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9.12.2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台灣立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苦勞網  

推薦瀏覽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南非護水網SAWAC  
Grist Magazine  
環教資訊網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  
 
  哥本哈根氣候會談 中國遭批暗中搞破壞

 
【相關連結】

哥本哈根協議 爭議中產出

國際環境NGO:哥本哈根談判「離全盤失敗只幾寸之遙」

非洲國家杯葛 G77附和 搶救哥本哈根會議 二軌協商登場

氣候會議上開發中國家退席抗議 與富國分道揚鑣

亞洲鄰國 減碳目標一覽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落幕,由美國總統歐巴馬所主導的《哥本哈根協議(Copenhagen Accord)》,獲得大會以附註(take note of)的方式通過。中國政府對會議結果感到滿意;然而歐洲國家指控,中國有系統的破壞協商過程。

中國外長楊潔篪在一項聲明中強調中國經濟持續成長且不受法律約束強制減碳的權利。這番言論再次強調了中國在本次會議中的主要目標,即阻止任何可能威脅該國擴張勢力的提議。

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韌性理論(下):氣候變遷下的水患治理新觀念

作者:廖桂賢(華盛頓大學建成環境Built Environment博士候選人)

過去自然資源管理的重點,是要盡力防止天災擾動系統,如今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所謂的「干擾」,不過是系統自然動態的一部分;可怕的是,系統一旦因擾動而變得面目全非,不見得會像傳統「生態平衡」理論所預測的,最終會回到理想狀態;因此人類雖然不能阻止毀滅性的自然擾動發生,但至少應該避免人為干擾造成的系統崩潰…… 複雜系統的管理需要新思維

韌性理論的提出,正是基於對以上所述生態現實的體認;而這些現實,對人類訂定自然保育和自然資源利用的目標,都是極大的挑戰。一方面,那些在荒野中、看似遠離人為干擾的生態系統並沒有過去想像的簡單;另一方面,現在世界上大部分的環境生態系統,其實已不再「自然」,幾乎都是人類活動和自然力量交互作用下的產物,不但學者對這些複雜系統(complex systems)的行為還非常陌生,複雜理論更告訴我們,就算做再多的研究也無法精準預測或掌握它們未來的動態。因此,人類以為自己能充分控制環境生態系統,是非常天真的想法。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廖靜蕙


減緩氣候變遷不能再等了!墾丁國家公園目前記錄到的陸蟹種類為6科30種,陸蟹族群量幾乎是全世界族群第一,卻因棲地破壞、人為傷害及環境氣候變遷等因素而逐漸減少。另一方面,在國際間雨林紅毛猩猩因棲地破碎化恐在50年內滅絕。

綠能產業在台灣:亞洲最大「高聚光太陽能發電(HCPV)路竹示範場」,22日在高雄縣路竹鄉正式完工啟用,未來台電也將在高雄縣設置太陽能發電場,高雄縣將成為台灣綠能產業重鎮。樹木淨化空氣的能力環保署做出排比囉!辦公族的讀者試試台灣櫸、茄苳與月橘。

聖誕節快到了,若你還嫌棄收到二手貨禮物,顯然過時囉!二手書或使用過的器具成為法國人環保意識抬頭下最夯的禮物選項,並使法國成為贈送綠色禮品的佼佼者。你也可以找找身邊被忽略的二手貨當禮物喔!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水庫VS安全 是工程迷思還是技術神話

回應聯合報民意論壇《糧食VS.蝴蝶 福爾摩沙危機》

作者:溫仲良(美濃農村田野學會)

聯合報17日刊出成大水利系高家俊教授之文章《糧食VS.蝴蝶 福爾摩沙危機》,回應如下: 台灣的確是「美麗寶島」--如果我們不過份迷信工程神話的話!我們的歷史和文化早就對很多險惡環境的寓知。若非工程的迷思誤讓我們相信人定勝天,我們可能不會有那麼多對於險惡環境的挑釁,包括如何從教育裡認知到水文環境的險惡。

如果工程學者有反省能力,就該檢討缺乏提供民眾完整資訊的缺失。大多數人不瞭解台灣水文環境的險惡,以為天上的降雨可以透過科學精準預測,然後在地面上以工程的手段便可以加以掌握。一直到了最近兩、三年,幾次風不大卻雨勢強的颱風過境,都在意料之外的地區造成災難以後,我們才能看到官方坦承降雨的預測很難精準,並且承認工程的手段無法解決環境的難題。

 
     
  行動參與:高科技產業受難者聯合祈福晚會 我們也要找50個伍佰!
發起團體:相思寮後援會

各位朋友:

上周對於搶救相思寮的伙伴們而言是驚喜的一周,因為這周內我們突然接觸到很多相思寮聚落的第三代居民。

身在台北,心繫相思寮的小真

第一個是透過網路主動找到我們的小真。她目前在台北念大學,雖然從小在台北長大,但是對於相思寮的阿公阿嬤家,有很濃厚的情感。

她在給我們的email裡寫到:「……僅管在台北出生長大,但我總認為自己是二林人不是台北人,我為自己有這麼一個美麗的家鄉感到自豪,我深信它會一直在我身邊,哪天如果我結婚了這裡就是我的娘家……」

小真說,她可以感受到爸爸對於徵收的憤怒跟無奈,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幫忙,所以有些焦慮。周六小真跟著我們一起找律師談反徵收法律行動的可能,看得出來法律爭點、運動策略的語言,無法解決她對於如何行動的焦慮。我們鼓勵她先把對家鄉的回憶、情感寫出來,就是很好的行動。她答應下周考完公職考試後,就要試著寫寫看……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網編:詹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