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鳥類簡介]棕耳鵯 Brown-eared Bulbul (Hypsipetes amaurotis) --﹥ 作者:楊育昌
和牠的表兄弟烏頭翁、白頭翁一樣,棕耳鵯也常在開闊的樹林、樹冠、枯枝上活動。雖然體型及羽色上有差異,但仔細聽其叫聲、觀察其生態,卻不難發現牠們與其他鵯科鳥類間,也有許多相同之處哦! [美麗桌布:棕耳鵯 一 ] ◆[環境政策]能源特別小組討好業者 排擠環保團體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3-26 (ENS)- 由布希政府週一公開的數千份文件似乎顯示,去年間公眾對能源政策特別小組刻意忽視環保、公民團體聲音的質疑並非空穴來風。保育團體及民主黨國會議員指責能源業界強勢主導國家的能源政策。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26-06.html ◆[環境政策]減少機車廢棄排放 歐盟訂70%減量目標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26-04.html ◆[土地與水文]強震撼動阿富汗 1,800人罹難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26-03.html ◆[其他]全球青年論壇開講 為約翰尼斯堡永續發展高峰會揭開序幕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26-05.html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26-09.html 作者:劉志堅 (看守台灣協會理事) 台北市政府現正進行其第三垃圾掩埋場(在內湖與汐止交界的水尾潭山區谷地)的環境影響評估。地方居民及台北縣汐止地區居民咸表反對、抗爭,對垃圾處理經驗豐富、經費充裕的台北市,仍繼續要在其境內那麼漂亮、珍貴的上游山谷興建掩埋場,實在感到遺憾與不解。... 首先,我們表示強烈反對本計畫。最主要原因是,本計畫場址是一個生態資源豐富的山谷,本計畫的影響是一種「不可回復的」影響。同時很遺憾的,本計畫的環評報告,又是提出「零方案」,這是很違背環評原則與專業倫理的。...(2002.3.25) 【看守台灣協會】http://www.taiwanwatch.org.tw 作者:李根政 (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生態教育委員會召集人) 天然林具有的水保功能及生態多樣性當然優於人工林,因此,在現今國土災難頻仍之際,保育團體向來主張應立法全面禁伐殘存23%的天然林,但從未主張連人工林也全面禁伐。... 近年來,從棲蘭檜木的保護到倡議立法禁伐天然林等討論,我們看到的是政府和人民無法釐清「生態保育、國土保安、經濟營林」之間的分野,甚至有掛羊頭賣狗肉的情形。至今,台灣多數森林相關學者及機構,高舉保育旗幟,骨子卻是經濟營林的思維,例如退輔會的森林開發處,後來改為森林保育處,但做的還是伐木營林,將原始檜木林改造為單一人工林的事,至今他們仍堅稱是在做保育,保育團體最憂心者莫過於此。 因此,民間籲請政府依據環境條件、森林類型與生態特徵、立地風險等因素,即刻進行林地分類之調查規劃。... 【相關文章】■黑心柳杉該死嗎?─請停止砍伐柳杉林! 作者:陳玉峰 (靜宜大學生態所所長) 鳥嘴山腰的闊葉林美的讓所有的感覺眩暈,眼前的林木以和弦的秩序交錯,千年、百年、數十年齡級的族群,競相吐納生命力,我何其奢望能讓朋友們感染這林內,台灣真正文化的活水源頭,而且,如童騃欠缺心機的渴望,渴望台灣人得以感受天然林加持靈魂的奧妙。眼線擒得住的林木,年齡相加至少超過數萬年,數萬年生生死死卻從來沈默,那種力道,也只有沈默能解。 我就是要告訴您,在這片天然國度內,台灣的所有病變多能痊癒,心病更易解除,生態學系所就是建立在如是沃土上。在此天堂,所有的知識、執著都能放下,且心智飛揚得無以復加,心念可以在無窮動態中,分分秒秒安住,安住在所有的高度流動與變化,是謂禪定、自如。 (2002.3.19)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yufeng/2002/yu02040101.htm 水橋,顧名思義,是一座專供水行走的橋樑。 清水早期興建的水橋中僅存的一座就位於中華路的清秀橋旁。鹿寮排水溝上,目前將因特一號道路的施工而被拆除。這是一座由水利局主辦,同發營造廠承辦,於民國四十二年二月竣工的社口水橋。 四十二年完工至今,已近五十年了,五十年內歷經數不清的颱風、豪雨、大水,社口水橋依舊屹立不搖。多年前,社口水橋不再送水了,而被舖上鐵板當成過路的小橋,拍下它,就是一張農田水利灌溉系統在清水的歷史檔案。(2002.3.30)
播出時間:4月1日(一) 下午3:45~4:00 有句話說,貧困是開發中國家最大的問題,而公害卻是先進國家獨享的奢侈品,水源地是今日新莊市民,重要的自然生態及人文精神的指標,它不只是新莊市公所二十多年來積極保育的目標,也有昔日築道引水的人文歷史價值,對市民來說,它更具有飲水思源的深刻意義,如今水源地保護最大的壓力,來自上游地區不肖業者亂倒垃圾,不只因為燒垃圾引發了森林大火,一旦遇上大雨,還會挾帶大量垃圾沖往下游,到底情況如何,現在就讓我們到新莊水源地去看一看。
播出時間:4月2日(二) 下午3:45~4:00 每年的三月初到三月中旬,是八卦山賞鷹季的高潮,每天數百隻到上千隻的灰面鷲飛聚八卦山上空,尋找食物及棲息的樹林,這自然界中的奇觀,是安居在福爾摩莎的我們,每年不能錯過的壯觀場面。十年前為賞鷹而起的「鷹揚八卦」,活動才展開一年,過去鷹群過境面臨的獵捕問題,完全消失了,被保育界形容是環境教育最成功的案例;而活動時動員義工數百名,更令國際人士印象深刻。現在,就請您和我們跟著「鷹揚八卦」一起賞鷹去吧!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