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趣聞/科博館科普專欄]為什麼沒有恐龍那麼大的昆蟲?
(下) --﹥
作者:顧世紅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照片:梅永生
另外,昆蟲屬於無脊椎動物,雖然體內沒有脊椎骨,其支撐整個身體器官與肌肉的即為上述外表皮(即外骨骼),而外骨骼的支撐力是有限度的,如果昆蟲長得跟恐龍一樣大,必須全面改變其外骨骼的系統,才能支撐整個身體。
除了幾丁質的外表皮的存在外,昆蟲獨特的呼吸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也和昆蟲的大小有關,昆蟲呼吸時從開口於體壁之氣門取得空氣中之氧氣,然後藉著擴散作用,經由細小漫長的氣管而傳至組織或器官中,但如果昆蟲長成像恐龍那麼大的話,這樣的呼吸系統勢必要進行重大的改變,否則光靠空氣的擴散是不足的。...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址:http://www.nmns.edu.tw/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網址:http://fnmns.nmns.edu.tw/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fspecies/2002/fs02011501.htm
◆[環境政策]美能源部同意育加山設置核廢儲存場
內華達州表示憤慨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1-10
(ENS)- 就在全美最大的賭城勝地,拉斯維加斯西北方90英哩處的山區,美國能源部長史賓塞‧亞伯拉罕已同意於該地設置美國永久存放高輻射核廢料的地質性儲存場。內華達州長肯尼‧奎恩表示:「這整個過程真是令人作嘔,一切將會在法院上見真章。」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10-04.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11001
◆[環境政策]國會敦促儘速恢復惡化的密蘇里河自然生態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1-10
(ENS)-
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國家研究委員會最新報告指出,密蘇里河自然生態體系很明顯地在持續惡化當中。報告中還提到,國會應制定法案以保證聯邦政府採取妥善的管理措施,改善該區的生態體系。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10-02.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11002
◆[生態保育]石油外洩污染厄瓜多亞馬遜河 --﹥
厄瓜多,基多,2002-01-10
(ENS)-
根據國際保育團體提供的消息指出,厄瓜多亞馬遜河裡一座廢棄的探勘油井石油外洩,而政府早在幾個月前即已獲知此事。石油外洩已造成數隻瀕危動物──貘的死亡,並污染了當地的土地和溪流。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10-0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11003
◆[生態保育]柬埔寨設置相機陷阱
捕捉稀有野生物風采 --﹥
瑞士,格蘭,2002-01-10
(ENS)-
世界野生物基金會今天發佈消息指出,柬埔寨研究專家在世界野生物基金會以及野生物保育協會的協助下,利用紅外線自動照相機,亦即在動物觸動陷阱時啟動相機裝置,拍下了柬埔寨稀有野生物的處女照。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10-05.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11004
◆[其他]綠色和平星戰抗議份子可望從輕量刑 --﹥
美國,加州,洛杉磯,2002-01-10
(ENS)- 本月8日,15名綠色和平抗議人士和2名自由記者在洛杉磯受審,美國檢察署已同意撤銷原本起訴的2項重罪。此案緣於相關當事人在去年(2001)7月14日潛入加州文登堡空軍基地,阻礙軍方執行星戰飛彈試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10-03.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11005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1-15 --﹥
-
[生活環境]大豐原地區環保陳情案以空污及惡臭案件最多
(台中縣 中央社)
-
[生活環境]旗幟工廠連續多日暗排廢水
污染水源 里民圍廠抗議要求具體賠償 (八德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沿海工廠非法排放廢水及台中港西碼頭化學船任意排放洗艙水
造成中部今年烏魚苗慘遭大量毒斃的情形 (台中港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高縣溼地欠缺管理獲高雄野鳥學會認養希望生態體系得以永續長存
(高雄縣 雅虎新聞)
-
[生態保育]高縣茂林鄉紫蝶谷
有限度開放賞蝶兩個月 (高雄縣 東森新聞報)
-
[生態保育]南投埔里森林大火
珍貴保育林地燒毀近五公頃 (南投 東森新聞報)
-
[土地與水文]雲林成立水土資源及防災中心規劃水資源利用與地層下陷防治計畫
以因應雲林縣未來工商業發展的用水需求 (雲林縣
多維新聞網)
環境資訊協會 曾秋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01-15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1-15 --﹥
-
[生活環境]北京去年植樹2200萬株相當於新增4個西山森林公園
(北京 中國地方新聞聯報網)
-
[生活環境]天津將用3年時間建成"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天津市 多維新聞網)
-
[生活環境]長江市國家林業重點工程造林工作已全面啟動
(長沙市 多維新聞網)
-
[生活環境]"電熱碳化"垃圾處理技術研製成功
最後形成無污 體積 重量是垃圾原來十分之一的碳土
並可用于道路用磚等建材 (南京 上海環境報)
-
[生態保育]紮龍自然保護區的近鄰哈拉海濕地遭嚴重破壞
(太平 科技日報)
-
[土地與水文]揚州保護南水北調源頭水質
進行水環境治理和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 (揚州市 人民日報)
-
[土地與水文]黃河淩汛
寧夏平羅段河岸坍塌六公里
威脅此段防洪堤的安全和當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銀川
世界日報)
環境資訊協會 曾秋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01-15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1-10 --﹥
-
[生活環境]美國農場聯合會年會上一項非正式調查顯示 農民種植基因改造作物有增加趨勢(Grist Magazine)
-
[環境政策]阿拉巴馬受害居民向孟山都求償案 郡法庭裁示:需有直接證據才予審理(Grist Magazine)
-
[生態保育]加州野生物保護法案 環保人士意見兩極化(Tidepool)
-
[環境政策]華盛頓州議員抨擊當局執行灰熊生態調查工作不力(Tidepool)
-
[生態保育]砍伐奧勒岡州東部高地杜松林 為野生物保留草原與稀少的水源(Tidepool)
-
[環境政策]加州法院表示:太平洋瓦斯電力公司(PG&E)涉及鉻中毒案不應移交聯邦破產法院審理(Planet Ark)
環境資訊協會 莫聞 摘錄
■[環境的未來-全球變遷]保護臭氧層的代價是氣溫昇高嗎?
(上) --﹥
作者:傑生‧安德森
15年來,蒙特婁議定書從當初國際環保協定的招牌,變成現在鮮少人會去注意、但運作良好的協定。而京都議定書還沒簽訂之前,就成為媒體的頭條,並前所未有的全球合作之下,氟氯碳化合物(CFCs)正悄悄地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不過如果仔細檢查「多國基金」中所同意的內容,有些人可能會皺起眉頭。...執行委員會審核了HCFC-141b取代CFC-11、以HFC-134a取代CFC-12的計畫。奇怪的是,在蒙特婁議定書中,也認為HCFC這類化合物應該逐步淘汰;...為了減少溫室氣體釋放,在京都議定書中,也將HFC-134a列入限制名單中,因為HFC-134a暖化地球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的1,300倍;現在也已經有了這兩類化合物的替代物。執委會到底是如何通過那些審核案的呢?...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www.gristmagazine.com/grist/maindish/anderson121401.asp
版權歸屬Earth Day Network,環境資訊協會(龐中培 譯,蘇崧棱 審校)
中英對照全文:http://e-info.org.tw/issue/climate/2002/cl02011501.htm
▲[專欄作家]眾聲喧嘩的GM科學論戰
(上) --﹥
作者:林益仁
從奧帕‧布茲泰博士一直到「自然」期刊的研究報告,我們看到科學家給外界的印象失去了過去權威的指導,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片眾聲喧嘩。根據衛報的民意調查,民眾在GM的科學論戰上對科學家的尊重比以前大幅滑落,甚至比不上對警察的敬意。在當代社會中,科學家的角色跟過去刻板印象中聰明、權威、孤僻、狂妄的科學家特徵有著幾乎相反的定位。從許多的環境議題如酸雨或是溫室效應,我們發現許多在台面上的科學家反而都是一流的公關人才而且充滿爭議性。他們到處搜尋著聳動的題材,發展出特殊的研究方法,用比喻包裝深奧的科學語言,然後在公共媒體上不斷地與學術對手們爭辯,藉以取得對「科學真理」的解釋權,進而掌握研究資源的分配。...(1999.11.6)
本文轉載自【泰晤士左岸】http://wshih.fcchen.net/thames/a.htm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yihren/2002/yi02011501.htm
●[座談會]邀您一起來尋找台灣百合-台灣百合生態幻燈片放映與座談會 --﹥
時 間:1月19月(六) 早上10:00~12:00
地 點:台北市八德路3段12巷70弄15號1樓
費 用:$100 (協會會員及志工免費)
報 名:activity@e-info.org.tw 電話:02-25783487
主 辦:台灣百合同好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您親眼見過台灣百合嗎?
台灣百合曾經是到處可見的原生植物,從海邊到高山都有它的蹤跡,但是因為土地過度開發和人為採摘,人跡可達之處已不容易再看到它,更別想看到它大量盛開的美景。生活在島嶼上的我們已經越來越不認識它了,和它距離越來越遠。
真心希望讓更多朋友看到它、認識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特別邀請百合同好會駱明永先生以幻燈片介紹的方式與大家分享觀察、記錄、繁殖台灣百合的經驗與驚奇。現場將準備種子、幼苗和蒴果莢等實物及個人蒐集的資料供大家參考。
歡迎喜歡台灣百合的朋友們一同來種植,讓它再次盛開於島嶼的每個角落。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view.php?id=1619
台灣百合同好會 http://tw.club.yahoo.com/clubs/Lily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坑子村貓尾崎自然步道 --﹥
播出時間:1月16日(三)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貓尾崎自然步道位於林口台地邊緣的蘆竹鄉坑子村,坑子村是蘆竹鄉最早開發的農業聚落之一,人口數不足兩千,多以務農為主,溪谷地較低的地區種植水稻,較高的山坡地種植茶葉,住宅附近的零星地則種植苦茶樹與桃金孃。
在坑子村社區步道,除可欣賞梯田、茶樹的農業景觀,還可回味以人力為主的傳統農耕方式,更能享受大自然的風情萬種,本集節目,就讓我們去走走這條包含人文、生態與產業的步道,一起融入當地居民的純樸民風。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