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野步森林變身選手村 獨角仙也迫遷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林口野步森林變身選手村 獨角仙也迫遷

2012年04月13日
本報2012年4月1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獨角仙與光臘樹。

台灣努力爭取國際賽事以增加國際能見度,但卻為了蓋選手村,提早以興建「合宜住宅」之名,計畫將自然豐富度高於大安森林公園的林口野步森林移除,當地社區民眾昨(12)日在立委田秋堇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的都市計畫以及居住正義,應將民眾休閒所需的自然生態考慮進去,同時籲請新北市政府設置「林口野步森林環境學習中心」。

台北市政府所主辦的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選手村,經行政院協調選址於新北市林口區一處16-20公頃土地,區位內包括一片面積5公頃、位於林口高中西側,歷經20年自然演替已發展成森林生態系的林口野步森林。

林口野步森林之友召集人陳信甫指出都市計畫的盲點,「既有都市計畫是40年前的產物,缺乏現代生態學視野中城市即是生態系統的進步觀點」,不但將自然隔離在外,也疏離了人與自然的關係。

砍樹造林蓋零碳社區

而人與自然的疏離尤以不斷上演砍樹、滅林、毀生態,竟是為了興建「零碳社區」,台北市政府甚至要將選手村周邊5公頃用地「永久造林」,作為開發的生態補償及生活排碳的碳中和之用,真叫當地居民情何以堪。

台北市人工造林的案例當屬大安森林公園,然而野步森林公園調查的生物多樣性高於大安森林公園,田秋堇說,因為人造森林無法像自然演替的森林生長出更適合當地的樹種以及因此吸引更多物種。

林口野步森林之友召集人陳信甫指出,「既有都市計畫是40年前的產物,缺乏現代生態學視野中城市即是生態系統的進步觀點。」陳信甫說,現在當地有1000多棵樹,雖然沒有人類居住,卻有100多隻獨角仙、5種蛙、60多種蝴蝶、五色鳥以及其他珍貴的物種仰賴其生存,除此,更是民眾休閒的場域,以及附近林口國中自然科學實驗的田野,有了這個場域,讓林口國中獲得國內多樣重要的獎項。然而在人類的開發主義下,蛙類、五色鳥、獨角仙等物種也迫遷。現場兩位幼兒扮演的獨角仙,抱著代表光臘樹的氣球,傳達森林生態系與物種的關係,他們以稚嫩的語氣表達要森林留下來。

選手村,開發的白手套?

居民也質疑,開發選手村是為了服務世大運還是為了更多的開發?田秋堇說,高雄世運選手村,都是利用在地現成的旅館,並加強維安管控。他質疑,合宜住宅誰來蓋誰來住?不過是透過市政府的手讓建商介入。

對此,體委會國際體育處處長周瑞表示,世大運屬二級世界賽事,需設選手村是規定,也是必要條件,和世運以及聽障奧運規定不一;而當地距離比賽場地交通1小時也符合規定。

體委會口中的居住正義

周瑞強調,此地原本就是國宅用地,只是尚未規劃,因此借給當時的台北縣政府使用。興建合宜住宅也符合居住正義,而將兩件事結合,是最省錢、符合效益的做法。他不排除綠地保留的可能性。

黃啟瑞駁斥周瑞所言為謬論,表示合宜住宅過幾年就可以推到房市,何來居住正義?他質疑台北市將自己的土地標售出去卻使用林口當地,認為政府應還給林口人公道。

陳信甫也說,大台北地區空屋率過高,居住正義的呼求也非住宅供給量不足,而是房價過高的爭議。林口區空屋量一直高居新北市前三名,同區段又已有A7站4,000戶合宜住宅規劃建造中,內政部都因此改變合宜住宅的開發政策。「主辦單位宣稱BOT,政府不出錢,因此再增加3,500戶住宅就屬合宜嗎?不管誰出錢,一樣都是損耗資源,增加碳排放!」

與民爭地為哪樁?

2006年台北縣政府為解編763公頃山坡地為都市發展之用,同時設置30處滯洪池作為解編山坡地之後的洪水滯留的補償措施,其中14處佔用鄰里公園用地。黃瑞茂說,林口因為是台地,每逢強降雨並衝擊其他鄉鎮,政府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於鄰里公園設置滯洪池,若再以住宅名義移除森林,無疑是與民爭地。

新北市城鄉發展局總工程司王敏治表示,尊重政府既定政策,地方政府執行都市計畫尊重地主,期待能以都市設計的手法保留空間。

城市治理要有遠見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劉欣蓉則呼籲,城市治理者應高瞻遠見,為未來30年、60年的願景打算。他舉荷蘭阿姆斯特丹為例,當地填海新生地從1928年有計畫的植樹,之後經過自然演替以及每隔幾年的疏伐,到了1960年代,城市居民對於在城市即可立即交觸到森林十分滿意,此案例也促成自然公園的模型,這也使得後來的人工公園都無法被人民所接受。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