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2.02.29







近期活動

3月2日(五)請內政部為樂生院重做國土規劃與防災工作!

歸零。311 告別核電遊行徵集義工
人民民主生活政治學院之2012春夏課程~[家屋,家人與社區](3/1截止)
「樂活裡山」系列工作假期。招募夥伴來上工
2012「麥田狂想」之好麥共響音樂會
臺北自來水園區「揭開清潔劑的秘密!」親子活動課程(3/3截止)
《災難與社會研究系列演講》災難過程中崛起中的草根媒體— 以台灣莫拉克颱風重建為例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愛轉動 護地球 台北地球日綠色市集
環境資訊協會徵求美工志工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帝寶每坪0元?豪宅前疾呼核電歸零

 

核電廠的輻射線是對貧富貴賤都無分別,環團指出,以福島核災發生時,半徑20公里內,僅7萬人居住,全部撤離;隨後即使擴大到30公里,也才20萬人。而這樣的撤離範圍,仍有爭論,歐美即已修訂為60公里。以此標準檢視台灣,核一廠30公里半徑內,就有469萬人,核二廠更高達545萬人,核四廠則有也有150萬人,根本動彈不得。

名列亞洲十大豪宅、每坪要價200萬的宏盛帝寶,距離3座核電廠都在核災撤離範圍,環團認為深具指標性意義。環團也號召民眾3月11日為廢核上街頭,提出核電、核廢料以及恐懼歸零的訴求,並呼籲全民停止使用核電,自覺性的廢核。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恐懼歸零 福島核災周年人民廢核再上街頭

核災避難的距離,連一百公里都嫌少

核災離總統多近?

2011台灣回顧:福島核災 台灣反核再起

【以色列綠色學徒之旅】Dome 迷人的沙漠自然建築!

本報2012年2月29日以色列,伊拉特訊,特約記者陳婉寧報導

一走進以色列伊拉特(Eliat)北郊50公里處的生態農場Kibbutz Lotan,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讓觀光客目光一亮的bustan區(也是筆者所住的宿舍區),其建築形式與材質、視覺傳達完全打破一般人對建築的刻板印象。圓體的沙漠建築、充滿有機風情的流暢線條與色彩,廚房、廁所及浴室等空間,也都採用當地自然素材包括泥巴、椰棗樹、樹枝、稻草磚等搭建而成。

圓體建築與讓人感覺更溫潤及容易親近,給人的空間感多是安全、包容、平和的,人類視覺上也總覺得圓體的內部空間比方體大。許多重要建築往往以Dome形式呈現,如:教堂的圓頂建築、植物園裡常見的圓頂溫室、重要機關建築(例如白宮)、城市中主要車站建築等等。

精采內文

【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世界最密集、最危險的燃料池就在台灣

作者:劉黎兒

在福島核災之後,不僅日本人民,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已經把核能當作「瘟疫」來對待,而不再像石油危機時當作救世主來看,而核電很髒也已經是公開的祕密。

核電不僅在發生核災時會不斷放出令人類致癌的輻射物質,汙染大氣、海洋、土壤,毒害生物以及人類食材,即使沒發生核災,也有用過燃料棒的處理問題,以及燃燒過含鈽燃料,毒性是沒燃燒過燃料的1億倍。另外,被歸類為低放射性的廢棄物也沒去處,而且當中其實也常含有高階核廢料。

在核電發展初期的60年代,人們都只關注如何讓核燃料有效地連續發生核反應,沒有人注意到核反應發電後的副產品,也就是用過燃料棒和核廢料的問題,而即使現在注意到了,也還是無法解決。

人類至今找不到處理核廢料的辦法,眼看著將來也不可能找到,因此連使用核電的基本資格都沒有,尤其東亞地區都是新生不穩定地層,找不到安定板塊來掩埋這些棘手的劇毒核廢料。擁核的人應該先想想,台灣這麼一座小島,現在就已經擁抱著近5千噸劇毒的用過燃料棒,以及中低階核廢料近50萬桶。

精采內文

台灣黑熊‧猛獸的迷思∣如何阻止亞洲地區的熊膽貿易?(二)

作者:Kaitlyn-Elizabeth Foley(TRAFFIC Southeast Asia Petaling Jaya, Malaysia)、Carrie J. Stengel (TRAFFIC Southeast Asia);譯者:林佳燕(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志工)

儘管在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寮國、緬甸、越南這些國家都有熊養殖場,不論是合法或非法經營的,野生的熊產品還是比飼養的受歡迎。以南韓為例,即便養殖場已很普及,使用傳統藥材的醫生還是常有機會可採購俄羅斯的野生熊膽。從我們的調查看來,似乎普遍仍存在購買野生熊製品的偏好,消買者也願意為它們付出更多錢。既然重點是放在野生產製品,而不管這偽裝永續的選項,那麼熊養殖場對於降低野生熊產製品的需求似乎並無太大效果。而且,我們的研究指出,儲備養殖場經常有獵補的野生熊,這跟那些倡導熊的養殖可作為保育措施的人的主張明顯互相抵觸。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日本311震災即將屆滿一周年,但目前全國的海嘯受損建物殘骸還有超過一半未清理。重建究竟值不值得,也成了討論的話題。擁有大量智能與工具的人類,面對受損的家園都如此無能為力,那其他的生物呢?新北市大漢溪浮洲橋正在利用人工溼地,試圖以自然方式淨化水質,但近日卻出現了菜圃。當地居民擔心,毫無生態保育或水土保持的開墾高灘地,農藥將污染河川及魚蝦。抱著僥倖心情種出的糧食,傷害他人也傷害土地。在台中大里遭到重金屬污染的稻田,也出現了秧苗,這些污染稻作之後流入市面人人有機會吃到,需要嚴厲的監督與合理的配套措施。

身為網路零售巨頭的亞馬遜公司,受到數以萬計的連署與抗議信施壓,於是在24小時內全面下架在日本亞馬遜網站上販售的145種以上鯨肉產品。可見團結的力量是可以帶來改變的。雖然我國的農委會宣稱萊克多巴胺的代謝快,但根據中國研究指出,停藥11天後仍可在豬內臟檢出殘留,且停藥再久也不可能「零殘留」。不願家人好友面臨如此危機的朋友們,可要站出來發聲。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