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認為人是一切存在與價值中心的「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價值觀,主導著人類文明的進程;尤其進入17世紀的科學革命時代,人開始普遍地認為科學和技術可以操弄自然,以符合人們對自然的需求,因此認為人與自然是分離的(Pepper, 1997)。直到十九世紀下半葉,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發表了物種原始、德國生物學家恩海克爾(Ernst Haeckel)提出了「生態學」的概念、奧多․李奧坡(Aldo Leopold)提倡「土地倫理」(land ethic),這些理論與觀點重新建構出人們所認知的「自然」,以及人在自然中扮演的角色。這些概念背後的核心思想,在於將人類視為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物種,而每一個物種都有其內在的價值;除滿足基本需要外,人類沒有削減生態系統中的豐富性與多樣性的權利,因此我們必須帶著更多的理解、關懷與尊重來和其他生物共存,於是以人類為中心的自然觀逐漸被導向非人類為中心(nonanthropocentrism)的思想。
跟隨著人類價值觀的改變,主要在探討人性及人際間相處之道的倫理學(ethics),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轉變。早期強調自我、家庭、種族、地區、國家的人類中心倫理(anthropocentric ethics),認為人與自然是分離的,否定人與其他生物之間的倫理關係。而後因人道主義的興起,強調動物也應享有人類所具有的自由與生存權利,形成擴展至尊重地球上所有動物、植物等生命個體的生命中心倫理(biocentric ethics)。環境倫理學(environmental ethics)則是近代新興的學問,旨在探討人與自然萬物的相處之道,又稱為生態倫理學(ecological ethics),目前正整合發展一種重視生態系整體性及其多樣性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的生態中心倫理(ecocentric ethics)。生態中心主義(ecocentrism)的核心理念,在於將地球視為一個整體環境,而將自然界中人類、野生物(生命)及其棲息的生態系與生態演替過程都納入環境倫理的範疇內(汪靜明,2003)。
二、什麼是生態智慧?
生態學在探討生物與生物、生物與非生物間的時空變化關係,在此定義之下,任何與自然相關的知識連結都可以與生態學產生關連,因此,也就有所謂的政治生態學、經濟生態學、產業生態學等跨領域學門的發展,其所代表的意涵不僅是科學概念的認知,也包含了哲學式的生態思維,一種整體觀的概念,強調相互依賴、完整的系統以及系統內各個群體的緊密結合。
生命的本質在於活下去且繁衍下一代,因此我們學習各種知識、做各種事,都是為了活下去。生活得很好且非常地恰當,而非迷迷糊糊、渾渾噩噩過一生,便是有智慧地生活。生態智慧-一種以生態學為基礎之生活哲學觀點,其功能就是讓人能夠有智慧地活下去。
1、智慧從何而來?
生態智慧來自於對大自然的了解,要看懂大自然的變化,就要利用科學的方法。透過人直觀的洞察或客觀的量測,對觀察到的大自然現象進行量化、詮釋,可以發現大自然的變化過程皆遵循著一統的原理,如地心引力、流體力學等能夠將其數理化的自然之作用力,以及各類生物演化過程之天擇結果所展現之生命力。除此之外,人之意志力亦為另一種同樣影響著大自然運作的重要作用力。
由於人必須要靠大自然所提供的材料才能活下去,為了要知道什麼樣的食物可以食用?如何成功獵捕動物來食用?生活上所需要的經濟來源在哪裡?我們需要進行觀察。觀察的方法可以區分為兩種,一種是直觀的方式,直接去看、主觀地去觀察,另一種方式則是運用各種工具,客觀地去測量。不論是用直觀或客觀、定性或定量的方式,最後最重要的是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詮釋,作為判斷蘋果是否有毒、青果是否可食的依據。
透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眾多的現象,但為了便於了解,我們將其簡單化(reduction),而科學發展的最終追求亦是簡單化。透過簡單化,我們可以發現大自然的變化過程皆遵循著一統的原理,亦即自然之作用力,如流體力學、地心引力、化學的分子鍵、生命的天擇等等。而人類出現之後,人的意志力也成為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力,因為人的意志力時常左右了自然的力量。
上述這些自然之作用力,除了人的意志力以外,皆可用數學的方式進行表達,數學是一種最簡約、關聯性最佳的表達方式。舉例來說,族群遺傳學者早期以機率計算逢機交配與固定配偶兩種配對生殖方式對基因傳遞的基因適合度(fitness),結果得到有固定配偶但又有部分非配偶的交配方式之基因適合度最高。近年來,利用分子生物學的技術,亦調查發現過去所普遍認為固定配偶制的天鵝,平均有15%的小天鵝為非固定配偶所生(Kraaijeveld et al, 2004)。兩種方式所得之結果相互呼應,可看出生命力可數理化的程度,並由此可知,生物皆是依循著對基因傳遞最有利之原則進行運作。
2、中國人的生存智慧
在西方科學尚未發展成熟之前,東方亦有一群人同樣對大地、對大自然進行了透徹的觀察,存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老子是江南楚國人,小時候生活在潮濕、溫暖、多湖泊與丘陵的環境之下,成年後至北方作官,接觸到的是黃河流域較乾燥的草原環境。藉由對大自然的觀察,使他看到了因地理環境的改變,而產生之不同類型的環境與生物組成。由此提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概念,也就是說人如草芥一般,如不知趨吉避凶、不知居安思危,很容易就會被淘汰死亡。老子這句話所闡述的概念,與達爾文所提出之「天擇」有著相同的意義。
中國人常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表示我們知道要從這個大地,去取得活下去的材料。孟子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深淵裡有很多魚,但你卻抓不到,要怎麼辦?不如退一步,做個漁網放下去捕魚。這就是告訴世人要怎麼生活、怎麼活下去的適者生存概念。
把這套生存方法敎給下一代,讓大家能夠安居樂業、永遠地活下去,就是「人擇」。隨著人生存環境的不同,所演化出文化亦不同,因而發展出不同的生存策略。
總而言之,生存之第一要務為讀懂大自然,之後便是模仿大自然之生存之道。老子說:「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站在山頂上往山谷底下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山谷的神貌都沒有改變,老子的詮釋便是認為山谷裡有很多很奇怪的母性生物存在裡頭。「玄」是指黑、奇怪的,「牝」是母,也就是母性生物。
山谷裡母獸可以一直繁衍小獸,樹木也可以一直開花結果,因為風被山勢阻擋,水又順著山勢往山谷底下流,山谷成為生命的樂園。由上述觀點,所延伸出模仿大自然的生存之道,包含善水,即對水的尊重,以及尊重女性的行為。「老氏戒剛強,柔弱生之徒」所闡述的亦是要活下去,就不要如此剛強,要似水一樣柔弱的道理,此即中國人仿大自然之生存之道。
《易經》裡所提之高處不勝寒、居高思危等概念,也是中國人觀察自然現象所延伸出的一套生存策略,其所闡述的「變」、「不變」與「易變」就是時空的動態變遷概念,而生態學所探討的也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非生物間時空的變化關係。(待續)
※
作者之一章波經由多年的科學訓練、自然觀察、自我體驗、與愛侶蕙蓮長期交談、腦力激盪,驗證與詮釋生命的本質和生活的智慧,獲得了一些對於生命與生活的哲學觀點。近幾年在高雄醫學大學、台北大學、花蓮動物行為及生態研討會等處多次講演,錄音稿內容由助理碧芝耗費長時間進行整理與修改而得本文,因此以三人之名共享成果發表。
※ 本文發表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 60(4):9-24,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