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2.09.1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黑面琵鷺也來訪 學甲溼地有名聲

圖片來源:台南市政府

農會不就該為農民服務,爭取福祉,但是誰料得到農會也成為保育單位,為休耕的農田規劃最佳藍圖呢?急水流域內,原本肥沃的農田,因地層下陷,以及潮汐影 響,眼見只能休耕,逐漸廢棄,台南市學甲區農會卻轉念為農民找出另一片天,3年來與林務局攜手規劃,農田變身為溼地,一改幾年來的荒涼景象,成為另一個賞鳥據點。

學甲溼地生態園區佔地18公頃,由林務局補助市府農業局,再委由學甲區農會、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共同營造,園區屬渡子頭段土地,過去因地層下陷嚴重和位在 行水區,無法耕作,成立溼地園區後,農民每年每分地可獲5400元租金。一般人是把溼地變成農田,這裡卻是把農田變成溼地。學甲區農會郭正男說,當初農會 是站在農民權益出發,覺得以租金替代休耕補助,無心插柳的結果,營造出豐富的水鳥棲息環境。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彩鷸」現身學甲濕地生態園區
「黑面琵鷺」築巢畫面曝光
水雉保育傳佳話 官田永續農業寫下新頁
南市砸重金保育水雉 農業方式成關鍵

環境信託|海神有請 重振失落的海岸線(一)概論

作者: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研究整理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於本年度開始,針對台灣海岸線現況研究,並進一步提出「守護台灣海岸線」的行動。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會於2007~2011年拜訪英國國民信託組織(National Trust),更於2010年邀請曾服務於英國國民信託達35年的Mr. Oliver Maurice來台,分享推動海神計畫(Enterprise Neptune)的經驗。

海岸線的存在不論是在工作還是在休閒都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對於全英國2/3的人來說,悠遊於海岸線是生活品質重要因素之一,無論是沿著海岬漫步,亦或是慵懶的躺在躺椅上,都是熱愛這片海岸線的舉動。有人說「我們的童年最開心的回憶有一半就是在海邊」,而英國國民信託成立的目的,即是要讓我們的後代也能說出同樣的話。

精采內文

有機農業Q&A|(3) 如何確保產量?如何解決人力問題?

作者:郭華仁(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有機農法的產量不如慣行農法,雖然是常見的現象,卻不必然如此。由慣行農法轉型進行有機農業,初期因為缺乏好菌益蟲,土壤理化性質仍舊不佳,因此作物產量低落、病蟲害嚴重是可以預期的。這是人類採用慣行農法多年以後必需要付出的代價。

化學肥量與農藥的好處就是比較省工,但是其後遺症已經眾所皆知,因此才會有用有機農法來取代的潮流。目前有機農法勞力的需求的確比較高,但是只要堅守不再使用農藥化肥的立場,各種省工的操作方式就會開始出現,養鴨協助除草就是很好的例子。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全球氣溫居高不下,連帶水溫也上升,日本山口縣的海水溫度破新高,這樣的溫度適合蛸水母繁衍,漁港出現大量的蛸水母,相關單位已展開調查。在宜蘭爆發蟲蟲危機,上百萬隻的「斜紋夜盜蛾」幼蟲,一夜間將菜園啃食一空,還會入侵民宅咬人 農會推斷是進口種子夾帶的蟲卵所孵化,該如何除掉牠們,現在還在傷腦筋,大家還是注意一下嘿!

中鋼及中油給高雄市民工作,但也帶來大量的汙染,不管是空氣或是廢水都讓民眾處在惶恐中,幸好現在環保意識抬頭,相關稽查頻率增加,借此加強汙染防治,也落實環保工作。在台南有6輛大貨車因排放黑煙,除了有罰款之外還要連續上8小時的講習課程,駕駛等於要上一整天講習課程,無法工作賺錢,實在得不償失,藉此有所警惕。而過去令人詬病的淡水河,經過多年整治,水質有很大的改善,平均水質已從中度污染改善至輕度污,有些消失多年的物種現在也重現生機,活化淡水河的生態樣貌。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深度報導|【嶺南村水源保衛戰】第八章 自費鑿井

作者:朱淑娟

環保團體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鑿井,而且這些錢並非由大財團資助,都是台南環盟幾位工作人員辛辛苦苦存下來的,這在台灣環境運動也很少見。而其實陳椒華當時也不知道鑿井有沒有用,但不這樣做就沒辦法建立自己的調查證據。

專家會議確認斷層後,2010年2起開始討論第二個主題:場址是否有地下水以及流向。而地下水調查又比斷層更重要,如證實場址有地下水、且流向往南(烏山頭水庫在場址南方),表示垃圾滲出水可能往南汙染烏山頭水庫。

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請屏東縣政府落實「公墓公園化」、「殯葬一元化」政策!

主辦單位:屏東縣教育產業工會、屏東環保聯盟

屏東縣政府為了解決火化及殯葬設備老舊,在高屏溪素地規畫葬專區,若依照規畫的設備來看,沒有縣民會反對蓋進步的殯葬設施,但是從今年3月至今卻遭受到鄰近多數民眾的反對與質疑。如何才能決定出適宜的殯葬專區,筆者從國內各縣市成功與爭議的案例、選址的分析等來探究,試著為目前爭議不休的議題,提出些許方向。

反觀國內目前爭議較大的苗栗龍潭與屏東縣高屏溪畔殯葬專區計劃,都捨去現有的公墓用地而另覓新地。兩縣市未能依照「公墓公園化」、「殯葬一元化」的理念來推動,亦未深究現有成功案例的關鍵,做法令人擔心與焦慮!!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