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律清
有一位來自澎湖望安的朋友,他經常講著家鄉的臭肚魚有多麼鮮美可口。記得他曾說,古早以前,臭肚魚在漁村可是非常不受歡迎的魚種,不過隨著漁業資源的衰退,臭肚魚的價格水漲船高,因豐收量多,曝曬成乾的臭肚魚乾能烤、能煎、能炸,是迎著海風下酒的佳餚,現已成為澎湖名產之一。
不過,臭肚魚的背鰭、腹鰭、臀鰭共有二十四枚毒棘,一旦被刺,劇烈的疼痛可是會使人紅腫難忍哇哇大叫。至於被臭肚魚刺傷要怎麼急救?這位望安朋友傳受的解毒秘訣,並不是用自己的尿液沖洗傷口,而是將刺傷自己的那尾臭肚魚立刻宰了,迅速把魚眼挖出來揉碎後,用魚眼的透明黏液塗抹在傷口上,據稱療效奇佳。
差不多就是這樣記下「臭肚」這魚名,卻未曾進一步去認識這以臭為名、又有毒棘的魚,究竟為什麼成了澎湖遊子的鄉愁?
精采內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