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保育聯盟9月間提出全球生物滅絕更趨嚴重的警訊,近日更有科學家提出報告說,植物消失將使人類喪失生態系所能提供的重要利益,包括吸收溫室氣體,以及植物棲息地所製造的氧氣、食物、纖維和生質燃料。此外,不論是數量減少,或種類消失,都已構成衝擊。
台灣長期以來對野生植物保育觀念薄弱,生態學者陳玉峰2001年即呼籲訂定與《野生動物保育法》相應之「野生植物保育法」,迄今未成氣候。而在湖山水庫預定地,靜宜大學生態系師生與台灣生態學會調查到、圓葉布勒德藤、蔓蘘荷等珍稀植物,亦未獲主流重視。科學家提及,「大部份研究因經費關係,一次只能做短短幾年的實驗。因此,我們很可能低估了物種滅絕對天然棲地的影響,」值得開發單位與環評執行單位借鏡。
精采內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