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學運到中國市民社會與環保運動(講座)
「開放、多元、低碳島」新興科技法制研討會
關渡農民誌-冬藏篇
2009休閒農業教育學院徵稿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2009.8.18更新招募訊息
地球日(earthday)發軔於自1970年4月22日的美國,40年來已號召170個多國家與10億人以上投入此環境倡議運動,為全球最大規模環保運動之一。
美國東岸時間4日下午,本報編採團隊特地至美國華府地球日總部拜會,分享台灣倡議經驗。地球日網絡(Earthday Network)副總裁Susan Bass表示,在全球化的今天,環境問題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感謝台灣民間團體在環境教育上的投入,在地球日將屆滿40週年的全球串聯行動中,希望也能與台灣的夥伴一起為地球發聲!」
詳細內文
清水溝老人食堂的餐盒;圖片來源:munch
5日位於南投縣鹿谷鄉清水村的「老人食堂」舉行開板典禮。921屆滿十周年前夕,清水溝工作站所經營的老人送餐服務也已持續8年,8年來風雨無阻的為瑞田、清水、秀峰三村,大約50名老人提供送餐服務。去年由於舊場地租約到期,因此必須另覓新居。最後由當地人賴明憲將家裡土地出借給清水溝工作站,目前新建築主體結構已完成,等待新居落成後,老人食堂將能迎接下一個新的十年。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讓許多有志於社會工作的人紛紛進入災區貢獻一己之力,當中包括了清水溝工作站的最初成員們。大災難的發生造成某種程度上的無政府狀態,這同時也是社會運動的好時機,清水溝工作站理事長冷尚書表示,剛開始還不知道要做些什麼,一直到第二年當時還就讀東吳社工碩士班的方昱加入後,清水溝的具體走向才逐漸確定。
採訪/撰稿:陳佳珣;攝影/剪輯:陳慶鍾
屏東特產黑珍珠蓮霧,遠近馳名,說來諷刺,它是土地沉淪後而興盛的產業,屏東沿海地層下陷嚴重,導致海水入侵、土壤鹽化,鹽分是黑珍珠美味鮮紅的關鍵。這次颱風重創林邊鄉和佳冬鄉的蓮霧園,而更靠海的石班魚養殖區,甚至全毀。地層下陷區是淹水的高風險區,如何才能走出下陷的陰影,遠離水患?
中南大羚在16年前被人類發現,威脅中南大羚生存的主要原因為在於,棲地遭受破壞和人類入侵行爲。為了避免這種極度罕見的動物免於瀕臨滅絕的危機,保護生物學家在寮國召開緊急會議。
為了改變人類開發行為造成的動物棲地破壞,新加坡政府近日決定將建造專門讓動物通行的「生態天橋」,以連接被武吉知馬高速公路一分為二的自然保護區。同時為保護環境,中國國家林業局已同意在西藏拉薩市尼木縣設立「西藏尼木國家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6192公頃,涵蓋吞巴、普松、尼木、澤南等4個景區,森林覆蓋率達70.69%。
另外在八八水災災後安置方面,原住民對於遷村安置有許多自己的想法,「政府如果要遷村,請先問我們要什麼?是我們要用土地,主角是我們。」希望政府能傾聽原住民部落的意見。
同樣情況也發生在台南縣南化鄉羌黃坑部落土石流災民的身上,對於台南縣政府的安置規劃災民表示長年在山區耕種,不必花多少錢就能生活,一旦遷到平地,少了耕作土地,生活起居樣樣花錢,很難生存,政府要想辦法幫助災民自食其力。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作者:黃怡婷、施月英(台灣生態學會志工)
台灣農村在政府長期忽視下,發展緩慢,導致人口外流問題嚴重。偏偏政府從未對症下藥,而是以引入工業區的方式,作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仙丹。對於地方的人來說,在長期生活困苦、希望地方發展與子弟回流故鄉的期盼下,往往選擇相信政府的能力,可以保護好環境,也可以帶領他們往發展的路上前進。對於傳統農村,轉變為科學園區的發展型態,就像是一場賭局,一場以生活型態、農村文化、當地的原始環境以及居民的健康,做為賭注的豪賭。
高科技產業造成許多社會經濟問題,包括香山綠牡蠣禁養事件、霄裡溪用水汙染事件,甚至是中科七星農場(中部科學園區第三期)環境影響評估評審查於行政訴訟一審敗訴等,但在此情況下,依舊受到各方的歡迎。
發起團體:地球公民協會
八八災變重創南台灣與東台灣,人民與土地哀鴻遍野,創傷難以撫平,災後復建更是困難重重,台灣到底該何去何從?
台灣自然保育、文化改造的代表人物──陳玉峰教授,將與陳月霞老師在八八災變後,首度公開演講。
陳教授將以費時近15年完成之台灣植被誌十餘巨冊為基礎,加上山林保育運動、文化觀察之經驗,整體解析250萬年台灣自然史、山林水土災變乃至草根文化、土地倫理,與大家共同探討台灣如何走出未來,開展民間草根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