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知性版訂閱 新聞版訂閱 新聞檢索

2002-01-28 (摘要版)

 
  本日主題: 九二一震災建築廢棄物再生利用
知性專題 [鳥類簡介]黑冠麻鷺
環境新聞 [生活環境]九二一震災建築廢棄物再生利用
[生活環境]環保人士發現聖勞倫斯河出現有毒浮油
[生活環境]塑膠廢棄物處置指導方針正式出爐
[環境政策]美國政策轉向 鈽元素將供MOX燃料廠使用
[其他]國會議員警告美國核子安全亮紅燈
[其他]澳洲所屬金礦場槍響 印尼男子中彈身亡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1-28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1-28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1-23
理性關懷 [水資源]國際反水壩運動 (上)
[環境關懷事件]稅務出張所拆了!─談對嘉義市的疏離感
專  欄 [專欄作家-林益仁]革命鬥士的耶穌:宗教的社會公義形象 (上)
活動訊息 [活動]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捐款徵信]感謝 黃瑞萌小姐 1.19捐款$1,600元
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鳥類簡介]黑冠麻鷺 Malaysian Night Heron (Gorsachius melanolophus) --﹥

作者:楊育昌
攝影:李進興

黑冠麻鷺/李進興 攝影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鷺鷥應該是在開闊的溪流、水田、沼澤、魚塭等濕地環境的鳥類;但是就有那麼一種鷺科留鳥,不喜出現於空曠之處,倒愛在陰暗的森林裡活動,牠們就是「黑冠麻鷺」。...

  黑冠麻鷺在台灣地區為稀有的留鳥,以往觀察記錄並不太多...牠們的活動地點大多位於靠近溪流之闊葉林、竹林及果園等具有少數樹林之開墾地。

  雖然有些文獻上記載牠們是夜行性動物,但偶爾在白天也可以發現正在活動的黑冠麻鷺。...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九二一震災建築廢棄物再生利用 --﹥

稿源:環保署

  環保署表示九二一集集大地震震災後重建區產生之建築廢棄物近一千萬立公尺,為減少天然土石方開採及過度開挖、濫墾衍生環境污染等問題,環保署經多方奔走及跨部會協調,在中部地區分別完成烏日夏田堤防(六萬五千立方公尺)、太平市車籠埔(十七萬三千四百立方公尺)、大里市塗城路(八萬二千立方公尺)、大里市涼傘樹(七萬九千五百立方公尺)、霧峰鄉柳樹湳(二十二萬八千七百立方公尺)、南投市軍功寮(十四萬立方公尺)及埔里鎮眉溪(十萬立方公尺)等處震災建築廢棄物再生利用工程,將原來毫無利用之廢棄物化腐朽為神奇,經分類處理後產生約一百餘萬噸再生材料,成功的應用於中二高烏日交流道路堤填築、台中港加工出口區二期擴建工程、彰濱工業區造陸填方、水利工程堤防修築及高鐵烏日站聯外道路級配鋪壓等各類型公共建設,不僅節省國家公共工程建設成本,更有效解決大量建築廢棄物之去處,可說是一舉數得,值得倡導的環保工程。

[生活環境]環保人士發現聖勞倫斯河出現有毒浮油 --﹥

  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婁,2002-01-23 (ENS)- 週一早晨,一股有毒化學物質浮油沿著聖勞倫斯河流下,此景「嚇壞了」擔任環境調查員的市民。環保團體「終結污染協會」及「環境調查社」的成員發現浮游出現在先進科技研究園區──聖羅蘭科技園區,其設置地點即為大蒙特婁地區危險廢棄物處置場舊址。(編按:終結污染協會原名係法文Societe pour Vaincre la Pollution,英譯為Society for Conquer the Pollution)

[生活環境]塑膠廢棄物處置指導方針正式出爐 --﹥

  瑞士,日內瓦,2002-01-23 (ENS)- 來自近100個國家的專家學者齊聚開會討論,正式通過塑膠廢棄物處置的指導方針,以避免不當的管理處置危害人類健康和環境。新出爐的技術指導方針說明了國際社會日益關注某些發展中國家的狀況,他們缺乏法律依據與設備來處理各種越來越多的塑膠廢棄物。

[環境政策]美國政策轉向 鈽元素將供MOX燃料廠使用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1-23 (ENS)- 美國能源部決定將剩餘的34公噸武器級鈽元素轉化為核子反應爐燃料。此舉推翻了柯林頓前政府的政策,當時的決議是將部份鈽元素轉化為燃料,其餘則採用玻璃固化方式永久存放,以免淪為核武用途。(編按:MOX係指混合鈽、鈾氧化物,成分為3%氧化鈽和97%氧化鈾,可替代鈾燃料作為核電燃料)

[其他]國會議員警告美國核子安全亮紅燈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1-23 (ENS)- 美國眾議員愛德華‧馬基在今天的記者會上警告,能源部所屬核武放置場的安全措施鬆散,恐怕會讓恐怖份子得以趁虛而入引爆核子炸彈。能源部對此事發表一份措辭強硬的新聞稿,表示馬基的言論「虛偽不實、誤導大眾」。

[其他]澳洲所屬金礦場槍響 印尼男子中彈身亡 --﹥

  澳洲,雪梨,2002-01-23 (ENS)- 一名印尼男子在婆羅州澳州所屬金礦場被保安警察擊斃。上週五一名政府保安警官從近距離開槍射擊,當地男子頭部中彈身亡。這起事件發生在澳洲「黃金曙光」公司所屬的Indo Muro Kencana礦場,點出了被迫遷離家園的原住民礦工與澳洲礦產公司之間的衝突。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1-28 --﹥

  • [生活環境]環保署推廣加油站加裝油氣回收設備多年,但國內尚有三成加油站不願安裝。其實加油站回收油氣不僅有「油水」(油氣回收以後,會在管線中再度凝結為油滴)可賺,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致癌物的空氣汙染物,不再逸散,可降低對加油站員工及附近居民的健康威脅,何樂不為? (台北 民生報)

  • [生活環境]基隆市連續三年降下酸雨,20日雨水的酸鹼值達3.9,更打破以往紀錄(編按:酸鹼值的數字愈低,表示酸度愈高;環保署規定,雨水的酸鹼值低於5就是酸雨) (基隆 聯合報)

  • [生活環境]鸕鶿來台數量創新高,但兩個月來已有一、二十隻死亡;除因自然原因外,專家也擔心是環境污染導致,正進一步調查了解中 (高屏溪 台視新聞)

  • [生態保育]全球黑面琵鷺普查27日結束,今年來台渡冬黑面琵鷺已達601隻,創歷年新高 (台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三萬名台北市民用「綠手指」許諾守護美麗磺溪 (台北 民生報)

  • [土地水文]南湖大橋上游兩側及內溝溪下游堤防內溝溪堤防不及完工,東湖、內湖等地遇豪雨仍會繼續淹水 (台北 中央社)

  • [其他]新書發表:「七個環保綠點子」讓你在不景氣省錢且創造綠色生活 (台北 中央 社)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1-28 --﹥

  • [生活環境]由於水資源嚴重短缺、生態退化、水污染加劇等因素,中國已有110個城市嚴重缺水;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缺水狀況更嚴重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由於黃河供水量大幅降低,從今年一月份起,山東沿黃河的8個城市必須每月申報、並一律按照「訂單」從黃河取水,此舉為中國水資源的合理配置開了先河 (山東 解放日報)

  • [生活環境]成都都江堰市獲「中國人居環境獎」 (成都 新華社)

  • [生活環境]「稻麥雙套法」通過專家鑒定,可有效解決麥秸稈焚燒的環保問題。「稻麥雙套法」指的是水稻收割前,先套播麥子,收割時秸稈留在田中,土地不翻耕﹔同樣,麥子收割前先套播水稻,收割時秸稈也留在田間,水稻不用育秧、移栽 (南京 新 華社)

  • [環境政策]環保不許玩數字遊戲,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將嚴查環境監測造假 (北京 中國 新聞網)

  • [環境政策]廣東修訂法規全力保護東江水系的水質 (廣州 新華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1-23 --﹥

  • [生活環境]舊金山港灣地區(Bay Area)運輸計畫不符清淨空氣法案 聯邦運輸部暫緩核撥經費(Tidepool)

  • [生活環境]密蘇里州赫庫蘭尼姆鎮(Herculaneum)遭鉛毒污染 92戶家庭預備緊急安置(Grist Magazine)

  • [環境政策]布希倡議開發自產燃煤和其他傳統能源 以維持能源自主、復甦經濟 參議員約翰‧凱瑞駁斥此項說法(Grist Magazine)

  • [環境政策]西維吉尼亞州政府批准業者開山挖煤 聯邦最高法院駁回環保團體告訴 此案將發還州法院審理(Grist Magazine)

  • [環境政策]布希政府大幅提高明年度(2003)國家野生物保護區預算(Planet Ark)

  • [生態保育]新入侵物種大米草(spartina)出現在華盛頓州葛瑞斯港(Grays Harbor)(Tidepool)

  • [生態保育]調查委員會報告 1989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峽漏油事件 至今仍對海獺和丑鴨族群造成傷害(Tidepool)

  • [全球變遷]氣象中心預測 美國西部即將出現聖嬰現象(Tidepool)

[水資源]國際反水壩運動 (上) --﹥

  國際反水壩行動日2002年3月14日 請即行動! 我們邀請你參與3月14日舉行的第五屆國際反水壩行動日。這正是時候一同來抗議破壞性發展工程,及慶祝去年的成功。這也是時候為社會公義鬥爭,及為社區的資源和生命爭取權利。

[環境關懷事件]稅務出張所拆了!─談對嘉義市的疏離感 --﹥

作者:余國信

稅務出張所被拆除現場  兩年前回到嘉義市,牽引我回到這人生的第二故鄉是一群老朋友;後來因一些機緣開了一家書店。每每外地的朋友來書店時,總會要求我帶他們到嘉義市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我曾很努力的嘗試要找尋一處可以講故事的地方...

  可是嘉義市的街坊連一棟可以喚回市民對居住地認同的記憶建築都沒有嗎?不!!還有很多,中山路上的三大官署、舊監獄、嘉義舊酒廠、阿里山木材製材所的主工廠區(今玉山羽球館區)…林林總總,還很多呢!!只可惜,在市政府的市政發展藍圖中,這些珍珠卻被視為老鼠屎。

  2000年10月嘉義警察署在當時的市長張博雅爭取下,拆除了!!

  2002年1月嘉義稅務出張所(舊縣議會)在文化界努力搶救八個月後,還是被新任市長陳麗真的蠻橫給拆除了!!所謂的新舊並存與文化藝術之都,在目前嘉義市政府的施政字典裡是找不到的,接下來是嘉義市文化資產的黑暗期...

[專欄作家]革命鬥士的耶穌:宗教的社會公義形象 (上) --﹥

作者:林益仁

  最近,一幅底色鮮紅,造型酷似中美洲傳奇革命鬥士齊‧古瓦拉 (Che Guevara)的耶穌海報在英國的教會界以及民間引起了一陣騷動。主其事者是一個成員來自不同基督教派的組織叫做「教會宣傳網絡」(Church Advertising Network),他們主張宣揚基督教福音,需要極富創意的廣告觀點。有不少人認為他們是激進的基督教組織,原因不只是因為這幅疑似鼓吹社會改革的海報,而更是因為他們相信廣告的力量。...這陣子,因為古巴革命四十週年的回顧與展望在英國各界形成討論熱潮,因此這幅以古巴頭子卡斯楚革命老戰友齊‧古瓦拉為造型的耶穌像更引起世俗化嚴重的英國社會,對長期以來死氣沈沈的基督教會投諸一些關注的眼神。雖然如此,這當中還是有些爭議且相當值得反省的訊息!...(1999.12.1)

[活動]2002黑皮衫親近鄉土冬令營 --﹥

 時  間:2月5日至2月7日(星期二至星期四)
 地  點:屏東縣東港、恒春、車城、新園等鄉鎮
 費  用:學生3000元,非學生3500元
 報名日期:1月31日前截止 
 指導單位: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承辦單位: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屏東縣黑皮衫大專青年工作隊
 報名電話:08-7892674、7888438 傳真:08-7888431
      E-mail: actkr@ms8.hinet.net

  對於自己的家鄉--屏東,您對他的瞭解有多少?

  就在這裡,你可以,認識屏東的大武山、屏東平原所擁有的自然資源,親自體驗養鴨、洋蔥農家生活,悠游於第四大溫泉---四重溪與屏東自然山林,探索潭仔灣---潮間帶生物的秘密,巡禮新園芹菜、蘆筍、磚窯,在學期剛結束之際,拋開一切束縛,和我們一起走進家鄉,一同去探尋屏東文化、生態、產業的關係,同時體驗這塊土地豐富的生命力。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生態解說家─周民雄 --﹥

  播出時間:1月28日(一)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台灣之美,因為有無數解說員的介紹,而更顯得豐富,本集節目,我們要介紹一位優秀的解說員周民雄先生。周先生今年四十多歲,退伍後因緣際會,到墾丁國家公園擔任解說員,一待就是八年,也和解說教育結下不解之緣,之後他到金門國家公園,十多年來,他不知培育過多少解說員,也規劃過金門的雙鯉自然中心,除了長期從事解說教育,周民雄也喜歡生態攝影,最為人稱道的,就是花了三年多拍攝的栗喉蜂虎專輯,現在,我們就和周民雄一同回到金門去看看那裡的自然生態。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珍園主人─陳建興 --﹥

  播出時間:1月29日(二)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夏夜裡迎著晚風,欣賞山林間螢火蟲飛舞,是現代人嚮往的美事,不過要在北台灣找一處,交通便利的賞螢地點,並不容易,三峽有位陳建興先生,將自己私人的莊園經營成一個螢火蟲故鄉,這裡環境原始,清淨自然,春夏的夜晚,經常有滿山的火金姑提燈來問候。陳先生原本是生態保育的門外漢,但因為喜歡螢火蟲,不但開放自家莊園供人賞螢,連後山三甲多的地也不開發,要和朋友一起來復育螢火蟲,本集節目,我們就到三峽拜訪陳先生。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知性版範例訂閱 ★新聞版範例訂閱 ★目錄版範例訂閱

  對於知性版與新聞版的服務,您的想法是...
  

  姓名: 電子郵件:

  *請於上網連線時,再按"寄出"按鈕。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