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簡介]琉球紫蛺蝶
Hypolimnas bolina kezia (Butler) --﹥
作者:黃行七 (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攝影:黃行七
大多數的蛺蝶科蝴蝶具有「領域行為」,即雄蝶在有成蝶食物或幼蟲食草附近,找個視線良好的制高點,守候等待雌蝶出現,遇到同種雄蝶即上前驅趕,琉球紫蛺蝶算是其中領域行為最強烈的蝶種之一,曾經有人看到雄蝶在追逐比它大型的蝴蝶,甚至於小鳥飛過也前去驅趕,直到離開其領域範圍才肯罷休...
[美麗桌布:琉球紫蛺蝶]
本專欄由本刊與中華蝴蝶保育學會共同規劃。
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http://butterfly.kingnet.com.tw/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butterfly/Hypolimnas-bolina/Hypolimnas-bolina.htm
◆[環境政策]環境管理人寫下願望清單
為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做準備 --﹥
美國,紐約州,紐約,2002-02-01
(ENS)-
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團團員齊聚聯合國,為世界邁向永續發展的腳步展開會談,於會中草擬政治宣言與行動計畫,闡明他們的希望與願景,為即將舉行的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議做準備。包含乾淨水質、保護海洋、森林、與生物多樣性、消除貧窮、以及糧食安全等議題都出現在清單之內。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01-03.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20101
◆[環境政策]加州計畫縮減交通工具二氧化碳排放量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加州,沙加緬度,2002-02-01 (ENS)-
加州議會僅以一票之差通過一項法案,依據這項法案,有可能制定出美國首宗針對汽車排氣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限制規定。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必須依據該法案訂定管理條例,以減少乘客載具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污染。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01-06.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20102
◆[能源議題]參議員強力呼籲
強化美國核電廠防護措施 --﹥
美國,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2002-02-01
(ENS)- 內華達州參議員哈利‧里德於週五就美國核子存量現況以及恐怖份子製造核子設施的企圖實施簡報,之後他警告國人:「相對於恐怖份子有計畫的自殺攻擊,美國境內核子反應爐的保護措施顯得不足。」他鄭重表示:「我們必須保證,在我們國土上的核子反應爐絕不會變成恐怖主義對付國人的武器。」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01-04.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20103
◆[生態保育]肯亞索馬利海岸出現死亡海洋生物 --﹥
記者
Jennifer Wanjiru 報導
肯亞,奈洛比,2002-02-01 (ENS)-
自週三以來,大量死亡的魚群包括蝠魟魚、鯊魚及鮪魚隨著海流從印度洋被沖至肯亞索馬利海岸。緊接著邊境上的沙灘亦出現其他死亡的物種,包括海龜、鰻魚、章魚及貝類。目前已有專家組隊前往肯亞海岸調查。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01-0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201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2-06 --﹥
-
[生活環境]刑事局偵八隊偵破母子檔兩岸三地轉口運送銅污泥違法案件,對這些疑載滿污染源的貨櫃竟能逐一通過兩岸三地海關的嚴密檢查,警方認為可能另有隱情,銅污泥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988年「巴塞爾公約」列管的有害廢棄物管制品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環保署考慮比照歐美,將OBD(車上診斷系統)列為國內汽車必備汙染控制元件,一旦車輛排放廢氣不合格,車內儀表板就會顯示提醒車主
(台北 民生報)
-
[生活環境]香港禽流感肆虐養雞場,台灣南部地區最近也受到波及,屏東家畜防治所及屏東科技大學動物醫院並未發現大量死亡的個案,主要應是溫差變化大所致
(屏東 聯合報)
-
[環境政策]垃圾費四月起增列「隨量徵收」,環保署表示,雖然目前垃圾收費改為三種,但鼓勵各地方政府採用隨垃圾量徵收,家戶垃圾量和用水多寡沒有關聯,希望隨水徵收項目在今年底前走入歷史
(台北 聯合報)
-
[環境政策]北港溪震災風災受創嚴重將朝全流域整體治理,雲林縣府獲重建會大地工程處承諾全力配合
(雲林 中央社)
-
[環境政策]農委會水土保持局今年避談檳榔,改推「山坡地超限利用處理計畫」,將超限的果園也列進輔導造林的範圍,果農受衝擊
(苗栗 聯合報)
-
[生態保育]遊客驚擾
「新化林場」野鳥漸少,當地居民除了自行拍攝自然生態紀錄片,也建請新化林場規劃賞鳥區
(台南新化 中國時報)
-
[土地及水文]包庇觀音山濫墾傳官員集體收賄,葬儀業者與餐飲業者兩大勢力,涉嫌長期佔用該風景區內國有土地或是違反相關法
(板橋 聯合報)
-
[土地及水文]廣東天然砂出口惡性競爭情況嚴重,低廉的出口收益不足以補償砂石資源本身和其他亂採亂挖、偷採偷運、危害堤防、影響航運等外部不良效應
(台北 中央社)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02-06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2-06 --﹥
-
[生活環境]企業排污變換花招化整為零、鋪設暗管、偷排偷放,河北環境部門在嚴肅查處環境污染專項行動中,發現眾多新的問題
(河北 科技日報)
-
[生活環境]國家環保總局公佈遙感監測結果,北京沙塵天氣有四種:大風降塵型、浮塵型、地面揚塵型和過境型,並列出每種類型對北京大氣污染的貢獻率
(北京 人民網)
-
[環境政策]室內環境污染國家標準實施,劃定超標範圍,狀告氨氣超標有了依據
(北京 北京晨報)
-
[環境政策]太湖控制捕撈強度推行綠色養殖,2001年達成增產增收的效益
(江蘇 人民網)
-
[生態保育]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近日加入黑龍江省的三江、興凱湖、洪河等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隨著其知名度的提高,吸引國際援助專案和資助也將更為便利
(黑龍江 中國環境報)
-
[生態保育]漢陽洲尾長江江灘1400棵意楊被連根拔起
學生自發守護防浪林,日前,被毀樹苗已經重新栽上 (武漢
中國青年報)
-
[生態保育]被指非法捕魚 95名中國漁民在菲律賓被逮捕,拉灣海域TUBBATABA礁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為世界遺產地
(香港 中新網)
-
[生態保育]防城港發現瀕危珍稀植物粗齒梭欏,這是一種由恐龍時代延生至今的珍稀物種,已列入國家珍稀瀕危物種名錄
(防成港 人民日報)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02-06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2-01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01-09.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02-01
■[環境關懷事件]手繪的藍天 (下) --﹥
作者:李秀容
早在1989年台灣經建會法制研究中已有針對台灣的公害案例求其可行性的『公害補償法制之研究』報告,當時研究主持人台大法律系駱永家教授指出:「行政院環保署並未將此法案送進立法院」;現在台灣的公害處理模式雖有『公害糾紛處理法』卻因將舉證責任推到受害者身上,而交出零的成績,每當工廠發生意外如氣爆、爆炸、毒氣外洩等重大事件,受害者只好以不斷的抗爭來爭取自身的權利,一幕幕的街頭暴民於是在每天的媒體中出現,反反覆覆永無寧日。
1995年7月1日基於污染者付費原則,台灣環保署開始徵收空氣污染防制費,其中從未提及空氣污染受害者的健康補償問題,顯然環保署刻意迴避污染製造者的過失責任,陷無助的空氣污染受害者於不顧。
1999年9月龐大的工廠設備廢置於日本西淀川廠區中成了公害污染露天博物館中的展示品,日本西淀川區大野川綠道旁孩子們在嬉戲中露出難得的健康笑容,「一群小孩在工業區中追逐蜻蜓」的卡片上畫出公害地區受害者的一生願望,那躺在蜻蜓背後的不就是久違的藍天嗎!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issue/against/2002/ag02020601.htm
▲[專欄作家/科博館科普專欄]海研一號採集記 (上) --﹥
作者:趙世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4點鐘正,船長告訴我們網子卡到東西,必須起網,否則會斷纜,於是將網子緩緩收回。由於網子太重,收網時間足足多了1倍,下午五點多才將網具弄上船,網內塞滿細泥,一共裝了3大箱。
泥內有許多生物,研究生們忙著分批篩洗,他們動作熟練,分工良好,顯然是訓練有素。工作雖然辛苦,但有說有笑,一有特別的生物就發出驚呼。年輕、熱情、精力充沛,讓我想起在作研究生的那段時間。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址:http://www.nmns.edu.tw/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網址:http://fnmns.nmns.edu.tw/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chao/2002/ch02020601.htm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無尾港之旅 --﹥
播出時間:2月7日(四)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台灣由於環境的變遷快速,要想找到大面積的賞鳥領域,越來越難了,宜蘭蘇澳附近有個無尾港溼地,因為地處冬候鳥必經路線,加上溼地資源豐富,每年都有大量水鳥來此,每年11月到隔年3月,雁鴨可多達數千隻,鳥種紀錄有140多種。最近我們到了無尾港,拍到鸕鶿、尖尾鴨、小水鴨,都很漂亮,這裡還有哪些鳥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本會訊息]更正啟事 --﹥
本刊1月2日環境新聞【丹麥政府大幅削減環境預算】,文中提及「將刪減環境政策支出,用以協助發展中國家」,原翻譯有誤,正確翻譯應為「將刪減環境政策和援助發展中國家的經費支出」,特此更正。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13002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