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回顧版

2012.9.1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蘭嶼人的緊箍咒

作者:林瑞珠

日治時代,殖民政府派人類學家進駐蘭嶼調查之後,認為沒有開發價值,因此劃為禁入區,一般人不得進入。直到1947年被國民政府劃定為山地鄉,開始向小島輸入棘手之物。

首先於1958年設立十處「蘭嶼農場」,亦即離島監獄,讓退除役官兵管理從台灣送來的重刑犯,同時解決兩類型讓國民政府感到頭痛的人物,但卻讓小島上的達悟人倍感威脅。雖然1979年農場停止使用,重刑犯也不再送到蘭嶼,但在1974年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就決定將萬年惡靈「核廢料」送到蘭嶼。

繼續閱讀

【嶺南村水源保衛戰】第四章 司法行動
作者:朱淑娟

前文提過,陳椒華鎖定永揚案運動策略包括三個面向:抗爭、證據、司法,而且三條線索併行、且交互運用。這其中又以司法行動最可能發揮效果,但司法很多狀況無法掌握,變數太多、時間拖很長、結果難以預期,相對風險也最高。而這也可能給政府不作為的藉口,大家都等著看司法結果。

不過她認為只要有任何機會都不應放過,找到永揚環評書偽造證據後,接著向台南地檢署檢察官陳鋕銘檢舉。相較於其他縣市,台南縣的檢調系統對於環境犯罪是較為積極的,當然在告發前,環保團體還是要盡量把該做的調查做好。從事環境運動多年陳椒華有多次被告經驗,漸漸也知道如何寫法院文件。

繼續閱讀

新聞回顧 |動物的生存危機
全新保育工具誕生:生態系紅皮書、保護區綠皮書
熊出沒 洛城高速公路短暫關閉
熊出沒 洛城高速公路短暫關閉
首部《台灣淡水魚紅皮書》問世:1/5生存受威脅
珊瑚礁體檢達人聚首吉隆坡 呼籲管制炸魚、過漁
黑熊前進60所小學 籲全民一起守護牠
赤腹鷹大量過境 墾丁鷹季展開
發現死海龜 杉原漁業區保育亮紅燈
墾丁活珊瑚覆蓋率 26年間減少60%
救流浪動物 藍心湄建議領養可節稅

新聞回顧 |保水保家園

過量砍伐森林 將使雨量減少
森林來的奶和米 京都農村轉型新契機
剩餘藥品勿亂丟 以免汙染環境
德國NGO與企業合作 成立溼地基金
長江水變紅重慶環保部門稱泥沙所致
黃河溯源看見生態惡化 立委支持兩岸多為環境發聲
彰化海岸有機會升為國際級溼地 202兵工廠僅埤塘獲指定

本週精彩專文

重新審視農村空間規畫的幾個重要觀點
北廠 下一站
大故宮的挑戰
人之島的考驗
台東縣知本卡地布部落 捍衛祖靈 拒絕遷葬
【嶺南村水源保衛戰】開場
【嶺南村水源保衛戰】第一章 水源保衛戰
【嶺南村水源保衛戰】第二章 抗爭這條路
【嶺南村水源保衛戰】第三章 尋找環評書偽造證據
六輕的數字遊戲
【有機農業Q&A】(2)為何反對基改科技?基改不能解決糧食問題嗎?
反核運動的分析層次:從羅毓嘉vs.褚士瑩談起
蘭嶼的聚落生活圈
去撿樹枝吧
「階梯電價」起步 中國能源價改時機?
記憶司馬庫斯頭目Icyeh Sulung(倚岕。蘇隆)—回歸傳統的部落先行者
美國中部半世紀來的大旱跟美牛的關係
你認識與不認識的苗栗

本週焦點新聞

.

台灣淨灘報告:5年撿拾塑膠瓶高度達8座101
大肚溪中毒如「火星」 踢爆一年多還是滿目瘡痍
雜糧:糧食安全決勝點 農友亟待輔導轉作
拒喝抗議奏效 「多喝水」將水還給埔里美人腿
兵庫縣豐岡市 打造與白鸛共生的溼地
河瀨直美 岩井俊二 蒼井優 多部311新作 高雄電影節撼動人心
嘴巴守護海洋 日本「壽司指南」出爐
混蛋不宜 民間倡雞蛋強制標示生產系統
美野火不斷 華盛頓也遭殃
促進住戶交流 橫濱將推出附有農田的公寓
資源回收換演唱會門票 921同愛地球
日漁民和德島大學合作實驗 以二枚貝淨化水質
幫溼地清除外來種 警察也來勁
放生 + 水泥化 = 台灣原生淡水魚節節敗退
拚生態觀光 琉球保育取經大馬
合鴨機器人上場! 代替小鴨子的鴨稻共棲耕作
傳承感動 持續影響力 公民記者齊聚芳苑為在地發聲
911毒粉塵致種癌 經11年爭取聯邦當局坦承與50種癌有關
日媒:福島核污染區民眾回不去了

蘭嶼人的緊箍咒
作者:林瑞珠

828風災倒榻的蘭嶼農會超市 照片提供:顏子矞天天秤重創蘭嶼,讓全島停水、停電、斷油、斷糧,沿海諸多公共設施均遭摧毀,瞬間成為亟待救援的孤島。這個「颱風之島」原本對颶風習以為常,何以致此?筆者認為,都是不當開發與政治處置所致。

日治時代,殖民政府派人類學家進駐蘭嶼調查之後,認為沒有開發價值,因此劃為禁入區,一般人不得進入。直到1947年被國民政府劃定為山地鄉,開始向小島輸入「棘手之物」。

首先於1958年設立十處「蘭嶼農場」,亦即離島監獄,讓退除役官兵管理從台灣送來的重刑犯,同時解決兩類讓國民政府感到頭痛的人物,但卻讓小島上的達悟人倍感威脅。雖然1979年農場停止使用,重刑犯也不再送到蘭嶼,但在1974年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就決定將萬年惡靈「核廢料」送到蘭嶼。

 

國民政府處理不具開發之地的方式,確實比日本殖民政府「快狠準」。

為了讓蘭嶼成為核廢料的儲存地,政府確實花了一番心思。當1966年宋美齡在視察蘭嶼後,認為傳統地下屋簡陋,於是進行蘭嶼「改善山胞生活計畫」,推行住屋現代化,從1966年到1979年間,蘭嶼六個部落的傳統地下屋幾乎被拆除殆盡,僅剩下少部分傳統屋,以野銀部落佔多數,隨後興建了566戶國宅,但這些水泥建造的國宅不但悶熱,而且逐漸被發現為品質不良的海沙屋,其後陸續改建,有些則淪落為豬舍。至今在蘭嶼環島公路上還可以看到一些這類破爛房屋。

即使改建,達悟族人卻用了國民政府帶來的新建材鋼筋水泥,這種房屋一蓋,就更不易改建了,達悟族人因此逐漸失去建造地下屋的能力,隨之,因建造地下屋而延續千年的部落互助、分享的傳統文化也逐漸喪失,加上政府為了讓蘭嶼人接受核廢料,給予多方『優惠』,包括1980年台電在蘭嶼蓋了火力發電廠,免費送電到蘭嶼,讓達悟族人在熱到不行的水泥房屋吹冷氣不需花電費。這種先拆傳統地下屋,再送水泥房、送電的策略,這不啻為給達悟族人加個用電緊箍咒,以牽制反核廢的勢力。

再者,從台灣輸入的米食也取代了達悟族人的傳統主食芋頭、蕃薯,從台灣輸入的石油、柴油以及汽車、機動船隻,也改變了蘭嶼人以拼板舟為主的交通工具。就這樣,達悟傳統在「善意」與「現代化」的包裝下,很快便被掃入歷史的山洞,從此日常民生所需,已然掌握在政府手裡,再也不是自給自足的化外之地。

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傳統達悟族人選擇部落地點建造房屋之所以遠離岸邊,是因避開海浪的侵襲,所以這次受創的房屋都是政府蓋在岸邊的公共設施以及民間營業的民宿;之所以蓋地下屋,是為了因應島上的強颱及燠熱的亞熱帶氣候。如今達悟族人不住地下屋,不以芋頭、蕃薯為主食,不以拼板舟為交通工具,一旦天災地變,與外界無法聯繫時,就需靠外面援助,不禁讓人懷疑,這是否是統治權謀之一,以至於前日馬英九以總統之尊,在視察蘭嶼災區時,說出達悟族人可以「外穿西裝褲、內穿丁字褲」的輕蔑之語,實不足為奇了。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林子晴‧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