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0.7.22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生命力新聞
南方電子報
苦勞網
破報
台灣立報
生命力新聞
推薦瀏覽
自然步道協會
關渡自然公園
濕地保護聯盟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環境信託網站
GreenMap System Home綠色生活地圖
綠色陣線協會
生態綠:公平貿易、綠色消費
  首宗環境信託 內政部:先取得國產局讓售文件


濁水溪口擁有豐富生態;照片提供:彰化環保聯盟

「濁水溪海埔地公益信託」21日在營建署召開第一次審查會議,由內政部召集15個部會及地方政府代表與會,次長林慈玲主持,晚間並召開記者會公佈審查結論,要求受託單位先取得國有財產局(國產局)土地讓售同意。受託代表蔡嘉陽對於結論「不滿意,也不能接受」,他表示內政部應負起決策責任,完成實質審查,讓國產局據此進行土地轉讓。

蔡嘉陽指出,國產局同意讓售國光石化土地,是基於通過環保署環評會的審查以及營建署區域委員會的審查,再向經濟部報編工業區後,由國有財產局來辦理讓售業務,所以國有財產局「同意」並非決策,而是已通過既定行政程序。如今內政部卻要求環團先取得國產局讓售的同意後才進行實質審查,國產局要根據哪項前提同意? 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環境信託案 環團不排除興訟
白海豚信託首次審議 內政部任重道遠
白海豚:國光石化可以為我轉彎嗎?
環保救國 遇見財團就轉彎?
 

貿易與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的相關多邊工作

作者:鍾國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石油經濟合作組織(OECD)與國際能源總署(IEA)在2008年時曾共同針對氣候變遷,提出兩種氣候政策情境分析研究,分別以長期穩定在440ppm及 550ppm兩種二氧化碳當量標準的情境,研究指出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的5大國家地區分別是:中國、美國、歐盟、印度與俄羅斯,這些國家地區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就佔了全球的3分之2;在參考情境分析中,這比例預估會持續至2020年。同時,IEA重申哥本哈根會議以後的減排單靠美好的意願仍不夠,在全球GHG排放路徑選擇上,必須考慮能源產業的技術需求與成本,更重要的是所有全球氣候變遷的協議都必須考慮主要排放國的重要 (IEA, 2008)。

有關GHG減緩的多邊行動,主要架構在氣候變遷公約與相關之發展。以京都議定書之彈性機制為例,有關國內應該如何回應,國內也有學者如李堅明曾在2007 年時依最大潛力推動能源與產業調整措施,指出最樂觀情境為截至2020年,我能源部門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從原501百萬公噸(BAU情境)降至297百萬公噸,但距離減緩目標223百萬公噸(預估2000年排放量)仍有74百萬公噸差距,僅藉自身努力無法達成減緩目標。而為達成減緩目標,參與京都議定書所制定之「共同執行(JI)」、「清潔發展機制(CDM)」及「排放交易(ET)」三種彈性機制為可行方法。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潘佳修

苗栗徵地大轉折,行政院將要求撤案還地。苗栗竹南大埔徵地引發農民抗爭,21日在國民黨中常會中獲得多位中常委提出討論;目前「苗栗後龍灣寶案」因程序不合法,可能將「撤案」處理,而「大埔案」拒絕被徵收的24戶農民可望歸還農地。台灣農村陣線表示,全台有2263公頃的閒置工業區,科學園區聞置用地也達253公頃,呼籲各地縣政府妥善利用閒置地,並暫停現行農地徵收作業,重新評估農地徵收的必要性。在台中縣大安鄉南庄海濱則有海砂開挖案,20日民眾群聚海灘抗議,鄉民痛批縣府賤賣國土。村民指出,法令規範10公頃以上要做環評,業者申請面積9.86公頃剛好低空飛過,有規避環評之嫌,希望縣府審慎評估。

美國大湖區與密西西比河流域,航運暢通,卻也帶來外來種的禍患,破壞當地漁業,為了力阻「亞洲鯉魚」進入,美國5州19日再提訴訟。在南非,則是傳出非法盜獵珍貴白犀牛事件!一群南非民眾14日獵殺了南非僅存的「白色母犀牛」,此事件發生在南非約翰尼斯堡附近的熱門野生動物禁獵區。野生動物官員表示,南非盜獵案件層出,價格空前絕後上漲。瀕絕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去年警告,盜獵犀牛案件之高,已達到史無前例的景況,令人憂心。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公牛鯊和棘冠海星何辜呢?

作者: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這幾天的媒體報導台灣海域出現了兩種駭人聽聞的海洋生物,一是在屏東車城海域出現的公牛鯊。卡死在箱網的公牛鯊被漁民朋友用釘勾撈起死在竹閥上的血淋淋的影像歷歷在目,而海洋生物專家在媒體上更提出這種鯊魚有可能游到墾丁海域,而會造成戲水民眾被咬傷的機會。另一則是專吃造礁珊瑚的棘冠海星在澎南海域的西吉島,被大量的發現,而專家也提醒這很可能是大爆發,對澎湖珊瑚礁的生存有重大的威脅,進而影響漁業等跟民生相關的損失。然而,這兩則海洋生物負面新聞的背後,確是突顯現出台灣社會對海洋生物和生態科學證據的薄弱、陌生與誤解。

在國外的紀錄,公牛鯊的確是有攻擊人的紀錄,但是公牛鯊是否會游到珊瑚礁海岸的墾丁海域去攻擊遊客是值得商榷。這次發現公牛鯊的車城海域雖離墾丁海域較近,但是公牛鯊的生態習性和過去發生攻擊人的海域判斷,公牛鯊會到墾丁海域的機率其實不大。精采內文

  .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