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鳥類簡介]綠簑鷺 Striated Heron (Butorides striatus) --﹥ 作者:楊育昌
雖然數量並不普遍,但綠簑鷺在台灣地區卻是四季可見:除了小部份的留鳥族群較常出現於山溪、野澗之外;春、秋候鳥過境期間,還可以在平地的池沼、河岸、海濱等濕地環境發現牠們。 綠簑鷺以水濱的魚類為主食;牠們的覓食策略,一般是靜靜站立在岸邊的石頭上,等候粗心的小魚兒游到附近,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伸頸啄食。另外,牠們也是已知最早懂得用餌釣魚的鳥類:早在1950年代,國外就有人發現公園水池邊的綠簑鷺,會撿拾人們掉落在岸上的飼料、麵包屑,甚至是保麗龍碎片來擺在水邊,待好奇的小魚前來取食時,再來大快朵頤一番......可見牠們是多麼聰明、懂得善用工具的鳥兒呀! [美麗桌布:綠簑鷺 一 ] ◆[環境政策]柯林頓發警語 環境及公共衛生投資迫在眉睫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30-01.html ◆[環境政策]丹麥政府大幅削減環境預算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30-02.html ◆[生態保育]新國家公園即將成立 97,000英畝地受保護 --﹥
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2002-01-30 (ENS)- 一座全新的國家公園即將誕生,就在今天,自然保育組織簽署協議買下科羅拉多州巴卡牧場,佔地廣達97,000英畝,至今仍未遭到破壞。多年來為保護聖路易士河谷及其中獨特野生物所作的努力,終因這項聲明有了圓滿的結果,此處將稱作「大沙丘國家公園」。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30-06.html ◆[生態保育]生物多樣性有利於生態系統 --﹥
美國,馬里蘭州,大學園,2002-01-30 (ENS)- 馬里蘭大學新近研究報告提出,生態系統的健全有賴於棲息其內物種的多樣性。研究者表示,這項發現將徹底改變科學家對物種滅絕的看法。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30-07.html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30-09.html 3.背景資料 在2001年的反水壩行動日,在超過25個國家舉行了接近100個活動。這些活動既包括關於水壩及河流生態的教育環節,也有反對河流工程的遊行示威。 其實,反水壩行動日是源於1997年在巴西庫里替巴市舉行的第一屆受水壩影響人士國際會議。參加者把3月14日定為巴西反水壩鬥爭國際日暨國際反水壩行動日。 4.以往行動的例子 以下只是2001年眾多活動的一部分。欲觀看全部活動清單,請瀏覽http://www.irn.org/dayofaction/。過去的活動包括示威遊行、教育活動、會議及其他活動。主題則包括受影響社區的賠償、另類能源和景觀及物種保護等等。 示威遊行 巴西:Santa Catarina省的MAB組織 受Machadinho水壩影響的二千名農民阻塞進入水壩的通道。這次抗議為期兩日,成功阻塞工人及車輛進入工地。抗議人士要求當局移民安國被淹沒家園的400個家庭。MAB組織的總幹事表示,當水壩工程的負責人願意談判,他們便結束行動。 印度:全國人民行動聯盟 數以百計受全國多個開發工程影響的人齊集Azad Maidan市,以全國人民行動聯盟的名義抗議。他們包括受多個水壩工程影響的人,諸如Koyna, Jaikwadi, Neera-Devghar (Pune區), Tapi 及著名的Sardar Sarovar (納馬達)工程,及Koyna水壩工程當中的一些環保項目。 菲律賓:Cordillera人民聯盟 (CPA) CPA組織聯同在Pangasinan, Itogon及Benguet省的同盟組織舉行了多項行動,包括在San Roque水壩的大門前舉行象徵性的抗議行動,然後組成車隊遊行至Dagupan。部分成員在節目進行其間,到Benguet的省府遞交立場書。 西班牙:COAGRET組織 他們在Aragon區域議會舉行了象徵性示威,抗議國家水力計劃及Aragon的水協議。在Pyrenees也有一群滑雪人士在Bisaurin山上,攜著寫有"SOS PIRENEO-STOP EMBALSES"字句的標語,抗議有關計劃。 教育行動 加拿大:水壩水庫工作組及OPIRG組織 水壩水庫工作組及OPIRG組織展出過度的抽水、水壩、調水及水庫工程帶來的影響。他們也播放了一套關於馬尼圖巴河上『洪水帶』苦況的紀錄片"自殺@Cross湖"。該工作組是關注過度的發展如何威脅全世界的漁業、漁民、原住民及貧困社區。 日本:相模川運動會議組織 在3月10日,該組織在相模-大關水壩附近的相模川檢查昆蟲。河流的昆蟲是河流健康的指示器。早在1998年,在水壩附近發現了超過60種瀕臨絕種昆蟲,而且每平方米有超過一萬個水生昆蟲寄居在河上。但在水壩下閘蓄水以後,河流便變成了『死亡世界』。他們現在要求政府開放水閘,還河水自由流動。 美國:鱒魚無限組織泰晤士谷分部與康納迪格/羅德島海岸漁民組織 他們播放了長20分鐘的紀錄片,展示全國成功拆壩的經驗。這些組織促進美國泰晤士河自由流動。他們建議拆除Shetucket河上的Taftville水壩及Quinebaug河上的Tunnel水壩,而得回的土地則應建成社區公園。 會 議 尼日利亞:保護水與公眾健康學會 該會舉行了一個名為『擺脫大壩、走向另類能源』的圓桌會議。在會上,他們要求政府對大壩實施禁制令,及向受影響社會作出賠償。 波蘭:生態及文化協會(Klub Gaja) 在3月13日,該會聯同Time for the Odra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及Association for the Earth舉辦了記者會。該會在全國帶頭反對在Vistula河上的新水壩工程。在3月14日,該會在Skawa河上Swinna Poreba舉行了活動,由於政府過去20年來在那兒興建水壩。到目前為止,該工程只完成了百分之20-25。 南非:南非水危機組織 該組織舉行了名為『草原的價值』會議,推廣草原的作用,並討論在Machadodorp, Dullstroom及Lydenburg地區(南非的Mpumalanga省)建立草原保護區的可行性。講題包括:草原的價值、區內的雀鳥生活、現時本地的水狀態及保護可行方案。 【文章連載】■國際反水壩運動 (上) (下) 原文與圖片詳見:http://www.irn.org/dayofaction/index.asp?id=call.html 作者:李秀容 1963年日本大阪西淀川的午後,小孩們在空地上玩球,計程車司機剛好走過,發現坐在一旁發呆的男孩,他好奇的問小孩們:「為甚麼他不跟你們一起玩?」,小孩說:「他有氣喘!」,司機先生不了解氣喘是甚麼病,還是跟那發呆的男孩玩了一會兒球,那男孩就相約司機先生回到他的家喝水,走進屋子看見塌塌米上許許多多的暗紅色血跡斑點,司機驚奇的問男孩的媽:「這是怎麼一回事?」,她回答說:「每天晚上,當他氣喘發作就不停的抓,你看!」翻開男孩的衣服,背部全是被抓破皮的傷痕,為了讓他不那麼痛苦,男孩的母親在他的背上用力的摩擦,鮮紅的血就這麼滴下來。 司機先生忽然想起,來此地的路上在白天裡開車竟然需要打亮前燈,且五公尺內無法辨識前方物體,學校也因為濃濃煙霧而無法上課,且與這男孩一樣患有氣喘病的小孩都被學校隔離,很多人還因此輟學。 一、在煙霧瀰漫中奮戰的人 這位司機先生,KimioMoriwaki森協君雄,日本全國公害患者的會幹事長,在遇見那男孩後就致力於公害患者反污染的抗爭行動中,直接向工廠抗議,在不斷冒出大量的惡臭濃霧的煙囪下,企業主否認工廠煙囪排出的是「有污染」的空氣,並且說:「這些煙霧就像在烤鰻魚般好聞阿!」;1977年台灣的台塑董事長王永慶對其工廠所產生污染廢氣的解釋是:「就像傍晚時點乾草堆驅趕蚊子一樣,會覺得呼吸困難,但是可以訓練抵抗力……工廠所放出的氣體應該不太嚴重吧!」在台灣的商人畢竟和日本商人是一個樣的。 日本在1969年以前有關污染的法規都還沒建立時,反公害團體甚麼都不能做,自從1969年污染防治法實施後,工廠依然沒將他們的控訴聽進去,「所以我們就將身上淋上油,坐在工廠門口作絕望的抗爭,並組織公害患者200人到大阪地方政府前抗議,因為抗議時間過長,深夜裡,很多公害患者氣喘病發,有的被救護車送走、有的要當場打點滴」森協先生解釋當時公害患者抗爭的情況,就這樣,終於地方政府同意將公害患者的「健康補償」納入體制內,在同時候公害患者的團體也與日本環境廳研擬全日本國內公害患者新的「健康醫療補償法」,此時也是日本反公害運動最旺盛的時候,KimioMoriwaki堅定的表示:「除非製造污染者對其所作所為能負起責任,不然污染是不會停止的,更別說會有乾淨的空氣了!」西淀川公害患者遂於1978年對工業區的污染工廠提出法院訴訟。 二、高雄何罪之有? 住在高雄的人時常會想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人在台灣引進重工業,一根根煙囪就此和他們比鄰而居,日本戰敗後這些煙囪的所有者變成國民黨政府,實際操作者為中國石油公司,高雄人依然得忍受煙囪中排出的各種污染,自從出現了小孩腦癌比率偏高、各種癌症頻傳,地下水點火會燃的殘酷生存威脅下,終於在1987年引爆台灣高雄後勁反五輕運動,附近200位民眾擠進了有應宮廟前的廣場上,為的是祈求神明指示該不該再讓中國石油公司在後勁設立五輕煉油廠,神壇上供俸四果,連擲十幾次桮神明的答案都是否定、否定、否定...堅決的否定。 1990年3月25日,當楊朝明及反五輕西服店的老闆劉永鈴攀上中油公司的燃燒塔上誓言若「政府」執意要蓋五輕廠他們就不下來的反抗行動時,擔任反五輕運動的總指揮蔡朝鵬正在廟口的廣場前演講,周圍的警察和來自台灣各地的環保運動支持者在廟口前形成兩個對壘,倒是附近的居民因先前的抗爭行動的無力感和工廠的賄絡而沒來多少人;在一陣忙亂中,中油公司同意再與後勁居民研議設廠一事,但事隔不久不僅行政院郝院長比喻反五輕運動為流氓行徑,法院也對劉永鈴、楊朝明判處各一年的有期徒刑,蔡朝鵬被法院前後判了3年8個月刑期,並入獄1年6個月。 中油後勁五輕廠即於1990年9月22日開始動工,並丟給後勁居民15億新台幣所謂的回饋金,創下台灣反公害回饋金的最高額記錄,這筆錢後來以作為醫療及水、電、瓦斯的補貼和居民就學獎學金之用,郝院長並承諾於25年後遷廠,台灣的反公害污染運動從此便貼上了「要錢不要命」的抗爭標籤。 ▲[專欄作家]革命鬥士的耶穌:宗教的社會公義形象(下) --﹥ 作者:林益仁 但是,一幅廣告究竟能起什麼作用呢?況且用的是一個從六○年代至今,已然流行於某些次文化的傳奇符號,阿根廷籍的中南美洲革命英雄與無神論者,齊‧古瓦拉。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以及令人稱頌的故事,從早年學醫到後來加入社會主義革命行列,在中南美洲的山區展開游擊戰鬥,最後以慘烈的結局隕命。英國社會黨的執行秘書以為「教會宣傳網絡」的這項行動有點讓人納悶,甚至對齊‧古瓦拉一生的所作所為也不甚公平!組織的成員之一坦承,他根本不太認識齊‧古瓦拉,甚至也不相信他那套社會主義的革命主張!他辯稱重點是在於,他是一個在英國老少都認識的符號,一個革命鬥士的改革符號。而問題正是在這個符號之上!在一個強調消費取向的當代社會裡,這個符號會不會僅是眾多應景耍酷的流行文化之一而已?在這種情況下,戴著具有象徵意味的貝雷(beret)小帽、穿上粗獷迷彩的野戰服裝,典型的「齊‧古瓦拉」照型,很有可能在某些消費者心中根本絲毫對這個人的革命情操與理想沒有半點興趣。就此而論,將耶穌的精神,套用一個革命鬥士的形象,如果沒有從宗教實踐當中提煉出更深層的社會改革理念,最後也不過是多增加一個宗教消費的選項而已!這絕對是相信廣告推銷、萬事亨通的深層危機!「教會宣傳網絡」如果真的認為只要靠著有創意的廣告,不需要具體的社會實踐,就可以廣傳基督教福音。那麼,根本沒有跳出它所企圖改革的社會自私、貪婪、不義等市場經濟邏輯的窠臼,因此也談不上有何激進改革的企圖。但是,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改革有後續的實踐力量推動時,這張帶著另類意味的耶穌海報,則有相當值得期待的地方!(1999.12.1) 【文章連載】▲革命鬥士的耶穌:宗教的社會公義形象 (上) (下)
播出時間:2月4日(一) 下午3:45~4:00 台灣社會的基層,有許多環保志工,每天在默默為我們清理環境,做資源回收,本集要介紹的又是一則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慈濟的環保志工,這對夫婦結婚超過四十年了,他們住在宜蘭縣冬山鄉,晚年退休的生活,互相扶持,非常溫馨。日復一日,資源回收成了他們生活的重心,也淨化了地球,現在我們就去宜蘭拜訪他們。
播出時間:2月5日(二) 下午3:45~4:00 在我身後是一個慈濟的回收點,在台灣像這樣的慈濟回收點,總共的數量不知是普通超商聯鎖店的幾倍,而稍具規模的回收站就有上千個,平常在做資源回收的志工超過三萬人,本集要介紹的是一位劉雪娥師姊,她今年65歲,在宜蘭做環保已經兩年了。她每天推著小車子大街小巷收集回收物,甚至到垃圾桶翻鐵鋁罐,一點也不怕髒,她的作為是非常感人的,現在我們就去宜蘭拜訪她。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