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0.10.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苦勞網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推薦瀏覽
環保聯盟總會 (部落格)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荒野保護協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珊瑚礁學會
青蛙小站
濕地保護聯盟
生態關懷者協會

 

動物日看街貓TNR:不能革命,就拼命

動物日看街貓;攝影:munch 

Lisa是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TNR志工,在台北市的愛心貓媽媽幾乎無人不識。個性熱情、積極,對動物又很有「撇步」,養過許許多多不同的物種,最後卻甘心奉獻給流浪貓,致力於改善牠們的生命。Lisa說現在社會進展到文明的地步,對於不完善的公共事務不能革命,只好拼命。

而拼命精神,讓Lisa以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名義與37里里長簽下街貓TNR,不到1年時間,結育數超過目標的1000隻,逼進1200隻,超過的隻數結育費用,自力負擔。讓台北市政府沒有理由或藉口不繼續做,一步一步爭取談判空間。 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台北街貓地圖:當街貓遇到TNR
北市百里同意街貓TNR
街貓TNR也要破除區里界線
猴硐貓街棄貓爆增 恐致疫病
 

生物簡介:短暫停留的過客:東方角鴞

作者:曾翌碩(台中野鳥救傷保育學會);攝影:吳居穎

體型嬌小的東方角鴞是遷徒過境期間才會在台灣出現的候鳥,繁殖地在西伯利亞、中國北方和日本等高緯度地區,主要也是利用天然樹洞做為營巢場所,秋季來臨時,當年新生的個體就會跟隨著親鳥,展開漫長的遷徒旅程,飛往較溫暖的中國南方、泰國和馬來西亞等低緯度地區度冬。

頭頂的深色圓班 = 成長印記

外觀上東方角鴞容易和黃嘴角鴞產生混淆,喙和腳趾尖端呈灰黑色是主要的區別特徵。羽色呈連續變化,從赤紅色到灰色均有,目前在台灣的發現紀綠以褐色和赤色型個體較多,灰色則相當罕見。

年齡大小可以從額頂到頭頂的斑點出現有無或是面積程度來推斷,一般而言,未達一齡的頭頂額頭幾乎無斑或是呈細縱斑,隨著年齡增長,才會逐漸開始出現深色圓斑。年齡愈輕者,羽色則接近赤色。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潘佳修

台塑南亞嘉義二廠發生大火,鄰近地區降下黑雨,環保署研判是碳粒物質燃燒不完全導致,已經採樣分析,約2至7天完成檢測結果。經濟部工業局長杜紫軍3日表示,台塑集團石化廠工安事件頻傳,引起社會高度關切,經濟部將設立石化業工安督導委員會,進行全面工安總體檢。台塑六輕可望被列入第一波重點稽查對象。政府於海岸線到處設工業區,彰濱 等濕地要開發做為國光石化等高污染的石化工業區,嚴重破壞中華白海豚棲地。為搶救中華白海豚,台南社大26日發起淨灘活動, 拼出一隻「保麗龍白海豚」,要求政府保護瀕危的中華白海豚。

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等單位合辦的珊瑚礁總體檢活動,4日來到2010年最後一站─小琉球檢視珊瑚的狀態。廢棄漁網是小琉球最大的生態殺手,而過度撈捕及水污染則是海底生物數量逐漸減少的可能原因。氣候變遷正以前所未見的方式改變我們居住的地球 ,美國魚類暨野生動物管理署提出一個新的氣候政策:幫野生動植物適應氣候變遷。此策略包含3個基本關鍵:適應 、緩解、參與。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石化帝國下的奧茲維辛──囚徒鄉鎮裡的駭人毒氣

作者:munch

鐵血拼經濟,可以要人們不吃,不吃海裡污染的魚,也可以要人們不喝,不喝被工業搶光的水。

但是官啊!拼起經濟,如何要人們如何不呼吸,尤其在難以離開的家園裡,面對著一根根危害生命的巨大煙囪。那是會致命的!當一份份報告揭示出來的毒性數據,就像奧茲維辛集中營裡,被迫害的猶太民族,察覺毒氣室裡的駭人秘密。

那是會致命的!所有胸前繡著藍色十字星的囚徒,無力逃脫集中營的鐵籬。在台灣的西部濱海鄉村,看見相似的囚徒,因為經濟困頓無力遠離,只能看著巨大的駭人煙囪,一根根聳立起來,然後生命開始倒數。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板橋石雕公園砍樹移樹進行式 現場民眾聚集

發起單位:板橋石雕公園護樹志工隊、雙和護樹聯盟

公園給樹住 警察別處去
反對警察局帶頭違法 佔據珍貴綠地
砍樹移樹蓋水泥建築 公園給樹住、生活品質才舒適

石雕公園是板橋江翠國中附近重要的綠地公園,是附近長輩重要的運動休閒場所,但近日圍起圍籬,準備砍樹移樹蓋建築!

都市裡的綠地樹木是裡鳥類動物重要的棲地,也是人類呼吸乾淨空氣的來源,都市熱島裡要節能減碳、負2度C涼下來,有公園綠地才能少開冷氣、維護良好生活品質。

老樹經數十年光陰成長不易,但粗暴移老樹,只會讓老樹死亡,形同砍樹害樹,就算移樹後重新種樹,綠蔭美景要多年才能恢復。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近捷運萬隆站)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陳韋綸、李詩婷‧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