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物趣聞/科博館科普專欄]為什麼沒有恐龍那麼大的昆蟲? (上) --﹥ 作者:顧世紅
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要從昆蟲的外表皮談起。幼蟲期的蛻皮次數因昆蟲種類的不同而異,但同一種類的昆蟲,其蛻皮次數是恆定的,大部分昆蟲為4~6次。...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fspecies/2002/fs02010101.htm ◆[環境政策]來自世界各地的兒童代表 將組成國際兒童會議少年委員會 --﹥ 肯亞,奈洛比,2001-12-11 (UNEP)-預定於2002年5月21至25日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卑詩省)維多利亞市舉行的「國際兒童環境會議」,已從全球各地推舉出6名兒童代表,他們將協助會議籌備工作。這支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指派的國際小組,將與先前選出的8名加拿大兒童共同組成少年委員會。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www.unep.org/Documents/Default.asp?DocumentID=227&ArticleID=2984 ◆[環境政策]海獅研究獲龐大經費補助 --﹥ 美國,阿拉斯加,2001-12-26 (Tidepool)-生物學家團隊在今年共進行150項以上的研究,調查史代拉海獅(又稱北方海獅)族群數量銳減且一直沒有恢復的可能原因,這或許是有史以來針對單一物種投入最多經費與人力的計畫。過去40年來,阿拉斯加灣與阿留申群島海域的海獅數量減少80%以上,從1960年代的180,000降到30,000以下。官方將其列入瀕危動物的政策卻威脅到阿拉斯加10億美元的捕魚業。這兩者的衝突,以及物種瀕危的警訊,終於促使美國國會採取行動。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www.tidepool.org/artshowday_new.cfm?day=12/26/01 ◆[生態保育]攔截日本捕鯨船行動日誌-2001-12-19 第21天 --﹥ 南半球海域,2001-12-20 (Greenpeace)-套句航海人的專業術語,今天的海象「相當惡劣」。這表示海浪平均有2公尺高,風力達6級、風速23海浬(約每小時25英哩或40公里),即所謂的「強風」。這樣的天氣並不適合出海,或許也不適合捕鯨魚。不過,當雷達偵測到其中一艘捕鯨船正加速準備行動時,我們仍決定派出一艘船看看捕鯨船是否開始作業,並在必要時加以干擾……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whales.greenpeace.org/expedition/dec19/dec19.html
環境資訊協會 曾秋莉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曾秋莉 摘錄 ■[環境的未來-能資源]管線不安全,美國倒大楣-自產的石油與天然氣決不是能源安全的保證 (上) --﹥ 作者:艾默‧拉文士 與 杭特‧拉文士 讓能源的供應來源過度集中於某個地區,等於是鼓勵敵人對我們進行毀滅性的攻擊。... 基本上,能源安全問題比較不能歸類為國外進口與自產能源之爭的問題,也不是我們缺乏多少大型的能源生產設施,真正的問題是在於這些生產能源的工業設施,其基礎架構的安全漏洞重重。...必須要能杜絕能源系統發生大規模故障失靈的可能性,並能在地方性的故障事故中倖存。要確保能源安全,必須從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使用量來著手... 我們需要的是一套可以把燃料安全地送到顧客手上的供輸網絡,這才是治本的方法。... 如果我們都能妥善運用,大片的農田、森林甚至都市廢棄物都能生產出乾淨的液體燃料;但在此同時,我們並無須犧牲表土、農民、鄉村文化、氣候以及進步的生活形態。... 全文與圖片詳見:http://www.gristmagazine.com/grist/imho/lovins112001.asp ▲[專欄作家]「傷痕地文印象」一次賀伯的飛航體驗 (三) --﹥ 作者:陳玉峰 「最後的處女林」 就是這裡,台灣山林最後的子宮,涵蘊福爾摩沙的精靈與天使。然而,這片天然,不及國土面積的百分之五,其未來仍繫於未定之天。在此巉岩嶙峋,棲居著冰河之民,負隅孳息於終極絕境,但不知還得保有幾分堅持?借助鳥瞰,我瞥見林海的破綻或死角,也就是如八通關大斷崖、對高岳崚嶒下的流岩,以及大小折皺斷層的天然崩塌地,那等悲壯,好似在切腹者盤坐的右斜側架上宣紙,以飛濺的鮮紅,揮就一幅潑墨。而且,整個自然山林其實甚孱弱,存有禁不起任何意外的單薄,僅在蠕動易碎的山群上,披覆一層精緻的綠蓋,卻已費盡諸神兩百餘萬年的編織,還需女媧隨時的修補。...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yufeng/2002/yu02010101.htm
播出時間:1月2日(三) 下午3:45~4:00 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需要靠居民彼此之間的守望相助才能成功,位於苗栗縣公館鄉的大坑社區,因為推動環保工作成效卓著,得到全國環保模範社區的殊榮,這份榮譽就是靠大坑全體居民的努力所換來,今天節目,我們要去拜訪這個得過全國十大環保模範的大坑社區,雖然中間曾受到納莉颱風重創,但是接受了慈濟志工的協助,大坑很快地站起來,迅速恢復往日的好山好水。 ★[本會訊息]ENS新聞因聖誕假期暫停發刊 --﹥ 美國的聖誕假期相當國內的農曆年假,ENS新聞記者自12月24日休假至明年的1月2日。相對的,本刊的ENS環境新聞摘譯,亦將自12月27日至明年的1月5日,暫停發刊。預計1月7日復刊。 這段期間,我們將適時就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greenpeace.org 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www.unep.org 相關新聞與訊息的摘譯,為您服務。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明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