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9.3.30
新聞
專欄
特輯
書齋
副刊
綠色課表
論壇
討論區
訂閱/退閱
近期活動
■

八色鳥的故鄉:雲林湖本賞鳥行


■

【達爾文200】台灣巡迴展覽: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場


■

荒野保護協會推廣講師培訓


■

2009螢火蟲季:螢光晚會預約中!

■

「我在蒙古天氣晴 夏季農作國際工作營」志工招募中!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2009NGO環境會議
消費券捐助社運團體
編輯室小啟
■

本會徵求工作夥伴數名!

■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

快來加入環境資訊志工的行列吧!  

推薦評論
■ 作者:Barking
 

所以如果每年每座核電廠生產45000桶這些我們俗稱的「核廢料」,要公平分配給每位使用到核能發電的人口,那實在是不容易,而且可能得先配發很大一個儲存桶,每幾年到相關單位去領一大塊回家存放……除了許多產業必須在廠房內設法儲存核廢料,別忘了我們豪華的商業大樓、各級學校、公家機關都是用電大戶,如此一來核廢料就在你我身邊,風險大家均攤,個人支持並樂見就此訴求形成一壓力團體,推動公平正義的核能發電!

  【評論連結】
從核廢料看無情的島國與自私的惡靈
推薦訂閱
■ 蝶會電子報
■ 黑潮電子報
■ 地球日電子報
■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 南方電子報
推薦瀏覽
■ 環境信託網站
■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 世界自然基金會
■ 千里步道
■ 六足王國:台灣昆蟲
■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綠色世代 不綠就OUT!?
「綠色世代 不綠就OUT!?」論壇

「綠色世代 不綠就OUT!?」論壇

【相關連結】
■ 第40屆地球日 國際在地串聯實踐
■ 2009前瞻:救地球、救經濟的雙重解藥──新綠領崛起
■ 美國經濟復甦投資綠領 創造上萬個工作機會
■

2009台灣地球日

綠世代的人們除了具有環保內涵及活動力之外,綠色時代的經濟和環境之間是互利共生的。英文的經濟「economy」和生態「ecology」皆是以生態「eco-」為字首。身為世界公民的一份子,面對最新的環保潮流,你是否也跟著一起「綠」了呢?昨(29日)上午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的世界地球日論壇,在來自不同世代及領域的綠領人士參與下,於台北展開對話。

企業界代表欣偉科技總經理李若存也提到,在企業的社會責任裡,環保絕對是最重要的一塊,而環保意識與環保概念,和經濟發展與企業營利並非衝突,其中絕對有一條創造雙贏的道路。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王俊秀以及低碳生活部落格主張楊乾則不約而同提到,在發展綠色經濟的過程中,政府應扮演重要的角色……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錢進溼地

我們的島:錢進溼地

採訪/撰稿:張岱屏;攝影/剪輯:陳志昌

2007年,馬太鞍濕地獲得十大經典農村生態類第一名,然而在資源湧進的同時,危機也悄悄浮現。各種人為設施進入濕地,改變了濕地的原始樣貌,馬太鞍濕地的生態,也面臨失衡的困境……

在花東縱谷間,有一片廣達90公頃的內陸型濕地。千百年來,從山腳下不斷湧出的泉水,匯流成一片又一片的水塘,孕育著濕地裡,各式各樣的水草魚蝦,也孕育著這裡阿美族最特殊的捕魚文化。

在小小的池塘邊,馬太鞍文史工作者蔡義昌,正示範著阿美族最特殊的捕魚方式:Palakaw。所謂Lakaw是「讓魚棲息的魚塘」,而Palakaw的意思,是「在池塘裡做一個魚的家。這種用樹枝幫魚蝦搭起的家,訴說著傳統阿美族與濕地共生的記憶。如今,這樣的記憶伴隨著河川水泥化漸漸地變了調。蔡義昌感嘆「以前的Lakaw是在河流旁邊自己的土地上,現在河流都水泥化了,水流不出去,Lakaw變成是在河道裡面,根本就不像Lakaw了。」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易俊宏

法國於1970年法屬波利尼西亞島進行核子彈試爆;圖片提供:未知。

台灣變成「東方瑞士」?環保署長沈世宏打算動用逾48億、六年的時間,來推動「營造永續優質環境衛生計畫」; 雖然有分成四大工作項目,進行「環境寧適時代」的願景規劃,但是不是又是官僚體制的一廂情願,還是能由下而上的實踐? 未來政策執行時值得觀察。 
 

提醒大家要節省能源,日前舉行全球接力熄燈抗暖化的活動, 從雪梨開始至紐約結束,全球各大城市都陸續燈一小時; 這項全球性運動旨在呼籲採取行動,避免可能造成毀滅性後果的氣候變遷。其實關注身邊,也會發現許多珍貴資源,例如最近發現台灣海峽中南部的台灣淺灘蘊藏豐富的沙資源;這片巨大的海底沙漠,含有貝殼碎片、 海灘岩以及玄武岩礫等。 
 

先前中國已有許多刻意隱瞞的狀況, 毒奶粉跟禽流感災情仍歷歷在目,現在又傳出高傳染性的手足口病疫情爆發;今年疫情在河南、山東最為嚴峻,而94%以上的患者是五歲以下的兒童,報告的死亡人數約為20人。此外,在法國撥款補償核試爆受害者,但是受害的法屬波里尼西亞人稱這項提案為「很糟的笑話」; 發言人指出:「(補償金額與)法國政府用來花在國防上的金額,這些金額只是零錢而已」。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鄉親 為什麼不看多明哥

作者:劉介修(作者為醫師、苗栗人)

「國際音樂節」反映了當前台灣小地方的發展困境與迷思,苗栗只是其中一例。劉政鴻縣長一上台,即開始擘畫各種大型的建設,試圖為人口外移老化、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的家鄉力挽狂瀾。然而,這些大型的發展計畫仍然沉迷於過去高度「發展主義」的思維,以「發展為名」肆無忌憚地破壞地方自然生態、傳統文化資產。顯而易見的,地方政府無視於後工業經濟的特性,以及地方發展的實際需求,一味地以發展之名,大行縣府暴力。

其實不僅是苗栗,全台類似這樣做法的縣市,也大有所在。單以苗栗來說,近期即出現不少發展爭議,其中最被關切的即是「苗栗古窯」及「後龍科學園區開發計畫」。苗栗縣曾經是台灣重要的陶瓷器重要的生產所在,隨著產業的興衰,遺留的地方陶窯技術與歷史建築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然而,宣稱要發展「文化觀光」的苗栗縣政府,無視「陶窯文化」在地方產業的重要地位,在文建會決定針對高鐵特定區內珍貴的傳統古窯群進行文化資產協商之前,「連夜」帶頭拆除古窯……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網編:易俊宏
※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