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7.12.1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2008環境大預言】十大環境議題前瞻論壇,歡迎報名!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台灣綠黨

綠色陣線協會  
 
  社論:外來種對生態的衝擊-本土物種的悲歌
http://e-info.org.tw/files/active/46/20061124-133651-380-3-8s.jpg

高雄市左營蓮池潭。

作者:楊懿如(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高雄市政府為了辦理世運賽,2007年12月在左營蓮池潭展開大規模的烤潭工程,但也發現蓮池潭內的魚類數量接近90%都是外來種,包括琵琶鼠、魔鬼魚、泰國鱧魚等,還有肉食性的魚虎。蓮池潭裡,能和外來種相抗衡的本土魚類,僅剩適應力強的鯽魚及鯉魚。

第一次拜訪左營蓮池潭,是在20年前,不是為了參觀著名的春秋閣,而是慕水雉鳥之名,聽說凌波仙子水雉鳥偶而現身在蓮池潭,讓我心生嚮往;當時潭裡長滿了蓮花及荷花,是名符其實的蓮池潭。精彩內文

 
  本週之星:IPCC

沒錯,本週要表揚這個由聯合國環境署和世界氣象組織1988年成立的「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今年2月,IPCC公佈了第四次評估報告(AR4),是目前為止,對所有相關科學研究所作的最權威評估。拜這小組所賜,氣候變遷對地球的衝擊得以有堅實的科學證據,提供各國氣候變遷研究的基礎。其威力在巴里島的氣候協商角力場上,更顯威力,各代表每每有所主張,言必稱「根據IPCC AR4」云云。而台灣學界也根據這分報告,研提國內氣候變遷衝擊指標的架構。IPCC的努力,讓人類再也無法逃避對全球暖化的責任。雖然它已有諾貝爾桂冠的加持,我們這些環境工作者仍要再次表揚,彰顯AR4讓我們有更明確的進路。(文/彭郁娟)

 
  新聞回顧 | 巴里島氣候變遷會議現場

日本環境大臣鴨下一郎(Ichiro Kamoshita )帶領下,眾人為京都議定書唱生日快樂歌


議題過多 恐妨礙氣候變遷峰會進展


CCPI氣候變遷表現指數 美國倒數第二


巴里島氣候大會第2週 檯面廝殺暫止 民間熱力串連


海洋生態基礎崩壞中 氣候變遷會議呼籲保護珊瑚礁


綠色供應鍊平台SOP 兼顧減碳與扶貧


美等先進國家態度游移 國際溫室氣體減量協議恐停滯


氣候變遷會議不環保? 記者看其綠色措施與公共參與度


京都議定書10歲生日 巴里島會談進展難定論


澳洲遞交京都議定書簽署文件 2008年3月生效


中美兩國尚未做好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準備


巴里島氣候會談進入關鍵階段 第三世界自力救濟


峇里會議如失敗 歐盟可能拒參加美氣候峰會


節能商品推廣不易 抗暖策略難速成


調查:生物多樣性對氣候行動決策者影響大


世銀將挹注資金協助發展中國家森林保育


替鄉村綠化找外國財源 中國開闢清潔發展新路線


台灣青年代表會見史登 聆聽抗暖化方案建議


氣候談判膠著 高爾痛批美國

 
  本週精彩專文

巴里島路線圖:通往一個約束性框架


我們不願面對的事實:從混獲談海洋資源危機


辦公室做環保


來玩土造屋


我的綠建築


逛二手商店樂趣多

德國開放日廣場變成了跳蚤市場。二手的衣服、CD、書籍、馬克杯等等,各式各樣由義工捐贈的物品等著在這裡為動物之家換取一些募款。
 
  本週焦點新聞
亞馬遜上游盆地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圖片來源:Save America's Forests
 



全球抗暖化 台北大遊行 巴里島會議廝殺


溫室氣體排放控制法案首次步入美參議院


京都議定書10歲生日 巴里島會談進展難定論


巴里島氣候會談進入關鍵階段 第三世界自力救濟


調查:生物多樣性對氣候行動決策者影響大

 
 
  社論:外來種對生態的衝擊-本土物種的悲歌
作者:楊懿如(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高雄市政府為了辦理世運賽,2007年12月在左營蓮池潭展開大規模的烤潭工程,但也發現蓮池潭內的魚類數量接近90%都是外來種,包括琵琶鼠、魔鬼魚、泰國鱧魚等,還有肉食性的魚虎。蓮池潭裡,能和外來種相抗衡的本土魚類,僅剩適應力強的鯽魚及鯉魚。

第一次拜訪左營蓮池潭,是在20年前,不是為了參觀著名的春秋閣,而是慕水雉鳥之名,聽說凌波仙子水雉鳥偶而現身在蓮池潭,讓我心生嚮往;當時潭裡長滿了蓮花及荷花,是名符其實的蓮池潭。但之後,由於放生的外來種巴西烏龜橫行,蓮池潭的蓮花及荷花被吃光了,成為現在的開闊水域。而外來種魚類,當然也不是自己游進蓮池潭,絕大多數都是被放生的。放生原本是宗教界珍惜生命的善意,沒想到放外來種的生,卻造成本土種的死,並改變蓮池潭的生態環境。

會造成危害的外來種生物通常具有擴散能力強、環境適應力佳及強韌的生命力的特性,在物種競爭上,常常贏過原生物種,取得生態的優勢地位。外來種入侵雖然不一定會造成生態問題,有時也因不適應而滅絕,但外來種一旦適應,在沒有天敵掠食的情況下,常會造成嚴重的生態衝擊,甚至造成經濟損失。因此,許多國家的動植物防疫單位,常對進出其國境的個人與物品進行查驗,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外來種入侵,避免造成經濟與自然生態系的危機。2007年11月外電報導,一種2004年才從亞洲引進的外來種瓢蟲「小丑」讓英國傷透腦筋,牠們不僅吃掉原生種瓢蟲,破壞生態平衡,還大舉入侵住家,在窗簾和地毯上留下又黑又臭的分泌物,讓英國家庭主婦叫苦連天。因為小丑瓢蟲肆虐事件,英國政府開始也思考,是否要禁止販賣從外引進的野生動物,以免讓生態體系和人類生活環境受到嚴重的影響。

在一般人的認知裡,外來種是來自國外的物種,事實上,只要是將非本地的生物或本地原產但已滅絕的生物引入2006年參與陽明山生態工作假期的志工們在二子坪分工拔除外來種、並將它們搬到一旁的樹林中作為天然堆肥。該地,而此物種在自然的情況下是無法跨越如海洋、河流、山脈等天然地理障礙,都是外來種。因此,從台灣東部溪流裡的溪哥魚是外來種,因為台灣東部原本沒有溪哥魚,是從西部引進。台灣北部被放生的諸羅樹蛙是外來種,因為諸羅樹蛙分布於雲嘉南一帶,台灣北部不應該有諸羅樹蛙。而外來種的來源不管是來自國內或國外,從原產地被蓄意或非蓄意的引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與歸化後,將可能進而擴散、入侵該地的自然生態體系。從生物演化的角度來看,任何地區的生態系、生物種類都是長期演化、適應的結果,並形成相互依存與牽制的複雜體系,一旦外來物種被引入時,勢必破壞原有的群聚結構,並可能導致某些物種的滅絕,甚至改變整個生態體系,所造成的傷害將無法彌補。

最近幾年,國人對於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的意識日益抬頭,但對於外來種的防治上,仍有相當大的改進空間;尤其是宗教放生、寵物飼養、水產養殖等行為,都應該加以規範,以免造成外來種入侵問題。而外來種族群一旦建立後,移除及防治成本可能都很高,甚至無法移除;因此,避免外來物種不當引入,是處理外來種問題最有效方式,也是保護本土物種的基本措施。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李育琴
感謝2007年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元)、環保署(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