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一週回顧版
2007.3.17
新聞短評: 樂生議題被淡化 媒體在那裡?
媒體採訪樂生議題,未盡深入「調查報導」職責。(圖片來源:苦勞網)
作者:黃詩凱(苦勞網特約記者)

本地八家24小時商業新聞台長期惡性競爭,只顧爭取在誤差範圍內的收視率起伏,八家新聞台收視率合計長期都在15%排徊,卻忽視85%收視人口早已拒看電視新聞,甫成軍的公廣集團成為部分人士寄望所在,但除單則新聞或者溫情報導之外,如同近日甫出中文本的新書《別對我撒謊》(Tell Me No Lies)內文提及全球24篇憾動人心的調查報導,樂生保留運動和本地社會也十分需要,而這個責任,以「公共」為名的媒體實在責無旁貸。

議題追蹤:

樂生院一個月內強制拆遷!

限期搬遷樂生療養院:死人的牆比活人的家還要偉大
圖說樂生院:90%──懶得面對的真相
樂生院民:為維護尊嚴拒絕搬遷
青年樂生聯盟:樂生院民不要錢只要家園
讓樂生人權決定我們的總統
樂生院苦等轉型正義的到來!

 

政治新聞
大選前樂生案話題敏感 謝規蘇不隨
八輕不來了? 地方反應兩極

中正紀念堂案 綠營籲文資委員堅持專業

環保聯盟控陳唐山 涉圖利廠商
布萊爾:立法對抗氣候變遷英國將率全球之先
國際婦女日納入氣候變遷議題
周曉光:公共場所應推廣用環保節能型照明
中國企業加入歐盟「自願減排」環保協議
 
經濟新聞
春雨綿綿石門水庫進帳多 可望度過第一個枯水期危機
台灣新日化生質柴油 年產能擴至50萬公秉
太陽能族群 股價續看漲
取締非法捕魚 131國家立法在港口管控
台塑美國廠爆炸事件 美判定屬人為疏失

美國銀行提供6千億融資 協助企業綠化

中國砂石4月禁銷台灣
雲南投資百億加快水利建設
保育新聞

南方黑琵開始遷移 台南黑琵創新高

桃園虎頭山發現棄犬 半年來有百隻吉娃娃
南沙太平島 成立海龜保育區
商人施壓 中國恐將解除販售老虎商品禁令
世界森林每年減少2個巴黎的面積
科學家聽鯨魚唱歌 發現不同「方言」
北大校長許智宏呼籲奧運期間戒食魚翅
 
科學新聞
海洋酸化肇因是人為二氧化碳 而非氣候改變
美環保署證實煤灰致癌 相關立法卻不周嚴
亞洲空氣污染 增強太平洋風暴 加速北極暖化
暖化證據再添一樁 加拿大凍原區遭森林取代

港大新研究使全球風力發電出現突破性發展

中荷合作開發農村可再生能源
防制電子廢棄物危害 美科技大廠率先做回收
生活新聞
烤橘子、學插秧 學童體驗綠生活
如非必要 前往澎湖旅遊勿帶寵物
環保通報達人做功德 2個月報600件
電池回收率低 環署擬推押金制
京都維護景觀 建物限高、禁霓虹燈
可可西里將招募專業型環保志工
70%河流被污染 中國3.2億人用水不安全
廣州東莞毒假鹽泛濫 嚴重危害民眾
 
綠色課表
全民漁業教室:捕對魚,買對魚,才能年年有魚
鄉親寮人文。生態。產業之旅
2007陽明山生態工作假期
公民前線講座(二):我們怎麼看待貪腐?
新農業運動「漂鳥計畫」
生命密碼:拯救地球生物多樣性
水資源工程系列研討會
台美水庫保護帶保育研討會
中華白海豚陸地觀察志工暨解說員培訓
專欄
無痕山林

元宵節的代價

雙連埤水社柳復育行動
樂生院是照妖鏡
 
副刊
任重而道遠 堂堂邁入2007國際海豚年
一段塵封的草葉傳說
比「無米樂」更耐人尋味的故事

關雎

 
新聞短評
追蹤議題
政治新聞
經濟新聞
保育新聞
科學新聞
生活新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專欄
環境副刊
熱門新聞
阿里山BOT 宜審慎為之!
農地變住宅 台北赤蛙家園恐不保
熱門關鍵字
觀光 蘇花高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新聞短評: 樂生議題被淡化 媒體在那裡? 

作者:黃詩凱(苦勞網特約記者)

近日樂生保留議題因院民和學生二度赴蘇貞昌官邸陳情,遭到警方強制驅離,才偶爾在喜愛衝突畫面的電子媒體上出現,但報導時間最多5分鐘,也沒有將事件的來龍去脈說清楚,遑論釐清樂生保留的文化或人權價值。

本地八家24小時商業新聞台長期惡性競爭,只顧爭取在誤差範圍內的收視率起伏,八家新聞台收視率合計長期都在15%排徊,卻忽視85%收視人口早已拒看電視新聞,甫成軍的公廣集團成為部分人士寄望所在,但除單則新聞或者溫情報導之外,如同近日甫出中文本的新書《別對我撒謊》(Tell Me No Lies)內文提及全球24篇憾動人心的調查報導,樂生保留運動和本地社會也十分需要,而這個責任,以「公共」為名的媒體實在責無旁貸。

至於平面或者網路媒體,根據青年樂生聯盟長期觀察,除少數文化版記者因主跑文建會,多次報導樂生院被列為暫定古蹟或展現文化價值等議題,才有相對平實報導,其餘如地方版或者政治記者,只知引述地方民代刻意將新莊市民與樂生院民對立論述,或者政治天王彼此算計互推責任,從未認真深入樂生議題,善盡「調查報導」職責,釐清事件始末,告知閱聽大眾。

當然,前述評論對象,應該也包括苦勞網。雖然實習記者、工作人員和特約記者都長期追蹤事件進度,也成為相對多元的論述平台,但卻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專題報導,包括釐清政院強硬態度背後的政商利益及關係,或者深入在地新莊探訪實情,消息來源也偏重院民和學生,日後也許還有發揮空間。

面對本地以商業為主的媒體環境,社運團體時常面臨媒體操作的艱難處境。為求行動能上電子媒體,想方設法營造畫面,但論述和訴求卻被消音,如果走傳統開記者會的控訴指責路線,卻得面臨掌控議題設定權力的政客輕易四兩撥千金化解。

樂生保留運動因為部分參與者為學生,相對熟悉網路傳播,透過部落格串連、MSN暱稱或BBS轉貼,多少發揮了一定效果。

青年樂生聯盟內部也有主修新聞傳播的學生,但課堂的理論或分析,有時候需要和現場觀察或者實戰演練得到的經驗相對照。以院民和學生手中資源,能如此長期堅持到現在,不論是去年711、今年308或者311,超過百場的行動每次博得幾分鐘電視畫面或者隔日報紙版面,其實背後累積了許多阿公阿嬤的辛勤練習、學生熬夜趕工策畫的勞動和努力、以及熱心人士的幫忙和獻策。

如果你也是媒體工作者或傳播系所的教員學生,花一點時間,了解樂生議題吧,至少針對部分主流媒體的扭曲或不實報導,可以即刻更正告知周遭,替樂生保留運動盡一分心力。

◎ 本文轉載自苦勞網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167
環境資訊電子報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劉香君、倪宏坤•網編:李育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