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邁入新年度的環境事件總體檢 2003年十大環境新聞出爐 --﹥ 本報訊 如同往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於新年入春時節,都會公布去年度十大環境新聞。 這次十大環境新聞的出爐,係從2千餘則的新聞資料庫中加以整理、票選而來,包括前環保署長下臺、限塑政策擴大、四驅車擅闖山林、八色鳥棲地告急等事件。其中蘇花高興建風波、焚化爐抗爭與核廢場選址問題等三大議題跨年延燒,繼入選2002年十大之後,再度蟬連入榜。 綜合看來,2003年以「工程建設對生態之衝擊」為大宗,包含蘇花高興建案、八色鳥棲地開發、南縣爭建國際機場等事件,均顯示出在當前「建設=選票」的政治掛帥氛圍下,生態保育問題經常為執政者忽視的困境。尤其是選戰方酣時期,「工程建設就是政績」的迷思最容易浮現在各候選人的政見中。幸而所面臨的挑戰聲浪也越來越強大,尤其受衝擊的環境如黑琵渡冬的七股溼地、八色鳥棲地以及蘇花高沿線,不僅是台灣少有的生態美地,更享有高度的國際知名度,因此所引起的爭議也特別強烈。 另一則保育事件則是四驅車擅闖山林問題,隨著高性能休旅車熱賣,而加劇了休閒和保育之間的衝突。四驅車族任意在生態敏感地區馳騁,遭人詬病已久卻未獲正視。 十大環境新聞當中,與環保署有關的事件有三項,均名列前五名之內。名列榜眼的前環保署長下台案,肇因於北宜高坪林交流道是否開放一般民眾行駛之爭,其中所顯現的民眾需求與環評專業間的差距,在焚化爐抗爭一事上益加強烈。至於限塑政策在環署強力推行之下,民間雖有正反兩面的意見,紙製品業者的反彈則是始料未及。 核能發電所引發問題也持續發燒,核廢料最終處置的現實問題至今仍舊無解。而核四復工後,一方面日製核四機組的安全性受質疑,核四重件碼頭的「突堤效應」更造成福隆沙灘嚴重流失。這些事件顯示政府過於輕忽核廢處置,以及拒作核四環評所造成專業失能的後遺症。 廚餘回收則是少數具正面意見的事件之一。雖然此事曾因農委會對廚餘養豬衍生的防疫問題有意見而趨緩,台北市政府仍在去年底開始加速推動,全面實施回收。而台塑集團也正著手擘畫其廚餘回收事業版圖,動向值得注意。 以下,則是每一則事件的簡要回顧,附帶說明一下,每則標題旁的記號代表其得票率,每顆星代表10%,依此類推。 得票率: 正當國道蘇花高速公路興建與否鬧的沸沸揚揚之際,2004年已悄悄到來,回顧2003年中,蘇花高這個議題的發展,中央先是在沒有充分瞭解花蓮居民的實際需求後,粗糙地以「建設即是好的」、「交通建設是帶動繁榮興盛之必要」的一貫思維,想落實一個70年代就提出的交通建設,而不重新檢視政策落實的必要性。 從中央到地方,不論是任何黨派,政治人物都如牆頭草般搖擺不定。面對一個如此重大,影響花東數百年發展的公共建設,如此反覆不定的決策,讓人不得不懷疑,蘇花高興建真的有經過審慎評估?為誰帶來什麼利益? 尤其是蘇花高所通過地段涵蓋了中央山脈與縱谷段,而這正是花蓮引以為傲的自然生態資源。正當政府一方面希望以觀光來吸引遊客前來花蓮,卻又同時在進行破壞自然景觀的工作,一增一減後的效應,恐怕不是以「發展交通來振興觀光」一句話就能解套。至於影響最深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在整個過程中未曾表達意見,其表現更是令人好奇。 為了蘇花高爭議,花蓮在地團體結合而成的「洄瀾夢想聯盟」成軍,立場從原先的反對,退而求其次的以緩建為訴求,並提出其他的替代方案,要求政府讓全民有機會公開且充分的討論花蓮的未來前景,而這也是政府所謂的落實地方永續發展的絕佳機會。只是,行政院長游揆在未與地方溝通即片面宣布緩建,引來花蓮縣民的反彈,讓整個議題瞬間白熱化。
【相關新聞、網站】 得票率: 前環保署長郝龍斌基於環保署的職責與對專業的堅持,反對行政院主張舉辦坪林交流道諮詢性公投,於去年10月6日卸職下台,是繼林俊義前署長因為阿瑪斯號油輪事件辭職之後,在陳水扁總統任內因故辭職的第二位署長。 回顧坪林交流道的設置,原本就是一項政治妥協下的產物。北宜高速公路在當初的規劃並沒有這個交流道,而是在地方人士的要求下以行控中心專用道的名義設立,埋下了當時的紛爭。 事實上,坪林交流道之爭,可說是將高速公路的缺點曝露無疑。高速公路沿線經過卻未設置交流道的地點,幾乎等於從地圖上消失;交流道也可能加速人口和產業外移,集中在幾個都會區中,而形成所謂大者恆大的現象,因為「便捷」的公路,造成客人不願留宿的情況更是常見。但是,不設交流道等於沒有,設了還有機會,對生意人來說,這可是攸關生死的大事,怎能不採取行動?這也是高鐵從原本的北高兩站演變到現今7站的原因之一。 由於坪林交流道的開放,除了影響大台北地區的水源品質外,以公投來取代環評,也讓所有的專家質疑政府決策的品質和態度。尤其遭逢總統大選,更是將地方的意見,演變成全國性的政治議題。郝前署長雖非民進黨籍,不需替民進黨的選票負責而屈就於地方的民意;但游院長對外發言:「菁英政治如果過度狹隘地發展,等於不信任人民有能力進行判斷」也著實不夠厚道。 不過,針對郝龍斌所捍衛之「專業」,環保團體亦有不同意見。有環保團體認為,現行所謂的「專業環評」,功能常等同虛設,淪為替既定開發行為背書的橡皮圖章,一點都不「專業」。 菁英政治與一般民眾需求之爭,或許等到台灣民眾能夠更成熟的溝通時才能有改善,郝龍斌的堅持,使得此問題更為突顯。然而,郝前署長堅持請辭,降低了坪林交流道開設的音量,大台北地區的水源因而得到保全。同時,也留下政務官為政策負責的典範,值得紀念。
【相關新聞】 得票率: 從2002年7月1日起所實施的限制使用塑膠袋政策,以及限制免洗餐具的政策,可說是台灣近年來影響民眾最大的環境政策。 民間對此雖有正反兩面的意見,但在塑膠袋使用減量以及改變隨意消耗塑膠袋的行為仍受到多數的肯定。許多人質疑此舉將造成紙製餐具與紙袋大發利市,對垃圾減量的效果不大。但是更多的環保人士認為,如同先前騎機車戴安全帽一般,透過政策來改變民眾隨意浪費塑膠袋的習慣,將比單純的宣導更為有效,是一項非常值得支持的政策。 為此,環保署2003年6月27日公佈了一份檢討報告,指出半年來購物用塑膠袋的數量減少約80%,相當於22億個塑膠袋;若扣除改用紙袋的部份,整體購物袋的使用量則減少了73%。塑膠或保麗龍免洗餐具的數量減少96%,扣除改用紙製餐具則只減少27%。前環保署長郝龍斌認為,限塑的政策已達到塑膠垃圾減量和改變民眾用過即丟的習慣,可說是台灣的「環保奇蹟」。此外,限塑政策為商家每年額外增加了2∼4億元的收入,更是讓許多便利商店發了一筆意外之財。 但是,新上任的環保署張祖恩署長一上台,雖然一再強調限塑的政策不變,但卻考慮放寬塑膠袋厚度的限制,再度引發風波。因為,許多塑膠業者在環署一再強調政策絕不改變、絕不退讓下,早已迫於無奈而改換新的機器設備,風聞限塑政策可能放寬的消息之後,不但不領情,反而準備控告環署要求國賠。更令人意外的是,因限塑而獲利的紙袋業者,反而帶頭請願,要求環保署進一步限用紙袋。紙袋業者表示與其因為放寬限塑政策而蒙受損失,不如比照辦理,規定消費者也要付費購買紙袋。這方面,可說是展現了業者的智慧,也為限塑的爭議找到新的出路。 不論是限塑或限紙,倒楣的都是消費者,在「使用者付費」及「環保」的魔咒下,似乎也沒多大的選擇?但是,藉此養成節約資源的習慣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是,超商們無端多出數億元的收入,是否願意接受「專款專用」的原則,投入環境保護的工作,可就有待進一步觀察了。
【相關新聞、網站】 得票率: 農委會林務局於2003年底發現,全台19條主要河川的中、上游,被發現因民眾屢將吉普車、休旅車等四輪驅動車輛直接駛進溪床造成破壞;甚而在水源保護區內之溪流,也因車隊在河灘上進行紮營、升火與烤肉等活動,導致河川生態、地形地貌與水質的嚴重破壞。 荒野保護協會偕同立法委員於11月28日邀集學界、保育團體、相關主管機關官員與休旅車隊代表召開公聽會,除了痛陳軋車溯溪是生態殺手外,更敦促相關單位應提出具體而有效的因應對策。 水利署在12月初修正通過的「河川管理辦法」明示,只要相關業者提出申請並核准通過,在不影響河川行水及排洪功能等前提下,河川地即可開放供圍築魚塭、設置蚵架,及休閒遊憩等使用。經濟部水利署並指出環境在變,河川使用行為已經與過去不一樣,因此對於生態環境破壞的質疑聲浪僅採保留態度。 縱使如此,中華民國越野吉普車運動協會尚認為,河川地的放寬使用並不能滿足車友全部需求。該協會理事長表示,由於河川地的優點是腹地大,適合作為同好競技競速之用;河川地既正式放寬使用,更應該准許如公共廁所、廣播、擴音器等硬體設施進駐。 事實上,多數保育人士並非完全反對四驅車,而是主張人的心態要調整。駕車馳騁原野享受自然風光原即是許多人的夢想,但若因此破壞生態資源,造成無可逆轉的傷害,豈不諷刺?四驅車強大的越野性,即便僅是極少數的個案,也可能衍生嚴重的後遺症。如何化危機為轉機,加強各相關單位間的合作,該是四驅車管制的後續重點。
【相關新聞】 得票率: 始終紛紛擾擾的焚化爐抗爭活動,去年仍持續延燒,儘管面臨地方團體前仆後繼的抗議、以及環保團體的質疑聲浪,前環保署長郝龍斌仍一再堅持主張環保署「一縣市一焚化爐」不變,新任署長上任後,政策依舊。 焚化爐抗爭事件,除鄰避效應作用外,民眾對環保署「環評專業」的不信任,也是一大觀察的重點。以雲林林內鄉焚化爐為例,場址距離淨水廠僅1.8公里,民眾對這樣的規劃竟可通過環評關卡,普遍感到不可置信與憤慨。 環保署「一縣市一焚化爐」政策之堅定,直到12月11日全台各地包含台東、花蓮、新竹、苗栗、雲林、南投和澎湖的反焚化爐團體集結台北,連續向立法院、行政院、總統府與環保署陳情後,才獲得新署長承諾,在年底前偕同行政院永續會、立法院永續會共同開會檢討,評估是否停建全台七座焚化爐,改以區域性支援計畫代替。 反焚化爐也牽動著諮詢性公投這條敏感的神經,這或許是當初前署長郝龍斌為捍衛坪林水源地而下台時,未獲得環保團體聲援的原因之一。 從事反焚化爐運動的抗議人士,常可看到多是於鄉下地區務農的老年人們,若環保署無法仍未能從問題癥結著手,落實民眾參與機制焚化爐監督的建立,往後那些老農們在大陽底上頂著斗笠抗爭、蛋洗人民公僕的悲憤畫面,仍會一再出現。
【相關新聞、網站】 得票率: 八色鳥棲地保存問題並非在去年才開始,早在1999年3月,雲林縣政府通過湖本村枕頭山陸砂開採,湖本村民即發起反陸砂的行動。翌年6月14日,陳總統發新聞稿,呼籲全民一起搶救八色鳥後,農委會始著手進行八色鳥重要棲息環境的劃設工作。 經歷2003年初湖本砂石開挖案後,縣議員伊伶瑛與地方保育團體多方為其棲地保存而奔走,農委會因應情勢而承諾在年底前規劃國有保安林為八色鳥之重要棲息地,然塵煙並未在政府單位出面說明後而落定,湖山水庫興建案所牽扯出的國土保安問題、水庫興建與否以及隱匿在其中的大量砂石開採利益,在2003年底,因農委會打算將「阻擋」湖山水庫引水道工程發包的保安林,又為八色鳥棲地保存投下了一顆炸彈。 八色鳥雖廣泛分布於全台低海拔山林,但雲林縣湖本斗六等地所擁有之八色鳥密度超過其它各地亦為事實,砂石開挖與水庫興建所造成之地形地貌改變,均為不可逆的環境破壞過程,再多的環境復育工作亦無法補救。 繁殖地的良好保存對於候鳥的滅絕與否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在八色鳥保育己漸漸躍上國際舞台之際,如何保存以及塑造一個台灣正面的形象,或許往後值得觀察的方向。此事的意義在於,鳥類的存在與否不單只是表面的生態事實,而是其背後所代表的環境良好指標。
【相關新聞、網站】 得票率: 台北市政府從去年開始試辦、並於今年元月26日起正式全面展開的廚餘回收政策,被媒體喻為繼垃圾費隨袋徵收後的「環保二次革命」。事實上,環保署在2002年8月即有意全面推動廚餘回收,當時因農委會防檢局對廚餘養豬衍生的防疫問題懷有疑慮而趨緩,不過台北市政府仍在去年底開始加速推動,全面實施回收。此外,環保署更有意在未來進行公告,由中央來強制推動。 廚餘回收從試辦到落實,並成就一番新產業,說是環保人士長期耕耘的結果,一點都不為過。民間團體,尤其是以家庭主婦為主要的社區團體,長期以來即不斷嘗試從社區教育、宣導做起,對整體社會意識的催生,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乃至於在廚餘回收與再利用技術方面的改良,更大大增加了廚餘回收的便利性與普及性。 另外,台塑集團著眼於可觀的利潤,正著手擘畫全台的廚餘回收事業版圖。去年8月間,媒體即報導了台塑董事長王永慶決定投資150億元,在全台灣規劃廚餘回收事業,建立8個可日處理300噸廚餘的廚餘回收廠。目前台塑已完成興建位於麥寮鄉的廚餘回收場,預定還要在台中縣東勢鄉、桃園楊梅、基隆、台中、台南、屏東、花蓮等地完成日處理量相同的廚餘回收場。 值此之時,到底廚餘回收是應該由企業大規模全面回收,還是可以用區域為單位來推動一些相關的小規模有機產業,如:堆肥、有機農場、環境教育園區等,一方面促進物質循環的永續,一方面鼓勵在地社區、中小企業與農民的參與,則是值得深思的課題。
【相關新聞、網站】 得票率: 2003年春節過後,有關核四重件碼頭促使福隆沙灘流失的爭議突然浮現,起因於在行政院長游揆一月間到福隆視察,眼見問題嚴重,遂指示原能會委託專家進行調查,並說出「該打掉就要打掉」的重話,因此各單位格外緊張。 台北縣政府每年7月在福隆海灘所舉辦的「貢寮海洋音樂季」,吸引了大批人潮,然而,多數人都不清楚,福隆海灘正在快速的消失當中,而他們踩在腳下的那片沙,其實是從其他地方搬來應急的偽裝。 自從核四復工後,就有不少專家指出,核四重件碼頭的「突堤效應」是造成鹽寮福隆沙灘嚴重流失的主因,行政院鹽寮福隆沙灘變遷評估小組2003年初調查後要求台電提出因應對策。台電則認為,天候因素是沙灘流失主因,尤其是2002年颱風雷馬遜、辛樂克在東北角海岸掀起巨浪,將沙灘的沙給沖走所造成;其次是雙溪整治,上游興建攔沙壩,加上自來水公司抽取河水,導致雙溪河水帶下來的沙量遽減,無法完全填補海灘的流失量所致。 2003年底,報載流失的鹽寮福隆「黃金沙灘」回復了,台電藉此希望政府不要下令拆除重建碼頭,因為碼頭內還有核四廠的取水口設施,若碼頭拆除,即等於宣告核四死刑。同時原委會也表示沙灘的流失只是季節性的變化,而不是重件碼頭「突堤效應」產生影響的結論。當地居民也表示,靠近福隆海水浴場附近的沙灘,在季節性潮流作用下,確實比年初的時候增加了。但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沙灘回來的說法根本只是假象,因為整個海岸線的形狀已經完全變了個樣。 民進黨籍立委趙永清與陳朝龍等人於耶誕節前數日邀相關單位至福隆沙灘會勘時,與會者對於台電指颱風等天候因素才是沙灘流失原因,都不認同。他們認為台電評估沒有列入生態保育,且未從5年前重件碼頭興建開始調查。行政院鹽寮福隆沙灘變遷評估小組召集人郭清江甚至要求台電重提評估報告,立委趙永清則要求重提重件碼頭採用潛式進水方案的評估方案,讓沙灘真正復活。 福隆鹽寮的沙灘並非一時半刻堆積形成,因此沙岸的流失與恢復也不會在短時間看到結果,責任歸屬如何,尚待專業與時間評判。
【相關新聞、網站】 得票率: 經歷了2002年酷寒冬天的集體暴斃事件,在迎接2003年秋過境時來台度冬的黑面琵鷺群時,從政府單位到保育團體,除了原本的期待外,也帶了點戒慎恐懼的心理。緊接著出現的七股機場興建,又再對黑面琵鷺棲息地保育而投下變數。 在七股鹽場設國際機場之芻議,早在2001年即有地方人士提出。2003年年初,在高屏兩縣市分別提出有意爭取興建南部第二座國際機場的同時,台南縣縣長蘇煥智亦極力地表達興建七股國際機場的意願,並列為其重要的政見。然此舉面臨了來自保育界不小的反彈,學界與輿論多以營運與生態理由反對,環保團體則要求先通過環評。在諸多的討論中,多著墨於是機場的興建是否會干擾到黑面琵鷺的棲息,以及未來營運時會不會受到大量候鳥的影響。 台灣地小人稠,開發地區多半集中於沿海地區,海岸溼地的破壞早己不是新鮮事。而在黑面琵鷺渡冬數量激增而受到國際注目之時,七股國際機場興建與否,更不再只是單純的國內事務而已。 此事亦存在著地方建設需求與生態保育的衝突點,根據TVBS在2月下旬供布的民調指出,台南縣民眾有59%贊成在七股鄉興建國際機場,25﹪反對;若以全台灣地區民眾的意見來看,則有39﹪贊成,43﹪不贊成。在「建設=選票」的選戰氛圍下,扁總統9月間亦曾透過立委李俊毅對外表示,此案牽涉高雄小港機場未來發展及評估規劃等問題,將留待明年總統選舉過後再處理。顯然,若執政當局不願在此時面對任何一方選票的流失,黑琵將猶如螳螂擋車般,面對巨大的航機,能否以小搏大,尚有待觀察。
【相關新聞、網站】 得票率: 2003年5月7日,行政院會通過「非核家園推動法草案」,明定政府需妥適處置放射性廢棄物,在同年6月27日揭幕的「非核家園大會」上,陳水扁總統發表演說,重申蘭嶼核廢料遷移的問題於年底絕對會有初步解決定案。 然而,核廢料處置問題,在風風雨雨的一年來還是沒有定論,當執政團隊著手打造「非核家園」願景時,核廢料「核去核從」的最終落腳之處,仍是無解的現實問題。蘭嶼達悟族視之為該加以驅除的惡靈,也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核廢料,成了扁政府「非核家園」的最大痛處。 回顧2003年4月初,陳水扁總統承諾在該年底前完成核廢場遷移的同時,經濟部高層傳出最終的處置場將位於本島後山的台東大武鄉,且受到縣長徐慶元的支持,台東鄉民憤而動員300多人前往縣議會陳情抗議,要求必須經過地方議會或公民投票過半同意才能定案。儘管台電不斷強調低放射性廢料最終處置場址是否設在台東大武鄉尚未定案,但縣議員曾接受台電招待前往瑞典考察,花錢收買說甚囂塵上,直到6月24日縣議會決議台東不得設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風波才告一段落。 儘管如此,只要政府一日未解決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問題,任何一項傳聞都將引起媒體與地方的震撼。 此外,被經濟部和原子能委員會視為兌現阿扁政治承諾的指標性法案「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選定條例」草案,未能如期在2003年底通過三讀,意味著扁總統向達悟族人保證2003年底解決蘭嶼核廢料的承諾確定跳票,未來這齣抗爭戲碼將持續上演,也將會是今年大選過後,新執政團隊的一大考驗。
【相關新聞、網站】 ◆[環境政策]美洲高峰會環境議題退居次要 --﹥ 墨西哥,蒙特利,2004-01-14 (ENS)- 由34位西半球民主國家領袖參與的美洲特別高峰會議在本週二(13日)結束,而在會後發表的宣言中,對於環境議題的關切並未加以詳細提及。這是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之後首次舉行的美洲高峰會議,與會領袖多將討論焦點放在民主治理、自由貿易及對抗恐怖主義的議題之上。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4/2004-01-14-01.asp ◆[生態保育]全美10大瀕危國家公園名單出爐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1-14 (ENS)- 美國國家公園保育協會(NPCA)今天發表年度報告,公布美國10座最受威脅的國家公園。這份名單中,有4座是今年名單的新面孔,另外還有6座則是依舊受到持久性問題所苦的國家公園。該協會表示,這些國家公園面臨的威脅包括空氣污染、資金不足以及布希政府訂定的不良環境政策等等。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4/2004-01-14-10.asp ◆[生活環境]澳洲夏天將更趨炎熱 發生火警機率將升高 --﹥ 澳洲,雪梨,2004-01-14 (ENS)- 數百名消防員於上週五(9日)在雪梨北郊奮力撲救一場失控的森林大火,而這只是澳洲新南威爾斯省三場大火的其中之一。位於南半球的澳洲,每到夏季時節,各地總是火警頻傳,而不管是人為縱火或者是雷擊引發,火災總是深具毀滅性。科學家表示,未來幾年的夏季當中,極為炎熱的天數將會比今年夏季更多,也為更多火災的發生,創造了更為理想的條件。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4/2004-01-14-02.asp ◆[其他]布希為人類登月、登火星之旅描繪遠景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1-14 (ENS)- 美國布希總統今天在華府的太空總署(NASA)總部發表演說,布希在演說中疾呼,人類最晚要在2020前於月球上建立一座永久性基地,並在之後執行人類登陸火星、甚至更遙遠星球的任務。布希表示,人類足跡在過去30年以來一直未再踏上另一座星球;他還說,目前正是為美國太空計劃「設定新路線」的時機。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4/2004-01-14-03.asp
環境資訊協會 陳明生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陳明生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4/2004-01-14-09.as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