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鳥類簡介]埃及聖鷺 Sacred Ibis (Threskiornis aethiopicus) --﹥ 作者:楊育昌 在早年,賞鳥人士若在野外發現黑頭彎喙、全身雪白的朱鷺科鳥類,總會興奮個大半天,因為當時只有稀有的過境鳥「黑頭白」才有這樣的特徵。但曾幾何時,野外竟出現了大批和黑頭白體色十分類似的鳥類,一時之間混淆了大家的視線,以為黑頭白族群特別眷顧這個海島,仔細一瞧才發現羽色上有些許的差異...原來牠們並非黑頭白,而是牠們遠從非洲來親戚「埃及聖鷺」。 埃及聖鷺別名「神聖朱鷺」或「聖」,原本分布於東非、衣索匹亞等地區,在當地是普遍的留鳥。牠們和黑頭白體色大致相同,也是黑頭、白身、黑腳、長而彎曲的黑嘴;最大的差別在於黑色飛羽使埃及聖鷺停棲時尾部為黑色,且頸部裸露的黑色部份較黑頭白為多。 埃及聖鷺之所以有機會在台灣地區大群出現,據說是進口豢養後,從野生動物園中逃逸出來的緣故。牠們通常出現於草澤、濕地、水田或海岸等環境,以蛙類、蝦蟹、昆蟲等小型動物為食。除了動輒數十、上百隻共同活動,對於當地小動物族群可能造成衝擊之外,牠們的生態需求與黑頭白極為相似,亦可能因為競爭而壓迫黑頭白的族群......故許多人開始擔心牠們對生態系可能的不良影響,也再次提醒我們在引入及豢養外來種動物之前,應該要三思而行! [美麗桌布:埃及聖鷺 一 ]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大溪鎮仁和里油污染事件未執行緊急應變措施 將處以一百萬元高額罰金 --﹥ 稿源:環保署 為追蹤桃園縣大溪鎮仁和里士香加油站污染之處理情況,2月22日上午環保署再度派員會同桃園縣環保局、工研院等單位至該加油站及下游污染處現勘,由於在下游污染處發現地下湧泉仍有相當濃厚之油氣味,另工研院、環保署環境檢驗所等單位於加油站現場採樣洗井過程中,亦發現地下水浮油甚厚,經現場人員詢問該加油站,獲悉該加油站自認油槽已無漏油現象,故再將油品回灌。因該加油站未確實執行所承諾之緊急應變措施,已明顯違反環保署及環保局之行政命令,同時,現場污染狀況甚為嚴重,環保署已發函請桃園縣環保局,依違反「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第七條規定,按第三十二條之罰則,處以最高額度罰款新台幣一百萬元整。 環保署表示,該署於91年1月30日、2月5日即函請桃園縣政府及其環保局,請其依該法第七條規定,責成並督導士香加油站確實辦理緊急應變措施,包括抽除油槽存油等,不再使用,防止洩漏。為求慎重,環保署再度於2月7日會同工研院於加油站週邊採土壤樣品檢測、電位量測、電聯通性調查及透地雷達探測,結果顯示,該加油站防蝕性能不佳,管槽因腐蝕漏油的機率較高;透地雷達探測結果亦發現有異常反射現象,推測為油氣滲漏反應。本日現勘發現地下水浮油甚厚,且發現該加油站已將油品回灌,明顯違反環保署及環保局「確實辦理所承諾採取之緊急應變措施」之行政命令,除處以罰款外,並責令應將油品再度抽除,以防污染擴大。同時環保署並責成桃園縣環保局依法辦理公告列管程序,以有效控制污染。 為維護附近民眾飲水安全,環保署已同意先墊付經費,替無自來水用戶接裝自來水,並協調自來水公司儘速施工,以爭取時效。對本污染案之整治及其他相關費用並將依污染者付費原則,要求污染者負擔。 ◆[生活環境]東非吉布地港遭有毒木材防腐劑污染 --﹥ 義大利,羅馬,2002-02-19 (ENS)-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今天發布警告:東非吉布地港發生10筒塑膠運送容器滲漏有毒農藥事件,當地環境及工作人員有被污染之虞。這批有毒農藥的成分為鉻化砷銅(CCA),過去曾用作木製電線桿的防腐劑;而砷則是已知的人類致癌物質。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19-02.html ◆[環境政策]新設立的國家公園保障加德滿都飲水供應 --﹥ 記者 Deepak Gajurel 報導 尼泊爾,加德滿都,2002-02-19 (ENS)- 尼泊爾於首都加德滿都附近成立新國家公園之後,加德滿都谷內100萬居民的飲水供應已無匱乏之虞。新設立的西瓦普里(Shivapuri)國家公園位於加德滿都北方13公里處,對西瓦普里流域提供保護,加德滿都谷25%以上的飲水需求即仰賴此地。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19-01.html ◆[全球變遷]全球暖化造成的海面升高效應被低估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麻州,波士頓,2002-02-19 (ENS)- 全球海平面可能在本世紀末升高達8英吋,這項預測比去年由「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推估的數值還高。冰河溶解及南極冰床崩塌等現象正是問題即將來臨的前兆,本月份稍早在南極Matusevich冰舌發生58平方英哩的冰山崩解即是一例。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19-07.html ◆[土地及水文]貝里斯政府同意興建水庫埃告 --﹥ 貝里斯,貝里斯市,2002-02-19 (ENS)- 為阻止一項由加拿大公司資助且頗受爭議的水庫興建計畫,貝里斯環保及企業團體提出訴訟。該案指控貝里斯政府決議有條件同意水庫興建之前,未依照該國法律召開公聽會或諮詢專家意見。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19-06.html
環境資訊協會 陳瑞賓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陳瑞賓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19-09.html 編譯:李育成 (國際河網IRN) 發展中國家成煉鋁業重要基地 為了減低成本,煉鋁業還在尋找新的生產基地,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很多發展中國家政府都希望煉鋁業來投資,並以豐厚的電費優惠作餌。其實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統計,自六十年代以來,全球發展中國家所佔的鋁生產量已經增加了一倍。1999年,另一份工業報告《鋁的經濟學》指出,雖然全球鋁材市場由於供應過剩而出現衰退,但是發展中國家卻成了鋁材出口量增加的主要地區。在1988至1997年間,亞洲國家出口的鋁材已增加了超過一倍,使亞洲及大洋洲出口的鋁材佔全球生產量的四分之一之多,其中中國是主要生產國。而拉丁美洲也佔了10%,美國及加拿大合共佔28%。 不過,煉鋁業並不是發展中國家推動經濟發展和工業化的不二法門。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的專家便相信,發展金屬循環再造工業將會有更可觀的前景。他們指出,提煉和製成原金屬是需要極大的能量,會引致發展中國家的能源短缺。相反,循環再造的過程相對簡單,成本較低,耗電較少,需要的投資因此也較少。在九十年代初,每年投入提煉一噸原鋁約需十萬美元,但循環再造同等重量的鋁材則只須五百美元。 推動減廢再造可保河流 由此可見,鋁的循環再造,甚至減少消耗,與河流生態關係重大。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年代,可以預見全球對鋁罐及其他鋁製品的需求也日增,新的煉鋁廠也乘勢增加,直接威脅全球的河流、大氣、自然資源及仰賴這些資源維生的人類社群。 鋁罐知多少 根據容器循環再造研究所(Container Recycling Institute)人員的估計,在2000年,拿來生產鋁罐的能源,如果可以循環再造生產,省下的能源足以提供250萬美國家庭的電力。換句話說,生產一個再造鋁罐省下的電力,足以供應一檯電腦三小時的電量。 所以生產再造鋁材是必須受到鼓勵的。現時再造鋁材佔美國供應量的14%。利用再造鋁材除了可以節省能源,更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據美國環保署(USEPA)的估計,生產再造鋁的淨碳排放量比生產原鋁低40%之多。 編按:本文乃摘譯自英文報告書《世界河流評論》,2001年10月,第16期第5號,詳情請參閱原文網址:http://www.irn.org/pubs/wrr/issues/WRR.V16.N5.pdf。 【文章連載】■支持鋁回收業可以保護河流生態? (一) (二) 作者:潘忠政 觀音鄉是位於桃園縣西北隅的濱海之鄉。海岸線長約15公里,占全縣海岸線的三分之一強。地形上屬桃園台地,是古石門溪桃園沖積扇的一部份。表面有厚積的紅土層,其下為礫石層,沿海則有季風所形成的海岸沙丘。 從史籍和各氏族譜中探知,觀音地區的開發先有平埔族人的漁獵耕織,繼而自雍正年間起有漢人的入墾,客裔自西南方移入,閩裔來自東北方。 漢人入墾時,因本鄉天然水利資源缺乏,少部份逐小溪而居之外,大部份靠掘陂塘、築溝渠以灌溉,初期因拓墾艱困,人口成長亦顯遲緩。 1895年日人治台,1925年桃園大圳興築完成通水後,觀音的土地獲得充沛水源的滋潤,開始展現傲人的農產業績,人口也隨著快速增加。及至1935年沿海防風林也試植成功,原先的沙地也變成耕地,土地的人為利用達到空前的巔峰狀態。 農業社會的觀音由於耕地面積廣大、水利設施完備,人民的生活可謂豐足而恬淡,人與土地的關係和諧;而破壞這種和諧關係的,顯然來自工業的興起。以下的事件與現象,可以做為觀音地區有關「人與土地」倫理關係的一些探討資訊。 五○年代末期,國府興築石門水庫,淹水區附近的居民被輔導遷移到觀音鄉沿海,這些居民被默許砍伐防風林以開闢田園、建築居室。之後,六○年代林口發電廠運轉,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汙染物隨東北季風飄送,沿海的防風林遭到嚴重的摧折。由於防 風林屏障的功能萎縮,當地的居民在農產不足下被迫離鄉背井、另謀出路,沿海農地因此逐漸荒棄。 八○年代初期,觀音鄉爆發鎘汙染中毒事件震驚全國,大潭村的高銀化工長期排放含有重金屬「鎘」的汙水,導致附近農田的作物中毒,居民被懷疑得到「痛痛症」。隨食物鏈進入人體之可能也被大舉報導,是時國人聞鎘米色變。此為觀音地區遭工業汙染之濫觴。 八○年代中期,沿海遭棄的部份農地,在政商串連下改編為台灣北區最大的工業區。區內防風林全面砍伐之外,內列的固化沙丘也都在瞬間夷為平地,代之以煙囪廠房。其後則汙染事件不斷,居民在抗爭與領回饋金間掙扎渡日,久而久之對汙染也見怪不怪。 工業區以外的沿海棄耕土地的際遇就更坎坷;八○年代中期,台塑集團為建五輕,在觀音大肆購買土地,結局卻是六輕在雲林麥寮定案,觀音的土地從此成為外地人生財的工具,一甲土地從約200萬元多次易手到目前已達2000萬以上。 作者:林益仁 在國際版的中央日報第六版,無意中看到一張似曾相似的照片,對照了旁邊的文字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東海的相思樹林風波再起。這種抗議的主題,出現在一貫報導台灣鄉野奇聞的第六版,的確是相當新鮮的事。但是仔細一看,照片裡赫然是東海生物系館入口的一排約有兩層樓高,長得很像聖誕樹的台灣肖楠。相思樹跟台灣肖楠,一看就知道是不同的種類,連不是生物系的學生也不可能誤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事情主要有兩件,都跟樹有關係:第一,是生物系學會抗議校工任意砍掉台灣肖楠枝幹去做聖誕節的裝飾;其次,是校方欲砍伐相思樹林,作為開闢停車場之用。從報紙得悉,前者涉及生物系的生態保育認知,因為台灣肖楠是保育類的珍貴植物;後者則牽扯到校園整體規畫的種種問題,校園人口眾多,停車無處的困境難解。憑良心講,對一個畢業超過十年,且又羈留海外正為論文奮鬥的我而言,真是愛莫能助!但是這整個事件卻讓我在餐桌前獨自沈思許久,內心浮現的則是環繞在東海樹木背後的陳舊往事! 看到生物系館照片時,那種似曾相似的熟悉感確實是來自對台灣肖楠的印象。在有限的印象裡,我到東海時它們還都只是及肩,想不到恍惚之間已有兩個樓層之高!雖然在這段期間,我偶而會回到母系探望師友,但是匆匆來去,卻未注意到它們昂然地成長。一直到人在海外,看到這張親切的照片才發現歲月已在急促的生活步調下不經意地流逝。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除了上課,我自認不是生物系館的常客。但是不知何故,只要有機會進到那個三合院似的空間裡,那種家的感覺卻總是濃的化不開來!我已如此,更不要說在我那個年代那些終日以系館為家的同學們,還有悉心照顧系館四周環境的師長。這次,校工處理肖楠之不當,不只觸犯了生態學的保育觀念,更重要的我想是對一棵棵樹身上所飽含的感情與記憶的蔑視。為了聖誕狂歡的世俗裝扮所砍落下的肖楠枝幹,真正傷害到的是更隱微的生物系師生的集體認同。同樣的情形,在一片砍伐相思樹林的聲浪中,看到校方一副「要樹,再種就有!」的心態,幾乎也是無視於相思樹林對東海學生的重要性。相思小徑上情侶的濃情蜜意不說,在夏天的午後走進相思樹林,忍受著奧熱與小黑蚊的叮咬,勇敢地進行蜥蜴族群調查,最後失笑地看著可憐的蜥蜴腹部到處記號的窘境,早已是生物系學生的共同記憶。 東海是樹的殿堂,我對東海校園內樹的第一印象:不是肖楠,也不是相思樹,而是鳳凰木。這得回溯到十幾年前我的成功嶺大專新生集訓的行軍之旅,目的地是東海大學。我的記憶停留在口乾舌躁的行軍終點,當疲憊的隊伍從校門邁進的那一剎那:眼前看去約農路兩旁綠蔭成片的鳳凰木,紅紅的花朵從綠色的葉叢中探出頭來,偶而還可以看到幾點金色的陽光閃爍在蓊鬱的樹冠之中,真是美極,也涼極了!當時的我,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小伙子就這樣陶醉在樹的擁抱中,更因此輕易地放棄了重考的心願,而在東海一待就是六年!走在東海,真是無處沒有樹。男生宿舍外常常有白頭翁婉轉歌唱的尤加利;茂榜廳旁開著粉紅色花的羊蹄甲;文理大道兩旁如今幾已合攏,擋住路的盡頭視線裡黃色凸兀建築的大榕樹;還有從東海教堂走到女生宿舍所經過的小溝旁的垂柳。雖然,在大一的勞作時,也曾經因為清掃鳳凰木落葉與輾爛變形的花朵心發咒罵,但是在蕭瑟的冬天裡走在草地上偶而撿拾到掉落的松果,卻也是在亞熱帶的台灣稍享北國滋味的特別時刻。點點滴滴有關樹的記事,其實背後累積的都是一層層人事的更迭與過去的回憶。 這次的爭端焦點在樹,但事實上起因卻是在對樹木具有不同價值觀的人群之上。生物系館旁的台灣肖楠有聖誕裝飾的實用價值,但卻與它作為保育物種的科學認知有所違背,或甚至與生物系師生的集體認同有所衝突;另外,相思樹林或有水土保持的效果,但是卻跟蓋停車場的實際需要有所衝突。兩個樹的事件,底層的問題其實是價值的衝突,因此進一步引發了校園民主實踐的相關議題。到底誰有權決定校園內公共空間以及自然物的使用呢?長期以來,公共場所的樹木常常被認為是一種財產而被當局擁有,在軍隊裡有些還甚至被編號保管。這可能是校工為何敢如此任意地便將台灣肖楠削下幾根枝幹的原因,或許他們真的自認為是保管人吧!問題在於,台灣肖楠不應該只是校方或生物系的一項財產!它可以因為是保育類珍貴植物的身份而產生另外一些價值。同時,它對我以及許多系友而言,更具有感情上以及記憶上無可取代的價值。台灣肖楠如此,相思樹也是一樣,這樣的例子在東海校園內到處可見。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價值的衝突也是最難妥協的。當台灣社會越趨民主化的同時,我們的校園急需開拓一種較為公開與公平的溝通模式來解決這些爭端。只有透過更清楚的價值理念辯論,才能增進彼此的瞭解,進而找到解決衝突的途徑。最後,我更誠心地盼望,那種從東海靈秀且自然的文化中所孕育出的「樹與人的生活經驗」,不應該輕易地就淹沒在數算肖楠的瀕危指數以及相思林土壤流失的科學考量之中。畢竟,生活的點滴記憶在我們與自然互動的過程中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東海這個地方。(1999.1.20) 本文轉載自【泰晤士左岸】http://wshih.fcchen.net/thames/a.htm
播出時間:2月25日(一) 下午3:45~4:00 台灣生態之美,隨處可見。本集我們要介紹的是砂卡礑步道,它位於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就在原先的神秘谷,沿著泰雅族人稱呼的砂卡礑溪連綿4.4公里,沿途景色怡人,溪水清澈,「砂卡礑」是泰雅族「臼齒」的意思,不過究竟是指獵人的牙齒還是山豬的牙齒,大家都不確定。現在,我們就跟著解說員林茂耀先生,到那裡走一走。
播出時間:2月26日(二) 下午3:45~4:00 台灣之所以美麗,是因為有許多志工在努力守護,本集我們要介紹的環保社區,是彰化埔鹽鄉的永樂社區。這個社區的居民大多以農為生,過去村子也曾有人亂丟垃圾,骯髒不堪,但三、四年前開始,有一群六、七十歲的歐里桑、歐巴桑組成一個「不老英雄營造團」,他們定期打掃環境,還把垃圾場變成公園,破雞舍也成了學堂。 這群環保志工把打掃村子當成健身,還化腐朽為神奇,把人家不要的水泥柱、樹幹、棉繩...拿來當建材,搭出了一個漂亮的亭子,總共才花了兩千多元。靠著這群不老英雄的努力,永樂社區煥然一新,贏得全國十大環保社區的榮譽,本集節目,我們就去拜訪這群可愛的老人家。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