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4.1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程入口網

台北市野鳥學會

洪雅書房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台灣前進綠人聯合國 串聯全球抗暖化

台灣綠黨與全球綠人台灣之友協會將籌組台灣代表團,於5月初前往巴西參與全球綠人大會。
【相關連結】

後京都時代 低碳發展路徑的挑戰

環保運動跨領域對話 從政治與經濟談起

澳洲綠化了,台灣呢?

亞洲綠黨齊步走

全球綠人(The Global Greens)是以環保、和平、社會正義為訴求所進行跨國串連的政治力量與國際網絡。從80年代起,由來自不同國家的綠黨及社會、環境等改革運動,為了「替人 類所面臨的問題找尋共同的策略」為目標,在2001年澳洲坎培拉舉行第一屆全球綠人大會,台灣綠黨為亞太地區聯盟的創始會員。

昨(17日)在 世界地球日前夕,台灣綠黨與全球綠人台灣之友協會召開記者會,宣布將籌組台灣代表團,於5月1-4日前往巴西 參與全球綠人大會。「氣候變遷」為此次全球綠人大會的主題,會中將就能源生質能、後京都提案、永續城市、綠人未來和氣候變遷5大議題進行討論 精采內文
 

 
 
  論壇:纜車迷失
纜車開通後帶來的大量人潮,恐讓環境惡化。圖片來源: 台北捷運公司
作者:謝明海

最近有新聞傳出台北縣政府計畫在三鶯地區打造觀光纜車,以刺激三鶯地區觀光產業。但三鶯地區腹地不大,道路也較為狹窄,發展條件上均不比貓空纜車。

纜車一旦興建,巨大的柱子和纜線就杵在半空中,即使因為虧損而停止營運、鏽蝕在哪裡,它也不會迷失,迷失的是人們的一昧追求經濟發展的想法。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黃苑蓉
貓空纜車即將完工

 


你能想像在低頻噪音裡生活是什麼樣子嗎?貓空纜車附近的居民他們最暸!面對數量龐大的外來遊客搭上纜車到此一遊後,所留下的各種污染:噪音、廢氣、垃圾等,看不見的「保護區」防線退讓瓦解,更是環境的隱憂。在環境影響評估不明、配套措施不全的狀態下營運的公共建設,將民眾的 權益及自然保育置於何處?

【相關新聞】

貓纜整天「喀喀」響 住戶抓狂

貓空纜車站附近 污水處理難負荷

貓纜噪音增量大 環署籲北市府改善避免民怨

貓空休閒農業區開發 營建署打回票

高山纜車:新木馬屠城記?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台灣前進綠人聯合國 串聯全球抗暖化
本報2007年4月18日台北訊,李育琴報導

台灣歷經2008總統大選,二度政黨輪替,在眾人擔憂台灣政治光譜走向一黨獨大專政的回頭路時,民間團體的政治運動卻未曾停歇。世界地球日前夕,台灣綠黨與全球綠人台灣之友協會召開記者會,宣布將籌組台灣代表團,於5月1-4日前往巴西參與全球綠人大會。綠黨秘書長潘翰聲表示,台灣國際地位處境特殊,入聯或反聯投又遭遇挫折,然而全球綠人早在10年前就承認台灣為正式會員國。

全球綠人大會為全世界超過70個國家的綠黨代表大會,目前全球綠黨在各國國會的總席次超過350席,在政治的勢力上佔有一定的份量。歐洲綠黨聯盟即曾四度主導歐盟議會通過決議,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

後京都協商 台灣不缺席

「氣候變遷」為此次全球綠人大會的主題,會中將就5大議題進行討論,包括能源生質能、後京都提案、永續城市、綠人未來和氣候變遷。

2007聯合國巴里島氣候變遷會議後,後京都議定書的協商已經展開。立法院日前審查行政院提擬的「溫室氣體減量法」,據台灣環境行動網秘書長潘翰疆表示,部分立委極力主導欲通過可帶來龐大商機的碳排放權交易機制(CDM),他認為台灣政府不願意制訂減量基準年與期程,完全是捨本逐末。然而,以台灣目前的外交處境,未來恐怕還是無法參與國際市場。

潘翰聲表示,這次台灣綠黨將在大會中提出後京都提案,串聯國際力量,協助台灣加入國際,積極進行減碳行動。中國和印度的碳排放也是會中焦點,台灣綠黨將從台商的角度切入,協助國際敦促中國的碳排放減量。

民間串聯 社會多樣性代表與會

全球綠人台灣之友前往巴西的代表團,共有25人,由環保運動者、勞工運動者、農民、學者、綠建築與空間規劃者、台灣原住民、大學生和媒體所組成。號召這群人的一位主要人物是前環評委員、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

文魯彬指出,他希望能串聯台灣的民間團體,針對政府、民代與財團間的不當勾結與分贓,重新思考台灣民營化的問題;此外,也要檢討台灣的能源、農業政策,他說,這需要國內團體的力量。他本身將以全職志工的身份,投入全球綠人台灣之友的運作,希望有更多人和團體加入支持綠人的理念。

綠黨參與全球綠人會議,將引進國外先進觀念,與國際綠黨串聯,把他們有關能源、草根(參與式)民主的理念和行動方案帶回台灣,與台灣團體分享。文魯彬表示,要透過實踐全球綠黨憲章的核心價值,幫助台灣走出去,讓國際社會看到台灣。

蘇花糕餅舖 分享青年抗暖化行動

要讓全球綠人看到的,不只是台灣的碳排放問題。參與反對興建蘇花高的青年抗暖化聯盟,便要以「蘇花糕餅舖」的成功行銷案例,在全球青年綠人(Global Young Geens)會議上,分享台灣青年參與抗暖化的成果。
就讀台大的李涵茹指出,台灣民眾並非不關心環境議題,問題出在他們不知道有這些問題。從蘇花糕餅舖的案例可見,把環境議題包裝,進行分層的推廣,透過多樣化的行銷手法,可以讓更多人了解環境議題,這是他們與國外青年綠人分享,也希望讓國際看到的成果。

Top

 
 
  論壇:纜車迷失

作者:謝明海

BOT是否有勾結這是司法的事,圖利也沒有什麼不可,政府不與民爭利,而借重民間資金和管理來補不足之處,本來就是好事一樁。

近有新聞傳出台北縣政府計畫在三鶯地區打造觀光纜車,以刺激三鶯地區觀光產業。但三鶯地區腹地不大,道路也較為狹窄,發展條件上均不比貓空纜車,且纜車一旦興建,巨大的柱子和纜線就杵在半空中,即使因為虧損而停止營運、鏽蝕在哪裡,它也不會迷失,迷失的是人們的一昧追求經濟發展的想法。

我最喜歡承包北投纜車那位董事長說的「纜車平日可當上下班的交通運輸工具」。八年前,馬英九也是以「疏導交通」為理由積極策劃北投纜車。當時曾提出建言,建議他以台北市政府屋頂作為「台北市纜車網路系統」的總站,,東南西北立體交叉,利用纜車跨越台北天空各大商業大樓樓頂,上班欣賞美景提高工作效率,下班欣賞夜景恢復一天疲勞,台北市擁擠的交通必可獲得極大改善。可惜建言未獲採納。

而市政府的北投纜車說帖一方面說可以疏導交通、一方面又說可以帶來觀光人潮。人車太多所以要疏導,應該設定總量管制,帶來人潮不是讓人更多、讓交通和環境問題更加嚴重?

既然三鶯地區也想建纜車,給周縣長一個建議,請他聘請曾宣稱「纜車最環保」的台灣纜車之父張景森當顧問,一定可以順利排除那些「思想幼稚、知識貧瘠」那些人的反對聲浪。

相關新聞:三鶯地區 將規畫觀光纜車

Top

 
 
  貓纜整天「喀喀」響 住戶抓狂
摘錄自2008年4月18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貓空纜車自去年六月底通車至今運量已突破400萬人次,但當地「棲霞山莊」的居民也忍受了快一年的運轉噪音。居民表示,北市府曾保證纜車不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事實上,有50多位居民至今仍得忍受纜車高速運轉的低頻噪音。

在國民黨議員林奕華的陪同下,棲霞代表昨日再度出面召開記者會,痛批市府違法將「機電系統」和「儲車空間」通通設在「轉角二站」,只要一運轉就會產生噪音。加上纜車廂經過P15、P16支柱,因滾輪摩擦又產生低頻噪音,讓離70公尺的棲霞山莊鎮日被噪音干擾,住戶必須服用安眠藥、抗憂鬱藥維持睡眠。

居民陳德耀說,北市府曾保證纜車僅在營運時間上午9點至晚上10點運轉,但現在每日早上6點就開始暖機,到凌晨1、2點都有可能因維修還在試轉。市議員林奕華昨日於議會中質疑北市府建貓纜,卻未審慎評估,反而影響居民健康,儼然是「將多數人的快樂建築在少數人的痛苦上」,她認為市府若無法遷移P15、P16支柱,也應提出其他的噪音減低方案。

北市交通局表示,日前已在轉角二站加裝隔音棉,成功減低「3分貝」的音量,北市捷運公司總經理蔡輝昇表示,「我們會努力減少貓纜夜間維修的時間。」 林奕華進一步要求,市府應縮短貓纜營運時間,但眾官員仍未能給予答覆。

Top

 
 
  貓空纜車站附近 污水處理難負荷
摘錄自2007年9月29日公共電視台北報導

已經營運3個月的貓空纜車,傳出因為人太多,纜車站的污水處理,根本無法負荷,當地居民飽受污水之苦。

即使是上班日,貓空纜車站還是大排長龍,但走到位於車站下方的步道,卻傳來陣陣臭味。居民拍下此處化糞池排水的情況,就這樣從溝面流出,整個水溝都是滾滾黃流,順著山坡而下。下雨後大量的水流也沖垮了居民的雞舍,就連房子地面、牆面都出現裂痕。

台北市議員調查發現,貓空纜車站設計的污水處理上限,其實每天只有40人,但現在卻得面對平均1萬4千多名遊客。北市府強調一切合法,但也坦承,附近河川的水質目前完全沒有監測,無法確定污水是否排入溪流,在民眾享受貓空纜車美景的同時,附近居民及環境卻默默承受苦果。

Top

 
 
  貓纜噪音增量大 環署籲北市府改善避免民怨
摘錄自2007年7月6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雖然台北市政府強調貓空纜車營運後,噪音量符合法律規定,行政院環境保設署今天仍表示應持續改善。環保署空保處說,貓纜經過的棲霞山莊,原背景音量只有30分貝左右,貓纜營運後噪音增量約20分貝,相當於兩個人在身旁大聲講話。

環保署空保處表示,法律規定一般住宅區的可容許音量為55分貝以下,「但那是最低可接受標準」,貓纜營運行經棲霞山莊時產生的噪音值約53分貝、低頻噪音近40分貝,雖然符合法定標準,對已習慣低噪音環境的棲霞山莊居民,卻已無法忍受。

環保署曾找北市府環保局、交通局、工務局新工處及棲霞山莊居民會談、協調,當時北市府曾同意將驅動馬達加裝防音罩、機房封密處理、機房內側加裝隔音材料及進行設備防振,結果北市府沒有完成任何一項就開始營運,還說噪音量符合法律規定,空保處認為北市府於理有虧。因此,空保處呼籲,北市府儘速完成四項噪音改善工程,將貓纜營運噪音對當地的影響降到最低,以減少民怨。

Top

 
 
  貓空休閒農業區開發 營建署打回票
摘錄自2007年6月7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配合貓空纜車通車營運,台北市政府提出貓空休閒農業特區申請開發計畫,但送內政部營建署審查再次遭否決,營建署都市計畫委員會認為,保護區變更的案例一開,恐怕造成保護線一步步往後退。

都市計畫委員會質疑,貓空休閒農業特區開發案根本是就地合法化,市府為何不將不可開發區界線畫清楚?依規定,在土保區10公頃以上才能申請開發,但此案中北市府規定500坪(1650平方公尺)即可申請開發,此例一開,未來休閒農業特區根本就會變成民宿及其他商業行為。

北市都發局表示,原本市府決定可申請開發面積為2000平方公尺,但現有店家沒人達得到,因此降低成1650平方公尺,也僅有5家可以申請,市府希望鼓勵當地店家合併,所以不會有過度開發的問題。

Top

 
 
  高山纜車:新木馬屠城記?

作者:李永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候補理事、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5月30日,有一群愛山林的人以登山裝扮背著大背包從教育部走到行政院,以實際行動表達他們反對興建高山纜車。這些人焦慮的是經建會規劃的4條高山纜車會不會破壞台灣脆弱的高山生態系,而成為「木馬屠城記」中攻陷特洛伊城的那匹木馬?

「速食化」加速消耗生態資源

  政府為了推動觀光倍增政策,計畫在台灣各地興建纜車,初步選出數十條路線,引發反對聲浪的是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纜車。在經建會委託的「台灣高山景點建置纜車潛在地點評估及開發營運之研究」中建議4條路線,如果這4條高山纜車興建完成,未來在玉山、雪山、合歡山及南湖大山,將有纜車從登山口直奔山頂。

  行政院表示,這是希望讓更多人有機會一親台灣名山芳澤,其立意固然良善,但深入思考,我們總是將珍貴的生態資源視為消費品,在科技化、現代化、速食化之下加速消耗殆盡,不僅山區景觀與生態資源遭受破壞,更使得城鄉脫序,讓永續台灣的夢想加速幻滅。再進一步檢視,在標榜「為永續台灣奠基」的今天,卻發現在實施總量管制的國家公園內將以不永續方式興建高山纜車,實在讓我們懷疑執政者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對多數遊客來說,他們只關心纜車票價和當地觀光資源,至於嚴肅的環境生態課題,只能仰賴政府部門嚴格把關。不過,當我們寄望行政官僚體系時,中央及地方卻把纜車當作吸引遊客、振興經濟的誘因,將珍貴脆弱的生態景觀毫不吝惜的供作消費;可預見的是,在沒有做好容受力管制的情況下,將對生態及人文環境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衝擊。

觀光建設不能是「毀滅性建設」

  遊憩地區的容受力分析可分為4種:生態容受力(以關切對生態系之衝擊為主)、實質容受力(針對未開發之自然地區探討可用之空間量)、設施容受力(以服務設施之數量為依據)、社會容受力(針對環境變化的損害或遊憩體驗變化的衝擊進行評析)。先從設施容受力及社會容受力來分析,高山纜車之營運如果採BOT方式委外經營,便需吸引大量遊客使收支平衡,如此一來,設施容受力及社會容受力管制便形同虛設。再從生態容受力及實質容受力來分析,這4條路線正好位於玉山、太魯閣及雪霸等台灣三大高山型國家公園內,都屬於生態環境敏感區,纜車興建過程勢必有不少挖填行為,不僅危及脆弱的高山生態系及坡地穩定,將來10米到50米不等的114隻纜車支柱及纜車線,都會在國家公園原始地貌上劃下一道道難以撫平的傷痕,而對景觀造成難以回復的衝擊。

  當先進國家為保護自然生態,明文禁止或限制纜車興建時,我們卻還在開生態教育及生態旅遊的倒車,還要在玉山插上50米高的柱子,難道我們的觀光建設還停留在「毀滅性建設」的不永續階段嗎?目前正上演的電影「特洛伊」,描述希臘人躲在腹部挖空的巨大木馬中,特洛伊人誤以為是戰利品,歡欣鼓舞地迎回城內,最後整城的特洛伊人在睡夢中被希臘人消滅殆盡。高山纜車如果真的完成,台灣重要的高山生態棲地便像特洛伊城,而4條高山纜車就像4匹蠢蠢欲動的木馬。一齣在台灣人享受短暫歡愉後徹底毀滅的「新木馬屠城記」,雖然緣自政府的無心,卻可能釀成大悲劇!聰明的台灣人,我們能坐視不管嗎?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陳誼芩•網編:黃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