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回顧版
 

2008.1.12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我們徵求編輯夥伴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台灣綠黨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
 
  社論:清溪川的死亡與再生:我們學到了什麼?
http://e-info.org.tw/files/active/76/20080111-172529-soeul1.jpg

整治過後的清溪川。

作者:李永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候補理事、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清溪川復原工程被認為是融合韓國傳統與現代的新地標,再加上貿易及金融中心環繞,使首爾成為近年來觀光遊憩及購物中心。清溪川復原工程同時也積極結合文化資產、公共設施、地景建築及人行步道,並開發以活水、親水為導向的綠色廊道。

然而,清溪川復原工程也有許多不同的聲音... 精彩內文

 
  本週之星:邱子容

1208抗暖化遊行中與子容相遇,她爽快地答應透過為「行行出狀元」新專欄撰稿,分享她近年投身湳仔溝拯救行動的心路歷程。結果,子容不僅自己寫了一篇國中老師邱子容 保存板橋最後一條露天河流奮鬥始末,還邀請她眼中的「河神」──陳健一老師共襄盛舉寫一篇她的側寫我眼中的邱子容──身兼數職的護河鐵娘子。編修這二篇文章時,被子容的堅毅所感動:她身兼教職、二個幼子的母親,仍堅持分別出時間,為不易翻轉的湳仔溝開發案到處奔走遊說。邀請大家從他們的文字中,體會湳仔溝的美麗與哀愁;並踴躍參與下週六(1/19)子容所舉辦的「板橋藍帶•湳仔溪:城市願景工作坊」。(文/彭郁娟)

 
  新聞回顧 | 空氣污染
加洲洛杉磯城的空氣污染;圖片來源:U.S. EPA
 

環保署:北市臭氧微粒雙高 敏感族群注意


美國清淨燃料計畫有助改善空氣品質


全球暖化每上升1度 每年2萬人死亡


打造無菸奧運 北京擴大禁菸區


美環保署拒絕汽機車排放標準新法 加州政府提出訴訟

 
  新聞回顧 | 資源回收再利用
資源回收車來回在匹茲堡的社區內。圖片來源:City of Pittsburgh



家庭主婦比大學生更環保、更樂意做回收


美國興起「可持續時裝」


中國將禁止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第一個可回收的飯店 將在英國問世


鼓勵社區資源回收 美國賓州提撥2千萬資金

 
  本週精彩專文

海南-生態省面臨生態脅迫


國中老師邱子容 保存板橋最後一條露天河流奮鬥始末


我眼中的邱子容──身兼數職的護河鐵娘子


跟著獵人走


社頂的未來心願


安全農業的缺口


瑜珈養生 就是落實生活環保

瑜珈動作扭轉式:可活化脊椎、矯正骨盤扭位問題;圖片來源:曾彥蓉

 
 
  本週焦點新聞
2007年二子坪空照圖,圈起處為施工現場(陽管處提供)

台北樹蛙繁殖期 二子坪新建廁所挨批


全球暖化每上升1度 每年2萬人死亡!


112選舉日 回家投票去


中間選民/知識份子 不再冷漠


讓環保的力量進入國會 我願意支持綠黨

 
 
  社論:解讀2007十大環境新聞票選結果
作者:李永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候補理事、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在南韓總統李明博當選的隔天有機會參訪首爾清溪川,看到清溪川復原經驗一些值得反思的面向。

清溪川是首爾市中心的一條河流,全長5.84公里,在納入中浪川後匯入漢江。從朝鮮王朝定都首爾後,清溪川便一直是沿河居民排放生活污水的水路;韓戰後,清溪川兩側出現了大批難民及越南人搭建的木棚,當時的清溪川更是污水泛濫。南韓政府為了解決環境衛生及交通問題,從1958年開始在市中心區的清溪川加蓋,而清溪川的水質亦因廢水的持續排放變得更惡劣。

由於經濟快速成長,再加上交通日益惡化,首爾市政府於1967年開始在清溪川上興建寬16公尺的清溪高架道路,1976年竣工。清溪川周邊的木棚被拆除、原有店家及住戶被迫遷徒,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街屋。

拆除前的2002年,每日使用清溪川路及清溪高架道路的車輛約17萬輛;由於日積月累的負荷,陸續出現建物管理及工程安全問題,造成每年維修經費高達1億台幣。

近年來,南韓政府及人民環保意識高漲,再加上水污染、汽車廢氣及文化資產保存等問題,開始讓韓國人有不同的思考面向。2002年首爾市長選舉時,李明博承諾當選後要讓清溪川復原,也正是這個承諾使李明博成功當選首爾市長。

首爾清溪川整治後徒步區入口2003年7月1日起,在李明博市長大力推動下,清溪川開始進行復原工程,不僅將清溪高架道路拆除、重新挖掘河道,並為清溪川進行景觀綠美化、引進活水,同時興建22條橫跨河道的橋樑,總計工程費用超過300億台幣。
2005年10月1日,首爾市政府在重見天日的清溪川水道注入將近10萬公噸溪水,並舉辦復原紀念活動「迎接新水」,包括首爾市長及南韓總統在內的4千多位貴賓與會。據估計,清溪川復原工程完成後,將創造超過6千億台幣的經濟效益,不只清溪川重見天日,也讓清溪川成為首爾市中心重要的親水空間及活動場所。

清溪川復原工程被認為是融合韓國傳統與現代的新地標,再加上貿易及金融中心環繞,使首爾成為近年來觀光遊憩及購物中心。清溪川復原工程同時也積極結合文化資產、公共設施、地景建築及人行步道,並開發以活水、親水為導向的綠色廊道。

然而,清溪川復原工程也有許多不同的聲音,最常被提及的是復原後的清溪川只不過是一條「政治經濟導向的人工河道」。由於復原工程要求必須在2年3個月內完成,使原本至少一年才能通過的環境影響評估,在短短2個月就過關,影響所及的便是無法真正考慮到河川生態問題。

清溪川80%的水都是從漢江加壓抽取來的,水面寬度只有原河面的五分之一,平均水深也僅40公分,由於流速緩慢,可能造成夏天河水變臭。此外,為了不影響清溪川底下的首爾地鐵系統,河床下方及兩側邊坡都舖上不透水層,這正是近年來台灣批評最力的「三面光」施工方式;簡言之,過度的水泥化及人工化,不可能使清溪川孕育出魚蝦能自然存活的生態系。

其次,清溪川兩側的土地使用在復原過程中,透過都市計畫及都市設計手法,雖然改造了當地景觀風貌,也提昇了商業辦公機能,但改造過程中,不少原居民被迫搬遷,而非就地安置,不僅造成原有社會網絡的斷裂,也對邊緣及弱勢族群造成二度傷害。這種作法跟中國上海新天地開發案如出一轍,都造成了中上階級取代原有商家住戶的「仕紳化」(gentrification)現象,這也是國人一窩蜂取經時應特別注意的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一條河流可以生,也可以死,端賴我們要如何對待她。清溪川復原工程雖不必然全都值得學習,但讓我們知道只要有願景、有構想、有魄力,至少可以先讓河流破堤;而清溪川復原工程給我們的教訓是,除了經濟及工程考量外,應該要更有生態保育的觀念作法、要更有公平正義的社會計畫。

看過了清溪川的死亡與再生,或許我們應該迎頭趕上的是,以台灣永續發展政策綱領、國土及都市計畫等上位計畫為基礎,確立基本構想後,儘速讓全台各地覆蓋到地下、不見天日的河溪都能破堤而出,然後在避免仕紳化的公平正義前提下,讓這些河流成為真正具生態保育功能的親水、活水空間。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李育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