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台灣首次環保共識會議 周日閃亮登場! --﹥ 本報訊 由行政院環保署主辦的「環保共識論壇」於網路上沸沸揚揚近3個月,即將進入最後階段的「環保共識會議」。「環保共識會議」將針對在環保共識論壇獲得最多民眾迴響的「環保署依據『污染者付費』觀念,對立法徵收之各項污染防制(治)費是否有擴充及整合之必要?」之議題,進行一連串共識會議的舉行,並假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建國本部表演廳,於17日(日)舉行前置會議,並於24日、31日,及11月7日進行三天的正式會議。 參與此次「環保共識會議」的核心小組成員,係事先由執行單位財團法人環資會發出2000份邀請函,最後共有51人回函報名;再依地區、性別、年齡平均挑選出非專業或無相關背景的16位民眾形成小組成員,進行共識會議的召開。 17日的前置會議將針對污染者付費、環境費收支、雙重紅利、政策工具等議題,邀請環保團體與學者專家進行共識會議的相關資料說明,並與共識會議成員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提供更深入的認知與瞭解。最後共識會議成員將討論正式會議期間之議事規則與遴選發言人。 此次於17日召開的籌備會議特別開放9點至12點的時段,歡迎對環保共識會議有興趣的民眾自由入場觀摩,而11月7日的最後一場環保共識會議也將在下午3點之後開放入場,共識會議16位成員將公佈他們所完成的「共識報告」,並由專家學者及環保團體代表提出評論,歡迎全國民眾一起來共襄盛舉。 (2004-10-15)
【相關新聞】 【相關文章】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經建會研擬國土復育條例草案 原住民權益受矚目 --﹥ 本報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目前正研擬《國土復育條例》草案,作為對山坡地、河川、海岸及嚴重地層下陷地區的進行復育及開發管制的法源依據。草案中明訂山坡地劃設三級山區保護地帶,另劃設海岸保護地帶,其中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一級山區保護地帶,禁止農耕及其他各項開發,原有建物、設施及作物需限期拆除。 由於此案涉及原住民權益,事關重大,學者呼籲此一方案應搭配搭配政府組織再造,納入政府當初與原住民簽訂的「新伙伴關係」,落實在地住民的參與機制,以確保住民權益。 經建會研擬的草案中顯示,二級山區保護地帶(海拔1,000公尺以上)、三級山區保護地帶(海拔500公尺以上)、河川區域及海岸保護地帶劃設時,中央主管機關設置管理委員會,委員會成員由政府官員、權益相關人及社會公正人士擔任。 另外,草案中規定,為加速環境退化地區之復育,未來將劃設「國土復育區」,地區內已放租之公有地應立即收回;除專案核准的生態旅遊相關產業以外,禁止任何開發行為;復育區內也將限制大型機具、大型車輛及私人汽車進入,以小型車提供接駁轉乘。草案中並註明,前述生態旅遊產業與接駁車之經營,「應優先輔導原住民辦理或優先雇用原住民」。 針對這份草案,有學者指出,雖然立意良好,然在政府組織再造的相關配套尚未抵定前,目前的辦法只能遷就現行的林務、水資源、地政及地方政府制度,未能尊重當初政府與原住民簽訂的「新伙伴關係」,能否達成國土復育的目標也令人質疑。 經建會表示,未來將在聽取民間各方面的意見,必要時也將舉行公聽會,全案預訂11月間送交行政院。 時報文教基金會明、後(16、17日)也將舉行「國土規劃──政策環評與民眾參與研討會」,邀請產、官、學與非政府組織代表,就國土變遷、規劃願景、執行檢討、環境資源部設置、河川整治等議題進行對談,並廣邀各界民眾參與,希望能凝聚各界共識,為打造一個以生態思維為主軸的國土規畫方向提出建言。(2004-10-15)
【檔案下載】
【相關網站】 ◆[環境政策]華盛頓公約:象牙貿易禁令將持續實施 犀牛貿易將予有條件批准 --﹥ 泰國,曼谷,2004-10-12 (ENS)- 華盛頓公約(CITES)締約國已經駁回廢除對商業性質象牙貿易實施14年之禁令的提議,並且進一步採取一項行動方案以打擊非洲境內無法可管的國內象牙市場。目前共有166個國家於曼谷召開兩年一次的會議,以對其貿易法規進行修訂。而在週一(11日)所進行的表決當中,對白犀牛之保護並未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然而大白鯊則於表決中受到保護。 CITES締約國代表11日也同意那米比亞和南非的象皮及象毛製品的貿易。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生物保育部門副主席海利(Ginette Hemley)表示,「沒有證據顯示有人為了象皮及象毛而盜獵大象,因此這項貿易將不會威脅到大象保育」。 目前在非州國家史瓦濟蘭境內,白犀牛僅存61頭。儘管如此,CITES代表11日通過了決議,允許白犀牛交易、狩獵──每年的總額管制分別為白犀牛總量的7%和1%。 另外,大會今天也通過了澳洲和馬達加斯加代表的提案,為大白鯊贏得國際貿易保護。至於日本提出重新開放小鬚鯨商業貿易的議案,則以55票贊成、67票反對、14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遭到大會否決。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4/2004-10-12-03.asp ◆[生態保育]牙買加透過「債務換取自然」方案 實施森林保育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10-12 (ENS)- 美國與牙買加政府偕同「自然保育組織」已達成減免牙買加積欠美國近1600萬美元之協議。而牙買加政府則承諾將於接下來的20年內,支出總額約略相同的預算來資助保存暨復育熱帶雨林資源的計畫;以作為對此項債務減免計劃之報償。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4/2004-10-12-04.asp ◆[能源議題]凱瑞提倡能源自主計畫 --﹥ 美國,新墨西哥州,聖塔菲,2004-10-12 (ENS)- 代表民主黨參選總統的參議員約翰凱瑞周一指稱,目前美國人對外來石油的仰賴程度比起布希總統初上任時還要高許多,而這將會使國家安全陷入危機。在一場對聖塔菲群眾的演講當中,凱瑞提出他能源自主的提議,並針對布希的能源政策提出批評。據他表示,布希的能源政策使石油工業從中得利,但是卻壓榨了一般家庭和環境生態。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4/2004-10-12-01.asp ◆[生活環境]衛星空照圖顯示人類對空氣品質所帶來的衝擊 --﹥ 法國,巴黎,2004-10-12 (ENS)- 仰賴歐洲太空總署名為Envisat之衛星;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環境監測衛星之資料進行研究的科學家,已經製作出一份彩色且清晰的衛星圖片,可用來呈現人類所造成之空氣污染的情形。於2002年二月發射的envisat上載有10種儀器,其中包括一項可用來記錄透過大氣層之日光的光譜儀。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4/2004-10-12-05.asp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號召學子種昆布 日本大阪灣復育計畫 --﹥ 日本,大阪府,2004-10-01 - 大阪府堺市濱寺地區的小學生正在從事以昆布復育大阪灣的計畫,希望藉海草之力淨化海水,並提供魚類棲息的空間。 這項由大阪府及非營利組織(NPO)策畫的淨水計畫預計在11月下旬水溫較低的時候,集結堺市濱寺小學四年級的90名學生以及當地自治會成員,在濱寺地區的水域放置200個強化塑膠纖維製的海草培育盤(3公分x16公分)。每個海草培育盤估計可生長出5株昆布,屆時海底將形成一片上千株的昆布森林。 大阪府堺市原本是個因昆布加工而繁榮的城市,然而水泥護岸築起之後破壞了原先適於海草和魚類生長的環境,夏天也出現優氧化的紅潮現象。這項計畫期望藉由培植海草吸收水中的氮和磷,達到淨化水質和聚集魚群的目的。每兩個月會有潛水夫當義工調查昆布的生長狀況和水質的變化,這些培植的昆布會在明年3月下旬收成,供民眾饗用。 版權歸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黃毓婷 編譯,克力士 審校)
環境資訊協會 遠鵑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聖平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4/2004-10-12-09.asp ▲[鄉下老師閒賢沒事-夏天篇]浪漫野薑花 、有吸盤的褐樹蛙 --﹥ 作者:潘祈賢 浪漫野薑花 在學校科技三館、四館的停車場與建築物之間,種有一排密集的野薑花,在仲夏8月,青綠的莖葉間開出了白色的花朵,也同時散漫出迷人的清香,讓屬於酷夏的煩躁消去一大半。 野薑花有一個很奇怪的名字叫「穗花山奈」,薑科的植物,但是鄉下人都習慣稱它為「蝴蝶花」,因為白色的花朵長得就像一隻正在飛舞的蝴蝶;其實,仔細觀察野薑花,可以發現它有三個花瓣,而花瓣內還有三片也像花瓣的構造,其中一片特別大,稱為唇瓣,另外兩片較小,是雄蕊變的,而在花朵的中心,有一根長長的棒狀物,那是正常的雄蕊與雌蕊的結合體,好複雜也好奇特。 每年的7、8月間,在田邊、在溪畔,到處都可以發現野薑花的蹤跡,因此夏天一到,市場裡經常可以發現有鄉下婦女販賣野薑花,生意相當不錯。小時候,我也經常跟母親到郊外去採野薑花,或在圳溝旁,或在溪流邊,但是母親採野薑花不是要賣,而是拿到精舍裡供養佛祖,當然家裡也會留一把插在水瓶裡,因此童年時的夏天,家裡經常有野薑花的香氣瀰漫著,那種氣味讓人有一種彷若置身溪邊野蔭的清新,也有一種甜甜的幸福感覺。 因此在想像中,於科技三館、四館上課的學生應該是幸福的,因為一開窗,除了山風舒涼之外,野薑花的迷人香氣也會跟著襲身而來,那是一種浪漫的享受吧。
有吸盤的褐樹蛙
暑假期間,帶小孩子到溪邊去野餐戲水,小兒子在玩水的同時,忽然發現溪岩上停著一隻青蛙,體積不小,人一靠近便躍然跳起,看那外表,我原先以為是蟾蜍,不過仔細一看,卻發現它的腳蹼有吸盤,「不對,那是樹蛙」於是我也像青蛙一樣往前一跳,趁其不備伸手將牠抓住,觀察它的特徵,我確定那是一隻母的褐樹蛙。 ※文圖摘錄自野人文化《鄉下老師閒賢沒事》一書 作者:郭志榮、陳添寶 (公共電視記者) 當花卉王國喊得震天巨響,殷實的花農們在田裡苦苦耕耘,對他們而言,站上世界巔峰是個夢想,他們只想如何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種源技術亟待提升 合歡山清境地區的花農魯文印,在大雨來臨之前,趕緊種下百合種球,以免雨水一來,土地成了泥巴地,種球無法種,耽誤種植時間,但是又擔心萬一雨太大,種下的種球全被沖走,心血和金錢全部白費。 花卉種植在台灣,已經有相當時日。台灣各地的花農,都有一套高強的種植技術,但是相較於前進的花卉大國如荷蘭、以色列等國,仰賴更高的科學技術及機械設施,台灣的花農還算是落後,甚至憑著技術與上天搶飯吃。 其實上天沒有虧待台灣,在地理位置上,台灣有獨天得厚的地理優勢,位處亞熱帶與熱帶的交界,加上高山地區近似溫帶氣候,台灣幾乎可以不用太多的溫室或冷房,選擇不同的地區,種遍世界各地的花卉。高海拔的清境地區,在台灣花卉產業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不僅能夠種植溫帶植物,彌補平地因為夏季太熱無法種植溫帶植物的產期空缺,對於仰賴低溫的種苗育成,也是一個天然的良好環境。 台灣的地理環境,的確曾為台灣花卉產業打開一片市場,從早期花卉70%外銷日本,為國家賺入大量外匯,百合在當時成為炙手可熱的農產品,但是台灣並沒有把握機會,轉型成為花卉種源研發的大國,依舊落在花種進口、加工成長的花卉代工國。 10年前,魯文印進入花卉產業種植百合,但是那已是日本市場萎縮的時刻,在適宜氣候下用良好技術所種出的百合,走不出國際,只能躋身在國內市場,面對國內花農的相互競爭,以及擔憂東南亞、中國蠢蠢欲動的花卉大軍入境。 掌握種源技術,在花卉產業中是相當關鍵而重要的技術,因為它成為主導市場的流向,避免在成長代工的體系中,陷入與東南亞、中國等土地便宜、人工廉價的國家,打一場以低價搶訂單的代工戰爭。 技術有限,蝴蝶蘭王國難敵科技大國 台東素有蝴蝶蘭故鄉的稱號,在卑南鄉開設蘭園的朱榮昌,展示出台灣原生種的蝴蝶蘭——台灣阿嬤(amabilis—大武),這是被認為在野地消失多年,現今又重新出現的珍貴花種。 在台灣,蝴蝶蘭在盆花市場上,一直排居銷售冠軍,佔所有盆花銷售的4成,從30多年前,台灣花卉界即引入國外蝴蝶蘭花種,透過雜交、組織培養等技術,開發出許多新的品系,種植後銷到國外及國內市場,但是由於對新的種苗未加管制,常常是一人研發、眾人使用,甚至被直接帶到國外種植、然後回銷台灣。 以往台灣素有蝴蝶蘭王國之稱,也是依賴這些蘭花農,耗費數年研發新品系,搶下國際市場,但是在現今講求精密的生物科技下,這些已經雜交好幾代的原種蝴蝶蘭,讓台灣蘭農在有限的培育技術下,越來越無法確認存在何種基因遺傳?會遇出何種的花形?甚至是否具有市場價值?在這種品系分雜、無法掌握的情形下,一旦面對荷蘭等花卉大國,挾著種源研發的科技強勢,在取得種源大加開發後,台灣很容易就喪失蝴蝶蘭王國的桂冠。 台灣原生蝴蝶蘭有蘭嶼的姬蝴蝶蘭以及在恆春、大武山區的台灣阿嬤蝴蝶蘭二種,台灣阿嬤的出現,意謂著台灣掌握到獨有的原生種蝴蝶蘭,除了進行原生種的復育外,也可能在精確的研究後,開始培育出居有高市場價值的後代。 國營事業與民爭利 台糖及許多企業在今年也紛紛投入育種的研發工作,配合上原有的農改場體系,種源的研發與掌握,可以為台灣花卉產業帶來新的契機。但是大企業的投入,帶動高度能量,卻也讓許多如朱榮昌般傳統的花農,面臨生存空間邊緣化的危機。因為採取集團作戰的台糖等企業,所能照顧的是部分下游的契作農戶,對於未在體系中的花農,一旦原本規劃外銷的花卉回銷台灣,無異讓這些傳統花農失去生存空間。 因為復育原生蝴蝶蘭──台灣阿嬤,今年獲得神農獎的朱榮昌,面對台糖的企業化競爭,他不知道傳統花農的生存空間還有多少,對於這樣的市場巨變,他以「國營事業與民爭利!」來形容這樣的景況。 在企業化的經營與傳統花農的生存,面臨嚴重的衝突,問題的根源在於市場的有限,如果國際市場遲遲無法擴張,在許多企業紛紛投入搶食市場下,問題不僅出現在蘭花產業,未來各種花卉種植的傳統花農,勢必面臨花卉產業中最寒冷的冬天。 近年,政府為了打開花卉市場,在國內不斷舉辦花展吸引人氣,在國際也不斷行銷台灣花卉,甚至在2008年計劃舉辦國際級的花卉博覽會,種種措施有助市場開拓。但是如何擺出屬於台灣自己的花種,而不是代工花卉展示;以及嘉惠散佈各處的台灣花農,而不是為企業鋪路,可能是台灣花農們最衷心盼望的夢想。 ●[活動]環保共識會議(前置會議):環境污染防制(治)費應否擴充? --﹥ 時 間:10月17日(日) 上午9:00-12:00 共識會議期望透過「專家」與「非專家」對話及充分的討論機會,讓政策議題的制定上更加瞭解民眾的意向外,決策者也更能深入瞭解社會大眾的需求,透過此一過程,所獲得的意見及討論成果亦是最好的社會教育教材。 詳情請參閱 http://www.ier.org.tw/phpBB2/index.php ●[活動]擁抱陽明山國家公園自然觀察暨體驗《路線5》 --﹥ 時 間:10月16、19日(六、二) 上午9:00 路線:龍鳳谷站-山頭公園-硫磺谷-解說亭-返回龍鳳谷站(約1.5公里) 詳情請參閱 http://www.ymsnp.gov.tw ●[課程]生活講堂:成為好園丁的八堂課 --﹥ 時 間:10月21-12月9日 每週四 晚上7:30-9:30 為何要當一個園丁?那是一輩子的問題、努力,還有收穫。那是一個過程,一個進入自然,享受自然的過程。來523生活講堂,讓你體驗不一樣的園丁生活,來523,你會發現更豐富、更多元的花花世界。 詳情請參閱 http://www.523.org.tw/act/523/93/class/herb/ ●[講座]「綠色能源」暨「環保綠生活」全國巡迴宣講 --﹥ 時 間:10月22-24日 本計畫培訓內容結合「永續校園」與「生態社區」實地參訪、綠色能源介紹、社區組織推動工作坊與省能DIY操作示範之課程,讓學員掌握相關知識與理念。 詳情請參閱 http://home.kimo.com.tw/ind7749/2497.htm 播出日期:10月18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封面故事】花農之夢 當花卉王國喊得震天巨響,殷實的花農們在田裡苦苦耕耘,對他們而言,站上世界巔峰是個夢想,他們只想如何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合歡山清境地區的花農魯文印,在大雨來臨之前,趕緊種下百合種球,以免雨水一來,土地成了泥巴地,種球無法種,耽誤種植時間,但是又擔心萬一雨太大,種下的種球全被沖走,心血和金錢全部白費。 【人與自然】魏先生的土地故事 清晨4點多,魏先生和兒子匡正已經準備就緒,魏先生的3隻小狗:黑皮、黑熊和小黑,也很熟悉這種跟太陽比早起的作息。 8月的台東,不到7點,溫度直逼27、8度,跟著節氣黎明即起,日出而作的農夫生活,可不是沒道理的。 本刊10月13日環境新聞《肯亞環保鬥士馬薩伊摘下諾貝爾和平獎桂冠》,文中第五段提及「她動員貧窮女性種植了數百棵樹木」,原翻譯有誤,正確應為「她動員貧窮女性種植了數百萬棵樹木」。特此更正。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100801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