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5.22
本日焦點:

生物多樣性日──「碳」望生物多樣性保育

作者:王惟芬、吳萃慧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委員會秘書處正式宣布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為「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遷」(圖片來源:CBD)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委員會秘書處正式宣布2007年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將是「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遷」。這是呼應聯合國將2007年指定為國際極地年(International Polar Year)以及聯合國環境政策小組(UNEP)世界環境日的氣候變遷議題。屆時將舉辦許多活動,讓民眾務實面對地球現今最重要的問題。

為何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在因應氣候變遷上是一重要的項目呢?這可以從兩個面向去解讀。首先,氣候變遷已成了生物多樣性的新威脅。生物被迫另覓棲地,改變生活史,或是發展出新的生物體特徵。目前已發現的例子有:因海水溫度過高而造成澳洲至加勒比海珊瑚族群死亡白化;因氣溫上升使海鴉(The Common Murre,Uria aalge)的繁殖期在過去50年間每10年就提早24天;第二點則是從功能的角度切入,多樣化的生物資源可以降低氣候變遷對人類及總體生產量的影響。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行動參與

苦勞十年,請支持我們繼續走下去

發起團體:苦勞網(台灣勞工資訊教育協會)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中,苦勞網,10年了;苦勞網十週年計畫,最主要的核心,就在穩定秘書處的運作、促成財務的健全。所以,我們也要在這裡向您尋求經濟上的支持,協助我們站穩腳步,順利地走向第二個、第三個十年;與國外相比,台灣的NGO組織,向來在募款能力上,顯得不足,這一點,也尤其是我們的弱點,一個經營十年的獨立媒體,到今天,還遠遠不能用自主的財源養活自己,這實在不能說不是民間社會力量的困境;我們以「定額定時信用卡捐款」為主要的募款方式,希望能夠累積可預估收入來源,讓我們可以更穩定地走下去。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行動參與

本會快訊

本會推廣部徵求:企畫專員

2007生物多樣性
熱門內容
中國需高度警惕耕地白色污染
高山植物 哪裡來?怎麼走?
熱門關鍵字
生物多樣性 氣候變遷
推薦評論
蘇花高將斬斷東部萬年水脈? (3)
白海豚、開發案與產業政策 (1)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本日焦點:生物多樣性日──「碳」望生物多樣性保育 --﹥

作者:王惟芬、吳萃慧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委員會秘書處正式宣布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為「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遷」(圖片來源:CBD)在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推出「不願面對的真相」這一環境電影後,全球暖化的議題似乎也隨著地球日益增高的溫度在媒體中熱門起來。雖然沒有「明天過後」聳動的場景與高潮跌起的刺激情節,但說它是去年度最嚇人的災難片應該不為過吧!之所以「嚇人」是在於它的逼真程度,這包含兩個層面,一層是科學上的,姑且不論暖化原因為何,地球溫度的確是不斷上升,氣候變遷的規模與速度也與日俱增,全球暖化的危機與問題一一浮現;另一層意涵是態度上的,長年來多數國家的主政者與多數人民的確是抱持因循苟且的心態,不願務實面對,這樣逃避與輕忽的態度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正視問題就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委員會秘書處正式宣布2007年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將是「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遷」。這是呼應聯合國將2007年指定為國際極地年(International Polar Year)以及聯合國環境政策小組(UNEP)世界環境日的氣候變遷議題。屆時將舉辦許多活動,讓民眾務實面對地球現今最重要的問題。

氣候變遷的影響

全球暖化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海平面與地球溫度的上升。一般的印象多半停留在極地與冰川融化,海岸線倒退,陸地為海水淹沒。然而還有許多衝擊與影響是看不見的,比方說溫度上升所帶動的降雨模式與季節變化,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生態系的運作,從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到蒸散作用等都會隨之改變,而對動植物物種生理作用的影響也很大,好比是動物的體溫調節、代謝、成長乃至覓食、遷移等行為模式。屬於生態系一部份的人類,當然也逃脫不了這樣的衝擊。

自十九世紀中期以來,全球氣溫已經上升了約0.6°C,影響範圍從全球熱帶低漥島嶼乃至極區。二十世紀期間,肯亞山最大的冰河消失了92%,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5 cm,北極的冰層厚度減少了40%。專家預測至2100年全球氣溫還將上升1.4~5.8°C。全球氣溫如果上升2.5°C,與目前相比,會再多出2億1千萬人陷入感染瘧疾的危機,多出31億人遭受旱災以及5千萬人陷於飢荒。即使立即停止所有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目前所引發的全球氣候變遷效應還會再持續影響50年。

因應的行動

整體生態評估不週,種植生質燃料作物恐破壞雨林生態。(照片來源:Greenpeace UK)全球暖化是全球性的議題,但影響程度與速度可能會隨著地理位置而有差異,大陸地區國家與島嶼型國家所面臨的問題不盡相同,中高緯度與低緯度地區也不一樣。更遑論是對各個生態系、所物種產生的衝擊了,因此在每個特定層面釐清與確定問題,對擬定因應全球暖化的策略上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我們在思考全球暖化時,想到的就是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比方說減少燃燒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但實際上還有許多可採取的措施,比方說限制伐林,乃至生物多樣性的保育。

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遷

為何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在因應氣候變遷上是一重要的項目呢?這可以從兩個面向去解讀。首先,氣候變遷已成了生物多樣性的新威脅。生物被迫另覓棲地,改變生活史,或是發展出新的生物體特徵。目前已發現的例子有:因海水溫度過高而造成澳洲至加勒比海珊瑚族群死亡白化;因氣溫上升使海鴉(The Common Murre,Uria aalge)的繁殖期在過去50年間每10年就提早24天;巴爾的摩金鶯有向北遷移的現象,可能很快地在巴爾的摩消失殆盡;北極熊也因捕食困難而面臨生存威脅。事實上,專家估計因氣候變遷而滅絕的生物將高達100萬種。最近才滅絕的黃金蟾蜍(Golden Toad,Bufo periglenes)及胃育蛙(Gastric Brooding Frog,Rheobatrachus sp.)被認為是氣候變遷的第一批犧牲者。不難想像仰賴生物多樣性資源的人類,遲早也會成為變遷下的受害者。

第二點則是從功能的角度切入,多樣化的生物資源可以降低氣候變遷對人類及總體生產量的影響。最近的預估資料顯示,砍伐森林的結果造就20%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棲地的保育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的量。保育紅樹林或是耐旱作物等某些生物種類,可以降低水患或是飢荒等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災難影響。保育及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可以強化生態體系的耐受性,提昇生態系的抗壓能力,發揮重要的緩解功能,這樣的角色對於住在低窪地區或開發中國家的人們以及原生社群等脆弱的族群而言更是重要。

目前對生物多樣性資源的保育,主要是在各類型的保育區中,但很可能因為氣候變遷導致的生物遷移,甚或是整個環境區的位移而喪失保護功能,保護區既有的界線與規範是否堪用就受到很大的挑戰。在全球暖化之際,保護區的界線可能也逐漸「融化」,勢必需要考量天然與人為變遷因素,監測環境變化,重新評估經營管理計畫,好比說以擴大保護區範圍、增加緩衝區或是建立保護區之間的廊道來緩衝與因應氣候變遷的效應。

台灣新聞  --﹥

把聽證會當說明會 中科敷衍 民眾憂心

中科開發聽證會上,中科極力敷衍污染事實,民眾與環保團體均感憂心。(照片來源:陳品潔)本報2007年5月22日台中訊,陳品潔報導

中科后里園區開發聽證會17日在台中縣政府召開,政府官員、環評委員、環保團體、在地人士與立委皆到場,聽證會主題圍繞在中科的排放水與民眾健康風險的評估,民眾的賠償機制,河川流量與枯水期、大安溪排放管對海岸與海水的影響等,一再被提出的問題。民眾的擔憂,原本希望透過聽證會得到開發單位的具體說明,不過,長達6小時的相互答辯過程,對於居民的質疑,中科多提不出科學數據回應問題,或以敷衍的説法回應,令居民的憂心與憤怒。最後主席決定,先收集居民的問題請開發單位回去準備,在下一次正式聽證會進行有效率的答辯。

聽證會剛開始,主持人身分即因不中立受到立委和環評委員抨擊。立委賴幸媛、環評委員文魯彬等,向擔任主持人的中科管理局局長楊文科嚴重抗議:「此次聽證會上的結論具有法律上的約束性,因此我們要求撤換立場無法中立的主持人。」

根據行政程序法,聽證會主持人具有控制流程與總結的權力。聽證制度最終目的是,保證政府機關的決策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

賴幸媛在會議開始時表示:「本聽證會應採交叉結辯、非統問統答的方式進行。」但楊文科仍堅持由他主持,且不改「統問統答」的回應方式,經過現場參與者激烈抗議,才改指定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鐘丁茂與中興大學教授陳榮烈共同主持。

現場的大安鄉鄉民表示,污水排放管是設在大安鄉的事,是發包給廠商之後他們才得知的;對於大安溪與大甲溪重要的農業灌溉用水,他們要求中科就其用水量如何能不佔用農業與民生用水提出保證;也有人詢問:「力晶今年就要營運了,可是污水處理廠卻明年底才會完工?」台中縣議員高基讚質疑,「你們說會要求排放水標準,如果不能達到這樣的標準,是不是力晶就能馬上停工?」

對中科排放污水的問題憂心,一位鄉代提出,「放流水若可當灌溉水,請中科闢一畝田用符合園區放流水標準的水種植水稻、水產養殖,然後測這些農作的毒性。」

不過,開發單位則仍以一貫的「符合排放水標準」、「尊重水利署的供水分配」等回應。農民柯坤利氣呼呼的說,灌溉水很重要,中科后里園區排放的汙水萬一汙染水與土壤,大家吃到的便當,可能就是他種的稻,如果不重視這個問題,那天吃死就算了。

根據環保署2002年的環境檢驗所研究年報「新竹縣地區事業廢水生物毒性研究試驗」研究結果顯示,電子業特別是被動元件及光電產業(LCD含玻璃面板)之廢水毒性特強,即便是符合環保署放流水標準的廢水,其稀釋100倍之後,亦具有導致試驗魚類死亡的急毒性。

環保人士憂心,在環保署未訂定嚴謹的光電產業廢水排放標準前,「中科三期后里七星基地開發案」要將廢水排入大甲溪,污水將有污染下游灌溉農田與地下水之虞。高基讚議員說:「科學的東西不是中科說了就算,管理局唯有提出明確數據,才能服眾。」長期關心中科發展的張豐年醫師說:「中科友達附近的排放管,到了晚上整個湖面都是冒泡物,看台中的中科問題,就可以知道后里以後的問題。」

長達6小時的相互答辯過程,對於居民的質疑,中科多提不出科學數據回應問題,或多以「根據環評書上」、「根據健康風險評估,應不至於造成影響」、「皆符合環保署的的排放水標準」的説法回應,令居民的憂心與憤怒。

「聽證會目的是希望能夠做出一個非常明確的結論,但如果回答的內容還是停留在之前公開說明的說法的層次,那麼建議將此次聽證會改為聽證預備會。先收集居民的問題請開發單位回去準備,在下一次正式聽證會進行有效率的答辯,」共同主持人與環評委員最後建議。就連受僱於開發單位的聽證會顧問,逢甲大學教授戴秀雄,也對中科的回應不滿,而提出附議。最終楊文科同意6月20日前提出書面議題,再進行正式聽證會。

環署長張國龍下台 夫人謝百合直言重大開發案難檔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環保署長張國龍今天(21日)下台一鞠躬,上午在環保署的歡送茶會上,勉勵同仁繼續為環保奮鬥。夫人謝百合直言張國龍離開環保署,許多重大開發案一定擋不住。張國龍在2年的署長任內,因為對多件重大投資案的環評嚴格把關,讓企業界和府院高層頗有意見,而這次內閣改組,他雖是第一個被點名下台,新的署長人選至今卻仍難產。

謝百合是主婦聯盟創辦人,她表示,張國龍不可能為了配合經濟發展,扭曲了自己的原則,儘管上周行政院高層來電徵詢他的意見,但他還是毅然決然地離開環保署。張國龍就任署長兩年來,夾在工商界與環保界之間,幾乎可說兩邊不是人,罵聲連連;但謝百合仍然認為,夫婿從來不覺得委屈,因為可以為台灣這塊土地盡心盡力。

不過,對於政府高層重經濟、輕環保的做法,謝百合多有怨言。她指稱,台灣總統竟然說出「環保不能阻礙經濟發展」這種話,聽了實在讓人覺得傷心,這點與張國龍的理念完全相反。

環保署代署長陳重信 上任首日就挨告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環保署代署長陳重信昨天第一天上任就被告,環保團體不滿環保署護航台北市政府違法興建天母體育學院,到地檢署按鈴申告環保署長,剛好昨天陳重信上任,創下政務官上任第一天就被告的紀錄。

綠色基金會、天母權益促進會等多人昨天表示,天母體院87年送環評審查的名義是「文教設施」,但實際開發卻是「體育設施」,名義與實際開發根本不同,應視同沒有做環境影響評估。依環評法規定,未做環評不得給予開發許可,經許可無效。環保團體表示,天母體院應立即停工。

綠色基金會董事長方儉表示,環保署在審查時任意曲解法令,將原來的開發面積5.8公頃擴張成16.8公頃,涉嫌瀆職。環保署代表還在台北市都委會審查時說,天母體院的開發範圍是16.8公頃,也涉偽造文書。

魚群浮出 二仁溪疑遭排廢水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聯合新聞網台南報導

流經台南和高雄的二仁溪下游,20日上午有大批魚群浮出水面呼吸,且有少數死亡。中華醫事大學副教授黃煥彰說,梅雨季節河水暴漲,常有不肖業者趁機偷排廢水,導致水中缺氧,預計次日便有大批死亡魚群浮出水面。

高雄縣茄萣鄉舢筏協會會長蘇水龍說,昨天上午9時接獲漁民反映,二仁溪大批魚群浮出水面,可能又是不肖廠商偷排汙水。他駕舢舨往上游巡視,發現從支流台南市縣交界的三爺溪口至出海口近2公里的溪面,一群群虱目魚、烏魚、豆仔魚浮在水面張大嘴巴,顯示水中含氧不足,迫使魚群浮出水面。

新煉金術 資源回收垃圾變黃金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公共電視台北報導

資源回收成了全民運動,大家回收後的物品,通通都搖身一變,有了新價值。各式各樣的玻璃瓶,回收粉碎後,做成亮彩玻璃,可以拿來做藝品裝飾,甚至是建材。而照亮家家戶戶的燈管,回收後不只可以再做成新的燈管,而可以避免燈管內的汞、污染環境。

早期資源回收被當成是撿破爛,現在則企業化,變成了新興行業。其中廢電腦回收後,還可以把貴金屬提煉出來,做成金塊,成了名符其實的垃圾變黃金。不過學者也提倡產品生命週期的概念,要求業者在製造產品時,就要思考如何製作出更環保的綠色產品。

整治南清水溝溪 地方批評一國兩制化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東森新聞南投報導

南投縣鹿谷鄉秀峰村長林茂延20日表示,遭桃芝土石流劫後的鹿谷鄉南清水溝溪清秀橋下游溪段,第四河川局己整建完成,上游溪段水保局卻無動於衷,7年來一直不辦徵收,讓農民受苦雨淒風,難怪地方批類似「一國兩制化」,要求比照下游辦理徵收土地及整治作業。

林茂延強調說,整治溪段作業那有由下而上進行?根本是「本未倒置」,政府耗資數十億元投入下游整治,萬一再有災變,豈非前功盡棄,強烈要求主管上游相關單位此情可問天,照顧到農民否?儘速確立溪河法線後,比照下游辦理徵收農地及整治工程。

水保局則是說明該溪流段屬野溪整治,必須由地主無償提供土地,因地方要求有償徵收,則須由水利署劃定「河川治理線」後,才能依法辦理徵收以及展開整治。

嘉義縣農業局 鼓勵休耕農田轉作能源作物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中央社嘉義報導

嘉義縣農業局21日表示,行政院為了因應高油價時代的來臨,希望藉由休耕補助金的發放,輔導農民轉作能源作物,而且休耕農田,也會滋生蟲害等生態問題,再度影響到周邊的良田。由於目前國內有20多萬公頃休耕農田可供利用,隨著油價不斷飆漲,對國內能源短缺問題形成更大壓力,如能藉由休耕補助與政策引導有效轉作能源作物,還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謂一舉兩得。

縣府指出,目前農委會推廣的生質能源作物,主要分為油料作物,以及糖類澱粉作物兩大類。根據農委會「能源作物產銷體系」計畫,以符合「水旱田利用調整後續計畫」認定基準的農田,作為輔導栽植能源作物對象,也就是在83至92基期年中任何一年當期作種稻,或種植保價收購雜糧、契約蔗作或參加「稻田轉作計畫」轉作休耕有案的農田,都可辦理。

北縣化學物質外洩 環保署:非氯氣勿恐慌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中廣新聞網台北報導

台北縣樹林市帝盟科技公司21號下午發生化學物質外洩的工安事件,造成2死3傷,為避免引起民眾的恐慌,環保署特別澄清指出,根據現場的量測,該廠外洩的化學物質為硫酸鎳跟硝酸鎳廢液,並非環保署所列管的毒性物質。環保署毒管處袁紹英副處長:「廠內的工安事件,非屬氯氣外洩,民眾不要恐慌,因為目前兩種化學物質硫酸鎳跟硝酸鎳,都是廠區內外洩,而且現場的工作人員已經把這些化學物質圍堵好了。」

環保署強調,本次事件屬於一般化學品外洩的工安事件,而且僅侷限於廠區內,不會擴散造成危害,呼籲附近民眾無須恐慌。環保署也已經要求工廠進行清理工作時,必須做好廢水處理,以免污染環境。

國際新聞  --﹥

華盛頓公約年會 象牙貿易管制再成話題

偷盜的象牙被依法沒收。(照片來源:WWF/Canon)摘譯自2007年5月17日ENS美國,華府報導;Nina L.編譯;莫聞審校

自6月3日至15日止,來自170個國家近1000多位華盛頓公約(CITES)會議代表共同研商,決定40種因國際貿易而過度開發成為瀕危種動植物的命運。CITES代表關切的問題有魚類過度捕撈、林木砍伐、捕鯨及象牙貿易等問題。

CITES年會中,爭議多年的象牙貿易管制議題,是最主要討論議程之一。CITES從1989年始,禁止國際商業象牙貿易。然而,波札那及納米比亞希望能放鬆交易管制;另一方面,肯亞及馬利等境內有許多非洲象分佈的國家,則在眾多重啟象牙貿易的呼聲中,提議再延長20年貿易禁令。保育人士認為,若解除現今象牙貿易禁令,將會對世界的大象帶來災難。英國「自由基金會」(Free Foundation)總裁兼「物種存續網」(Species Survival Network)執行長指出,「有強力證據指出,非法獲取象牙是象牙貿易禁令頒布17年來的最高峰,因此,要求放寬象牙貿易限制的提議,實在無法說服大家。」他繼續說:「開放任何的合法象牙貿易,均將會使現存亞、非洲的象群蒙受致命的生存壓力」。

預期今年會議以海洋生物為主,日本已提出一項議案,將利用特定程序規避國際捕鯨禁令及相關鯨魚產品貿易禁令。

此外,CITIES也將考慮增加對鋸鮫、天竺鯛、兩種巴西龍蝦、兩種鯊魚(星鯊及青鮫)的保護。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節能環保車輛可望於美國快速車道上路

節能環保車輛可望於美國快速車道上路(照片來源:freephoto)摘譯自2007年5月17日ENS美國,華府報導;許念真編譯;莫聞審校

美國環保署目前正研議車輛的環保和節能認定標準,環保署期望這些標準將引導美國各州允許這類車輛在公路的高乘載車道(high occupancy vehicle)上行駛,即使只有一人乘載。

規劃該提議的用意是促進消費者購買有設計環保和使用安全能量的車輛,且符合「安全可靠彈性效率運輸公平法案──路人資產」(The Safe, Accountable, Flexible, Efficient Transportation Equity Act: A Legacy for Users)的要求。

該提案適用於8500磅以下的汽車、運動型越野車(休旅車)、廂型車和卡車。如果要免受高乘載道的限制,這些車輛必須達到低排放量和節能的特殊規定。

美國環保署建議低排放的標準在於,車輛要符合「聯邦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第一階段第五級或更佳層級,或者相同嚴格的加州LEV II級標準。節能標準則在於這些車輛與使用汽油燃料車輛相比,必須全面使用其他類燃料,或者混用燃料達到50%或更多市內燃料節約,或25%以上城市及高速公路燃料節約。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亞賽拜然:盜漁猖獗 裏海鱘魚遭殃

華盛頓公約組織亟欲推行鱘魚保育措施與打擊非法魚子醬貿易,然而盜捕鱘魚的數量持續攀升。(照片來源:European Union)摘譯自2007年5月17日ENS亞賽拜然,霍夫桑報導;許念真編譯;莫聞審校

隨著裏海吹來的南風,上百隻死魚被沖上位於巴庫東方32公里霍夫桑的海岸。這些魚體就是裏海珍貴但已面臨絕種的鱘魚,因非法盜捕者不分皂白的殺魚方式而成為受害者。

鱘魚受害原因在於,春季時所有魚都會浮游於溫暖的淺水以產卵,而盜捕者就在這裡進行不法炸魚。沿著霍夫桑海岸,可見到業餘漁民以竿子釣魚,但亦有明顯是盜捕者正在準備放置爆炸物。

根據一般漁民表示,過去10年來盜捕者持續在該地點捕魚,且多數不因使用炸藥或以肥料自製爆裂物而受制止。他們會在清晨或深夜乘坐馬達船出海行動。

亞賽拜然所出產的大白色大鱘魚魚子醬,賺了貿易利潤卻賠上可永續經營的自然資源。(照片來源:Caspian Fish Company)捕魚是當代亞賽拜然最有利潤的行業之一。黑市裡1公斤的新鮮鱘魚可以10馬耐(當地貨幣相當於12美元)買到,這是相較於1公斤黑魚子醬價值約120馬耐(140美元)。外銷後的價格更可翻漲十幾倍。

聯合國「華盛頓公約組織」(CITES)於2007年解除2006年實施的大白色大鱘魚魚子醬交易禁令,此舉引發廣大環保團體的抗議聲浪。其中監督魚子醬貿易的「拯救鱘魚」組織聯合成立人皮基區博士(Ellen Pikitch)聲稱這個決定是「死亡判決書」,反彈論調是考量近幾年白色大鱘魚已失去高於90%的魚群量。

業餘捕魚者也不樂於見到盜捕者夾在他們和正常釣魚活動之間。45歲的馬克姆道夫(Rizvan Makhmudov)表示:「對我們而言捕魚是休閒,當你的釣魚線勾不上任何東西時,娛樂的意義消失殆盡。」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國際環保組織籲歐盟 對中國停售魚翅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中央社報導

魚翅是中國新貴最喜愛的食品,在魚翅貿易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全球鯊魚數量急劇下降。據報導,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最近敦促最大的魚翅出口組織歐盟,停止向中國出口魚翅。

香港「文匯報」21日報導,中國是進口魚翅的最大消費國,如今中產階層日益壯大,魚翅也越來越受歡迎。在酒宴上,魚翅湯成了中國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也形成「沒有魚翅不成席」的奢侈作風。這些從歐洲進口的魚翅,在亞洲可賣到500歐元1公斤的高價。一個名為「鯊魚聯盟」的環保組織表示,歐盟是最大的魚翅出口組織,但歐盟出口魚翅的規章制度非常鬆懈,導致大量鯊魚被捕撈,魚鰭被切割後,漁民將無鰭鯊扔回大海,任其自生自滅,導致鯊魚數量急劇下降。

復育沙灘 邁阿密擬買外國沙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聯合晚報報導

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旅遊業每年為邁阿密帶來42億美元 (約台幣1404億元)收入,但邁阿密海灘逐年流失,佛州本身又缺乏海沙可供補充,邁阿密有意從外國進口海沙復育沙灘,保住最大的觀光賣點。

沙灘復育所費不貲,佛州政府每年編列3000萬美元預算保育海灘,加上聯邦補助和地方政府配合預算,總額達9000萬美元 (約台幣30億)。有鑒於邁阿密和聖路西郡為海沙起糾紛,佛州議會2007年初立法,將調查近海海底的海沙量,以免地方政府盜採。

地方曾多次開會討論因應之道,認為從佛州中部運沙成本太大、技術上不可行,從佛州其他地區近海抽沙又面臨當地人士反對沙。邁阿密海灘1990年代就有缺沙問題,過去30年,邁阿密市政府都直接從近海抽取海沙補充沙灘,然而近年海沙逐漸減少,況且海岸平行的珊瑚礁也需要保護,所以必須另覓海沙來源。

澳洲農夫破壞國際保護濕地 恐罰百萬澳元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澳洲一個農夫破壞一處被列入國際保護的珍貴濕地,澳洲當局下令徹查,如果破壞行為證明屬實,農夫可能被處100萬澳元、相當於2700多萬台幣的重罰。流經新南威爾斯的葛威達河流域,有一片佔地750公頃的濕地,這個位在雪梨西北方的濕地,是200多種鳥類的棲息地,其中包括好幾種稀有以及瀕臨絕種的珍貴水鳥。1999年,它被拉姆薩濕地公約列入國際保護。最近,澳洲環保單位接獲民眾申訴,表示有人在濕地上開墾,如果觸法行為確認,違規者可以被處100萬澳元的重罰。拉姆薩公約是1971年在伊朗的拉姆薩簽訂,目的在保護有益生態的濕地,單是澳洲境內,就有60多處濕地被列入保護。

布魯德蟬潮 重現北美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聯合新聞網報導

北美洲特有的「布魯德 13蟬」(Brood XIII) ,在經過17年蟄伏後將於下周破土而出,進行求偶及脫殼,由於這次總數量高達數十億隻,屆時雄蟬求偶所產生的大合唱,音量將極為驚人。

芝加哥自然博物館昆蟲專家桑莫斯說:「這次是歷來最大昆蟲出土」。「布魯德 13蟬」長著紅眼睛,體形如蝦子,不會咬或螫人,但雄蟬求偶鳴叫聲音量,卻高於電話、割草機及電動工具所發出的聲音。所有蟬都會在幾天之內掘土出地、交配,然後爬到樹木等垂直表面進行脫殼、羽化為成蟲。而成蟲生命僅有 30 天,其主要目的就是交配。

專家估計,在一些茂密樹林中,每英畝地會有高達 1500 萬隻蟬擠在樹上。但蟬並不會傷害人類,卻是鳥類、松鼠,以及寵物最愛的大餐,特別是狗,因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4尺巨浪來襲 泰關閉普吉島海灘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TVBS報導

普吉島19日出現罕見巨浪,浪高可達4公尺,巨浪沖毀9家海濱餐廳,連混凝土地基都被沖走,普吉政府在19日下令關閉普吉島所有向遊人開放的海灘,同時禁止一切旅遊性出海活動。泰國氣象部門預測,巨浪可能還將在普吉島持續多日,並且不排除繼續惡化。

不過從目前的氣象數據看,巨浪不太可能升級為海嘯。不過已經勾起不少人對2004年底南亞大海嘯的慘痛回憶。

愛滋傳染速度驚人 俄羅斯面臨嚴重人口危機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大紀元報導

俄羅斯聯邦愛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帕可洛夫斯基昨天說,俄羅斯境內愛滋病毒傳染速度驚人,每日約增加100到110人,目前官方統計感染愛滋病毒病患達40萬人。20日是世界愛滋病死亡人員紀念日。帕可洛夫斯基向媒體說明俄羅斯愛滋病毒傳染情況。此間民間統計,俄羅斯感染愛滋病毒病患超過百萬人。

據了解,俄羅斯發現第一例愛滋病帶原者的時間要比其它國家晚,1987年在當時的蘇聯發現了第一起愛滋病毒帶原者。從1996年起,俄羅斯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愛滋病傳染最快的國家之一。愛滋病在俄羅斯多半是因吸毒感染。該中心的統計資料,俄羅斯的愛滋病毒帶原者中,94%是吸毒者。在這些人中,81%是男性。

專家們說,如果目前的愛滋病傳染情況不能被及時控制,10年之後,俄羅斯將會喪失很多擁有勞動力的年輕人口。帕可洛夫斯基分析說,俄羅斯人口出生率低,目前就面臨著嚴重的人口危機,如果再加上愛滋病傳染所造成的人口損失,後果將不堪設想。

中國新聞  --﹥

山東八成以上村莊將用上「安全水」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人民日報山東報導

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在山東省得到加速解決,到今年年底,累計將有80多億元投入農村飲水工程,80%以上的村庄將用上安全衛生的自來水。

山東省水利廳表示,山東省從2005年開始加快推進農村飲水工程,確定用3年時間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由40%多提高到80%以上,至今累計投資56億多元,使全省農村安全衛生的自來水普及率達到73.5%。今年將新增投資26億元,實現預定目標。

海南整合礦產資源開發 取締無證開採的礦山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中國環境報海南報導

從今年7月開始至2008年底前,海南省將對礦産資源開發進行大力整合。對不符合礦産資源規劃、達不到最小開採規模的礦山和污染嚴重、破壞生態環境、不具備安全生産條件、浪費能源、開採加工工兿落後以及技術設備陳舊的礦山及選礦廠,必須限期淘汰、退出,並依法予以關閉。

海南省此次礦産資源開發整合工作的原則是以大併小,以優併劣。重點整合影響大礦統一規劃開採的小礦、小礦密集區、選礦廠密集區,以及對國民經濟發展有較大影響的重要礦種和優勢礦種。

2007中國大學生生態電影周開幕 8部影片免費看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人民日報報導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紀念這一國際性紀念日,2007大學生生態電影周19日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樓開幕,8部以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為主題的電影可以免費觀看。電影周由國家環保總局主辦,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承辦。

據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副秘書長成亞威介紹,電影周期間,將在首都20所高校通過集中和免費發放影碟自由觀看等方式,播放包括故事片、紀錄片、藝術片在內的8部以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為主題的電影片。國家環保總局生態司蔡蕾博士在發言中表示,希望通過此舉提高大學生和公眾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的關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氣候變化控制作出貢獻。

節能減排:天津工業調整結構促降耗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人民日報河北報導

日前國家發改委核准天津北疆電廠項目,以發電為龍頭,採用發電─海水淡化─濃海水制鹽─土地節約整合─廢物資源化利用這樣的循環經濟模式,建設百萬千瓦等級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和日產20萬噸海水淡化裝置,年新增發電量110億千瓦時、增加原鹽產量45萬噸,可節省22平方公裡的鹽田用地。

天津工業系統近年來把節能減排作為創新發展模式、轉變增長方式、提高經濟質量的戰略之舉,以結構降耗為根本,以技術降耗為支撐,以管理降耗為保障,多管齊下,標本兼治 。

廣東加快公共建築節能 夏季室溫不低於26度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人民日報廣東報導

今后在廣東各地的寫字樓、商場、醫院等公共場所內,空調吹得人冷颼颼的情況將會受到嚴格限制。從本月起正式實施的《廣東省節能工作實施方案》規定,除特定用途外,公共建筑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低於26攝氏度。

從4月15日起,廣東全面實施《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規定新建的酒店、辦公大樓等公共建築一律禁用超大玻璃幕牆。其中,外窗(包括透明幕牆)的窗牆面積比最大不能超過7成﹔屋頂透明部分的面積,不應大於屋頂總面積的二成。向陽窗尤其是東、西朝向的外窗或玻璃幕牆,宜採用遮陽措施,包括設計外廊、陽台、挑檐等方法。

環保總局對海寧龍洲公司違法行為申請強制執行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人民網報導

浙江海寧龍洲印染有限責任公司不認真履行環保總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環法[2006]39號),環保總局現已申請浙江省海寧市人民法院對其強制執行。

環保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2004年8月,海寧龍洲印染責任有限公司為印染生產配套建設的余熱發電項目20噸/小時鍋爐和1500千瓦背壓發電機機組、1500千瓦抽凝發電機組,在環保設施未經環保部門驗收的情況下,擅自建成並於年底投入使用。2006年10月20日,國家環保總局向海寧龍洲印染公司送達《行政處罰聽証告知書》(環法[2006]20號),告知其聽証權利和陳述申辯權利。

對廢氣廢熱再利用 節能節出財富來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人民網報導

湖北省京山楚天鋇鹽公司生產線上的兩台鍋爐可利用盡燃燒產生的餘熱。鍋爐中的廢水被燒開後產生蒸氣,通過傳輸專線,輸送到生產線上的其它加熱、保溫部門,再次發揮作用。

此套餘熱回收利用系統是該企業2005年投入80多萬元建成的。系統每小時產生水蒸氣12噸,原來的兩台燃煤鍋爐已「光榮」下崗,一年節省煙煤200餘噸,價值14萬多元。包括該系統在內的全部節能設備,2005年當年就產生了1︰4的效益,讓企業體會了節約帶來的巨大利益。

通過一系列節能改造,和3年前比,該公司生產鋇鹽的煤炭單耗由0.67噸降至0.45噸。據此測算,公司每年節約的資源可供再生產2個月﹔加上水、電節約,公司近3年累計節支1000多萬元。能耗的下降直接帶來成本的下降,進一步增強了楚天鋇鹽的市場競爭力,產品遠銷歐洲和東南亞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吃子孫飯又斷子孫路 地下水超採嚴重山西缺水

摘錄自2007年5月21日人民網報導

在全球水資源總量的排序中,中國位列第6,但中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的1/4,排名第121位。而在煤炭大省山西,人均水資源量為381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水平的17%,遠低於人均500立方米的國際極度缺水標准。

2006年4月份以來,山西省水利廳對全省水資源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后發現,地下水的嚴重超採已經影響到了山西的經濟發展﹔而山西煤炭的大規模、高強度開採對水資源更是有著毀滅性的破壞。

綠色學習課表  --﹥

綠色學苑:電影討論會-可可西里

2007/05/23 - 7:00pm2007/05/23 - 9:00pm

地點: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主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報名:酌收50元/次(本會會員與志工免費)
聯絡人:溫小姐
電話:02-23021122/傳真:02-23020101
E-mail:yswen@e-info.org.tw

活動說明:

下禮拜又到了我們綠色學苑第七次的聚會囉,這次我們將要針對「可可西里」一片進行電影討論會。

可可西里描寫的是一個真實故事,1985 歐美時尚開始風靡Shahtoosh圍巾,Shahtoosh圍巾是如此的精美極細緻,一大片的Shahtoosh圍巾可以輕易的穿過一個結婚戒指,然而Shahtoosh圍巾卻是屠殺大批藏羚羊而製成,一條圍巾最少要價$3,000美金(折合台幣10萬元左右)。

在1992~1994年間,青海省可可西里這邊,有一群年輕人為了悍衛他們的家園,將他們的自然、他們的一份子-藏羚羊,組成了一個防盜獵隊伍,但是他們沒有足夠的錢、食物、人員及槍,唯一可以用來抵抗盜獵者的只有他們的命!但他們從頭到尾都沒有放棄,就如影評所描述:『巡山隊員即使赤手空拳,即使明知隨著盜獵者的足跡愈往可可西里深處追捕,自己也愈陷入危險,除非對於民族與土地不再懷抱感情,如何能放棄?』

看了可可西里簡介有沒有更想瞭解他們如何保護家園?

5月23日晚上7點,綠色學苑電影討論會準時與你相遇!

有關綠色學苑訊息:http://e-info.org.tw/node/19207

忠孝扶輪社「社會事業創投」資助計畫

2007/05/21 - 9:42pm2007/05/30 - 5:00pm

主辦:忠孝扶輪社
截止日期:5月30日下午五點前
聯絡人: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林念慈小姐或丁元亨先生
電話:02-23654907
E-mail: vya@vya.org.tw

活動說明:
為了鼓勵社會大眾運用創意與企業經營模式積極解決社會問題,特別設置「忠孝扶輪社會關懷資金指定「社會事業」創投資金」,希望能夠協助一些有夢想,願意在公益事業上投入人生黃金歲月,積極發展社會事業,運用企業經營方式來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家,如果你及貴單位的工作伙伴,願意嚐試運用這樣的概念來積極解決社會問題,就讓我們一起來發掘台灣的社會企業家。

申請資格:合法登記立案,且願意嚐試積極解決社會問題之公益組織(協會及基金會),均可以申請本基金之資助。

資助內容:限定需以企業經營方式來構思如何解決社會問題、或創造新的社會公益價值,或發展新的社會服務等。議題不限,但針對台灣意象、文化藝術、志願服務、促進社區經濟發展等優先考慮。

資金規模及資助年限:本計畫資助金額每年高達新台幣60萬元,同時如獲選為本計畫年度資助之計畫,若第1年及第2年執行成效卓越,本資金可展延連續資助3年,3年最高金額180萬元。

詳情請見
「社會事業創投」資助計畫活動 http://www.vya.org.tw/events/2007SE0530.asp

96年臺北市優良公寓大廈評選《徵件》

2007/05/21 - 9:38pm2007/07/15 - 12:00pm

主辦:台北市建築管理處
承辦:崔媽媽基金會
報名:即日起至96年7月15日(日)為止(郵戳為憑)
送件地址:臺北市10647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2-3號2F
 (請註明「崔媽媽基金會 公寓大廈評選作業小組」)
電話:02-2365-8140 ext 132
參選資格:
1.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成立管理組織,經准予報備核准達6個月以上(即於95年9月30日前報備核准者)。
2.公寓大廈於進住率於96年3月31日前達50%以上〔進住率係指實際進駐住戶數(含出租戶數)與總戶數之比率〕。

活動說明:
       參選辦法及評選標準 ,詳情請見96年臺北市優良公寓大廈評選《徵件》
http://www.tmm.org.tw/ap/contest.htm

公民前線講座(七)-改變台灣的力量在哪裡

2007/05/27 - 2:00pm2007/05/27 - 4:30pm

地 點:臺北市 NGO會館
          (台北市青島東路 8號,靠近捷運善導寺站2 號出口)
出席者:雷敦龢 輔仁大學中國社會文化中心主任
     簡錫堦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
主辦:公民前線

聯絡人: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   施逸翔
電話:02-3393-3757/ 0920-719-347 
e-mail: riverrain308@gmail.com

活動說明:
灣公民一而再地面對政治人物與媒體操弄二元對立,消費民眾情感,公民就越來越感到無力和鬱卒,只能逃避和去政治化;自主公民必須洞視政媒的伎倆,為自身凝聚足以撼動權力結構、改變台灣社會的力量。所以「非暴力抗爭」將是台灣公民必修的公民課程。這次公民前線邀請到對非暴力抗爭學有專精的雷敦龢神父,以及在實務方面有非常多經驗的簡錫堦執行長,引導公民一起思考改變台灣的力量到底在哪裡?為下一波公民運動做好準備。

海洋文學親子營

2007/07/28 - 8:30am2007/07/29 - 6:30pm

戶外活動地點:長潭里潮間帶、長潭里漁村
室內:海洋大學共同科教室、長潭里民活動中心。
主辦: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參加費用:學童及家長,每人均為新台幣500元整
報名日期:即日起,額滿為止。
聯絡人:潘美璟
電話: 02-24696000分機5017
 
活動說明:
「海洋文學親子營」將以「親身體驗」及「親子互動」為課程核心理念,讓親子除能共同浸淫於「海洋」與「文學」交會的美妙時光中,並能以親身的潮間帶觀察、漁村體驗、坐船體驗等經歷由親子共同創作一部生動的海洋文學作品。藉由繪本、童詩、童話作品的賞析分享,讓學童有能力「閱讀」及「欣賞」文學作品,再透過教師的引導,誘發學童臨摹及創作的能力。
詳情請見 網頁 http://www.nmmst.gov.tw

青少年探索海洋研習營--國中梯隊

2007/07/04 - 8:20am2007/07/06 - 6:30pm

室內地點:海大演講室與學生活動中心;
參觀地點:操船模擬室、養殖場、空蝕實驗室或水工試驗室等;
住宿地點:海大宿舍(含冷氣)。
主辦: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參加費用:2000元整(包含:住宿、早午晚餐及宵夜、睡袋、講義、保險等費用)。
報名日期:即日起,額滿為止。
聯絡人:彭海鯤
電話: 02-24696000分機5011
Email:
活動說明:
活動內容包含介紹海洋的一般知識的海洋面面觀、介紹人與海洋環境的從心了解海洋、一般海上休閒活動的認識、介紹船舶科技等。並讓學生經由參觀海大一些研究設施與實際設計製作模型船中體驗到船海洋的相關知識。希望透過這些研習課程與活動讓學員認識海洋並對海洋產生興趣與好奇,並由參觀與體驗一些海洋相關設施,以引發對海洋的好奇與興趣,並能補充與強化國中學校課程中,有關海洋領域的教材內容與知識。

詳情請見 網頁 http://www.nmmst.gov.tw

海洋探索生活營-自然體驗

2007/07/04 - 8:00am2007/07/06 - 6:00pm

上課地點: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基隆市北寧路2號)。
主辦: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
參加費用:新台幣1500元/人(包括住宿、講義、午餐、實習材料、平安保險費等)。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5月24日(星期四)下午五時前,錄取40名(額滿為止)。
聯絡人:陳麗淑
電話: 02-24696000分機5011
活動說明:
以體驗式的活動引導學員去探索環境,學習如何與環境和諧相處。活動包括探索龍崗步道的動植物、拜訪八斗子潮間帶的海洋生物、目送瑞芳蝙蝠洞的蝙蝠出外覓食、學習水上求生技能、認識當前的能源問題、動手做太陽能炊具、練習說自然的故事、動手做船等。讓學童經歷眼到、手到、心到的全面體驗,希望讓學童成為與自然共生的「自然之子」,共同關心我們的環境及地球的現在及未來。

詳情請見 網頁 http://www.nmmst.gov.tw

2007關懷離島生態影展-蘭嶼座談會

2007/06/14 - 7:00pm2007/06/14 - 9:00pm

地點:頭社區發展協會會議室(舊蘭嶼國小)
座談會主題:國外成功海洋遊憩經營案例
主辦:荒野保護協會及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主持人:陳清枝
與談人:羅力(綠島新視界記錄片導演)
與談人:何立徳 (魚樂天地旅遊創意執行長)
與談人:郭道仁(珊瑚礁學會長務理事)

活動流程:
19:00-19:35-影片播放
19:45-20:20-講座
20:30-21:00-座談會

播放影片:綠島新視界

詳情請見
http://e-info.org.tw/node/22461
http://http://www.sow.org.tw/

2007關懷離島生態影展--綠島座談會

2007/06/05 - 7:00pm2007/06/05 - 9:00pm

地點:綠島鄉公所
座談會主題:海洋資源的永續發展
主辦:荒野保護協會及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主持人:趙仁方(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理事長)
與談人:蘇俊宏(綠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
與談人:田輝鴻 (綠島生態保育協會總幹事)
與談人:蔡永春 (恆春海洋巡守隊)
與談人:陳清枝(荒野離島關懷小組召集人)
主辦單位: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
協辦單位:綠島生態保育協會
活動流程:
19:00-19:50影片播放
20:00-21:00座談會

播放影片:記憶珊瑚

詳情請見
http://e-info.org.tw/node/22461
http://www.sow.org.tw/

2007關懷離島生態影展--金門場座談會

2007/06/01 - 9:00am2007/06/01 - 12:30pm

地點:馬祖民俗文物館
座談會主題:生物多樣性、生態旅遊、與生態社區

主辦:荒野保護協會及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講師:李永展 (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學會理事)
主持人:陳元利(馬祖南竿中正國中小校長)
與談人:王花俤(馬祖北竿中山國中校長)
與談人: 王建華(馬祖東莒國小校長)
與談人:劉羽茵(鐵板社區發展協會理事)
與談人:張壽華(馬祖野鳥協會理事長 &建設局技正)
與談人:楊綏生醫師(主任醫師&牛角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
與談人:陳貴忠副議長(縣議員&馬祖北竿文化協會理事長)
活動流程:
9:00-9:30影片播放
9:40-10:30 講座
10:40-12:30座談會

播放影片:建設金門及失水的島嶼

詳情請見
http://e-info.org.tw/node/22461
http://http://www.sow.org.tw/

2007關懷離島生態影展-澎湖座談會

2007/05/27 - 9:00am2007/05/27 - 12:00pm

地點:澎湖科技大學 階梯教室
座談會主題:海岸永續利用與離島建設

主辦:荒野保護協會及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講師:許泰文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
主持人:陳清枝(荒野離島關懷小組召集人)
與談人:羅力(綠島新視界記錄片導演 )
與談人:吳培基(澎湖科大/海洋資源暨工學院院長‧澎湖環保協會理事長)
與談人:于錫亮(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主任)
與談人:許文東 (澎湖縣農漁局局長)

活動流程:
9:30~10:00影片播放
10:20-10:50講座
11:00-12:00座談會

播放影片:再建綠島

詳情請見
http://e-info.org.tw/node/22461
http://www.sow.org.tw/

行動參與:苦勞十年,請支持我們繼續走下去 --﹥

發起團體:苦勞網(台灣勞工資訊教育協會)

親愛的朋友: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中,苦勞網,10年了;從1997年,僅僅只是一個收集社會運動相關資料的網站;1998年,統聯司機罷駛事件,開始第一篇報導;我們歷經了核四建照發放抗爭、中華電信工會反釋股、美濃反水庫,一直到九二一震災、西雅圖反WTO抗爭、政黨輪替與八四工時抗爭、經發會…還有最近的樂生保存、反對蘇花高,苦勞網一直在這裡。

十年很短,也不短

1977 到1987,解嚴前十年,社會力量在壓制中顛簸前進;1987到1997,解嚴後十年,爆發的力量,意圖衝撞出缺口、引導一個新的時代;1997到今天,也是亞洲金融風暴後十年,浪漫的花朵早已凋謝,整個社會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壓力下,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有人說,社會運動蕭條了,國家從一個寡頭的體制,成為一個更具主宰性的意識形態機器;但也有人看到,新的議題、新的世代與新的運動形式的誕生,這個社會,仍有機會從更多的領域裡被鬆動;說實在話,在這不精彩,但絕對值得注意的十年裡,我們慶幸,苦勞網一直在這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人說,現在進入了「公民新聞」的時代,在網際空間裡,在世界各地,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非專業者」、「假記者」,他們碰觸主流媒體所不願碰觸的事件、寫出更多社會上被壓制的聲音;漸漸地,我們發現,在這一條路上,我們不孤單了起來;網際空間的生氣勃勃,給我們一個機會,我們不僅僅是供稿者,而且也可以成為非主流訊息集散的節點,這代表著,我們將可以與更多實習記者、特約記者,乃至更多以不同形式的參與者,進入苦勞網的第二個十年。

苦勞網可以做什麼?

在「個人媒體」的時代,苦勞網應該扮演什麼角色?這是一個必須「邊做邊找到」的問題,也是我們一直積極希望透過改變去回應的重點工作。在最近「樂生保留」運動中,部落客豐富的生產力與創新的動員方式,引起廣大的注意;但是同時,苦勞網這一個相對「老」的媒體,卻也在其中找到重要的位置。我們是一個穩定而有組織的訊息供給者,成為網路傳播重要的消息來源;而同時,在「樂生」議題持續發燒的時候,苦勞網並沒有遺漏其他與社會運動有關的訊息,仍舊扮演了一個稱職 的「訊息平台」的角色。事實上,在「個人媒體」的時代,大家關注的焦點,已經不再是部落格如何產生內容,而移轉到如何成功地創造內容與內容之間的中介平台。在這一點上,「老」的苦勞網,正不斷創造出「新」的意義。

也因此,苦勞網以「參與、分享、開放原始碼」的方向,規劃了新的改版計畫(搶鮮預覽,即將上線),將在六月間推出,希望改變過去我們以單一編輯台為中心的運作模式,增強吸收訊息,以及刺激主動參與、分享訊息的模式、擴大「特約記者」等不同形式參與者的編制,並引入「開放原始碼」的內容管理系統(新版苦勞網以開放原始碼內容管理系統drupal為核心設計,於建設完成後將會將原始碼釋出),希望在完成後,能夠達到一個更接近「Web2.0」目標的獨立媒體平台。

下半年的計畫

當然,我們也不曾放棄過「offline」網路線下的工作,其中具延續性的就是以苦勞網累積的資料庫為基礎的水磨工夫~工運年鑑,目前,第二本也將問世;九月間,無中生有的「鐵馬影展」,將邁入第三屆,我們將帶來更多國際串連的驚奇。我們在此熱忱地邀約大家共同參與下半年足以讓大家目不暇給的十週年回顧與前瞻活動。苦勞網第十年下半年預計的三大工作是:

2007/06 苦勞網2.0發表及相關活動。
2007/07 工運年鑑(2004.06-2005.05)發表及相關活動。
2007/09 第三屆鐵馬影展及亞太地區國際獨立媒體工作坊。
 

其中,配合這三大活動,我們將陸續舉辦與苦勞十年有關的各項獨立媒體、社會運動、文化行動有關的座談及研討會,而工運年鑑及鐵馬影展,同樣也將規劃 「online」的線上形式,同樣以「參與、分享、開放原始碼」的精神為軸線,建構完整的工運史料及影像支援資料庫。

支持我們繼續走下去

總之,就媒介形式、議題範疇、專業分工幾點來看,苦勞網已經走向一個有能力進行水平、垂直多元整合的獨立媒體平台,這個工作繁多、工程浩大的獨立媒體機構;在過去,以依賴義工為重要的操作方式,今後,勢必將吸納更多的義工,共同完成計畫中的工作,但可以想見,這些繁重的工作與分工,必須要有強有力的心臟,也就是行政系統,才得以完成,所以,苦勞網十週年計畫,最主要的核心,就在穩定秘書處的運作、促成財務的健全。

所以,我們也要在這裡向您尋求經濟上的支持,協助我們站穩腳步,順利地走向第二個、第三個十年;與國外相比,台灣的NGO組織,向來在募款能力上,顯得不足,這一點,也尤其是我們的弱點,一個經營十年的獨立媒體,到今天,還遠遠不能用自主的財源養活自己,這實在不能說不是民間社會力量的困境;我們以「定額定時信用卡捐款」為主要的募款方式,希望能夠累積可預估收入來源,讓我們可以更穩定地走下去。

您可以下載我們的信用卡定額定時扣款的授權書(由此下載 ),煩請您填妥並簽名後,傳真至02-81926867即可。當然,您也可以透過郵政劃撥捐款(劃撥帳戶 19741181 台灣勞工資訊教育協會)。

苦勞網由衷地感謝您的慷慨。

詳情請見苦勞網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彭郁娟‧網編:張文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