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聯合國訂定2012年為「國際合作社年」,秘書長潘基文希望透過合作社的經營理念,廣泛提醒國際社會,這是一種兼顧經濟活絡與社會責任的可行方式。在台灣,我們對合作社認識或許不深,究竟它具備何種特質?國際上又有哪些推動合作社經濟的措施呢?且看今日專欄。
21世紀,全球面臨戰爭衝突、氣候環境變遷、以及全球金融與貨幣脆弱性等天災人禍,促使人們反思、檢討現行社會、經濟體制上的缺失,進一步謀求更完備的策略。現行自由市場經濟制度下,企業以賺取「最大利益」為取向,大規模消耗自然資源,壟斷產銷通路,消費大眾無法完全瞭解、掌握食衣住行等相關產品細節(如:成分、價格、製程等),環境及消費者淪為弱勢。相較之下,「合作社」的經營理念及原則兼顧生命與環境的各種面向,形成另類3C產業:關懷(Caring)、社區(Community)、氣候(Climate);並用心營造3H的生活:人性(Humanity)、健康(Health)、幸福(Happiness)(註1)。
合作社經濟:逆勢中的社會定心丸
聯合國訂定2012年為「國際合作社年」,用意為加強全世界認識合作社的力量,並且呼籲各國政府訂定積極政策,促進合作社建立與成長,此項舉動,更顯示出合作社在逆勢中具有的社會安定價值。尤其,日本在2011年311福島海嘯核災後,社會重新思考企業經濟、金融資本、政治追求利潤第一的市場經濟有限性,危害到國民社會秩序與金融安定,轉而以互助合作的「新社會經濟制度」(註2), 創造人民生命與地區命運共同體的價值,重視金融資本追求公共與協同利益,協助地方發展產業經濟、中小企業及就業機會。這種互助合作的社會經濟倫理關係,以合作社企業經濟模式具體呈現平民經濟開發(註3), 筆者亦提出台灣應以社會經濟制度「人-組織-環境」的關懷思維(註4), 反省並轉換市場經濟利潤思維,重建個人-地區-社會-國家-全球之間,生命與環境休戚與共的關係(solidarity)。
回顧英國合作運動史(註5) ,「國際合作社年」的啟示與意義,在於提醒世人對「生活/生產經濟制度」的選擇──「社會經濟制度」。社會經濟制度中,消費者主權的發揮,為確實滿足生活需求,社員以合作社組織進行共同購買,組織生產,遵循合作七大原則,經由社員共同治理、共同決定分配剩餘的方式,兼顧私有財產與共同資產,並且提撥公益金(註6), 發揮社群關懷、社區照顧以及社會責任。
刺激消費,換來成長?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依Wilkinson與Pickett(2009)研究自由型市場經濟(英國、美國)與合作型市場經濟(德國、丹麥)之經濟成長問題。2007至2008年間,前者失業率上升,後者失業率下降。在2008年之後,德國受創較英國重,原因在於兩國政府以負債方式刺激唯物消費,追求經濟成長而造成問題。因此,德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結果,政府很難說服人民少儲蓄、多消費,尤其在生態衝擊下,應慮及排碳量與公共利益之政策(註7)。
在2009年,各國的經濟振興結合財政與綠色投資,投入鉅額於綠色運動(註8), 表1中有些綠色投資佔淨復甦經費比例很高,分配在四個領域:資源節約(低碳汽車潔淨能源資源回收)、生活品質(綠色社區與住宅)、環境保護(包含防洪)、基礎建設(資訊科技與綠色運輸網),以南韓為最綠的計畫。
然而,當今社會重新思考「當凱因斯經濟戴上綠色帽子」,有以下的相關議題值得探討:
以消費刺激經濟成長適當嗎?消費者追求新奇,而生產者是否應不斷創新產品來刺激消費,其與浪費的區別何在?何謂生活中真實消費與生產?社會中,有哪些介面與組織可以直接提供產品真實訊息?政府如何提供有別於物質化的消費制度給人民?而人民的思維改變又如何徹底實踐?從消費者終端如何成為土地環境的守衛者?
兼顧環境、社會的經濟運動
在國際間,合作社企業以其自助、互助、團結、和平方式為紛爭社會帶來穩定與希望,成為市民(庶民)的合作事業運動發展,長期本於友愛、關懷原則出發,重視公平貿易、綠色環保運動,創造「自益-互益-共益」的社會經濟價值,形成彌補21世紀市場經濟、金融危機傷害下,脫離貧窮、改善所得、穩定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模式與機制。
在合作七大原則下,同時兼顧未來性(the Next)、自然環境(the Nature)、社會經濟網絡(the Network)3N發展。因此,筆者於2011年曾綜合國際合作經濟的主軸,提出如下3HCN的趨勢:
「人類關懷自然環境,創造健康的社區網絡,以擁抱下一個合作的幸福」「Human Caring the Nature, to create the Healthy Community Network, and to embrace the Next Cooperative Happiness.」
合作社發展的國際趨勢
歐盟「國際社會經濟會議」每年在不同城市舉行,其會議結論相呼應於與國際合作聯盟的議題,並且上陳至歐盟議會形成白皮書,具有政策意義而行之於歐盟各國。近十年間,該會議關注的議題與影響的作為列舉如下:
2000年,藉各種合作社在地平衡城鄉差距與發展,改善所得。
2002年,在瑞典舉行,促進公民社會以合作社經濟發展;歐盟推動81個跨國跨地區經濟開發與促進就業計畫,甚至合作社長期投資於廣播電台進行藝文與教育活動。英國開始立法提倡「社區公益公司」(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CIC)法案。
2003年,在西班牙薩拉曼卡(Salamanca)舉行,以合作金融組織為核心,呼籲各國政府釋放法律空間,建立社會經濟組織網絡,共同活化地區經濟。
2004-05年,在雅典、波蘭舉行,歐盟強調以勞動合作社提供社會照顧與福祉,重視社會型合作社的推動與微型融資在地經濟創業。聯合國訂定「2005微額信貸年」,以降低貧窮人口為目標。
2006年,英國「社區公益公司」修法,確立合作社與非營利組織共同體之法律地位,有助於解決人力仲介公司之剝削、社區就業及經濟問題。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頒予孟加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教授,獎彰其以微型融資協助婦女與弱勢者脫離貧窮。
2007年至今,英國與歐盟各國修法,特別關注與勞動合作社相關之國內勞工法與社會福利,推動社會型事業(Social Enterprises)以擴大經營與發展空間,因應高齡化、少子化的社會和失業問題。
2008年,有鑒於美國金融危機問題,國際合作聯盟提出合作金融將受害人口與損失降至最低,鄭重呼籲各國政府重視發展「合作經濟模式」穩定社會經濟。日本推動生活、生命產業為發展重心,稱為「新社會經濟制度」(註9)。 信用金庫、信用組合等協同組織強調金融機關的存在意義,有二方面:「協同組合銀行的社會責任」與「地域密着性」;「民主的統治性、獨立性」。(安田原三、相川直之、笹原昭王編2007、2008)
2009年,歐盟31國提出各種社會經濟計劃與財政稅法上之優待,尤其提供農業、文化、住宅、勞動、社會型合作社以及社員交易之弱勢者合作社免稅與優待(註10)。 瑞典的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籌組「合作社創業平台」,陪伴失業者、婦女、青年訓練,促進重返職場、選擇合作社、或社會型企業與微型創業,強化合作社、社會經濟事業(Social Economic Enterprises)之資訊與經營能力,培植青年重視環保經濟與土地環境。反映至2011年國際合作聯盟「以合作社培植婦女」,具體地實踐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
2010年,英國與歐盟修法並推動社會型事業發展,日本修訂「新公益法人」相關規定;因應全球金融危機,研究美國銀行界「社區再投資法」(CRA),信用組合、信用金庫鄭重地提出「The NEXT」計畫,強調建立獨立的合作社組織與社員自主關係,強化合作金融體系成為地方核心,提供關懷市民、中小企業之金融,扮演「社會倫理投資組織」,發揮「友愛經濟」,建構社會經濟組織網絡,累積社會資本,共同活化地區經濟(註11)。 (未完待續)
【經濟可以不一樣】系列文章
※ 專題介紹:經濟發展與環保非得勢不兩立嗎?在 保育生物多樣性的過程中,許多人看見了守護自然資本的價值,並在資本主義之外,開拓了提供更友善環境、土地和生產者、消費者的經濟模式。自本週起,生物多 樣性專欄將連載【經濟可以不一樣】專題,希望透過實際案例,提供讀者不同思維角度,看見更多經濟發展的可能性。
【註】
- 參考梁玲菁(2011/10/14),〈國際合作經濟主軸與綠色發展〉,2011台灣合作事業發展研討會與談文稿。
- 大鳩 茂男(2011),《協同運動與新社會制度》,合同出版株式會社。梁玲菁(2011/12),〈微型與合作金融〉,《台灣金融的未來》,新台灣國策智庫。
- 神戶大地震之後,日本生活俱樂部協同組合之社員主動進入災區運送糧食、關懷災民、協助災後重建。APEC颱風與社會研究中心總部設於台北,於2103年將於印尼舉辦婦女災後重建研習營。
- 作者於2011/3/7-8於「全國婦女國是會議」中提出思維建言,並強調以「社會經濟制度」取代宣言中「混合式經濟」用詞,亦即重視發展合作經濟制度。
- 吳克剛教授譯本。
- 依合作社法第23條提列。
- 梁玲菁(2011/04/12),〈合作經濟的綠色環境保護運動〉,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之「2011地球月活動」。參閱朱道凱譯(2010),《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原著:Tim Jackson, 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 Economics for a Finite Planet,第7章,早安財經文化。
- 參閱朱道凱譯(2010),第10章。
- After the Crash: Building a New Economic Future the Co-operative Way(2009) http://www.andrewbibby.com/pdf/Co-op_After%20The%20Crash%20Report%20final%2026.10.09.pdf
- 梁玲菁(2010/3/31),「99年度合作事業專題研究會-合作事業租稅負擔之合理性探討」之與談資料,台灣合作事業發展基金會。梁玲菁(2009),〈國際合作運動---平民經濟開發〉,慶祝國際合作節專題演講。
- 參見高橋克英(2009),《信金、信組的競爭力》,中央經濟社。長谷川 勉(2000),《協同組織金融的形成與動態》,日本經濟評論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