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甲溼地 「黑面琵鷺」築巢畫面曝光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學甲溼地 「黑面琵鷺」築巢畫面曝光

2011年04月22日
本報2011年4月22日台北訊,康杰修整理報導

台南市學甲區農會規劃的「學甲溼地生態園區」,20日首度有鳥友發現國際明星鳥「黑面琵鷺」棲息、練習築巢,為北返作準備的行蹤,最高紀錄聚集將近200隻的成鳥。

發布此一鳥友攝得珍貴畫面的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邱仁武表示,目前「黑面琵鷺」除了「飽腹儲量」,還為「北返築巢」做練習的準備,似乎已經作好準備北返的動作了,引起保育團體及愛鳥人士的關注。

黑面琵鷺在學甲溼地生態園區棲息、練習築巢。圖片來自:李進裕。

根據愛好鳥類生態攝影的漚汪國小教師李進裕指出,當地的黑琵大約下午5時後,會分批飛往附近魚塭覓食,生態習性和曾文溪主棲地的黑琵相同,但急水溪的黑琵多了一種和埃及聖鹮的「樹棲版」類似,相當有趣。

坐落在學甲區北方、鄰近北門區南鯤鯓代天府的筏仔頭部落,因位在急水溪畔,溪水常氾濫,當地民眾20多年前就已遷村,急水溪河床農地無法跟著遷移,由於沒法耕種,農民都選擇休耕,學甲區農會目睹該地區鳥類等生態非常豐富,為減少農民損失,向林務局爭取變身成溼地生態園區。

學甲區農會委託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進行溼地鳥類監測作業,已經紀錄到包括小辮鴴、埃及聖鹮、小白鷺、中白鷺、高蹺鴴、中杓鷸、赤足鷸、鷹斑鷸、紅冠水雞、小濱鷸、磯鷸、東方環頸鴴、夜鷺及黑腹燕鷗等近百種鳥類、螃蟹及各種植物等。

根據該會鳥調人員的紀錄,黑面琵鷺是在今年2月間開始飛到該生態園區的沙灘地,最高紀錄在200隻左右,3月間還紀錄到127隻,3月底只剩下5、60隻,目前還有3、40隻左右,都是長出繁殖羽毛的成鳥。

邱仁武表示,這是此處首度發現大批黑面琵鷺族群蹤跡,屬於今年黑面琵鷺的新棲息處,因位處急水溪北堤防內側,在退潮時,水位降低,露出淺灘,人為干擾不多、食物來源充足,又有堤防擋風,難怪黑琵喜歡在此棲息、覓食,堤防旁邊還有木麻黃樹,黑琵會飛上木麻黃樹梢爭咬樹枝,似乎是為北返築巢做練習準備。

邱仁武期待,未來此溼地只要好好規劃及保護,可望成為黑琵的新家,並可成為當地生態旅遊「新的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