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0.8.12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全民來認股 守護白海豚
2010「自然生命印象」短片徵選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生命力新聞
破報
苦勞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海洋台灣
生態關懷者協會
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勞工陣線
新世代青年團
環境信託網站
21世紀議程協會
濕地保護聯盟
  環署專家會議:國光石化用水以海水淡化為主


國光石化預定地

國光石化「水源供給專家會議」,11日在第三次會議後宣告審查結束,結論要求國光石化的用水計畫應以海水淡化做為「水源替代方案」,並「考量」以再生能源與廢熱回收為海水淡化能源。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質疑,專家會議只能做這種建議?環保團體在國光環評審查第一天就請國光石化考量海水淡化方案、不必再興建大度攔河,專家會議審了三次,只做了這種建議,而且還是沒有拘束力的「建議」。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國光石化的水難題:彰化缺水又地層下陷 如何擠水?
用水 不應由全民負擔
以海水淡化代替大度攔河堰 評估太粗糙
讓「水」走自己的路
 

書齋:《綠領經濟》補地球的縫隙

作者:褚士瑩(專業非營利組織管理顧問、知名旅行文學作家)

編按:在全球暖化議題持續發燒的今天,環境永續發展的工作已刻不容緩,而綠領經濟﹝Green-collar economy﹞即是針對環境保護與經濟之間矛盾的關係而產生的新概念,綠領經濟主張「讓環保振興經濟,讓經濟帶動環保」,經濟和環保不一定是對立面,反而是可以相輔相成的。靠著綠領工作和綠色產業,同時促進經濟和保護環境。所謂的綠領工作﹝Green-collar job﹞是對環境友善,能支撐家庭,且具專業技能、專業遠景的工作,一切對於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有貢獻,且保障勞工權益的工作。「綠領經濟」此書完整介紹這股新的「綠色浪潮」,編輯室將從中摘錄5篇,與讀者分享。「補地球的縫隙」此篇為《綠領經濟》的推薦序。

老實說,世面上有很多關於綠色革命的書籍,比《綠領經濟:下一波景氣大復甦的新動力》這本書提供更多的統計資料,有更多可靠的科學證據,更多美國以外的國際案例,更多對綠色未來的無限想像,但是我在這本書裡,看到作者范.瓊斯提醒我們一件其他書裡都沒有強調的事,也是現實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綠色經濟的技術部分,主要的工作就在於「填補縫隙」。精采內文

 

書齋:《綠領經濟》生態種族平等

作者:范‧瓊斯(Van Jones) (前白宮綠領政策特別顧問)

儘管數十年來許多運動起起落落,建立世界生態種族平等的運動還在持續著。社會提升的環境主義很難在一天之內成功。因此,我們有必要花點時間,釐清我們賴以建立兼容並蓄綠色經濟的基本信念:平等保障、平等機會、尊重萬物。

信念一:平等保障所有人

當我們邁入生態挑戰及轉機的時代,第一個信念必須是「對所有人平等保障」。這個理念在生態危機中極為關鍵,那些沒錢沒地位的人民、家庭和社會,總是最先受害,而且最慘重。當洪水高漲、大火肆虐、乾旱來臨或瘟疫蔓延,社會邊緣人大多無法倖免於難。他們沒有能力自我保護。更慘的是在危機過後,他們難以重振旗鼓進行重建和復原。因此,當災害倍數成長,我們必須復興美國人的根本承諾,「平等保障」的最基本原則。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陳姿穎

88風災一周年剛過,社會各界紛紛檢討災後重建的成果,然7月下旬一場豪雨,風災復建工程曾文溪復建護岸,禁不起暴漲溪水沖毀,居民對重建工程疑慮擔心。山美村長莊信義說,橋梁、道路重建緩慢,鄉民每天要生活工作,希望在各村增建吊橋,方便出入。而同樣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的土地徵收案,大埔農要保留原地,吳敦義表示,不可行!不願被徵地農民的土地散布在園區各角落,將來根本沒有灌溉系統及道路可以使用,農民堅持要保留原地,在實務上並不可行,呼籲大埔農民們能夠接受政府的安排。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還有更多人挺身而出,六輕大火,台塑跟地方2次的農損賠償都談不攏,反六輕鐵了心,麥寮人發重誓,11日上午麥寮鄉親聚集在媽祖廟前發誓,強調這回絕不讓台塑摸頭,否則遭天打雷劈,要跟六輕長期抗戰。

在印度發現的新超級細菌「NDM-1」已隨著「醫療旅遊觀光客」從南亞帶進英國,這種細菌具有頑強的抗藥性,幾乎無藥可治。在現今跨國移動普遍的情況下,這個新超級細菌可能很快就會傳到全球其他地區,成為一項嚴重的全球公衛問題。

赴中國台灣環保團體成員昨(11)日順利返台,三角水資源考察,兩岸環境NGO深度理解的基石,與會者表示此行加深了對中國環境問題的理解,對於如何輸出台灣環保經驗的思考,也能有所深化。環保團體透過深度的交流,經驗的輸出,為減緩全球環境壓力做出貢獻。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農村土地的阿凡達之戰

作者:呂耀中

回頭看看農村,似乎還保有福爾摩沙之島的殘影,不過,稻田、水圳、紅磚厝等景色卻漸漸模糊。在農發條例第18條開放後,農地陸續長出豪宅,變質的豪華田園住宅,正以集村農舍之名大肆開發,未來10年,農村再生條例將再以1500億的經費,建設「富麗」農漁村。水泥思維從都市蔓延到農村,土地的價值不再是肥沃的泥土、豐收的喜悅,而是擺在金錢天秤上,將農地轉建地,社區變成工業園區、科學園區。

農村就像電影《阿凡達》中的潘朵拉星球。土地開發的「遊戲」就像《阿凡達》中,人類覬覦潘朵拉星的珍稀礦產,製造出由人類控制的納美人身體出來,用盡其極的騙取納美人的信任,在無法說服納美人之後,最後依然燒殺擄掠的破壞搶奪。精采內文

  .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陳姿穎‧網編:陳姿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