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推薦評論 |
■ |
作者:訪客 |
|
個人買米的習慣:非台灣米不買,理由很簡單,因為吃習慣了,而且口感真的比較好。我想東西品質好,就算貴一些應該大家都還是會接受的,很簡單的市場經濟。 |
|
【評論連結】
台灣農業的美麗與哀愁――談WTO與台灣農業 四之一
|
■ |
作者:訪客 |
|
國家機器得介入,導致了我們不得不從掌權者的遊戲規則去思考,好比資本主義社會,那從小就飲用的水源,就這樣得用錢來代買,其不存在了不對等的權力結構關係,常常在思考原住民的議題,不是說我們不給你們分享水資源,而是我們之間存在了立場不同以及差異的依存,但又何得何能說有一個共管機制又制定了許多的規則規定,要我們去遵守,並賠上我們的勞力與金錢,實在不合乎部落的生活與步調 |
|
【評論連結】
2008前瞻:原住民族自治與共管 自然資源保育的論戰 |
|
|
|
|
|
|
|
|
|

|
從個人與社區出發,打造都市的永續社區,讓2008年的環境更好!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的「2008鐵口直斷」論壇上,學者談到在社區中推動再生能源的運用,亦能有積極作為,包括國際上已有許多訂定再生能源使用率的政策,和建構空間讓民眾發揮創意的再生能源利用案例。而在有機農業方面,城市原本就是鄉村的延伸,甚至是生產與消費的結合;因此透過城市帶動鄉村的發展,讓消費行為回饋生產者,將是都市社會的新課題。
在城市社區的污水處理政策上,儘管有過BOT弊案的紛紛擾擾,政府推行的下水道建設將採自辦及促參雙軌推動,加速辦理下水道BOT。營建署官員說,除了興建下水道、提升接管率,污水處理仍應與河川污染防制結合,而生活污水的回收再利用也是未來的政策方向。
精采內文
|
|
|
|
|
|
|
|
|
 |
作者: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7月16日早上,日本本州島西岸發生規模6.8級的強震,造成9人喪生,900多人輕重傷,此次發生在新潟縣中越外海的大地震,震出東京電力公司柏崎刈羽核電廠一連串問題,包括輻射物質外洩、設施變壓器起火等,柏崎市長立刻發出了運轉停止命令。但日本政府與東京電力公司卻意圖將事故淡化,不但無視於市民長久以來的指責所發生的缺失並加以改進,甚至在事故後不斷主張「以再度運轉為目標」。引發當地市民團體的不滿,召開記者會發布關於柏崎刈羽核電廠的嚴正聲明與訴求。
精采內文 |
|
|
|
|
|
|
|
|
|

|
農委會推動「安全農業年」,花蓮縣推廣「無毒農業」,同時推廣各項認證、產銷履歷制度。似乎在為日益式微的農業提供解套方案,讓消費者吃得更加安心。在面臨外國低價農產品衝擊同時,增高本國農產品的附加價值,推廣產銷履歷不失為增加競爭力的方法。農民已經苦等多時了,希望這荒漠中的甘泉,能真正滋潤農民與消費者,不再淪為海市蜃樓。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
|
|
|
|
|
|
|
|
作者:高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樂活觀點•專家說法】
專家說法1•歐陽台生(資深山人,中華阿爾卑斯攀登協會理事長,全人教育中學登山老師):自然是最好的學習場域,人人皆可從與自然的互動中,培養開放、謙遜與自信,並找到療癒的力量,這些都是書本上學不來的。
專家說法2•賴吉仁(生態畫家):不論在雲端的高山,還是腳下的小花、流浪狗,屋後的小公園,只要帶著觀察力與專注力,便能擁有無窮的發現和感動。
精采內文 |
|
|
|
|
|
|
|
論壇:釐清京都議定書下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制度之概念 |
|
|
作者:高銘志(比利時魯汶大學能源環境法博士候選人)
針對近來媒體報導「苗縣擬販售排碳權,以闢財源」之新聞(註一),似對京都機制有頗多誤解之處,謹以此文澄清之。苗栗縣政府似乎建立在此假設基礎上:「台灣溫室氣體減量法之『國家分配計畫』,將採取以『台灣各縣市平均分配』排放權之模式,從而認為苗栗縣產業,可將其未用盡之排放權額度出售供其他縣市使用。」惟此種假設有下列幾項課題有待探究。
精采內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