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趣聞/科博館科普專欄]與靈長類一樣具捉握能力的可愛明星──貓熊
(上) --﹥
作者:顏重威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照片:顏重威
牠的體型壯碩圓胖,容貌並不猙獰可怕;牠的體色黑白對比,分配勻稱,呈現出簡單、純潔和不花俏的特色;牠的動作靈巧、逗趣而不粗暴;牠的性情純樸、憨厚,天真爛漫,無拘無束,從不主動攻擊人類;牠是素食主義者,嗜食竹類,少沾葷;牠僅分布於中國西部山區,喜獨立生活,不與人類攀交情、打交道;牠的種群數量稀少,目前不會超過1000隻。
它就是可愛的貓熊。其實從哺乳動物分類的角度視之,牠既不屬貓科,也不屬熊科。牠的科學分類歸屬,在動物界爭辯了一百多年仍未定論,中國科學家擬將其另立門戶,歸入熊貓科。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址:http://www.nmns.edu.tw/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網址:http://fnmns.nmns.edu.tw/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fspecies/2002/fs02012201.htm
◆[環境政策]國家公園管理局同意佛羅里達保留區內的石油探勘計畫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1-17
(ENS)-
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已初步同意佛羅里達州大柏樹國家保留區的石油探勘計畫案,預計在保留區內設置數千個鑽探點和數千個地下引爆點。環保團體警告,此案可能會危及生存於保留區沼澤地、林地內30種受保護的稀有生物。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17-06.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11701
◆[環境政策]肯亞野生物管理局斷炊
大象岌岌可危 --﹥
記者
Jennifer Wanjiru 報導
肯亞,奈洛比,2002-01-17 (ENS)-
肯亞野生物管理局資深官員承認,該國的大象偷獵活動又重新展開了。同時政府官員也表示,國內野生物管理機構──野生物管理局原本依賴的捐助資金已用磬,目前的赤字是靠政府補助才得以維持營運。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17-03.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11702
◆[環境政策]芬蘭核電路崎嶇 --﹥
芬蘭,赫爾辛基,2002-01-17
(ENS)- 芬蘭內閣今天以10:6的比數通過第5座核電廠設置案,為歐洲核能締造生機,惟這項決議在本季以前仍須經由國會表決通過。預料屆時將遭遇來自五黨執政聯盟成員的激烈反對,包含綠黨在內。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17-04.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11703
◆[環境政策]中國主辦亞歐會議
邀請環境首長與會 --﹥
中國,北京,2002-01-17
(ENS)- 亞歐會議今天在北京揭幕,共有25國環境部門首長出席與會,這也是亞歐會議首度邀請環境首長參加。這次會議的主題包括氣候變遷、京都議定書生效要件、能源生產、生物多樣性保存、以及防止沙漠面積擴大等議題。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17-0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117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1-22 --﹥
-
[生活環境]廢寶特瓶換包子豆漿,台東池上鄉大埔社區生活環保有一套
(台東 民生報)
-
[生活環境]限用塑膠袋 高縣鄉鎮反應冷淡 (高雄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台南縣南化鄉關山村民發動陳情,要求公地放領同時適度解禁林地利用,使居民取得土地所有權並帶動山區發展
(台南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訂22日於車城鄉後灣村海灘野放綠蠵龜
(屏東 中央社)
-
[生態保育]農委會林務局完成十六條生態旅遊遊程規劃
(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體委會配合「生態旅遊發展工作計畫」,編列三年十八億元預算建置自行車道系統和觀光景點的簡易運動設施
(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外來物種更趨多樣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呼籲民眾不要任意引進或棄養外來物種,以免攪亂生態
(台北 中央日報)
-
[土地水文]雲林湖山水庫預定於民國97年完工,未來將與集集攔河堰聯合運用
(雲林 中央社)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01-22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1-22 --﹥
-
[生活環境]山西生態污染居中國之首,一千多條河流中八成被污染,七成失去使用功能(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雲南小灣電站計劃投資1.25億元,用於電站生態環境保護
(昆明 新華社)
-
[生態保育]中國挪威將合作在貴州建立兩座分別代表明、清時期漢族和侗族文化環境的生態博物館
(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過度開發人滿為患,中國部分景點可能被從世界遺產名錄剔除
(北京 北京 晨報)
-
[全球變遷]受聖嬰現象影響,湖南今年可能發生大洪水
(台北 中央社)
-
[全球變遷]中共科學家稱廣東海平面頻頻升高,2030年相對海平面上升最大增幅將達三十公分,直接影響部分海堤防洪功能
(台北 中央社)
-
[土地水文]中國水土流失面積達三百五十六萬平方公里,依現今治理速度,需五十年才能獲得改善
(台北 中央社)
-
[土地水文]過度開採地下水,新疆吐魯番地區「坎兒井」面臨全面乾涸危機
(台北 中 央社)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01-22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1-17 --﹥
-
[生活環境]廢棄瓶罐回收可節省原料與金錢
-
[環境政策]國家公園管理局將修訂大峽谷管理計畫
-
[環境政策]底棲魚撈捕業者接受漁業權補償金以遏止過度撈捕
-
[環境政策]新版重要魚類棲地管理法出爐
-
[生態保育]索諾拉沙漠保育計畫贏得國家傑出計畫獎
-
[生態保育]研究員借助威德爾海豹觀察稀有魚種
-
[全球變遷]公用事業公司與農民合作
改進栽植方式減緩全球暖化
-
[生物科技]生物學家呼籲:正視基因改造食品背後錯誤的科學觀
-
[其他]火星是否有生物存在
地層深處微生物現端倪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17-09.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01-17
■[環境的未來-全球變遷]臭氧政策的漏洞-保護臭氧層的代價是氣溫昇高嗎?
(下) --﹥
作者:傑生‧安德森
既然替代物已經有了,為何是用其他溫室氣體來取代?...
不只限於HCFC和HFC,泡沫材料工業倚賴有毒的氯化甲烷(methylene chloride),而新一代的溶劑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最近被認為與男性不孕症有關。既然目前工業界都大量使用這兩種化合物,「多國基金」身為聯合國環境協議的一部份,是否就有責任去整體考量這些化合物對人類與環境的衝擊?聯合國對於有關臭氧與氣候的協議,難道不應該朝向長期、相同的環境目標嗎?...
有很多將多項環境考量納入改變現況之中的機會,都因為被僵硬區分的環境議題而錯失了。由聯合國推動的各項協議間之互動(或缺乏互動),無疑的,將會成為明年(2002)秋天「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上的熱門議題。...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www.gristmagazine.com/grist/maindish/anderson121401.asp
版權歸屬Earth Day Network,環境資訊協會(龐中培 譯,蘇崧棱 審校)
中英對照全文:http://e-info.org.tw/issue/climate/2002/cl02012201.htm
▲[專欄作家]中國人在國際上很神氣 --﹥
作者:黃怡
你會讓一個連自己家都保持得髒髒的人來做你的管家嗎?...
幾年前中國政府做過調查,發現境內九百條主要河流,有五分之四遭到程度不等的污染,其中有百分之二十污染嚴重到無法用於灌溉,在最大的二十七個城市裡,祇有六個城市達到官方的飲用水標準。觀光客在梅龍鎮大啖糖醋燜酥鯽魚的時候,上海市有一半的污水全無任何處理,正嘩嘩地傾倒在揚子江和杭州灣裡;當你下次到東北欣賞冰雕時,不要忘了流經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的松花江及其主幹水庫的河道裡,正湍湍浮載著上百立方噸的水銀,都是一九七七年工業污染的代表作,據說比日本發生汞污染的區域含量還高得多。 ...
本文轉載自【黃怡網站】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lifeplus/index.html
站內轉載:http://e-info.org.tw/reviewer/huangyi/2002/hu02012201.htm
●[座談會]邀您一起來尋找台灣百合-台灣百合生態幻燈片放映與座談會 --﹥
時 間:2月2月(六) 下午2:00~4:00
地 點:台北市八德路3段12巷70弄15號1樓
費 用:$100 (協會會員及志工免費)
報 名:activity@e-info.org.tw 電話:02-25783487
主 辦:台灣百合同好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您親眼見過台灣百合嗎?
台灣百合曾經是到處可見的原生植物,從海邊到高山都有它的蹤跡,但是因為土地過度開發和人為採摘,人跡可達之處已不容易再看到它,更別想看到它大量盛開的美景。生活在島嶼上的我們已經越來越不認識它了,和它距離越來越遠。
真心希望讓更多朋友看到它、認識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特別邀請百合同好會駱明永先生以幻燈片介紹的方式與大家分享觀察、記錄、繁殖台灣百合的經驗與驚奇。現場將準備種子、幼苗和蒴果莢等實物及個人蒐集的資料供大家參考。
歡迎喜歡台灣百合的朋友們一同來種植,讓它再次盛開於島嶼的每個角落。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view.php?id=1619
台灣百合同好會 http://tw.club.yahoo.com/clubs/Lily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桃米坑生態村 --﹥
播出時間:1月23日(三)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位於南投縣埔里的桃米社區,舊名為「桃米坑」,過去以務農為主,在經歷了921大地震之後,積極朝休閒生態社區前進,希望未來成為生態村,能提供村內居民一個休閒與教育的場所。
農委會與新故鄉基金會選他們為示範生態社區,在經過兩年的訓練之後,桃米居民蛻變為一群深具保育理念的居民,而桃米村也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綠色原鄉,本集節目,我們就實際造訪這個歷經921地震洗禮,煥然一新的生態保育村莊,桃米村。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