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8.12.2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20081211環境手札預購-讓我陪著你一起紀錄生活
2008生物多樣性&生物簡介專欄讀者滿意度調查
編輯室小啟
賀!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獲得國家永續發展獎永續社團類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塔山自然實驗室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蛙蛙世界學習網

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

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
 
 
安順廠整治太輕率?環團憂全台再現戴奧辛風暴

左起謝和霖、吳東傑、林吉進

環保團體開記者會抨擊中石化整治方案「擺烏龍」,風險隱憂非同小可。

【相關連結】
起也戴奧辛落也戴奧辛 鹽工宿舍紀錄片 一頁辛酸史

戴奧辛污染逾6萬倍 中石化安順廠開挖

細菌吃戴奧辛? 民眾:別再拿我們當試驗品
台鹼安順廠在日據時代設置,專以製造鹽酸、燒鹼為主,在二戰過後轉為國營,雖然已在1982年關廠,但是40年累積下來的戴奧辛、五氯酚及汞污染,已經讓在地居民長期慢性中毒。

如今台鹼安順廠已改為中國石油化學公司的安順廠址,日前也遭司法判定為污染行為人,因而提出整治計畫。對此環保團體舉行聯合記者會,抨擊計畫內容過於草率,眾人擔心此整治計畫若通過明(24)日的第3次審查,恐將形成二次污染,並使污染擴散,所造成的危害將波及更多民眾。

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臺灣外來植物引進史
兩種小米(宜蘭松蘿);2005/05/22廖鎮洲攝

作者:潘富俊

在人類到達臺灣之前就已在臺灣生長的植物,稱為自生種或原生植物(native species);而被人類從臺灣境外攜入種子或其他繁殖體,並成功地在臺灣繁衍其後代的生物種類,稱之為引進種。臺灣所有的人都是來自外地,移民時或移民之後,常自先前的居住地引入生活所需的植物種類。不同的移民類型,不同的政治架構,不同的統治階層,形成不同的引種類型。

史前時期

1624年以前的移民,主要是南島民族,移入的植物以原生或長久栽培的中南半島植物為主。這個時期缺乏文字記載,所有引種植物的年代都無法考證。只能根據明清以後的紀錄及原住民生活習慣的獨特性,去推測植物引進的大概時期。明朝人陳第在1603年所寫的〈東番記〉,是臺灣最早的相關文獻。這時期的植物以食用作物為大宗,包括玉米、芋、稻、小米、番薯等澱粉類主食;也有胡麻、大豆、花生等油料兼糧食作物;另有薤、薑等蔬菜。〈東番記〉也提到當時原住民所種的甘蔗,可見甘蔗引進臺灣的時間很久遠。芋、薑、稻、小米、檳榔等作物可能直接引自原住民原居住的中南半島。玉米、花生、番薯原產於美洲,推測是從原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賓引入,再輾轉進入臺灣。而薤、大豆、甘蔗、苧麻等經濟作物,由先住民直接或間接引自中國。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易俊宏

多而無用的聖誕禮物?圖片提供:ClintJCL

源自於宗教意涵的聖誕節,在商業炒作與消費主義的影響下,消費狂歡對永續環境造成危機,而在全球一片不景氣的同時,佳節前夕可以趁機重新審視自己的購物習慣喔

動物保育狀況,近來幾家歡樂幾家愁。馬來西亞政府與民間保育組織,興致勃勃的著手進行野生老虎的復育工作,預計要用12年來把馬來西亞野生老虎的數量從500隻左右提高到1000隻。而在新疆的野生動物卻遇到了相當大的壓力;原本在遭遇罕見旱災後,保護區食草長勢較差,而入冬後的幾場大雪,更讓許多動物生存困難。保護區管理站站長期待社會各界伸出援手,在飼草方面提供援助。

在中國大陸不只野生動物生活困難,就連消息流通都受到嚴密的管控與封鎖;雖然網路已經是種趨勢,但是中國官方對於人權、自由等議題仍禁止討論,甚至對於參與《零八憲章》的人士在沒有被起訴的情況下被扣留十餘天

台北市對於節能減碳的政策又有新措施!自明(2009)年3月起,信義計畫區將成立11個公用自行車租借站,不但有甲地借、乙地還的配套措施,還能用悠遊卡進行租借,長期租借還有優惠喔!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農村再生?四去一沒有!

作者:徐世榮、賴宗裕、顏愛靜(三人均為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隨著經濟及社會結構的變遷,台灣的農村多已呈現嚴重凋敝及窳陋的現象,此時亟需政府及社會各界伸出援手,真正以農村及居住於當地農民的福祉為考量,努力扶植及振興農村相關產業,由此來扭轉農村的頹勢。我們原本對於「農村再生條例草案」抱持著相當大的期待,但是審視立法院近日所審查的行政院版本,我們的心情卻是跌入了谷底,因為這不是一部真正為了農村再生而設計的法案,它試圖假借農村再生之名,而行再度剝削台灣的農民、農地、農業及農村之實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網編:易俊宏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