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2.16







近期活動

生態講座「雪山鳥類生態研究」
【綠繪本時間】浮冰上的小熊
野生動物觀察與社區生態旅遊研習營(3/20截止)
「台灣女性環境運動的軌跡與契機」論壇
「婦女的力量,綠色的力量」影像展(3/4~3/31)
樂生影展-《樂生劫運 V2.0》樂生走山危機.環島串聯集氣(花蓮場)
《動物保護行政監督》第1期專業志工 熱情招募(3/1~6/30)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愛轉動 護地球 台北地球日綠色市集
環境資訊協會徵求美工志工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瘦肉精風險說不清 立委再開公聽會

 

面對美國貿易的壓力,台灣民眾到底能不能選擇安全的肉品為自己健康把關?被視為瘦肉精稱呼的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到底有沒有「可容許的」含量?15日潘孟安等5位立委再召開公聽會,意見交流。多數專家表示,無論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法典(Codex)是否制定MRL(不同國家、區域農產品 中農藥殘留安全標準),國內都應制定嚴格標準,將健康風險阻隔境外。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長周晉澄認為應就目前盛傳的兩個訊息澄清,一為美國FDA(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在核准萊克多巴胺後發布豬隻高致死率、致病率的訊息,以及曾於事後指控該藥廠隱瞞不利於實驗的數據。他建議衛生署查明,無論數據是否有影響,都應公開資訊,以昭公信。詹長權認為目前在討論瘦肉精健康風險時,未秉持客觀、透明、完整及獨立審查原則,「光是誰在做健康風險都不知道,哪有透明?」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消費者權益放一邊 產業衝擊沒人理

瘦肉精爭議再起  健康疑慮待澄清

卡不住?賣場進口牛驗出瘦肉精1/6不合格

2007回顧:瘦肉精解禁政策搖擺 豬農抗議

【氣候變遷Q&A】(27) 溫室氣體會滯留在大氣中多久?

本報2012年2月15日綜合外電報導,陳巾眉編譯,蔡麗伶審校

除了水蒸氣以外,其他四種主要的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以及氟氯碳化物(CFCs )。這些溫室氣體滯留在大氣中的時間長短不一,短從數個月,最長可達千年之久,影響氣候變遷的時間效應都不相同。

最顯著的人類所排放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其生命週期最難判定,因為二氧化碳有數個途徑能夠從大氣中移除。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約有65%~80%會在20~200年間溶解在海洋裡。其餘的二氧化碳則是經過緩慢的化學風化或是岩石形成過程被吸收。以上的現象意味著,只要二氧化碳存在大氣中,將會持續影響大氣幾千年之久。

相對地,甲烷存在大氣中的時間約為12年,主要可藉由化學反應從大氣中移除。雖然甲烷是相對溫室效應較強的溫室氣體,但影響的時間則較為短暫。

精采內文

透視新聞環境∣治理香港空氣污染的新思路

作者:Mike Kilburn(思匯政策研究所環境策略主管); 譯者:李楊

香港特區政府改善空氣品質的持續努力在農曆兔年的最後幾天發生了重要的轉折。1月2日香港環境保護署(EDP)宣佈,2011年路邊空氣污染指標超過現行控制目標20%,創下歷史記錄,遠遠高於2005年時的2%。

就在同一天,香港非政府組織健康空氣行動發佈了對2011年香港空氣品質的評估報告。其中一張摘自《2011年中國統計年鑒》的圖表顯示,香港的二氧化氮水準(路邊空氣污染的重要指標)在32個中國主要城市中排在倒數第二位,僅僅好於烏魯木齊。對於中國經濟發展水準最高、環保設施最好的香港來說,這樣的記錄無異於當頭一棒。

雪上加霜的是,同一周,就在香港特區政府遲遲未公佈《空氣質素指標》之時,中國環境保護部率先發佈了其空氣品質標準。這令特區政府的官員十分尷尬。香港本有機會成為中國首個引入更嚴格空氣品質標準的地區,但早在2009年就曾就《空氣質素指標》草案向市民徵集意見的特區政府耽擱了整整兩年,坐失良機。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莫聞

生產鋅氧粉的慈陽科技工業公司,向台糖公司承租高雄市路竹區新園農場建新廠,附近居民擔心汙染農作而嚴重抗議。中國最近則又傳出人為刻意添加人造物到食品中的黑心案例,天津多個水產批發市場和社區農貿市場,發現市場存在「注膠蝦」銷售,不法商販在凍蝦的蝦頭和蝦身注入明膠,以增加重量、改善賣相由於這些注膠環節不明,來源複雜,也給監管與治理帶來難題。以「活熊取膽」著稱的福建歸真堂藥業,近期股票上市引發熱議,知名企業主馬雲已站出來反對,透過旗下淘寶網抵制販售。其他國家也還存在對待動物不友善的政策,歐洲盃主辦國之一的烏克蘭,為順利賽事而撲殺流浪狗,數量眾多、手段殘忍,引起國際抗議。

最後來關心台灣的海洋保育執法,屏東恆春分局龍水派出所日前接獲線報,指有水族業者僱用潛水夫,在恆春地區海域大肆盜採活體珊瑚,俟機北運販賣圖利,警方循線查出1名40歲余姓水族業者,並搜出多株活體珊瑚,依竊盜罪移送法辦。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2011年全台PM2.5統計-台灣的人們如同生活在「毒氣」之中

作者:蔡智豪(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

WHO公告年平均值15μg/m3為良好,此統計的結果台灣大部分的地區皆處於有害的空污之中(>15μg/m3),台灣的人們如同生活在「毒氣」之中。 PM2.5汙染的問題中南部更為嚴重,台中一年365日空氣良好的天數居然平均僅有29.6天,這也是肺腺癌、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不斷升高的原因,我們連呼吸的空氣都「不具公平正義」。

中興大學環工系莊秉潔教授認為台灣若要符合WHO的標準,汙染量至少要減少2/3。換言之,3座燃煤電廠應停掉2座,或改燃天然氣發電。 人們可選擇過濾的水、無毒有機的蔬果,但就是無法選擇呼吸的空氣。為了捍衛健康的空氣,呼籲社會各界站出來關心。

精采內文

 

瘦肉精風險說不清 立委再開公聽會(上)

之一:健康風險評估未出爐 官員先放話

本報2012年2月1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面對美國貿易的壓力,台灣民眾到底能不能選擇安全的肉品為自己健康把關?被視為瘦肉精稱呼的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到底有沒有「可容許的」含量?昨(15)日潘孟安等5位立委再召開公聽會,意見交流。多數專家表示,無論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法典(Codex)是否制定MRL(不同國家、區域農產品中農藥殘留安全標準),國內都應制定嚴格標準,將健康風險阻隔境外。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局長許天來澄清,澄清萊克多巴胺為飼料添加物,並非供治療用的藥物,禮來公司用在豬用飼料添加物的商品名培林(Paylean),因能讓豬隻增重,提高瘦肉率,俗稱瘦肉精,安全性高,不宜與其他成分混為一談。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表示,動物用藥、食品添加劑都是有毒性的,但為了生產時使用,殘留量必須在安全範圍內,並以此原則制定殘留量容許標準。

萊克多巴胺殘留量  未有足夠實驗證明安全

詹長權教授。(資料照片)對於萊克多巴胺健康風險缺乏相關研究報告,ADI(每日安全攝食量)則只依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對6位成年男性自願者實驗,單次大量口服萊克多巴胺的人體實驗結果,被多數與會者質疑不夠客觀。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詹長權質疑,6個人20歲年輕人當中有一位因為心悸而退出實驗,歐盟即質疑實驗結果,認為人體實驗至少要達60個人較具客觀性,而台灣卻要越俎代庖急著證明,「這怎麼對呢?」

無論是藥管局網站上的Q & A,或農委會10日主導的會議資料都表示「萊克多巴胺在國外上市使用約10餘年,在核准使用的國家中尚未有消費者產生不良反應的報告。」

對此,台大獸醫專業學院長周晉澄認為應就目前盛傳的兩個訊息澄清,一為美國FDA(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在核准萊克多巴胺後發布豬隻高致死率、致病率的訊息,以及曾於事後指控該藥廠隱瞞不利於實驗的數據。他建議衛生署查明,無論數據是否有影響,都應公開資訊,以昭公信。

周晉澄質疑,台灣已經有很好的飼養系統,養出很好的家畜,有必要用瘦肉精嗎?而且萊克多巴胺人體實驗資料太少,特殊族群試驗缺乏,對健康大眾或許風險小,但缺乏敏感族群、小孩的研究資料,而對人類心血管也有副作用。

一旦開放瘦肉精,未來進口的肉類都可能殘留瘦肉精,這使得曝露風險增加,而華人社會內臟使用頻率、數量的特殊性,未被考慮進去,中國針對肺臟殘留量的研究顯示是有明顯風險的。詹長權更以「在暴露評估的菜籃子裡,少了很多東方食品」,直指以吃牛的習慣來引申到吃雞肉、火雞肉、豬肉,這種以西方模式套用在東方飲食的風險評估是不對的。

風險評估未出爐 何來風險管理

詹長權認為目前在討論瘦肉精健康風險時,未秉持客觀、透明、完整及獨立審查原則,「光是誰在做健康風險都不知道,哪有透明?」風險評估以及風險管理者之間缺乏協調,而在風險評估未完成之前,風險管理人員卻已先放話,認為風險管理者角色混淆,干預科學研究。

此外,政府都只舉JECFA的實驗結果,歐盟與中國雖於2009、2010年曾提出新的事證,卻未被相關單位重視。無論是農委會或衛生署都只提科學數據,但對決策會衝擊到誰,誰得利,對那些產業有影響,也未講清楚。

詹長權也指出,台灣雖為WTO會員國,健康和貿易衝突下仍可於食品預警機制運用原則下,暫時使用檢疫防疫的措施,也就是可以禁止進口。

沒有任何國際公約  剝奪國家照顧人民健康的權利

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倪貴榮則認為,從2年前美牛風波延燒至今,都因科學數據的不確定性,無法提供解答而造成爭議,若未能建立完善的風險治理體系,只從個案角度觀看,問題將層出不窮。

倪榮貴表示,CODEX是風險管理單位,所下的決定是共識決,不完全是科學的結論,而且只是參考。台灣非CODEX會員國,可採取比CODEX更嚴格的標準;而WTO也從未否定或剝奪國家保護國民採取適當措施的權利。

另外,關於瘦肉精一國兩制的做法,倪榮貴認為過去台灣瘦肉精採取零風險的作法,現在擬對外開放,對內卻嚴格禁止,這讓適當保護水平不一致,從法理來看水平應該要一致。

立委潘孟安結論時表示,WTO的「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協定」只要藥物殘留檢驗標準有科學依據,會員國的檢驗標準甚至可以訂得比國際通用標準還高,歐盟等國皆樂於使用該方式,保障其國家免於瘦肉精美牛的入侵,他希望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應制定更嚴格標準。(繼續閱讀

之一 | 之二

Top

 

【氣候變遷Q&A】(27) 溫室氣體會滯留在大氣中多久?

本報2012年2月15日綜合外電報導,陳巾眉編譯,蔡麗伶審校

除了水蒸氣以外,其他四種主要的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以及氟氯碳化物(CFCs )。這些溫室氣體滯留在大氣中的時間長短不一,短從數個月,最長可達千年之久,影響氣候變遷的時間效應都不相同。

最顯著的人類所排放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其生命週期最難判定,因為二氧化碳有數個途徑能夠從大氣中移除。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約有65%~80%會在20~200年間溶解在海洋裡。其餘的二氧化碳則是經過緩慢的化學風化或是岩石形成過程被吸收。以上的現象意味著,只要二氧化碳存在大氣中,將會持續影響大氣幾千年之久。

相對地,甲烷存在大氣中的時間約為12年,主要可藉由化學反應從大氣中移除。雖然甲烷是相對溫室效應較強的溫室氣體,但影響的時間則較為短暫。

氧化亞氮會在大氣的平流層被移除,但是速度相對甲烷更緩慢,約會停留114年。

含氯或是含氟的氣體化合物家族(FCs、HCFCs、HFCs、PFCs)很龐大,包含許多不同種的化學種類,每種停留在大氣中的時間也不一樣─從短於一年到長達好幾千年。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出版一份列表,關於各種溫室氣體對於全球暖化的影響潛勢以及在大氣滯留時間。

水蒸氣雖然具有強烈地吸熱效應,但是並不像其他的溫室氣體會滯留在大氣中許久。水蒸氣在大氣中只會停留數小時到數天,很快就會成為降雨或降雪。大氣中的水氣多寡也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水蒸氣積累得越多。因此,水蒸氣被認為是反饋迴圈的一環,而非是造成溫室效應的原因。

※ 參考資料:英國衛報報導

Top

 

透視新聞環境∣治理香港空氣污染的新思路

作者:Mike Kilburn(思匯政策研究所的環境策略主管); 譯者:李楊

編按:長居香港的鳳飛飛因肺癌離我們遠去,令許多歌迷心痛與不捨;過去曾有不少專家大聲疾呼改善空污,並認為骯髒的空氣和肺癌等疾病有關,本篇文章探討了政策、法規與行政的癥結點,希望能對台灣各大城市的空污治理、以及公共健康政策有所借鏡。


香港特區政府改善空氣品質的持續努力在農曆兔年的最後幾天發生了重要的轉折。1月2日香港環境保護署(EDP)宣佈,2011年路邊空氣污染指標超過現行控制目標20%,創下歷史記錄,遠遠高於2005年時的2%。

就在同一天,香港非政府組織健康空氣行動發佈了對2011年香港空氣品質的評估報告。其中一張摘自《2011年中國統計年鑒》的圖表顯示,香港的二氧化氮水準(路邊空氣污染的重要指標)在32個中國主要城市中排在倒數第二位,僅僅好於烏魯木齊。對於中國經濟發展水準最高、環保設施最好的香港來說,這樣的記錄無異於當頭一棒。

繁忙的香港街頭,圖片由Design for Health 提供

雪上加霜的是,同一周,就在香港特區政府遲遲未公佈《空氣質素指標》之時,中國環境保護部率先發佈了其空氣品質標準。這令特區政府的官員十分尷尬。香港本有機會成為中國首個引入更嚴格空氣品質標準的地區,但早在2009年就曾就《空氣質素指標》草案向市民徵集意見的特區政府耽擱了整整兩年,坐失良機。

明顯感到輿論壓力的香港環境局局長邱騰華1月17日宣佈,新的空氣質素指標已經行政會議批准,待必要立法修訂之後,2014年便會正式成為法律。

新空氣質素指標的內容與2009年的徵集意見稿完全相同,而且根據香港的法律,根本不需要訂立新法。香港《空氣污染管制條例》第7章第3條明確規定,環境局局長只需得到環境諮詢委員會的同意,便可實行空氣質素指標。這比通過正規的立法流程快很多。難怪越來越多的香港民眾開始質疑空氣質素指標的推行為何一再推遲。

在香港立法會2011年5月的一次會議上,沮喪的立法者們提出政府之所以一再拖延新指標的發佈,是因為擔心規劃中的基礎設施工程無法滿足新標的要求。香港特首曾蔭權之後的回應似乎也確認了這種觀點:「我們必須謹慎地評估新空氣質素指標對香港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我們的空氣質素指標是長期的、牢固的、適應工程項目和經濟發展需求的。」

無論這聽起來多麼令人憤懣,但曾特首的考慮不無道理。根據《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的要求,施工工程必須符合新空氣質素指標的標準,而香港嚴重的空氣污染給未來工程的合規性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2011年9月,香港機場管理局在一份報告中稱,正在籌備中的香港第三跑道可能因為起落飛機排放過多二氧化氮而無法獲得《環境影響評估條例》所要求的批准,施工也就無法合法進行。

類似的情況也曾發生在珠港澳大橋的施工中。因為公眾擔心車輛尾氣污染會損害健康,針對大橋的司法審查已經致使施工中斷兩年之久。這些先例都表明,空氣污染不僅損害香港公眾的健康和幸福,更威脅香港經濟的健康發展。

特區政府究竟是如何走到今天這步田地的?環境保護署公佈香港最差路邊污染記錄之後的一周,公共政策智庫思匯政策研究所發佈了對特區政府近期表現的評估報告:《空氣品質:曾蔭權任期(2005-2012)成績單》。

這份報告中援引達理指數(一個旨在研究香港空氣污染成本的專案)的資料表明,路邊污染的水準過去幾年中呈持續增長的勢頭。曾蔭權任特首期間,約有7240起早亡、528388個本可避免的住院日以及4926萬次不必要的就醫與香港的空氣污染有關。

五天后發佈的修正後的指數就空氣污染對公眾健康的影響作出了更為驚人的評估;其中,過早死亡的起數調整至平均每年3200起,是此前每年1000起的三倍還多。發佈會上,達理指數命名者賀達理教授在發言中指出,更糟的情況可能還在後面:「雖然這些新資料較以前相比已經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其真正可怕之處在於它們仍然是保守估計,只能反映香港空氣污染對公眾健康的短期影響。」

「其他領域的研究成果有力地表明,如果將衡量長期追蹤影響的群組研究所得資料也考慮在內,空氣污染的影響將更大。」

不過這些數字並不意味著特區政府一直尸位素餐,也不能證明特區政府提出的管制措施沒有起到絲毫作用。通過要求全港所有火電廠在2011年初強制安裝煙氣脫硫裝置,特區政府成功地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問題在於,香港特區政府缺乏緊迫感,無法集中力量解決那些對公眾健康威脅最大的污染源。比如為了解決車輛污染問題,特區政府出臺措施要求新註冊車輛必須符合最高的環保標準,卻沒有強制規定老舊和污染嚴重車輛禁止上路行駛。另一項鼓勵更換老舊公車和卡車的計畫則沒有考慮到運輸市場正在萎縮的事實。相比之下,「舊車換現金」政策能從那些希望退出運輸業的車主手裏回收舊車,或許更為有效。

思匯的報告不但回顧了2005至2012年間計畫和實施的所有重要管制措施,還提出了四種導致政策實施不利、斷層的問題,甚至包括讓人值得期望的環境保護署監管策略也不例外。其中一些在曾蔭權上任之前就早已存在,另一些則近幾年才產生,或者剛剛得到解決。

第一種斷層是政策上的。治理空氣污染需要一個整體政策框架,它應該包括有時限的目標以及一個可以明確傳達的目標,能使官員、立法者和社區群眾統一思想。但香港特區政府從未制定過這樣一個框架。結果就是缺少針對其他污染物的支持性措施,也沒有合適的跟進策略,致使任何政策的成效都無法長久。遲遲不願推行能減輕污染的空氣質素指標就是問題的最大疏漏。

第二種是科學上的。目前香港缺少一個具備恰當資質的政府機構專門負責衡量或防範空氣污染對公共健康的影響。雖然控制污染是環境保護署的職責所在,但在評估健康影響或者制定最佳的策略降低污染對公眾健康的損害方面,該署完全不具備專業條件。而本應負責這項工作的衛生署1989年以後就失去了全部與此有關的職責。

對公共健康造成最大危害的不是那些污染物排放量最多的企業和機構,而是那些通風不暢、污染物集中、很多市民受到直接影響的場所——比如高樓大廈之間形成的街道最低谷 。環保署的控制措施將降低發電站等主要污染源的減排放在首位,但年久失修的公車 、卡車、的士以及遠洋船隻雖然排放量較小,卻是街道上高濃度污染的主要來源。

第三點是行政上的失靈。1989年,監管《空氣污染管制條例》以及制定空氣質素指標的職責由衛生與福利局局長轉交到規劃環境地政局局長手中,並且此後一直都是由環境部門負責。這樣一來,空氣品質監管背後隱含的真正目的——保護公眾身體健康——也被人遺忘,香港上一次更新空氣質素指標還是25年前就是很好的證明。

2005年,環境保護署署長的職責正式與環境局局長合併。在此之前,前者的角色是香港環境的監管者,而後者則負責協調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這就意味著,一旦重點建設專案(規劃中的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就是一例,它將給香港帶來1320億港元的合同收入以及9000億港元的經濟刺激)可能會給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就難免會出現令人左右為難的利益衝突。掌握專案審批權的官員既是政府政策的執行者,同時又身兼保護環境的重任。

最後一種缺陷是政治領域的。雖然環境保護署因改善空氣品質不利而飽受公眾批評,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立法會議員和區議員一貫將本選區的利益放在全港公眾健康的前面,未能給予環境保護署足夠的支持。一旦治理措施將增加排汙者的成本,環境保護署便根本無法獲得必需的支持。對老舊、產生更多污染的柴油公車和卡車徵收更高許可費的提議遭到駁回就是一例。

思匯在一份同伴報告中提出了政策建議,包括七條能迅速減輕最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空氣污染的政策倡議,以及七點指導原則。

這七點原則包括:第一,建立一個具有時限的、基於目標的政策框架。第二,將監管《空氣污染管制條例》和空氣質素指標的職責重新劃歸食物與衛生局局長管轄。第三,立即在香港推行新空氣質素指標。第四,優先考慮那些能在短時間內減輕健康威脅的措施,特別是那些能有效治理路邊空氣污染的措施。第五,制定「胡蘿蔔」加「大棒」 的管制措施。第六,制定規劃,逐步提高環境標準。第七,恢復環境保護署內關鍵職務專人負責制度,以改善決策,減少潛在的利益衝突。

上述建議旨在幫助決策者制定協調統一、有時限性的政策措施,以降低那些對公眾健康威脅最大場所的污染物濃度——例如銅鑼灣和旺角等街區人流量大的人行道,以及機場附近地區。

在這一點上,一項新的方案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環境保護署官員2011年11月提出,將在政府補貼為以液化石油氣為燃料的公共輕型客車和計程車更換催化轉化器(該裝置可將車輛二氧化氮排放減少90%以上)的同時,依據新標準對上路行駛的液化石油氣和汽油車輛進行監控。

這一措施意味著,環境保護署不僅已經開始著力解決造成主要污染物高路邊濃度的最重要污染源,更將免費更換催化轉化器的「胡蘿蔔」與執法標準升級的「大棒」結合在一起。更令人欣喜的是,環境保護署證明了更換催化轉化器能提高車輛性能和燃油效率。若此舉將被引入立法,他們從立法會議員那裏獲得支持的幾率也大大增加。

相關文章:

香港空氣污染代價高昂 2009年4月7日

北京“藍天”不藍,問題出在哪? 2011年12月12日

北京的“藍天”掩不住健康風險 2011年12月5日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2年2月13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慈陽路竹建廠 民眾憂汙染作物

摘錄自2012年2月15日中央社高雄報導

生產鋅氧粉的慈陽科技工業公司,向台糖公司承租高雄市路竹區新園農場建新廠,附近居民擔心汙染農作,影響農民生計,15日晚間在慈陽說明會嚴正抗議。

慈陽科技晚間在高雄市路竹區竹園里活動中心舉行說明會與居民溝通建廠事宜。

慈陽科技董事長蔡圖晉表示,氧化鋅工廠非高汙染性工廠,也無製程廢棄物和廢汙水排放等問題。依政府制定設廠相關法令,不必環評也不必舉辦說明會,但為表現敦親睦鄰誠意,今天親自到竹園里活動中心與居民溝通。

他表示,由於廠房面積不足,產量無法提升,原規劃前往泰國擴廠投資,但因政府大投資大溫暖計畫提供台糖土地供興辦產業人設廠使用,慈陽科技配合政府振興國內經濟及挽留產業外移,才選定故鄉路竹投資設廠。設廠案拖了一段時間,公司喪失許多商機,盼政府能協助早日完成設廠。

高雄市路竹區新園、下坑、小下坑、中路4里居民堅決反對慈陽科技路竹設廠案,揚言今晚動員里民出席說明會,向業者嚴正表達抗議。居民代表許東源說,一旦設廠排放汙染,附近種植番茄、洋香瓜遭汙染,嚴重影響農民生計,才會引起基層民怨。

反對居民表示,慈陽科技未就近進駐岡山本洲工業區或南科高雄園區,卻往工業區外的農業特定專用區建廠,且租用台糖地面積低於10公頃,合乎不必環評的法令,令外界質疑刻意規避環評。

Top

 

中國注膠蝦橫行市場惹人憂

摘錄自2012年2月15日新華網天津報導

天津多個水產批發市場和社區農貿市場,發現市場確實存在注膠蝦銷售。但是由於這些注膠環節不明,來源複雜,也給監管與治理帶來難題。

不法商販在凍蝦的蝦頭和蝦身注入明膠,以增加重量、改善賣相。注膠蝦為冷凍蝦,泡在冰水裏,看起來更飽滿,顏色偏白,頭部輕輕一擠,容易脫落,裏面有透明的膠狀物體。一批發商說:因為冷凍蝦解凍後會變得瘦小幹癟,分量也會減輕。所以現在比較流行的做法就是往蝦頭、蝦的腹部注射明膠。這樣既能增加蝦的重量,還可以避免蝦頭出現凹陷、塌癟等現象。

天津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李志勇說:注膠蝦不是現在才有的,過去就存在,也整頓過。

天津市水產學會理事、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工程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劉會平說:即使注射的食用明膠,也許明膠本身沒有毒害,但誰能保證注射過程是無菌操作?不會造成污染?

Top

 

活熊取膽 馬雲:反對歸真堂上市

摘錄自2012年2月15日工商時報福建報導

「以活熊取膽汁」著稱的福建歸真堂藥業,近期股票上市議題引發大陸股民與網友熱烈討論,贊成與反對各持己見。據指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雲也投入反對陣營,並透過集團及旗下的淘寶網抵制販售熊膽相關產品。在各方反對、杯葛,歸真堂的上市之路充滿荊棘。

福建歸真堂活生生從黑熊體內抽取膽汁的作法,讓事件的爭議性升級。目前市場上已經分化為兩大陣營,反對的聯營包括亞洲動物保護協會、亞洲動物基金會、中國SOS求助等組織,此外,成千上萬的網友也都極力反對。

而支持活熊取膽汁,並力促歸真堂上市的陣營也不手軟。據悉,拋出「陰謀論」的中國中藥協會近日將召開記者會,力挺活熊取膽產業。

報導指出,近日在美國紐約的慈善機構「國際動物大赦」己加入該反對行動,同時阿里巴巴集團及旗下淘寶網,也拒售熊膽相關產品。馬雲也打算淘寶網舉行義賣,所得獲利全部用於拯救黑熊。

馬雲在「抵制熊膽倡議書」中提到,「有人告訴我,假如聽過黑熊被活取膽汁時的慘叫聲,那會是這輩子最折磨心靈的聲音。」,「寵物和野獸都有權利享受自由的生活,不應被虐待!如果我們曾經因為恐懼或是貪婪,而過度傷害黑熊,那麼,那些致殘的黑熊,只能被拯救,再難被溫暖,那麼,請從現在開始,停止傷害,拒絕活取熊膽,拒絕熊膽製品!」

2010年5月,阿里巴巴與亞洲動物基金取得聯繫,並認領1頭被解救出來的黑熊,取名「阿里巴巴」。從今年起,阿里巴巴將號召員工,定期去探望這頭黑熊,讓更多的員工有保護動物意識。

Top

 

為辦歐洲盃 烏克蘭屠狗計畫惹爭議

摘錄自2012年2月15日nownews報導

歐洲盃主辦國之一的烏克蘭,為順利舉辦歐洲盃賽事而下令撲殺街頭的流浪狗,由於數量眾多,手段殘忍,引起國際動保團體抗議,甚至走上街頭,比賽還沒開打,形象已經受損。

今年歐洲盃由烏克蘭與波蘭共同舉辦,烏克蘭的基輔、頓內次、利維夫與卡爾可夫4個城市的球場為比賽地點,《美聯社》報導,已經有約9000隻流浪狗被撲殺。

撲殺流浪狗的用意在於,避免歐洲盃期間外來遊客被咬而感染狂犬病,但是手段太過殘忍,除了下毒還有槍殺、棍棒與直接火化等手段,動保團體質疑,實際被殺害的流浪狗數字遠高於報導統計數字。為此歐洲各大動保團體在上個月就開始舉行數起示威抗議,甚至要歐洲盃滾出烏克蘭,曾有球迷向歐足聯反應,但是歐主聯表示,對主辦國政府的行政命令並無權干涉。

此議題甚至延燒到德國,連德國足球員Thomas Muller、Miroslav Klose等人都跳出來聲援,目前烏克蘭已經因為眾怒而停止捕殺流浪狗。

Top

 

雇潛水夫採活體珊瑚 水族業者遭法辦

摘錄自2012年2月15日蘋果日報報導

屏東恆春分局龍水派出所日前接獲線報,指有水族業者僱用潛水夫,在恆春地區海域大肆盜採活體珊瑚,俟機北運販賣圖利,警方循線查出1名40歲余姓水族業者,並搜出多株活體珊瑚,價值約4萬元,以及盜採工具。警方今天依竊盜罪移送法辦。

警方調查,余男在台南市從事水族販賣工作,在車城鄉後灣村租屋,養殖多株活體珊瑚,經警方請墾管處保育研究課課長馬協群協助鑑定結果,內有車渠貝1顆及軸孔、微孔、棘穗軟珊瑚、肉質軟珊瑚、菊珊瑚及海葵等軟、硬珊瑚1百多株,目前市價約4萬元。

Top

 

論壇∣2011年全台PM2.5統計-台灣的人們如同生活在「毒氣」之中

作者:蔡智豪(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

WHO公告年平均值15μg/m3為良好,此統計的結果台灣大部分的地區皆處於有害的空污之中(>15μg/m3),台灣的人們如同生活在「毒氣」之中。

PM2.5汙染的問題中南部更為嚴重,台中一年365日空氣良好的天數居然平均僅有29.6天,這也是肺腺癌、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不斷升高的原因,我們連呼吸的空氣都「不具公平正義」。

中興大學環工系莊秉潔教授認為台灣若要符合WHO的標準,汙染量至少要減少2/3。換言之,3座燃煤電廠應停掉2座,或改燃天然氣發電。

人們可選擇過濾的水、無毒有機的蔬果,但就是無法選擇呼吸的空氣。為了捍衛健康的空氣,呼籲社會各界站出來關心。

※感謝彰化醫療界聯盟 楊澤民博士費心統計2011年PM2.5的資料。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