相關工作的狀況下,主要工作大都由TTT之類的社區團體提出構想,然後向相關的政府部門尋求協助。之前提到的街道轉型計畫就是跟規劃部(Planning Department)洽談,而在地食物方面的工作則是與商業部(Business Department)溝通,綠色運輸方面的工作則是與運輸部(Transport Department)進行合作等等。從這些個別的工作項目來看,區議會壓根欠缺完整通盤的政策,來整合各個不同面向的綠色工作,但面對像是TTT等團體所提出的各種計畫,政府相關部門大都抱持高度贊同的想法來合作,羅勃表示,基本上可說是社區團體的熱心人士「迫使」議會方面進行改變。

閒置空間再利用  勝過開發新土地

舉例來說,原本區議會打算在托特尼斯鎮外圍設置更多郊區住宅,並舖設公路連結新設的住宅群,但這樣一來,除了須花費高額費用購得城鎮周遭的漂亮綠色山丘外,日後住宅群中的居民唯一的交通方式就只能開車。從永續發展的角度來看,當初的新城鎮發展計畫可說相當糟糕。

比較好的做法是妥善活化城鎮中心已廢棄、無法繼續作為住宅或經營店家的空間(英國稱之為brown field),或是達特河畔(River Dart)大片荒廢的倉儲空間也應重新活化使用(可作為住宅、辦公空間、商店或是綠地公園等等)。

因為這些空間離城鎮中心非常近,除了能更緊密整合經濟活動之外,也可避免不當開發,減少日後人們因通勤產生的碳足跡(可就近上班或就近購物)。而在各個社區團體的努力奔走下,成功擋下了預定進行的規劃案,從永續發展角度重新進行城鎮規劃。

推動重大政策  需公開諮詢,廣納各界之言

因此羅勃表示,若地方政府要推動任何重大政策,都必須舉辦公開諮詢會(consultation exercise),廣泛聽取各界意見來修正政策方向,這樣一來,可建立議會以及社區團體間的直接溝通管道。此外,像托特尼斯這樣,居民接近9000人、並擁有近200多個活躍社團的城鎮是相當少見的,每個社區團體所關注、主推的議題也都不同(像TTT專注發展地方經濟與節能減碳,其他的團體可能著重在教會、動物、環境或是像是西洋棋等各種活動的發展),彼此間難免會有爭取資源、資金等混亂的現象發生。因此在羅勃建議下,地方政府已針對各種不同主題舉辦論壇,讓不同社團來參加並發表意見,再將這些意見彙整成議會推動相關工作的參考依據。

舉例來說,目前已有以交通為主題的交通論壇(Transport Forum)、以居家住宅為主題的住宅論壇( Housing Forum,包括該如何發展綠建築、該如何進行城鎮內住宅規劃、如何在家安裝再生能源設備等等)。羅勃認為,日後還想針對更多不同主題來發展其他論壇,如針對老人照護、在地食物生產等不同主題,並邀請更多居民與社區團體來發表意見、參與討論,努力讓這些論壇成為每月常態性舉辦的公開活動。(明日待續)

【延伸閱讀】

Top

 

9月23衛星撞地球 台灣位落點區

摘錄自2011年9月21日中國時報報導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19日公布,一顆運作14年、現已報廢的高層大氣研究衛星(UARS)即將墜落地球,預估是在23日當天或前後一天,落點在北緯57度至南緯57度之間,台灣也可能是落點。民眾可上NASA網站「www.nasa.gov/uars」追蹤其動向。

國家太空中心資深研究員吳岸明指出,UARS衛星以每分鐘4百公里的速度衝向地球,等於在一分鐘內可以從台灣頭跑到台灣尾,速度驚人;而根據NASA資料顯示,美國即使利用遠距雷達監測,最快也只能在UARS墜地前2小時研判最可能撞擊地區,大家還是要嚴加防範。

UARS衛星長10.6公尺,直徑4.5公尺,重6.5噸,1991年9月由「發現號」太空梭送上軌道,負責收集大氣層臭氧和其他化學物質的資料,2001年12月除役,之後受地球引力影響高度漸減。

NASA說,UARS在墜落地球途中大部分會燒毀,但仍將殘留約26個碎片,總重5百公斤,最大一個可能重達151公斤,碎片的散布範圍可能長達8百公里,打中人的機率約1/3200。NASA強調,人類太空發展史上,從未傳出有人被衛星碎片擊中的情事。

 Top

 
 

福島地價只剩1/10 成嚴重社會問題

摘錄自2011年9月21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遭受大地震跟核輻射影響的日本福島縣,地價出現暴跌,現在的地價只有地震前的1/10水準。

根據當地房地產調查公司公佈的數據顯示,大地震前一坪約15萬日元的地價,如今已經跌到一坪1萬5千日元。由於日本的土地是私有制,土地價格的暴跌也導致房價的跌落,當地居民的個人財產大幅縮水,已經成為一大社會問題。

日本新聞網報導,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洩漏事故嚴重污染了土地,雖然政府決定將掘地一公尺,清除2千平方公里土地的污染塵土,但是,許多山林地帶無法實施掘土除塵,因此人們擔心即使掘地一公尺,也依然無法改變福島是「死亡之地」的惡劣印象。

據指出,當地一些居民正在串連組織,準備起訴負責福島第一核電廠營運的東京電力公司,要求他們賠償財產損失。

Top

 

洛克襲日 福島核電廠嚴陣以待

摘錄自2011年9月21日法新社報導

強烈颱風洛克(Roke)侵襲日本,登陸後撲向位在太平洋沿岸地區的福島第一核電廠(Fukushima Daiichi),工作人員正與時間賽跑,為這座遭海嘯與地震重創的核電廠做好防颱準備。

由於洛克颱風風速超過每小時200公里,電廠人員忙著固定鬆脫的電纜及管線,也致力確保放射性物質不會因強風而外洩。

工作小組遮蓋反應爐建築物上方的坑洞,設法防止豪雨滲入受損的反應爐內。

洛克颱風風速高達每小時216公里,下午2時左右在日本中部靜岡縣濱松(Hamamatsu)附近登陸,朝著東北方行進,掃過本州(Honshu),向福島第一核電廠逼近。

Top

 

奢侈、不出國 日出現「嫌消費世代」

摘錄自2011年9月22日聯合報報導

日本平價服飾UNIQLO在全球攻城掠地,背後其實隱藏了日本新一代的價值觀。日本作家茂呂美耶在新書「乙男蟻女」中指出,泡沫經濟後日本出現「嫌消費世代」。這群不滿30歲的年輕人,不買奢侈品、不出國旅遊、不當房奴,形成對消費行為極端消極的世代。

台日混血的日本作家茂呂美耶指出,上世紀的日本年輕人身上貼滿Prada、LV等商標;但在新世紀的年輕人眼中,這些名牌成為土氣的代名詞。

去年日本出現新興名詞「嫌消費世代」。這群1981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入社會時正逢就職冰河期,成為「窮忙族」,對金錢缺乏安全感。加上環保意識抬頭,他們對消費興趣缺缺,運動寧願選擇「零圓運動」或「夜運」(不花錢在夜晚進行的運動),也不肯上健身房。

前幾年大紅的日劇「螢之光」是「嫌消費世代」的代表。當女主角雨宮螢說出心中憧憬的約會方案:上高級餐廳吃飯、到可看夜景的酒吧喝酒,引起眾人訕笑:「這是那個時代的約會?」

茂呂美耶說,屬於「嫌消費世代」的典型約會是「超商約會」─不花錢的簡樸約會:包括到電腦展玩免費電玩、參觀門票便宜的公共美術館,吃便宜牛丼屋。

這個世代的擇偶條件也隨金錢觀而改變。茂呂美耶指出,1990年代日本主流女性的擇偶條件是「三高」:高學歷、高收入、高個子;泡沫經濟崩潰後,「三高」轉變成「三低」:低姿態(放棄大男人主義)、低依存(不把家事推給女方)、低風險(有份正當且安定的工作)。

去年,日本雜誌公布的女性擇偶條件又從「三低」演變為「三手」:幫手、互相拉手、牽手。兩性形成「平等互惠」的「牽手」關係。

Top

 

離島蓋國際度假區 至少要500間房

摘錄自2011年9月22日工商日報報導

觀光局完成「國際觀光度假區投資計畫審查制度」草案,並將自27日起向離島舉辦說明會,有意申請業者在提出申請書時,必須有8大內容,包括投資人資料、計畫內容、基地環境、開發內容、財務計畫等需完備,但對外界最關心的預計核准家數,依然沒有答案。

該項草案中還規定,業者必須興建最小國際觀光度假區10萬平方公尺、500間房、室內遊憩設施要佔總面積的3成等條件,且為了避免該項投資的設置,對當地水、電等資源造成嚴重的排擠效應,影響當地居民用水、用電上的不足,將要求業者必須提出水電甚至交通上可以回饋地方的配套方案,降低地方民眾對開放該項投資的不好觀感。

有關投資業者最關心的投資計畫書內容,投資者必須提出8大內容,包括:1.申請人基本資料:這部分因有排黑道條款,同時進行投資人適格性的書面審查;2.產業分析與發展定位;3.擬開發土地的現況與適宜分析;4.開發內容:必須包含開發定位、計畫、模式等;5.經營管理計畫;6.開發期程與經費;7.財務計畫;8.承諾書等。

觀光局自27日先針對小離島的部分,包括琉球、蘭嶼、綠島的縣市進行說明,說明會地點為高雄義守大學國際學院,其他大離島部分,日期為金門28日,在金門大學,馬祖30日在馬祖民俗文物館、澎湖則訂10月2日在澎湖科技大學。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