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左營蓮池潭。
作者:楊懿如(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高雄市政府為了辦理世運賽,2007年12月在左營蓮池潭展開大規模的烤潭工程,但也發現蓮池潭內的魚類數量接近90%都是外來種,包括琵琶鼠、魔鬼魚、泰國鱧魚等,還有肉食性的魚虎。蓮池潭裡,能和外來種相抗衡的本土魚類,僅剩適應力強的鯽魚及鯉魚。
第一次拜訪左營蓮池潭,是在20年前,不是為了參觀著名的春秋閣,而是慕水雉鳥之名,聽說凌波仙子水雉鳥偶而現身在蓮池潭,讓我心生嚮往;當時潭裡長滿了蓮花及荷花,是名符其實的蓮池潭。精彩內文
沒錯,本週要表揚這個由聯合國環境署和世界氣象組織1988年成立的「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今年2月,IPCC公佈了第四次評估報告(AR4),是目前為止,對所有相關科學研究所作的最權威評估。拜這小組所賜,氣候變遷對地球的衝擊得以有堅實的科學證據,提供各國氣候變遷研究的基礎。其威力在巴里島的氣候協商角力場上,更顯威力,各代表每每有所主張,言必稱「根據IPCC AR4」云云。而台灣學界也根據這分報告,研提國內氣候變遷衝擊指標的架構。IPCC的努力,讓人類再也無法逃避對全球暖化的責任。雖然它已有諾貝爾桂冠的加持,我們這些環境工作者仍要再次表揚,彰顯AR4讓我們有更明確的進路。(文/彭郁娟)
議題過多 恐妨礙氣候變遷峰會進展
CCPI氣候變遷表現指數 美國倒數第二
巴里島氣候大會第2週 檯面廝殺暫止 民間熱力串連
海洋生態基礎崩壞中 氣候變遷會議呼籲保護珊瑚礁
綠色供應鍊平台SOP 兼顧減碳與扶貧
美等先進國家態度游移 國際溫室氣體減量協議恐停滯
氣候變遷會議不環保? 記者看其綠色措施與公共參與度
京都議定書10歲生日 巴里島會談進展難定論
澳洲遞交京都議定書簽署文件 2008年3月生效
中美兩國尚未做好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準備
巴里島氣候會談進入關鍵階段 第三世界自力救濟
峇里會議如失敗 歐盟可能拒參加美氣候峰會
節能商品推廣不易 抗暖策略難速成
調查:生物多樣性對氣候行動決策者影響大
世銀將挹注資金協助發展中國家森林保育
替鄉村綠化找外國財源 中國開闢清潔發展新路線
台灣青年代表會見史登 聆聽抗暖化方案建議
氣候談判膠著 高爾痛批美國
巴里島路線圖:通往一個約束性框架
我們不願面對的事實:從混獲談海洋資源危機
辦公室做環保
來玩土造屋
我的綠建築
逛二手商店樂趣多
全球抗暖化 台北大遊行 巴里島會議廝殺
溫室氣體排放控制法案首次步入美參議院
第一次拜訪左營蓮池潭,是在20年前,不是為了參觀著名的春秋閣,而是慕水雉鳥之名,聽說凌波仙子水雉鳥偶而現身在蓮池潭,讓我心生嚮往;當時潭裡長滿了蓮花及荷花,是名符其實的蓮池潭。但之後,由於放生的外來種巴西烏龜橫行,蓮池潭的蓮花及荷花被吃光了,成為現在的開闊水域。而外來種魚類,當然也不是自己游進蓮池潭,絕大多數都是被放生的。放生原本是宗教界珍惜生命的善意,沒想到放外來種的生,卻造成本土種的死,並改變蓮池潭的生態環境。
會造成危害的外來種生物通常具有擴散能力強、環境適應力佳及強韌的生命力的特性,在物種競爭上,常常贏過原生物種,取得生態的優勢地位。外來種入侵雖然不一定會造成生態問題,有時也因不適應而滅絕,但外來種一旦適應,在沒有天敵掠食的情況下,常會造成嚴重的生態衝擊,甚至造成經濟損失。因此,許多國家的動植物防疫單位,常對進出其國境的個人與物品進行查驗,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外來種入侵,避免造成經濟與自然生態系的危機。2007年11月外電報導,一種2004年才從亞洲引進的外來種瓢蟲「小丑」讓英國傷透腦筋,牠們不僅吃掉原生種瓢蟲,破壞生態平衡,還大舉入侵住家,在窗簾和地毯上留下又黑又臭的分泌物,讓英國家庭主婦叫苦連天。因為小丑瓢蟲肆虐事件,英國政府開始也思考,是否要禁止販賣從外引進的野生動物,以免讓生態體系和人類生活環境受到嚴重的影響。
在一般人的認知裡,外來種是來自國外的物種,事實上,只要是將非本地的生物或本地原產但已滅絕的生物引入該地,而此物種在自然的情況下是無法跨越如海洋、河流、山脈等天然地理障礙,都是外來種。因此,從台灣東部溪流裡的溪哥魚是外來種,因為台灣東部原本沒有溪哥魚,是從西部引進。台灣北部被放生的諸羅樹蛙是外來種,因為諸羅樹蛙分布於雲嘉南一帶,台灣北部不應該有諸羅樹蛙。而外來種的來源不管是來自國內或國外,從原產地被蓄意或非蓄意的引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與歸化後,將可能進而擴散、入侵該地的自然生態體系。從生物演化的角度來看,任何地區的生態系、生物種類都是長期演化、適應的結果,並形成相互依存與牽制的複雜體系,一旦外來物種被引入時,勢必破壞原有的群聚結構,並可能導致某些物種的滅絕,甚至改變整個生態體系,所造成的傷害將無法彌補。
最近幾年,國人對於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的意識日益抬頭,但對於外來種的防治上,仍有相當大的改進空間;尤其是宗教放生、寵物飼養、水產養殖等行為,都應該加以規範,以免造成外來種入侵問題。而外來種族群一旦建立後,移除及防治成本可能都很高,甚至無法移除;因此,避免外來物種不當引入,是處理外來種問題最有效方式,也是保護本土物種的基本措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