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5.15







近期活動

《災難與社會研究系列演講》莫拉克颱風災害重建治理中的天災與人禍—一個原住民抗爭的觀點
彩蝶紛飛-陽明山的蝴蝶「陽明山國家公園保育研究成果大眾講座」第五場
龜家路迢迢-談爬蟲類野生動物的收容與保育
羅東自然教育中心「山林野孩子」 山林求生技能的啟蒙班(5/31截止)
關渡自然公園 5/16 號召藍色小尖兵!(5/16截止)
第七屆全國河川 NGOs 會議
2012天溪園蟲蟲交響曲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台灣濕地網 2012志工寫手大募集(持續招募)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資訊中心 徵求工作夥伴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馬總統 你為什麼還不下令停工?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因友達光電不進駐、長期水源沒著落、國科會已宣布園區重新檢討,但所有依舊計畫所設計的用水、用電、用地工程還繼續施工。

而就在母親節前夕,怪手又開到彰化溪州莿仔埤圳沿岸要開挖引水工程,溪州老農民在烈日下坐在怪手前守護母親之河,把一朵朵康乃馨插在怪手上,但溫柔的守護卻換來警察的舉牌、驅離、包商還揚言要告農民…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中科四期環評定稿本涉造假? 環團申告

政府耍賴、官僚推拖 中科四期現形記

我們的島:中科四期變奏曲

中科四期大破局—破碎的相思寮,回不去了!

生物多樣性∣【經濟可以不一樣】從國際合作社年,連結綠色發展(上)

作者:梁玲菁(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副教授)

21世紀,全球面臨戰爭衝突、氣候環境變遷、以及全球金融與貨幣脆弱性等天災人禍,促使人們反思、檢討現行社會、經濟體制上的缺失,進一步謀求更完備的策略。現行自由市場經濟制度下,企業以賺取「最大利益」為取向,大規模消耗自然資源,壟斷產銷通路,消費大眾無法完全瞭解、掌握食衣住行等相關產品細節(如:成分、價格、製程等),環境及消費者淪為弱勢。相較之下,「合作社」的經營理念及原則兼顧生命與環境的各種面向,形成另類3C產業:關懷(Caring)、社區(Community)、氣候(Climate);並用心營造3H的生活:人性(Humanity)、健康(Health)、幸福(Happiness)。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葉人豪

近來炒得火熱的PM2.5終於要納入空氣品質標準了,這次由學界、民間、政府共同推動促成立法,預計整體改善須要60億的經費。

此外,前陣子才宣布不再等農委會的桃園縣政府,與環保團體持續搶救藻礁,環團也表示,藻礁的存亡是在和時間賽跑,而不在籌款研究。難過的是觀音還是有偷排汙水的狀況、大園也正面臨海岸後退及垃圾汙染的情形,請大家一起來關心!

說到海洋問題,每年的黑鮪魚季又將開始了,過漁的問題又被提出,吃與不吃之間似乎又面臨抉擇;在國際上,位在高緯度的英國居然發現溫暖海域魚種,顯示暖化已造成海水溫度上升;同時,倫敦的餐廳也發起了「向吸管宣戰」活動,不提供吸管,為海洋保護盡一份心力。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行動參與∣搶救百歲珍貴老樹 連署行動中

主辦單位:新店碧潭護樹志工隊

老樹與屋舍和諧相倚,一直是都市中最溫暖的一抹綠...... 保護”芒果阿祖”話說從頭:

百歲老樹"芒果阿祖",從日治時期守護碧潭國校路二巷公有地,樹高超過六層樓,樹圍245cm,直徑78cm。是有珍貴老樹之實,而尚未被列管珍貴老樹的寶貴公共財!因新北市公有地強制都更,而成為都更受害者。

都更審議尚未完成,新北市任由建商漠視公有地上百歲老樹。建商無視居民叮嚀,兩次非法使用挖土機嚴重傷害樹幹、樹身,並粗暴堆置一人高廢棄物在老樹身上,長達一個月,影響老樹養分輸送與生命健康。建商巧取65%公有地,只想清除老樹種水泥景觀高樓賣錢。甚至急躁提出粗糙移植必死計畫,亟欲在高溫四月大熱天粗暴移植,視百歲珍貴公共財為無物。

精采內文

.

 

【中科搶水案】馬總統 你為什麼還不下令停工?

「環境報導」2012年5月15日台北訊,朱淑娟報導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因友達光電不進駐、長期水源沒著落、國科會已宣布園區重新檢討,但所有依舊計畫所設計的用水、用電、用地工程還繼續施工。

而就在母親節前夕,怪手又開到彰化溪州莿仔埤圳沿岸要開挖引水工程,溪州老農民在烈日下坐在怪手前守護母親之河,把一朵朵康乃馨插在怪手上,但溫柔的守護卻換來警察的舉牌、驅離、包商還揚言要告農民…

公聽會現場影音連結:詩人的淚

詩人之憤怒與淚水

詩人吳晟14日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召委林淑芬舉行的中科四期公聽會中淚灑會場,對著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怒吼:你為何不快點下令停工,工程一直做一直做….讓基層下包商與農民對峙,淺淺道理,重點是天良….。

話還沒講,詩人就用右手用力抺了臉,想壓低聲音,但一說到政府把家鄉農民視為珍寶的「沉積土」說成「汙泥」,又說每年花多少錢要幫農民清汙泥時,聲調立刻又高了起來,飽含憤怒、接著就是抉堤的淚水。

「全世界都知道濁水溪灌溉用水最珍貴的就是沉積土,因為有沉積土才有濁水米,但官方給的公文卻不斷提到這是汙泥,未來要花多少錢去清理這些汙泥,從這裏就可以看出這些人的心態是什麼啊。」

「農民的水有多珍貴,有官員說農民不要濁水灌溉,這可以聽嗎?這種話你說的出來?我已經不知道要如何去對付官員,難道你的心真的那麼硬、你每天吃米都不會想到有多少農民在種植嗎…..」

中科四期搶奪了什麼

昨天公聽會來了「中科四期的受害者」,不只溪州農民用水被搶奪,還有台電為了國光石化、中期四期規畫的「南投到彰林345K超高壓輸電線」,國光石化停建、中科四期沒廠商了,然而電力工程繼續施工,還計畫下月要商轉。

反高壓電塔自救會陳文雄質疑,一個沒有用電對象的輸電計畫還要商轉,花了197億元,經過彰化人口密集、農業精華區,台電花人民的錢一點不手軟。

而中科四期廢水排放方案直到環評通過兩年多的今天還沒有答案,忽東忽西搞得彰化地區農漁民心神不寧,芳苑反廢水汙染自救會也來了,眾人拿著「不要高壓電、不要汙染、不要廢水、不要搶水」的牌子,要求中科四期全面停工。

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當面問朱敬一:「中科四期如今目的、需求都不存在,你還要繼續走下去?」如果只要依法行政,每個人都可以當主委,「你是在將錯就錯,這件事正在檢驗你是來做官還是做事。」他要求朱敬一要認錯、道歉、追究,並立即宣布中科所有工程停工。

用水計畫涉造假 應重做環評或撤銷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發現,中科四期環評定稿本中將中期用水期程從原審查結論的「(民國)101-104年」改成「101-105年」。環保署也在上周五指出這是中科委任的中興工程公司在未告知環保署的情況下,逕自更改,已送台北地檢署查明。但卻發文容許中科可以改正。

另外陳椒華指出,依「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準則」11條規定,開發單位施工及營運用水,應先向水資源主管機關提出用水計畫書。而中科四期取得水利署的用水計畫書中的長期用水是「大度攔河堰」,如今大度堰已停建,用水計畫跟當初通過環評時已不同,理當重做環評甚至撤銷。

國科會中科管理局局長楊文科說,環評結論會改為105年,也是因應當時大度堰進入二階環評時,水利署預估會晚一年供水才改的,是否偽造文書值得商榷。

水利署總工程司王瑞德回應,核定用水時會註明未來用水已不相符時要提出差異分析,再由水利署變更用水計畫書。只要中科提差異分析,水利署會同意變更。

環保署綜計處處長葉俊宏也說,用水計畫變更應做環差分析審查。

綜合上列各單位發言,看來各單位口徑一致,環保團體想用這個好不容易找到的違法事證來要求重新環評或撤銷,只怕沒有那麼容易。

一個月內  農委會召開中期用水不得長期使用會議

另外讓溪州農民擔心的是,一旦中科四期長期用水沒著落,就會一直調用莿仔埤圳的農業用水。今天較讓農民覺得還不錯的決議,是農委會農田水利處副處長胡忠一同意在一個月內召開「農水只能用到104年,不得長期調用」的會議。

民怨四起的依法行政

然而,不論是要求重新環評、計較用水計畫變更等等,在中科四期二林園區沒廠商、未來要往何處去還不知道前,談這些都只是多餘。而面對這些質疑,國科會主委朱敬一還在強調「走到一半的計畫有法令限制,我沒法不依法行政」。

政府施政為人民,而如果依法行政搞得民怨四起,這樣的依法行政有什麼意義?

事到如今,朱敬一連未來產業方向都拿不準,還是只能說,未來產業可能是精密機械、生物科技、電腦周邊、零組件,跟他一個月、兩個月前講的話那裏不同了?他還說:「我不是唯開發派,不會把產業利益放在環境利益之上。我不是來做官的,是來做事的。」

不過朱敬一在繼續拿不定主意,繼續拿一堆理由讓工程繼續合理化動工,讓農民跟怪手在對抗、流淚流汗。這種時候說這種話,大概也沒有人會相信了吧。

※ 同步刊載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生物多樣性∣【經濟可以不一樣】從國際合作社年,連結綠色發展(上)

作者:梁玲菁(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副教授)

※ 編按:聯合國訂定2012年為「國際合作社年」,秘書長潘基文希望透過合作社的經營理念,廣泛提醒國際社會,這是一種兼顧經濟活絡與社會責任的可行方式。在台灣,我們對合作社認識或許不深,究竟它具備何種特質?國際上又有哪些推動合作社經濟的措施呢?且看今日專欄。

21世紀,全球面臨戰爭衝突、氣候環境變遷、以及全球金融與貨幣脆弱性等天災人禍,促使人們反思、檢討現行社會、經濟體制上的缺失,進一步謀求更完備的策略。現行自由市場經濟制度下,企業以賺取「最大利益」為取向,大規模消耗自然資源,壟斷產銷通路,消費大眾無法完全瞭解、掌握食衣住行等相關產品細節(如:成分、價格、製程等),環境及消費者淪為弱勢。相較之下,「合作社」的經營理念及原則兼顧生命與環境的各種面向,形成另類3C產業:關懷(Caring)、社區(Community)、氣候(Climate);並用心營造3H的生活:人性(Humanity)、健康(Health)、幸福(Happiness)。

合作社經濟:逆勢中的社會定心丸

聯合國訂定2012年為「國際合作社年」,用意為加強全世界認識合作社的力量,並且呼籲各國政府訂定積極政策,促進合作社建立與成長聯合國訂定2012年為「國際合作社年」,用意為加強全世界認識合作社的力量,並且呼籲各國政府訂定積極政策,促進合作社建立與成長,此項舉動,更顯示出合作社在逆勢中具有的社會安定價值。尤其,日本在2011年311福島海嘯核災後,社會重新思考企業經濟、金融資本、政治追求利潤第一的市場經濟有限性,危害到國民社會秩序與金融安定,轉而以互助合作的「新社會經濟制度」, 創造人民生命與地區命運共同體的價值,重視金融資本追求公共與協同利益,協助地方發展產業經濟、中小企業及就業機會。這種互助合作的社會經濟倫理關係,以合作社企業經濟模式具體呈現平民經濟開發, 筆者亦提出台灣應以社會經濟制度「人-組織-環境」的關懷思維, 反省並轉換市場經濟利潤思維,重建個人-地區-社會-國家-全球之間,生命與環境休戚與共的關係(solidarity)。

回顧英國合作運動史 ,「國際合作社年」的啟示與意義,在於提醒世人對「生活/生產經濟制度」的選擇──「社會經濟制度」。社會經濟制度中,消費者主權的發揮,為確實滿足生活需求,社員以合作社組織進行共同購買,組織生產,遵循合作七大原則,經由社員共同治理、共同決定分配剩餘的方式,兼顧私有財產與共同資產,並且提撥公益金, 發揮社群關懷、社區照顧以及社會責任。

刺激消費,換來成長?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依Wilkinson與Pickett(2009)研究自由型市場經濟(英國、美國)與合作型市場經濟(德國、丹麥)之經濟成長問題。2007至2008年間,前者失業率上升,後者失業率下降。在2008年之後,德國受創較英國重,原因在於兩國政府以負債方式刺激唯物消費,追求經濟成長而造成問題。因此,德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結果,政府很難說服人民少儲蓄、多消費,尤其在生態衝擊下,應慮及排碳量與公共利益之政策。

在2009年,各國的經濟振興結合財政與綠色投資,投入鉅額於綠色運動, 表1中有些綠色投資佔淨復甦經費比例很高,分配在四個領域:資源節約(低碳汽車潔淨能源資源回收)、生活品質(綠色社區與住宅)、環境保護(包含防洪)、基礎建設(資訊科技與綠色運輸網),以南韓為最綠的計畫。

然而,當今社會重新思考「當凱因斯經濟戴上綠色帽子」,有以下的相關議題值得探討:

以消費刺激經濟成長適當嗎?消費者追求新奇,而生產者是否應不斷創新產品來刺激消費,其與浪費的區別何在?何謂生活中真實消費與生產?社會中,有哪些介面與組織可以直接提供產品真實訊息?政府如何提供有別於物質化的消費制度給人民?而人民的思維改變又如何徹底實踐?從消費者終端如何成為土地環境的守衛者?

世界各國用於經濟振興計畫中的綠色比例。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朱道凱譯(2010),《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原著:Tim Jackson, 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 Economics for a Finite Planet

兼顧環境、社會的經濟運動

在國際間,合作社企業以其自助、互助、團結、和平方式為紛爭社會帶來穩定與希望,成為市民(庶民)的合作事業運動發展,長期本於友愛、關懷原則出發,重視公平貿易、綠色環保運動,創造「自益-互益-共益」的社會經濟價值,形成彌補21世紀市場經濟、金融危機傷害下,脫離貧窮、改善所得、穩定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模式與機制。

在合作七大原則下,同時兼顧未來性(the Next)、自然環境(the Nature)、社會經濟網絡(the Network)3N發展。因此,筆者於2011年曾綜合國際合作經濟的主軸,提出如下3HCN的趨勢:

「人類關懷自然環境,創造健康的社區網絡,以擁抱下一個合作的幸福」「Human Caring the Nature, to create the Healthy Community Network, and to embrace the Next Cooperative Happiness.」

合作社發展的國際趨勢

歐盟「國際社會經濟會議」每年在不同城市舉行,其會議結論相呼應於與國際合作聯盟的議題,並且上陳至歐盟議會形成白皮書,具有政策意義而行之於歐盟各國。近十年間,該會議關注的議題與影響的作為列舉如下:

2000年,藉各種合作社在地平衡城鄉差距與發展,改善所得。

2002年,在瑞典舉行,促進公民社會以合作社經濟發展;歐盟推動81個跨國跨地區經濟開發與促進就業計畫,甚至合作社長期投資於廣播電台進行藝文與教育活動。英國開始立法提倡「社區公益公司」(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CIC)法案。

2003年,在西班牙薩拉曼卡(Salamanca)舉行,以合作金融組織為核心,呼籲各國政府釋放法律空間,建立社會經濟組織網絡,共同活化地區經濟。

2004-05年,在雅典、波蘭舉行,歐盟強調以勞動合作社提供社會照顧與福祉,重視社會型合作社的推動與微型融資在地經濟創業。聯合國訂定「2005微額信貸年」,以降低貧窮人口為目標。

設立葛拉敏銀行,開創微型貸款予窮人進行創業的孟加拉經濟學者尤努斯。圖片來源:http://www.kuqin.com/chuangye/20091010/70632.html2006年,英國「社區公益公司」修法,確立合作社與非營利組織共同體之法律地位,有助於解決人力仲介公司之剝削、社區就業及經濟問題。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頒予孟加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教授,獎彰其以微型融資協助婦女與弱勢者脫離貧窮。

2007年至今,英國與歐盟各國修法,特別關注與勞動合作社相關之國內勞工法與社會福利,推動社會型事業(Social Enterprises)以擴大經營與發展空間,因應高齡化、少子化的社會和失業問題。

2008年,有鑒於美國金融危機問題,國際合作聯盟提出合作金融將受害人口與損失降至最低,鄭重呼籲各國政府重視發展「合作經濟模式」穩定社會經濟。日本推動生活、生命產業為發展重心,稱為「新社會經濟制度」。 信用金庫、信用組合等協同組織強調金融機關的存在意義,有二方面:「協同組合銀行的社會責任」與「地域密着性」;「民主的統治性、獨立性」。(安田原三、相川直之、笹原昭王編2007、2008)

2009年,歐盟31國提出各種社會經濟計劃與財政稅法上之優待,尤其提供農業、文化、住宅、勞動、社會型合作社以及社員交易之弱勢者合作社免稅與優待。 瑞典的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籌組「合作社創業平台」,陪伴失業者、婦女、青年訓練,促進重返職場、選擇合作社、或社會型企業與微型創業,強化合作社、社會經濟事業(Social Economic Enterprises)之資訊與經營能力,培植青年重視環保經濟與土地環境。反映至2011年國際合作聯盟「以合作社培植婦女」,具體地實踐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

2010年,英國與歐盟修法並推動社會型事業發展,日本修訂「新公益法人」相關規定;因應全球金融危機,研究美國銀行界「社區再投資法」(CRA),信用組合、信用金庫鄭重地提出「The NEXT」計畫,強調建立獨立的合作社組織與社員自主關係,強化合作金融體系成為地方核心,提供關懷市民、中小企業之金融,扮演「社會倫理投資組織」,發揮「友愛經濟」,建構社會經濟組織網絡,累積社會資本,共同活化地區經濟。 (未完待續)

【經濟可以不一樣】系列文章

※ 專題介紹:經濟發展與環保非得勢不兩立嗎?在 保育生物多樣性的過程中,許多人看見了守護自然資本的價值,並在資本主義之外,開拓了提供更友善環境、土地和生產者、消費者的經濟模式。自本週起,生物多 樣性專欄將連載【經濟可以不一樣】專題,希望透過實際案例,提供讀者不同思維角度,看見更多經濟發展的可能性。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註】

  1. 參考梁玲菁(2011/10/14),〈國際合作經濟主軸與綠色發展〉,2011台灣合作事業發展研討會與談文稿。
  2. 大鳩 茂男(2011),《協同運動與新社會制度》,合同出版株式會社。梁玲菁(2011/12),〈微型與合作金融〉,《台灣金融的未來》,新台灣國策智庫。
  3. 神戶大地震之後,日本生活俱樂部協同組合之社員主動進入災區運送糧食、關懷災民、協助災後重建。APEC颱風與社會研究中心總部設於台北,於2103年將於印尼舉辦婦女災後重建研習營。
  4. 作者於2011/3/7-8於「全國婦女國是會議」中提出思維建言,並強調以「社會經濟制度」取代宣言中「混合式經濟」用詞,亦即重視發展合作經濟制度。
  5. 吳克剛教授譯本。
  6. 依合作社法第23條提列。
  7. 梁玲菁(2011/04/12),〈合作經濟的綠色環境保護運動〉,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之「2011地球月活動」。參閱朱道凱譯(2010),《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原著:Tim Jackson, 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 Economics for a Finite Planet,第7章,早安財經文化。
  8. 參閱朱道凱譯(2010),第10章。
  9. After the Crash: Building a New Economic Future the Co-operative Way(2009) http://www.andrewbibby.com/pdf/Co-op_After%20The%20Crash%20Report%20final%2026.10.09.pdf
  10. 梁玲菁(2010/3/31),「99年度合作事業專題研究會-合作事業租稅負擔之合理性探討」之與談資料,台灣合作事業發展基金會。梁玲菁(2009),〈國際合作運動---平民經濟開發〉,慶祝國際合作節專題演講。
  11. 參見高橋克英(2009),《信金、信組的競爭力》,中央經濟社。長谷川 勉(2000),《協同組織金融的形成與動態》,日本經濟評論社。

Top

 
 

PM2.5納入空品標準 改善預估要60億

「環境報導」2012年5月15日台北訊,朱淑娟報導

環保署14日發布實施細懸浮微粒PM2.5納入空氣品質標準,原本現在使用的空氣污染指標(PSI, Pollutant Standards Index)是由七種污染物監測所得,包括:總懸浮微粒、PM10(粒徑小於等於十微米的懸浮微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鉛。加計PM2.5後污染物增為八項。

發布實施後,環保署即開始推動各項減量措施,目前在環保署網站上看到的空氣品質監測還是採取自動監測,從今年8月起將在全國30個測站增設手動監測設備,未來判定是否符合空氣品質標準是以手動法為主。(由於手動比自動所測值少20%~30%,採手動法仍有爭議)

依空氣污染防治法第二、五、六條規定,每三年修正「污染防治區」是否符合空氣品質標準,因此三年後民眾才能第一次得知所住地區的PM2.5是否符合標準。

環保署空保處處長謝燕儒表示,未來空氣污染指標也將改為「空氣質量指數」(AQI, Air Quality Index),是一個較具有健康概念的進步指標。而 PSI與AQI的差異就是AQI加計了PM2.5。

學界、民間、政府互動促成政策立法

PM2.5會造成新生兒早產、體重過輕、兒童氣喘與過敏,醫界也指出75%得肺癌女性並沒有抽煙,最主要的禍首極可能就是PM2.5。

但過去有關PM2.5的危害較少受到關注,環保署從2005年起才開始在全國57個空氣品質測站加設PM2.5自動監測設施。

2010年7月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在國光石化討論過程中提出「國光石化營運造成PM2.5與健康及能見度之影響」報告,隨後引發各界關注,2011年4月3日馬英九總統參加彰化醫界聯盟反國光石化餐會時,當場承諾管制PM2.5,環保署的管制進度急轉直下,經過1年多研議終於公告。

PM2.5標準各界看法不一

環保署公告的PM2.5管制值是24小時平均值35微克/每立方公尺,年平均值15微克,預計2020年達到這個目標。而長期目標希望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目標,24小時平均值 25微克/每立方公尺,年平均值 10微克/每立方公尺。

環保署統計,2010年全國PM2.5濃度年平均值31.4微克校正回手動檢測值是 20.8 微克,但不論自動、手動數值都遠超過草案所訂目標15微克,環保署認為要達到這個與美、日相同的標準很困難。

不過民間團體認為環保署訂定的標準沒有企圖心、也不足以保障民眾健康。包括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彰化醫界聯盟都認為應訂定與WHO相同標準。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則認為,對「空污重災區」的高屏地區而言,這個年平均值應達不到,建議針對高屏地區標準應再加嚴。

前環保署長、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重信則建議,民眾90%的時間都在室內,至少在室內空氣品質方面,屬於敏感族群的醫院、學校等地區應訂定更嚴格標準。

標準如何達到有待檢驗

不過工業局、國營事業在之前一場公聽會中表達標準訂的太嚴,環保署也預估如果要達到這個標準,各相關產業需投入60億元改善空氣污染,未來相關行業改善態度、成效也應持續追蹤檢討。

而境外傳輸污染減量也是一大挑戰。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也質疑,環保署首先應落實空污法第8條的總量管制,並指定總量管制區,管制區空氣不符合標準時,主管機關可指定污染削減目標及期限,可惜公告後至今一直未落實。

環保署空保處長謝燕儒回應,未來將加嚴汽柴油車排放及油品標準,減少化石燃料、加嚴電力業、鋼鐵業等排放標準。而過去台灣的環保法規標準多數直接採用國外標準,PM2.5是少數試著建立本土研究、也是近年來具代表性的空氣品質立法。

※ 註: 什麼是PM2.5

空氣中存在許多污染物,其中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稱為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PM粒徑大小有別,小於或等於2.5微米(µm)的粒子,就稱為PM2.5,通稱細懸浮微粒。PM2.5只有頭髮直徑的28之1,可穿越細支氣管壁直達肺泡,同時干擾肺內的氣體交換,引起發炎反應。

包括電廠、石化廠、煉鋼廠等工業、以及汽機車廢氣、營建工程、裸露揚塵等都會排放原生性、衍生性PM2.5。其中衍生性來源遠大於原生性,成因也較複雜,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氣態前驅物在大氣中經複雜化學反應都會形成PM2.5。
而台灣位於亞洲季風區下游,在春、冬兩季東北季風強盛時污染物也隨之傳送到境內,統計境外傳輸佔台灣PM2.5濃度37%。

此外民眾一些生活習慣,包括二手煙、烹調、放鞭炮、拜香、燒金紙、放煙火等都會製造PM2.5。在一些特定節日後,常發現天空迷迷朦朦,誤以為是霧,但其實是PM2.5濃度太高導致視線不良。

 表1:國際PM2.5空氣品質標準
除美國、日本已立法規範,其他屬建議值或尚在草案階段。資料來源:環保署

 表2:2010年各空氣品質區pm2.5年平均濃度(資料來源:環保署)

Top

 

藻礁存亡 和時間賽跑 不在籌款研究

請立即劃設「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不要再等了!
作者:搶救觀新藻礁行動聯盟

藻礁所形成的地景之美,無以言喻。(攝影:呂東杰)針對5/10桃園縣政府發佈「不等農委會了!保育藻礁縣府決定自籌經費研究最適搶救策略」新聞稿,以大堀溪文化協會等百餘團體所組成的「搶救觀新藻礁行動聯盟」緊集串連後做出回應表達強烈的訴求:藻礁存亡,和時間賽跑,當前急務不應是慢條斯理的籌款研究,而應是立即劃設「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不要再等了!

桃園縣政府聲稱要自籌千萬元進行搶救,實質上仍僅屬研擬階段,未見時程規劃與具體行動;尤其是本案已延宕三年半,在此藻礁危急存亡之秋,卻仍未見新聞稿中明確表達劃設「自然保留區」的宣示,令民間保育團體深感憂心,懷疑這會不會是另一個空轉的開始?

劃設「自然保留區」與「研究」是可以並行不悖的,也唯有先予以劃設,對瀕危的藻礁才有具體的保障以遏止藻礁區生態的持續惡化;事實上有關藻礁,國內早已有最具權威性與公信度學者專家在三年多前提出並經確定,如今縣府如繼續以研究之名拖延劃設,任令觀新藻礁區周邊的汙染擴大,極可能不等研究完成,唯一仍在生死掙扎中存活的藻礁區群已經香消玉殞了。觀新藻礁四年來的生態每況愈下,正是因為行政體系怠忽職責未能劃設自然保留區所致,因此聯盟疾呼:救礁如救人,請把握黃金搶救時間,立即劃設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如果行政機關不能立即依各項文書決議宣布劃設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積極有效的對觀新藻礁展開保育措施,聯盟將針對延宕三年半的行政疏失向監察院舉發,並發動另一波更強大的護礁行動,

因為縣內工業區及工廠林立,環保單位對工業廢水控管無力,導致目前觀音鄉大堀溪以北的北桃園海岸藻礁區一片死寂,如今僅存觀音鄉小飯壢溪口到新屋鄉後湖溪口約4.5公里長的「觀新藻礁區」尚有無節珊瑚藻仍持續生長造礁,是桃園僅存的海岸淨土;然而這片淨土卻也因為工業廢水污染隨著海流漂移影響,生態日益萎縮。根據特生中心劉靜榆博士逐年調查研究資料顯示,觀新藻礁若不即時有效的遏阻汙染源,恐怕不出幾年,也將隨著北桃園成為死寂的海岸。

搶救觀新藻礁行動聯盟在4月24日於立院召開公聽會,經朝野三黨五位立委聯合主持作成決議要求農委會林務局在二周內畫設觀新藻礁為「自然保留區」。後經5月2日於立院再開協調會,著由林務局拜會桃園縣政府,視縣府態度作為中央是否接手劃設依據。如今縣府未能明確表達劃設,聯盟認為應該是中央主動督促提醒的時候了。若桃園縣政府無意立即劃設,中央主管機關的農委會林務局應責無旁貸的挑起重任接手劃設,並即刻展開保育搶救的措施。

桃園縣政府在延宕多時之後突然標榜要自籌1000萬聘請國內外專業人士做調查研究,令人合理懷疑又是畫畫大餅以持續空轉遂行其他目的?縣府是否真心要護礁,聯盟認為可以觀察其對「自然保留區」劃設的決心與速度來證明;中央主管機關的林務局是否用心挽救觀新藻礁,也可以在相對的互動交流裡洞見觀瞻。搶救觀新藻礁行動聯盟將持續觀察後續發展,因為為子孫護衛淨土是環保團體永不放棄的理想。

Top

 

黑鮪季開打 吃不吃費思量

本報2012年5月1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黑鮪魚拍賣一景。(攝影:柯金源)漁業署近日發布新聞稿指出,「根據國際漁業組織所提出之科學數據或管理建議,及我國對黑鮪漁業所採取的嚴格管理措施,黑鮪資源仍屬穩定」,民眾可安心食用。不過,根據記者查詢及採訪結果,黑鮪魚撈捕的數量從十年前上萬隻到去年不到1000隻,黑鮪魚資源在短短十年間急遽改變,並不如漁業署所言樂觀。

漁業署:黑鮪數量增加民眾可安心吃

每年4、5月黑鮪魚洄游至太平洋,正是漁民捕捉的良機,屏東縣政府也在此時舉辦黑鮪季活動,台灣十年前首開黑鮪魚季,將黑鮪魚推向國內市場,目前國內撈捕的黑鮪魚都是供內需市場。漁業署遠洋漁業組長黃鴻燕即認為,台灣民眾應享用如此高級魚貨,而不須都外銷給外國人吃。

不過,不少學者專家無法樂觀以對,不少人為文表達關切黑鮪資源狀況以及台灣黑鮪漁業的未來,甚至呼籲不要吃黑鮪魚。對此,漁業署認為太平洋黑鮪資源量尚屬穩定,因為屏東或宜蘭漁民所捕撈的係北太平洋黑鮪,尚未過漁;再以捕獲數量統計,迄至5月11日止,共捕獲114尾,相較於去年同期98尾略增;且今年係屬潤4月,黑鮪魚季節較以往似有延後現象。

黑鮪魚產量少 漁業署:日菲管太嚴

對於黑鮪魚產量減少,漁業署認為是因傳統作業漁場日本南部外海至菲律賓外海的保育意識高漲,加強其專屬經濟海域之執法強度,間接限縮台灣漁民可作業的漁場;另外,油價高漲,使得漁船皆轉往公海捕撈其他魚類,捕撈黑鮪船數逐年減少;再加上近年來天氣異常、氣候變遷等因素,亦可能使黑鮪迴游路線改變。

簡而言之,漁業署認為近期黑鮪捕獲量有日趨增加現象,北太平洋黑鮪資源狀況,尚需長時間的觀察與評估,目前論斷資源有問題,似乎言之過早。

責任漁業無法保障漁業資源

台灣已於2011年實施黑鮪漁獲證明書(CDS)及綁繫標籤(tag)等管理措施,漁業署認為此項措施足以顯示台灣在養護及管理該黑鮪資源投入實際作為及貢獻。也就是說,只要遵照國際規範走、符合配額捕抓就沒問題。然而,這種所謂的責任漁業所分配的撈捕額度,通常都太高,再加上違法捕捉,漁業資源還是不斷減少。

黑鮪減少撈捕不划算 漁民遁走

東港黑鮪魚上腹肉質鮮美,油脂豐富,含有DHA及不飽和脂肪酸,入口即化,是生魚片的極品。(圖文:東港區漁會網頁)黑鮪魚兩大魚貨集散地有北蘇澳、南東港之稱,蘇澳漁會總幹事林月英表示,當地漁船大多都是混獲,並沒有專針對黑鮪魚的漁船,黑鮪魚捕獲量也不多。蘇澳漁會部分黑鮪魚的統計來自高雄籍漁船,因為冰藏以及價格考量,到此卸貨。

東港漁會總幹事林漢丑說,今年黑鮪魚撈捕量至今70尾,比去年同期73尾少。黑鮪魚撈捕量由前年980隻到去年的784隻,都顯示越來越難撈捕;每公斤價格也由去年1740元到今年1600元。

撈捕所需的補給品、漁具、油料以及外籍漁工等成本逐年增加出船意願減少,一趟船所花的油料佔出船成本的一半,一趟船所得往往不敷成本,漁民生計大受影響。

漁業署雖開放600艘漁船作業配額,作業漁船逐年減少。依據漁業署統計,實際參與作業的漁船2009年490艘、2010年350艘、去(2011)年減少至實際作業290艘,今年預估240艘。東港漁會則由2009年335艘減少2011年206艘。

太平洋黑鮪族群元氣大傷 應檢討守護之道

根據漁業署統計,2010年太平洋黑鮪魚捕獲量為1384隻,2011年994隻。台灣綠色和平組織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表示,10年前台灣還可以捕到上萬隻黑鮪魚,現在卻連1000隻都不到。「鮪魚是全球洄游性物種,可見族群數正在快速崩解!」

其實,北太平洋黑鮪的研究尚不足夠,並不如西太平洋,幾乎將每一種魚種都翻遍了。綠色和平組織高于棻認為,漁業署與其告訴民眾安心吃黑鮪魚,更應檢討漁業資源,和漁民坐下來好好了解如何保護漁業資源。

站在生物多樣性以及海洋生態平衡,不該再吃大魚了。高于棻說,黑鮪魚屬於食物鏈頂端物種,一旦數量減少,也將連帶造成次級消費者增生,整個海洋生態的穩定與健康也隨之改變。高于棻也指出,黑鮪魚體內累積的重金屬、汞又比小型魚更高,汞會對孕婦、小孩神經系統產生影響。

Top

 

暖化新事證 英國外海出現溫暖海域魚種

本報2012年5月15日綜合外電報導,沈瑞筠編譯,蔡麗伶審校

英國海水溫度升高,導致黑鮪魚、長尾鯊及鯷魚等暖水物種越來越常見(節錄自英國衛報畫面Getty Images/DeAgostini)英國海域出現外來的暖海水物種,包括鯷魚、魟魚、黑鮪魚、長尾鯊均向北方擴散,而現在英國海域的海水均溫已接近與歐洲南部溫暖的海溫。

由海洋科學家所發表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原是地中海或西班牙加納利群島市場上才看得到的許多魚種,現在越來越常在英國的康瓦爾、德文郡、漢普郡、蘇塞克斯等地海域出現,可說是氣候變遷已改變自然生態的證據。

在英國西南海域,漁夫還有生態學者觀察到大量的黑鮪魚、鱗魨科魚類、魟魚、長尾鯊及翻車魚;在英國南部海域,甚至擴及北海,越來越常捕獲鯷魚、紅鯔魚、黑鱸、魴魚,彷彿這些魚已分佈在這些海域。在北海,大部分的拖網船現在可以捕撈到越來越多的烏賊,這可是地中海餐廳的招牌菜,數量多於過往捕撈的鱈魚、黑鱈。

由英國及蘇格蘭政府合作的「長期海域氣候變遷衝擊夥伴計畫」(marine climate change impacts partnership , MCCIP)提出報告指出,由於必須對抗外來種的威脅及不尋常的疾病,原生魚種及漁業將會受到嚴重的危害衝擊。

英國海洋環境部長Richard Benyon表示,氣候變遷正在影響漁業資源的分佈,而這些現象將考驗與衝擊決策者、漁業管理及漁業本身。他表示,必須由整個海洋為出發點思考。「如果魚群不在海中的特定點,而是在其他地方,我們需要有漁業管理政策確保漁業資源的永續。無論牠們在哪裡,我們認知到我們得更睿智的因應迅速變動的生態系統。」

此研究結果立基於最新的科學資料,呈現未來20年拖網船若想捕捉英國人最愛的魚種(比方鱈魚),隨著冷海水向北偏移,船隻需要航向越來越北才有辦法捕捉這些原先分佈於英國海域的魚種;同時溫暖的海水也對貽貝養殖業者造成威脅。

科學論文與研究報告上的圖表顯示,bib這種南方的魚類,20年間分佈範圍向北擴張了342公里;於此同時北海的常見魚種如鱈魚、比目魚及綠青鱈(saithe)的分佈深度則在10年間增加了5.5公尺。

該研究亦警告,如果北愛爾蘭和蘇格蘭的海水溫度每增加攝氏1度,貽貝類的產出則會下降50%;且預測猛烈的海洋風暴頻度的增加將會對鮭魚箱網養殖產生「可觀的經濟影響」,因風暴將會導致數百萬的鮭魚逸出箱網並與在野外繁殖。

不論在歐洲,或是在世界各地,未來英國與外國船隊的衝突會更常見;歐盟與法羅群島和冰島政府間為了控制西北大西洋的鯖魚資源的爭議是一個徵兆。

法國和西班牙的船隊現在希望能進入海峽捕鯷魚,因為鯷魚已從比斯開灣(法國北部、西班牙西部)消失,這讓英國南部海岸的漁夫非常氣餒。

2010年,在冰島及法羅群島單方面提高了鯖的捕獲量後,蘇格蘭的船長們在Peterhead封鎖碼頭阻止法羅群島船隊的魚貨上岸。冰島及法羅群島聲稱因氣候變遷之故,鯖魚在他們的海域繁衍更多後代,這個說法受到歐盟的質疑。

關於氣候變遷的影響他們的說法引起爭議,在冰島及法羅群島拒絕協商較低的捕獲量後,歐盟正起草制裁計劃。

由於這些爭議及急遽增加的鯖魚捕獲量超過永續漁業的上限,海洋管理委員會(The 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已經停止了歐洲8個鯖魚船隊的永續漁業生態標籤。

該報告首次發布於5月8日於英國愛丁堡的世界漁業大會(World Fisheries Congress),這是此會議第一次在歐洲舉辦。會中查理王子也表示,若缺乏更多的合作及對永續發展更實際的行動,他憂心漁業的過度捕撈現象會更加氾濫。「世界上有許多人依賴海洋為生,他們的生計完全依賴海洋的承載力及回復力,這些仰賴在我們現在採取有智慧的行動。」

全世界有上億人仰賴魚類做為他們的主要蛋白質來源,發展中國家在2008年出口270億美元的魚和海鮮,遠比棉花或咖啡來得高。 MCCIP報告說明,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熱帶地區的「顯著下降」,到2050年可導致高達300億美元的損失。查爾斯王子說:「這是個嚴肅的社會和經濟議題。如果漁業資源耗竭,社會和經濟亦萬劫不復。」

在不列顛群島、丹麥及愛爾蘭的船隊,最先出現的改變就是他們捕獲了大量的豚鼻魚(boarfish),一種橙色骨感的魚。10年前在不列顛群島尚未聽聞過豚鼻魚,去年船隊共捕獲了130萬噸,用來作為養殖漁業的魚飼料。

MCCIP報告指出,鯖魚的爭端是給漁業、決策者及政府一個明確的警告,他們必須開始密切合作漁業資源的經營管理及保育,氣候變遷的影響是無國界的。這也意味著,隨著受保護魚種分佈範圍改變,現行政策也該調整海洋保護區或禁魚區劃設位置。在波羅地海,丹麥的博恩霍爾姆島(Bornholm)便為產卵的鱈魚設立了一個封閉區來保護牠們。

※ 參考資料:英國衛報報導

Top

 

向吸管宣戰! 倫敦餐廳不提供吸管

摘錄自2012年5月14日台灣醒報報導

倫敦多家餐廳為了響應環保,即日起將串連發起「不主動」提供吸管活動,目前已獲得29家餐廳響應,根據統計,光是英國各地麥當勞餐廳每天提供的吸管數量,就多達3500萬支,最後都變成了無法回收的垃圾。另外,海洋保護協會也指出,英國海岸的垃圾,其中塑膠就佔了六成以上。

發起這項活動的波頓表示,當初他的朋友在2010年搭乘一艘以塑膠打造的船橫渡太平洋,彰顯海洋中「垃圾島」充斥的問題,他事後邀集專家,思考如何將這些海洋垃圾回收再製的可能性,「我們從倫敦蘇活區餐廳開始以身作則,以更負責任的態度面對綠色議題,我們訴求的是,確保垃圾能更集中管理,不是全部都丟到掩埋場解決了事。」

這項名為「向吸管宣戰」的活動,目前從倫敦市中心的蘇活區開始,未來還要擴大宣傳,目前已有29家餐廳響應,訴求相當簡單,除非消費者先提出,否則餐廳一律不再主動提供吸管給顧客,藉機減少垃圾量與愛護地球。

英國海洋生態保護協會代表史諾丹表示,「從實際調查發現,海洋充滿著無數使用過的吸管,塑膠對海洋生態是很嚴重的問題,光在英國海岸發現的垃圾,塑膠就佔去六成以上。」

該活動指出,英國麥當勞餐廳一天會提供3500萬支吸管給顧客,最後都變成了垃圾,目前參與的廠商包括酒吧、餐廳與飯店。

Top

 

搶救百歲珍貴老樹 連署行動中

主辦單位:新店碧潭護樹志工隊

老樹與屋舍和諧相倚,一直是都市中最溫暖的一抹綠......
保護”芒果阿祖”話說從頭:

百歲老樹"芒果阿祖",從日治時期守護碧潭國校路二巷公有地,樹高超過六層樓,樹圍245cm,直徑78cm。是有珍貴老樹之實,而尚未被列管珍貴老樹的寶貴公共財!因新北市公有地強制都更,而成為都更受害者。

都更審議尚未完成,新北市任由建商漠視公有地上百歲老樹。建商無視居民叮嚀,兩次非法使用挖土機嚴重傷害樹幹、樹身,並粗暴堆置一人高廢棄物在老樹身上,長達一個月,影響老樹養分輸送與生命健康。建商巧取65%公有地,只想清除老樹種水泥景觀高樓賣錢。甚至急躁提出粗糙移植必死計畫,亟欲在高溫四月大熱天粗暴移植,視百歲珍貴公共財為無物。

芒果阿祖是稱為「土檨仔」的漆樹科植物,綠皮果小果肉纖維多,滋味濃郁香甜。是荷蘭人據台時期,約西元1562年引進台灣。經多年繁殖成為適合台灣風土之果樹與觀賞植物。樹幹高大,新梢微紅,花穗呈金黃色。

超過百歲土芒果樹因砍伐日漸稀少,都市中百歲老土芒果樹更為罕見。從碧潭西岸小赤壁,即能看見芒果阿祖與碧潭吊橋為伴,芒果阿祖無疑是碧潭吊橋軸線上,珍貴的人文與自然資產。

芒果阿祖樹幹粗壯高大,嬌小女生要三人合抱,大男生手長至少要兩人才能合抱。松鼠、喜鵲、大卷尾、樹鵲......都是芒果阿祖好朋友。

我們呼籲新北市原地列管百歲老樹芒果阿祖,讓老樹與都更共榮共存,解決方法如下:
(1)新北市依樹保法第5條登錄列管珍貴老樹原地保護。依第11條撥用公有地原地保留。依第15條請建商變更設計,原地保留百歲老樹。何況建商權利審議尚未完成,也尚未申請建築執照。

(2)新北市府可不同意權利變換,將芒果阿祖棲地劃出都更範圍,原地保留公有地老樹。公有地強制都更,公有地老樹不該成為都更受害者,公有地都更不能只有蓋滿水泥大樓,而應該保留碧潭歷史意義的珍貴老樹。

(3)建商自動修改建築圖,退縮23樓建築,保留芒果阿祖為開放空間綠地。台北市徐州路、國稅局板橋分局護樹行動,最後建商修改設計,老樹與建物共榮共存!

老樹碰上都更或開發,絕不是雞蛋碰石頭的零和遊戲。有心用心留下一棵百年老樹,為小孩為台灣留一把泥土,一棵故鄉味的老芒果樹。

新店碧潭護樹志工隊、綠色陣線協會、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綠黨發起搶救百歲老樹原地保留!

網路連署支持請加入連署平台
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2042915484100

按讚加油請見臉書最新訊息
http://www.facebook.com/bitantree

 

搶救碧潭百年老樹懶人包

1.公視"我們的島" 第653集《老芒果樹 何去何從》 (圖文版)
http://e-info.org.tw/node/76422

2.公視"我們的島" 第653集《老芒果樹 何去何從》 (影音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o4O-iK7yEA&feature=BFa&list=PLDA81739EB40E4AA5

3.都更。芒果樹--都市更新下的歷史、生態破壞
http://blog.yam.com/munch/article/48636782

4.芒果老樹與碧潭吊橋簡明圖說
http://campaign.tw-npo.org/2012042915484100/announce/2012042915484100attachfile1.pdf

5.搶救碧潭公有地百歲老樹"芒果阿祖"圖說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28143177243345.77205.327816973942632&type=1

6. 紙本連署書下載
http://campaign.tw-npo.org/2012042915484100/announce/2012042915484100attachfile2.doc

Top

.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葉人豪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