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日焦點:
短線操作扼殺花東 文化人聯合呼籲停建蘇花高--﹥ |
本報2007年3月8日台北訊,李育琴報導
「台灣還有多少土地能讓我們這樣做呼籲?」紀錄片導演陳進發昨(7)日對著大批媒體這麼說。由亞都麗緻集團總裁嚴長壽號召文化產業要角,聯合舉辦反建蘇花高的記者會上,包括了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原住民音樂家胡德夫、導演侯孝賢等多位重要藝文界與企業界人士,皆呼籲不管是今天的施政者,或未來的執政者,不應以蘇花高為短線操作的工具,對於花東地區的觀光、文化創意發展便宜行事,使之成為選舉的殺戮戰場。
依據環評審查要求,環保署預計3月中下旬再召開蘇花高環境差異分析審查會。嚴長壽表示,在此關鍵時刻,他召集這些關懷台灣的朋友,對政府施加壓力,尤其是監督政府的在野黨,應負很大的責任。嚴長壽說,這些朋友將成立「建設純淨花東義工組織」,募集花東地區的特色與解決辦法,提供政府參考,讓興建高速公路的建設計畫取消,而這樣的努力,到年底立委與2008總統選舉前,絕對不會鬆懈。
嚴長壽表示,這個行動不僅是阻擋蘇花高的興建,更要幫助花東地區的人民,看到更永續的未來,以國際的眼光讓世界看到台灣的特色。而蘇花高的興建,能夠帶來的只有週末假期的道路塞爆,和平日的冷清,而最大的獲益者,就是炒作地皮的建商和砂石業者。他說,要解決花東交通問題,有很多方法,只是看政府願不願意去做。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不希望花東成為另一個礁溪、或廬山,他說,過度的開發已使台灣變得醜陋,花東給予我們一些空間,不像台灣西部這麼複雜。如果蘇花高興建,造成生態的破壞,將是對我們心靈故鄉的封殺。
「有一天,我們將找不到自己家裡的門;我們將在自己的土地上再流浪一次,」曾經長期參與社運的原住民音樂家胡德夫表示,高速公路興建,將造成家鄉土地的破碎,他以原住民的身分,呼籲政府停建蘇花高。胡德夫表示蘇花高從開始說要蓋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但相關的觀光配套措施卻根本沒有做。他說,這些錢可以拿來對當地做一些事,包括原住民孩子的教育。
共同參與連署呼籲停建蘇花高的,還包括中華電信基金會執行長徐璐、華碩電腦副董事長童子賢、普訊創投董事長柯文昌,以及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偉文、作家龍應台、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陳錦煌、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
目前一些關心花蓮發展的人士也正進行網路連署,提出「發展花蓮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恢復花蓮海岸」、「發展花蓮社區特色小站」等優先訴求,要求政府停建蘇花高。
|
|
台灣新聞
--﹥ |
大巨蛋越玩越小 民眾要求郝龍斌出面 召開大型說明會
|
|
環保署又查獲非法收受廢電線電纜回收商
|
|
北市11日辦植樹活動 宣導山坡地保育與水保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
|
桃縣民眾檢舉不法污染行為 可獲獎勵金鼓勵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東森新聞桃園報導
|
|
宣導植樹節 縣長朱立倫與中央大學合種串錢柳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東森新聞桃園報導
|
|
台灣燈會衝人氣 火龍汙染創紀錄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中時電子報台北報導
鹽水蜂炮今年以13公里長的火龍傳奇創造世界紀錄,環保署監測結果發現瞬間汙染也創紀錄,硫氧化物飆升超過21倍、懸浮微粒為平常的12倍,噪音值竄到最高128分貝,接近對聽力造成衝擊的135分貝,威力相當驚人。未來是否管制鹽水蜂炮及類似民俗活動放鞭炮,環保署態度相當保守,將和交通部觀光局、內政部研商後決定。
|
|
核廢料最終處置場 牡丹鄉長林傑西:願收廢料換回饋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中時電子報澎湖報導
|
|
中市府推新生活宣言 在國中小強力放送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中廣新聞網台中報導
台中市被評為健康城市、藝術參與度最高城市,但市長胡志強認為,市民公德心仍有改善空間,希望由小朋友影響家長,市府教育局學期初推出12則新生活宣言,要小朋友琅琅上口,隨時機會教育家長,讓市容更美觀。
教育局公布新生活宣言,包括「人人有愛心,台中最溫馨」、「一起來洗手,腸病毒快走」、「上班上學搭BUS,台中交通更NICE」、「貓招財,狗來富,動物你我都愛護」、「蹓狗不留便,市容乾淨看的見」、「垃圾不亂丟,環保我最優」、「輕聲又細語,噪音不要來」、「錢財不露白,賊ㄚ卡袂來」、「路霸不佔邊,人車不爭先」、「汽車機車減廢氣,空氣清新好遊憩」、「拒菸『心』主張,你我都健康」、「用火用電要小心,大家生活真安心」。市府表示,宣言由多位國中小校長創擬,著重押韻易記、貼近生活。市府將以2年為期,並分兩階段逐月在各項相關活動中強力放送。並以國中小學生為主力,透過學童的認同與協助,發揮親子互動影響力,帶動家長身體力行,建立公民意識。 |
|
國際新聞
--﹥ |
推廣綠色校園 夏威夷學校將廣設太陽能板
|
|
氣候暖化效應 歐洲海洋生物大遷移
摘譯自2007年3月5日ENS比利時,布魯日報導;謝芳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
|
保育鯨豚 地中海週邊20國聯合行動
摘譯自2007年3月5日ENS摩納哥報導;謝芳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
|
消失的巨嘴葦鶯 泰國現身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
|
科威特又發現活禽感染H5N1病毒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路透社科威特報導
|
|
高爾拍片宣導 帶動英國量產環保車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東森新聞報導
|
|
紙棺材 環保省錢積陰德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香港殯葬業推出環保又便宜的紙棺材,送死者最後一程。
公立殯儀館將率先使用紙棺材。香港地小人多,政府鼓勵火葬。但是,火葬場卻不夠多。人死了得排隊進焚化爐。目前的狀況是最少要等15天才輪得到。
香港食物環境局說,改用紙棺材,只需要排1天就可以火化了。而紙棺材1個造價100美金,大約3300台幣,比一個動輒好幾萬塊的木頭棺材便宜得多。 |
|
因應氣候變遷 新加坡推節能措施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中央社新加坡報導
為及早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新加坡政府展開為期兩年的氣候變遷調查,初步結果將在2008年出爐。此外,新加坡也正在推動獎勵節約能源措施,擴大強制能源標籤計畫與油耗標籤計畫。
新加坡政府並從2006年7月起強制規定每款冷氣機和冰箱經審核後貼上能源標籤,方便消費者在選購家電時將耗電量考量在內,新加坡政府給製造商半年寬限期,半年後必須全部達到標準。新國宣佈,建築物是耗電量最大的重要環節之一,因此所有政府大型冷房建築物、理工學院和工藝教育學院,必須達到環保成就獎的省電標準,在2010年3月前進行能源稽核,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此外,新加坡政府也正研究強制車商為每款車輛貼上油耗標籤的可行性,讓消費者購車時也能了解車輛的耗油量。截至2006年底,已有84款車輛參與這項計畫。 |
|
中國新聞
--﹥ |
賈治邦:發揮森林濕地生態功能 實現降耗減排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人民網陜西報導
|
|
三峽辦主任:三峽工程未給庫區造成生態災害
|
|
節能降耗工作是對解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貢獻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新華社北京報導
|
|
長江流域首次跨省調水 應對重慶城區供水困難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人民網武漢報導
2月底至3月初,長江流域首次實施跨省調水,從嘉陵江四川河段調水支援重慶,成功解決了重慶市城區的取水、供水困難。長江防總工程處處長洪衛介紹說,3月6日嘉陵江重慶北碚的水位已漲至173.07米,流量增至333立方米每秒,基本緩解了重慶市從嘉陵江取水困難的問題。目前,重慶市防汛抗旱形勢依然嚴峻,長江、嘉陵江水位依然偏低。
|
|
農工民主黨中央提案:新農村建設必須加強環保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中國環境報北京報導
|
|
黑龍江省將著力破解「民生」環保問題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人民網黑龍江報導
|
|
兩會詞解:排污權有償使用和排污權交易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新華網北京報導
|
|
過度開採 中國稀有礦物香花石瀕臨絕跡
摘錄自2007年3月7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湖南省臨武縣香花嶺是世界唯一的礦物晶體香花石產地,但十多年來當地遭到非法採礦破壞,導致此稀有礦石瀕臨絕跡。
|
|
綠色學習課表
--﹥ |
回饋自然行腳
2007/03/10 - 12:00am
|
|
|
「草木戰役」試映會
2007/03/15 - 1:30pm
2007/03/15 - 4:00pm
|
|
生命密碼:拯救地球生物多樣性
|
|
公民前線講座(二):我們怎麼看待貪腐?
|
|
貴陽街生態工作坊期末party
2007/03/10 - 2:00pm
2007/03/10 - 5:00pm
|
|
東滿健行
|
|
我們的島:大巨蛋的利益 --﹥ |
|
|
讀者投書:向蘇花高說不,迴瀾夢想聯盟提出替代方案 --﹥ |
航向花蓮新世紀 花蓮新五大建設
作者:迴瀾夢想聯盟
|
|
行動參與:[連署&活動]我愛台灣我愛花蓮!勇敢向蘇花高說:不! --﹥ |
發起人:一群熱愛家鄉花蓮的學生 歡迎加入 【我愛台灣 我愛花蓮 全國人民站出來 勇敢向蘇花高說:不!】網路連署
我們的連署聲明:
蘇花高速公路是近幾年備受矚目的交通建設,國道的興建是整體國家的事情,不僅僅關係到東部的發展,更關係到台灣的未來,所以這是一個全國民眾都應該一起關心的議題,不能被少數政客操弄我們知的權利。
我們是一群熱愛家鄉花蓮的學生,都是在花蓮唸書長大到大學後身在異鄉唸書,雖然離鄉背井,但仍不減對於花蓮這塊土地的喜歡,反而因為在外地生活,更感到花蓮的可愛跟可貴。看到蘇花高的議題不停的被放送,我們決定為自己的家鄉盡一份心力,勇敢的站出來向蘇花高說:不!畢竟未來的花蓮是我們這群花蓮孩子的,我們有權利決定我們未來要生活的花蓮。
站在花蓮人的角度,西部地區高架橋林立,擁擠的車潮讓城市失去呼吸的力量;在那我們總是驕傲的說出:我是花蓮人,我們擁有最棒的生活環境!花蓮擁有最棒的天然資源,能讓花蓮人賺錢的是觀光,但假如這一條公路的到來,壯麗的太魯閣口劃下一道疤,烏煙瘴氣的花蓮不再特別,人來的快去的快,我們花蓮人到底會獲得什麼?當留不住人的時候,過客式的消費絕對沒法讓我們賺錢,我們這群未來想在花蓮繼續生活、繼續工作的孩子要靠什麼維生呢?蘇花高一建要10年甚至更久,我們都知道清水斷崖開鑿的不便,也常發生坍塌,地質上勢必有其脆弱的部分,要是碰到雪山隧道這種地質上的問題,不僅完工遙遙無期,我們要拿什麼來還給這塊生我育我的土地。10年後要在這土地上打拼的是現在的花蓮孩子,我們不想讓這樣的開發方式壞了花蓮的未來。
以身為台灣一份子的立場看,過去的開發建設或許讓我們經濟起飛,但也讓我們經歷了許多大自然回報的慘痛代價,更何況要以高速公路帶動經濟的方式已經過於老舊,也有許多實例證明高速公路不等於經濟發展;另外一些人認為花蓮需要方便的交通,但我們認為高速公路絕對不是唯一的方式,科技進步,有更多元的方式可以增加來到花蓮的便捷性,別讓大公路主義貫徹整個台灣。最重要的,蘇花高這樣的建設具有不可恢復性,當開工後,所造成的破壞將無法彌補回來,縱使再厲害的生態工法,還是要開隧道、建馬路,沒有人可以預估對土地造成多大的傷害,身為台灣的一份子,我們都很驕傲擁有太魯閣這樣國際級的峽谷景觀,但當高速公路來臨,那將不會是我們要的太魯閣了。另外,建設蘇花高速公路所耗費將是一千億以上的費用,這是一個全民買單的建設,我們有權力為了自己所繳納的稅收發聲,我們需要有用的建設而不是這樣的破壞,我們更有權力為了台灣這塊土地出聲。
當然,我們絕對不要不建設的花蓮,但我們希望這塊土地的發展不是那種老舊觀念跟老舊思考的建設,以為開一條大路來花蓮就發了,要是這樣,擁有兩條高速公路的雲林、苗栗這種地方早就發達了!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其實有更多的方式可以帶動我們花蓮的發展,所有人都認為交通很重要,台北之所以方便是因為他擁有稠密的大眾運輸系統,所以我們也要擁有便捷的大眾運輸系統,可以引進國外的方式,才能帶動整體發展。另外我們要有獨特的地方吸引人來,藉由政府投資、輔導,每個社區可以發展自己的特色,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會是未來觀光的趨勢,大景點總是人潮擁擠,看人比看景多,所以這樣的特色小站要是遍布花蓮,我想我們也不用憂愁交通問題,因為有誘因讓各地的人來。另外一大特色是與海洋的親近,在外地要看到海是很辛苦的事情,但我們就是海的子民,讓人們有更多親近海的地方、方式,是我們政府所應該來思考發展花蓮的方式。
我們熱愛花蓮,未來也想回來這片土地紮根、發展,Freeway絕對不是發展花蓮的方式,縱使自己現在來回花蓮可能沒有這麼方便,但絕不能為了一己之私而破壞了我們所摯愛的家,不單是蘇花高的問題,北迴線的鐵路應該更發達,有需要時我們也願意欣賞風景看看美麗的蘇花公路沿線,我們真的不需要蘇花高!假如蘇花高就這樣蓋下去了,花蓮將不會是我們現在所熱愛的花蓮,特色消失了,或許到其他的都市生活對於我們來說也沒有差別,甚至更有出路。
媒體上總是告訴我們有很多人支持蘇花高,所以花蓮的孩子想發聲,在外地生活的花蓮孩子看到了西部經驗因而想發展屬於我們的花蓮,想讓大家知道我們的想法,讓大家知道花蓮的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所以我們勇敢的站出來,向蘇花高說:不!更希望全國的人民可以為了自己出聲,我們需要國家將錢用在真正需要的建設上,而不是未經過全盤考量,聆聽人民聲音就貿然進行的建設,希望支持我們的人可以來加入連署活動,支持停建蘇花高,向蘇花高說:不!
我們的訴求:
1. 停止興建蘇花高速公路
2. 發展花蓮大眾運輸交通工具
3. 恢復花蓮海岸
4. 發展花蓮社區特色小站
共同發起人:
台北大學社工系 蔡中岳
淡江大學建築系 歐湛瑜
台北科技大學 李連恩
台灣科技大學 詹雅淇
國立海洋大學 黃毓棻 一一群熱愛家鄉花蓮的孩子 敬上
請你站出來!起來護祐花蓮—我們的家鄉
一、 活動時間:3/10(週六)上午9:00~12:00
二、 活動地點:中山路城垣園(舊監獄)
三、 活動內容:
1、 反蘇花高連署:
2、 社區文化產業展售、跳蚤市場義賣
3、 音樂舞蹈表演
4、 兒童繪畫比賽,主題「我喜愛的花蓮」。
5、 NGO反蘇花高發聲大會串,時間定3/10上午11:00。
若對本連署活動或相關蘇花高議題有任何意見,歡迎E-mail至scorpioyuan@gmail.com
發起單位:
洄瀾夢想聯盟、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花蓮野鳥學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花蓮縣環保工作促進會、環保聯盟花蓮分會、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一封花蓮孩子的公開信
Dear 熱愛台灣的前輩、朋友:
大家好,我是一位花蓮成長,熱愛家鄉花蓮,現在就讀於台北大學社工系的學生。這次站出來反對蘇花高速公路的興建,是源於我們一群花蓮孩子寒假相遇時激發出來的想法。蘇花高這議題已經討論有3-4年之久,當我還在花蓮求學時,就對花蓮的未來感到興趣,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們也因此一起付出關心去瞭解。不要小看學生唷!我們可是蒐集了許多資料再配合著時事,認識這項議題的各式聲音後做出屬於我們的判斷。
其實花蓮學生關心蘇花高也已經有段歷史了。3年前的暑假,現就讀於東吳大學哲學系的李俊達學長即創辦逆流社,在花蓮市區及舊車站進行市區訪調、街頭擺台、街頭演講(4場)的活動;次年也有花女學生詹雅淇(現台灣科技大學)等人以蘇花高速公路為主題製作網頁,花蓮高中新生杯辯論比賽也以「我國不應興建蘇花高速公路」為初賽題目。我也曾經於2年前獲得青少年志工菁英獎,並藉此機會向當時的行政院謝長廷院長提出暫緩興建蘇花高的意見,院長也給予慎重評估的回應。這些都再再展現花蓮學子對於家鄉發展的關心。
在今年過年前,我們這群花蓮孩子回到家鄉相聚,又討論到蘇花高的議題,認為大家在外地唸書也一段時間了,看到西部經驗之後,更覺得花蓮要走出自己的路,另方面也認為已經是個大學生,該為我的家鄉盡一點心力,因而於2月13至16日在花蓮市中山路跟中正路的交叉口進行街頭擺攤連署反對興建蘇花高的活動,每天下午4點到6點,4天加起來8小時就獲得了超過1000名花蓮人的支持,這讓我們相當受鼓勵,因而進行這第2階段的網路連署活動,希望透過全國人民的力量一起為台灣留下大地。
另外我們也讓反對蘇花高的力量更加的結合在一起,從我們的街頭連署活動之後:
3月5日是網路連署拒絕蘇花高的開始,由花蓮孩子發起,在台灣連署資源運籌平台(http://campaign.tw-npo.org)進行網路連署活動,期待可以達到萬人拒絕蘇花高的成果。
3月7日將有嚴長壽先生帶領各界人士舉辦「蘇花高環境差異分析審查會前記者會」,讓台灣關心這塊土地的人發聲,以各界的專業來看這條高速公路。
3月10日早上9點,在花蓮中山路城垣園(舊監獄)將舉辦「創意花蓮-洄瀾夢想家站出來、NGO社團大串連」活動,由花蓮在地的社團一起為自己的家鄉向蘇花高說:不!
而我們這群花蓮的孩子也將在環評會召開時有一些活動,希望藉由行動讓大家知道花蓮的未來是屬於我們花蓮孩子的,我們有權力要我們明天的花蓮。
這些活動都在在表達我們不希望蘇花高速公路興建的聲音,期待台灣人民站出來,了解這項建設,進而支持我們為台灣奮鬥的決心。很多人問我們到底是屬於哪個團體?或是被誰拱出來的?我們的身份其實就是一群愛家鄉的花蓮孩子,沒有團體或特別的組織,我不為誰站出來,而是為了我的未來、花蓮的未來、台灣的未來,希望有更多人來支持我們、瞭解我們。
蔡中岳 敬上 |
|
編者的話:再慢一點
可不可以? --﹥ |
作者:莫聞
蘇花高即將再進行環境差異分析的審查會,蘇花高蓋不蓋,算是進入了關鍵階段。除了經濟發展與環保的辯論外,又由於工程的利益,加上政客拼2007年底立委選舉與2008總統大選,讓蘇花高角力變更複雜,也更「短線」了。
讓蘇花高的爭議回歸最原初人們對生活品質的想像吧,昨天在嚴長壽邀請下,許多不同領域的人出來發聲,對主政者的輿論壓力,值得再觀察,但他們所訴求的都是基於最基本的想法──高速公路開了,效應不可逆轉,要謹慎應對。
北宜高通了,對宜蘭人如何,政府何不多做點研究?可以是往後施政一個很具體的範例。所以,蓋公路,再慢一點,可不可以?不要因為利益團體壓力,或是要選舉,就馬上拍胸脯說要蓋。
台北松山菸廠蓋大巨蛋的BOT案,遠雄的計畫書還在改,環評也還沒過,就要砍樹移樹,急什麼?居民著急的,和反對蘇花高是類似的道理吧。
該慢的時候慢,該快的還是要快。「保育鯨豚 地中海週邊20國聯合行動」、「推廣綠色校園
夏威夷學校將廣設太陽能板」,看看國際的例子,想想我們的媽祖魚、還要許多付不出電費的小學校,我們可以子麼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