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轉型城鎮巡禮】讓經濟不再是生態文盲:提姆.傑克森教授專訪(下) | 環境資訊中心

【英國轉型城鎮巡禮】讓經濟不再是生態文盲:提姆.傑克森教授專訪(下)

2011年09月15日
作者:蔡孟薰

服務型經濟知多少?

金融服務、知識經濟、雲端科技等是現代高度資本主義化的服務型經濟,只需透過操作鍵盤、滑鼠與電腦螢幕,即可提供「服務」。圖片來源:http://www.imagewa.com/Photo/149/18911.html正如前文所述〔提姆.傑克森教授專訪(上)(中)〕,經濟規模發展得越大,對環境越有不良影響,即便是再高超的科技都解決不了所有問題,因此未來的經濟除了以低物質吞吐為發展目標外,提姆.傑克森教授還提到發展「服務型經濟」(service-based economy)的必要性。

究竟什麼是服務型經濟?金融服務、知識經濟、雲端科技等是現代高度資本主義化的服務型經濟,這些乍看之下輕飄飄、不帶半分重量、似乎只需透過操作鍵盤、滑鼠與電腦螢幕,即可提供的「服務」,在許多人眼中是高度發展的象徵,但看在提姆.傑克森教授的眼中卻不是這麼回事。

因為這些服務型經濟產業所依賴的物質產品,其實是由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廉價工廠提供,而表面越是繁榮旺盛的服務型經濟,背後實際反映的是對於這些產品、以及生產這些產品所需要原物料、能源等的高度依賴。就這角度來檢視服務型經濟產業,實際上它們並不如所聲稱的這麼輕盈、這麼低碳、這麼對環境沒有衝擊。

服務型經濟在英國

針對英國經濟的轉型,提姆.傑克森教授表示,在1970-80年代,英國政府不再重視發展本土的製造產業,轉而大力發展零售業(Retail)、金融服務業(Financial)、電子與通訊業(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現在以事後回顧的角度來看,這三個產業根本是日後災禍的根源(recipe for disaster)。整個狀況是:英國不再生產自己賴以發展的各種重要產品,取而代之的是大部分經濟生產活動都移到海外其他工廠,而將多數資源投注發展上述容易陷入短線炒作的產業,造就一種表面低碳、高科技的假象。

這些英國「服務型經濟」深刻依賴的各項產品,在資本主義尋求低廉生產成本邏輯運作下,來自為數眾多的海外工廠。(例如:銷售的成衣來自第三世界國家勞力低廉的血汗工廠、連鎖超商販售的各項蔬果食物批發自跨國食品交易公司、3C產品來自像是台灣或中國等OEM工廠等等)

資本主義下的「服務型經濟」,來自成本低廉、為數眾多的海外工廠。圖片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uliesm.chen/article?mid=411&prev=-1&next=406許多剝削第三世界的現象由此產生,而過度專注發展金融、資訊服務等產業,則讓英國整體經濟建立在不穩定的泡沫中,容易因國際市場波動而受到衝擊。2008年金融海嘯便深刻突顯長久以來產業失衡發展所帶來的惡果,而根據提姆.傑克森教授表示,此惡果將成為英國未來20-30年調整產業所需面對的的重大挑戰,若不能調整現行英國國內產業的結構,整體來說英國經濟是欠缺韌性與恢復力(resilience)的。

提姆.傑克森教授認為,藉由英國過去慘痛的教訓,台灣或許能從其中找出正確發展服務型經濟的方向,並藉由重新調整產業結構來重建經濟韌性,而非一味追求先進經濟體目前營造出來的泡沫假象。

台灣的服務型經濟應注重什麼?

提供看護服務,需要高度的勞力與密集技術。對於邁向高度發展、高齡化或多元化的社會穩定有極重要的貢獻。來源:http://www.flickr.com/photos/enixii/500914880/(CC授權)提姆.傑克森教授認為,服務型經濟有許多面向放在提供公共服務(例如:社區老人照護、幼兒與青少年照護、弱勢族群照護、進行居家能源使用檢測、安裝再生能源系統、生態保育或復育等非常多元的工作),這些服務需要高度的勞力與密集技術。對於邁向高度發展、高齡化或多元化的社會穩定有極重要的貢獻。舉例來說,在英國健保體系中,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投身在這塊提供照護的產業當中,一方面是這方面政府提供相對豐厚的報酬,此外人們對於這些服務的需求也遠比以前來得多。

對比前文所述,在這脈絡下的服務型經濟是高度勞力密集、提供高度專業服務、低物質資源投入的一種型態。而根據提姆.傑克森教授指出,將資源投注於這樣的產業有下列幾項好處:

  1. 這類的產業將能提供人們邁向永續、低碳生活所真正需要的服務。
  2. 這類的產業能大幅減少對於地球資源的耗損。
  3. 這類的產業能雇用大量人力,能有效減少勞動市場中的失業現象以及因應失業所需支出的各項公共資源。

在分享台灣對於部分像是照護產業所面臨的一些困境(例如:年輕人不願投入這類累人且社會地位低的產業,因而大量聘僱外籍人士等等),提姆.傑克森教授表示,有效的服務型經濟有賴於重新發現各行各業的價值,並給予新重視(revalue),此外也需要透過長期的社會教育,深度連結個人生涯發展與社區服務、社區發展等未來重要的價值觀。唯有如此,才有可能順利推動服務型經濟產業。

新永續經濟  台灣NGO扮演什麼角色?

教授最後指出,在地公益團體對於經濟轉型也能有重大幫助。由於大部分公益團體更貼近一般人民生活的層次,並且廣邀一般社會大眾參與各種不同的議題,因此他建議不同公益團體間應有效進行策略合作,以發揮更大的倡議、教育、抗議等功能。此外他也表示本土轉型城鎮的運動對於重建社區意識與在地經濟韌性有相當重要的貢獻,因此透過各種不同層次團體的連結,將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讓政府正視來自草根的經濟改革運動,並推動相關政策與立法,進一步實現經濟系統的改革,朝向更永續、更具韌性、更具低物質流通、更具勞力與技術密集的服務型經濟發展。

提姆.傑克森教授認為建議不同公益團體間應有效進行策略合作,以發揮更大的倡議、教育、抗議等功能。圖為2011地球日啟動記者會,各ngo團體與會。

對於追求快速經濟發展的台灣政府,或許提姆.傑克森教授的建議能讓我們重新將視野從偏向發展高科技、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結構,導回以人為本、以環境承載力為限度的新永續經濟,而非以鄰為壑,追求所謂的「經濟奇蹟」,也或許,這「經濟奇蹟」的面向,也該重新定義才是。(全文完)

【系列報導】

 

※ 本系列專文感謝林務局、青輔會贊助刊出

喜歡這篇報導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