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受害者 時尚業新顯學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暖化受害者 時尚業新顯學

2007年12月04日
摘錄自2007年12月2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全球暖化除了威脅生態,也威脅時尚服裝業?聽起來似乎有點難以想像,但事實是,當氣候越來越難以捉摸,成衣製造商就越可能面臨龐大損失:原本廠商8、9月就可以開始生產厚重衣物,但如果碰上暖冬,做好的衣服不但賣不出去,還坐失其他較輕薄衣服的生意,損失當然慘重。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全球時尚之都的紐約,許多服裝業者也開始謀求自保之道。其中之一就是聘請氣象專家提供分析報告,隨時追蹤氣候轉變,並按照可能的變化調整生產線。例如Liz Claiborne今年就主推針織及輕羊毛布料,以因應今年8月到明年9月的偏暖氣溫。

另一個方式則是生產質地更輕、跨季可用的衣服,服裝業Target就是其中之一。公司在2004年的全美氣候異常後就決定設立氣候小組,研究的結論之一就是必須改為生產適合多重天候的產品,例如以往9月開始的大衣促銷今年改推量輕的夾克,直到11月天氣真的變冷才搭配大衣銷售,另外設計也避免厚重布料。

至於更極端的案例則是專賣冬衣的Weatherproof,為了避免在11、12月傳統旺季受到天候變暖的影響,公司今年創下全美先例,向保險公司買了氣候保單:條件是,如果紐約市12月每日溫度比歷史均溫要高,公司最高可以拿到1000萬美元的賠償。

讓服裝業者聘請氣象專家甚至買保單的原因,當然不只是冬季越來越短而已,而是氣候變得越來越難預測。例如去年底到今年初,全美先是經歷12月暖冬,讓大衣生意一落千丈,迫使商家只好賠錢賤賣大衣,但到1月卻突然變冷,消費者搶購冬衣,業者一來一往承受了龐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