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3.2.28







近期活動
劉黎兒的焦慮,吳志寧的歌
【雨林之心】為愛寫詩,我們將大地的脈動送給你(3/8截止)
【招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廢核大遊行隊伍
「思想地圖」青年培訓計畫 ─ 龍應台基金會(3/3截止)
與海共生,為海發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013珊瑚保育週海洋保育活動企劃徵選暨執行競賽(3/7截止)
孩相小日子攝影展(2/19~3/19)
地球行動家2013徵件活動開跑(2/18-4/10)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活動特區

環境教育講座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 總會
生 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 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從法律人到繪本作家 陶樂蒂在讀者心中播綠種

「遙遠的小山城裡,每個人都有一棵樹,一棵出生時就種下的樹。有的樹長得快,有的樹長得美,有的樹被過度照顧…。但是,只有阿傑沒有樹,直到他遇見小米,和他同一天生的女孩…」

 

以上是由信誼幼兒文學獎得主、知名繪本作家陶樂蒂創作,小魯文化出版,敘述小男孩與樹,小男孩與小女孩之間所發展出甜蜜童趣的環境繪本「誕生樹」。作者陶樂蒂接受本報專訪,暢談過去的成長背景、「誕生樹」的創作歷程,到環境繪本對環境教育之間的影響。陶樂蒂求學時期是專攻法律,就讀研究所期間到生態中心工作,幫台灣植物權威陳玉峰做研究。日後陶樂蒂任職於農委會,期間完成德基水庫集水區整治的論文。然而喜歡繪畫的她,抵擋不住內心對於畫畫的熱愛,於是開始學習插畫。並和一些同好組成「圖畫書俱樂部」社團,開始創作手製繪本,展開近十年的繪畫創作。目前除了創作繪本外,並為吳若權、張曼娟、張小嫻等知名作家畫過插畫與封面。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自然繪本山伯伯 帶大小朋友遊金瓜石自然繪本山伯伯 帶大小朋友遊金瓜石

綠繪本 兒童環境教育的支點

綠繪本 愛地球的幸福魔法

環境教育奏功 送救動物倍增


∣怒江水電開發 死而復活?

作者:鄧全倫 (《時代週報》記者)

據知情者透露,怒江當地政府每年都會組隊到北京遊說,獲取國家有關部門對怒江水電站開發的支持。而近兩年來,每年都和怒江水電開發主體—雲南華電怒江開發有限公司多次召開怒江幹流水電開發前期工作推進座談會。

如今,怒江開發「復活」已成定局,但移民、生態、地質等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問題,依然難以迴避。可以預見的是,有關怒江水電發展與保護的爭論仍會繼續。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翁珞文

地球上不同角落的人們正以什麼方式關懷周遭的人事呢?印尼的當地民眾在進行研究時,意外錄製到被不法集團利用的童工工作景象。同時,一個監控生態系統和物種多樣性的跨國保育團隊,已經在三個洲的熱帶森林,利用遠距「相機陷阱」(camera trap)捕捉到100萬多張珍貴的動物照片,並開始要提供全世界的政策決策者,有關氣候變遷和棲息地流失是如何影響生物多樣性的資訊。此外,伊朗也傳出對動物的驚人觀察:疑似受到核子設施輻射影響,伊朗首都德黑蘭街頭出現了成群的巨大老鼠,據了解,這些老鼠起碼有5公斤重,體型直逼一般家貓。名人們也紛紛環保盡一份心力:基於環保考量,曾以「愛在心裡口難開」在1998年贏得奧斯卡影后的美國女星海倫杭特(Helen Hunt),穿著平價服飾品牌H&M的深藍色禮服出席今年的奧斯卡典禮成為媒體焦點。女星林志玲加入發起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臉書上說,「林志玲:人不自私不冷漠是最重要的事!學習負責,成為這一代的的課題。

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綠色影展|造反吧!猿猴們 《猩球崛起》了!

作者:賴品瑀 

實驗動物、同伴動物、展示動物聯合起來,奮力擊潰人類,這樣的一天,可不可能來到呢?

《浩劫餘生》讓人與猩猩交換立場,讓觀眾試著體會目前包括猩猩的其他生活處境。這部片在當年相當轟動,也有了好幾個續集,包括了今天要介紹的《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科幻電影中,一再提出人類的私心、貪婪最後總會帶來巨災,你可以說這就不過是類型電影的賣座公式,然而人們的歷史,卻似乎也是在不斷的重蹈覆轍中前進著?

精采內文


論壇當能源需求變成災難

作者:趙家緯 

「沒有核四,台灣會缺電!」「非核家園,電價將大漲五成」、「缺乏穩定供電,經濟成長無以為繼」,上述均為身處核電複合體中的經濟部、台電或是御用學者們,面對全民對於核安的疑慮時,時常拋出的言語。試圖羅織出核電之必須。

過往能源上癮,致使台灣今日承擔了極高的環境外部成本,亦衍生了社會不正義。面對今日的困局,我們需要根本性的轉型,而非填補式的修正。而今日核電種種爭議,驗證知名永續經濟學家舒馬赫在40年前的提醒:「無論贏得多大程度的繁榮,大量累積無人知道如何使之安全處理的劇毒物質,都是不正當的……,幹這種事是對生活本身犯罪,它比人犯過的任何罪行都要嚴重得不知多少。以為文明在這樣的一種罪行基礎上得以維持下去的思想是道德、精神和思想意識的畸形產物。它意味著處理人類的經濟事務,卻根本不把人當一回事。」 所以請各位3月9日,一起參與廢核大遊行,重新思考核電,重新思考台灣的能源需求,重新思考台灣的發展路徑。 所以請各位3月9日,一起參與廢核大遊行,重新思考核電,重新思考台灣的能源需求,重新思考台灣的發展路徑。

精采內文

 

從法律人到繪本作家 陶樂蒂在讀者心中播綠種

本報2013年2月28日台北訊,古國廷報導

「遙遠的小山城裡,每個人都有一棵樹,一棵出生時就種下的樹。有的樹長得快,有的樹長得美,有的樹被過度照顧…。但是,只有阿傑沒有樹,直到他遇見小米,和他同一天生的女孩…」

以上是由信誼幼兒文學獎得主、知名繪本作家陶樂蒂創作,小魯文化出版,敘述小男孩與樹,小男孩與小女孩之間所發展出甜蜜童趣的環境繪本「誕生樹」。作者陶樂蒂接受本報專訪,暢談過去的成長背景、「誕生樹」的創作歷程,到環境繪本對環境教育之間的影響。

誕生樹內頁   圖片:小魯文化提供

「其實Google我本名曹瑞芝,就有兩種身分。一個是就讀法律系、畢業於法律所的曹瑞芝,另一個就是現在的繪者身分,」陶樂蒂表示。

陶樂蒂求學時期是專攻法律,就讀研究所期間到生態中心工作,幫台灣植物權威陳玉峰做研究。日後陶樂蒂任職於農委會,期間完成德基水庫集水區整治的論文。然而喜歡繪畫的她,抵擋不住內心對於畫畫的熱愛,於是開始學習插畫。並和一些同好組成「圖畫書俱樂部」社團,開始創作手製繪本,展開近十年的繪畫創作。目前除了創作繪本外,並為吳若權、張曼娟、張小嫻等知名作家畫過插畫與封面。

陶樂蒂剖析,自己是一個興趣廣泛、好奇心很強的人,但有兩件事能讓她專注到時間飛逝而不自知,一是繪畫,另外則是園藝。「我從小對於植物細微的地方非常著迷,就連國小的社團活動,也是選園藝栽培。而台北植物園和台大校園,更是過去流連忘返的地方。」陶樂蒂回憶,第一次對於樹木有一種敬畏卻是在大學時期。當時到溪頭山上,仰著頭望著大樹的廣闊茂密的枝葉,油然生起崇敬的心。

環境教育如種子 時機適當自發芽

陶樂蒂過去即與自然產生緊密連結,然而讓她決定以樹為題材創作繪本,卻是一次偶然訪談中,不經意想起曾經對大學民法老師說的話。「那時是有人訪談我先生黃郁欽的創作『誰要來種樹』,我在旁邊聽的時候想到曾經跟大學民法老師說過,如果每個人都為他的孩子種一棵樹,這樣世界上的樹木就不會消失。」陶樂蒂表示,「那時開始延伸想像,如果每個父母都為自己小孩種一棵樹,那會是怎樣的樹?」

「其實樹需要照顧就像小孩一樣,都需要很多時間去愛護,而父母都對孩子有很大期望,而種樹的人對自己的樹有很大的想望。」陶樂蒂分享創作想法,她認為「誕生樹」讓讀者接收到的不僅是種樹的概念,也是分享的概念,更傳達友誼,甚至是小男生和小女生之間的浪漫愛情。

「很多家長在選擇繪本時,會界定在於階段性的教育。但我認為繪本是無論小孩3歲看,5歲看,10歲看,甚至20歲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是很重要的事。」陶樂蒂說道。

當問起「誕生樹」這些敘述人與自然的環境繪本對於讀者的影響,陶樂蒂認為,「像『誕生樹』是我過去一二十年所有學習、想法以及興趣的累積,所以不可能要求別人看過繪本以後,就馬上有180度的轉變。只能說希望看過這本繪本的人會有一些體會,就像在心裡種下一顆種子,等到時間對了、所有條件剛好了,就會發芽長大。」

最後問到,從德基水庫集水區研究論文,到「誕生樹」環境繪本的出版,這一二十年台灣對於環境意識的改變。她認為,這些年用行動關心環境的人變多,這歸功於環境資訊的傳遞。過去環境資訊侷限在小圈子裡,但隨著環境資訊傳播讓更多人知道這些事情,就像灑種以後發芽茁壯。「而『誕生樹』是我的種子,希望把它散播出去,」陶樂蒂說道。

Top

 
 

透視中國環境∣怒江水電開發 死而復活?

作者:鄧全倫 (《時代週報》記者)

編按:中國《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意味著怒江水電開發的重啟。此前,因是否會破壞「原生態環境」等爭論,怒江水電開發已延宕近十年。

位於西藏松塔水電站的施工和道路建設工程,靠近雲南省邊境和世界遺產三江並流。(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Rivers)

據知情者透露,怒江當地政府每年都會組隊到北京遊說,獲取國家有關部門對怒江水電站開發的支持。而近兩年來,每年都和怒江水電開發主體—雲南華電怒江開發有限公司多次召開怒江幹流水電開發前期工作推進座談會。

如今,怒江開發「復活」已成定局,但移民、生態、地質等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問題,依然難以迴避。可以預見的是,有關怒江水電發展與保護的爭論仍會繼續。

因爭論而擱淺

發源於西藏高原唐古喇山的怒江,流經西藏、雲南,進入緬甸,最後匯入印度洋。它在中國境內全長2018公里。這條有東方大峽谷之稱的河流,是聯合國確認的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唯一的一條沒有修建大型水壩的主要河流。

然而,怒江的平靜,在10年前開始被打破。2003年8月,國家發改委主持評審通過了由雲南省完成的《怒江中下游水電規劃報告》。該報告規劃 「兩庫十三級」開發方案,全梯級總裝機容量可達2132萬千瓦,比三峽大壩的裝機容量還要多300萬千瓦。

該規劃報告一出,就遭到強烈反對。參加會議的原環保總局代表不予簽字,他們認為,怒江是除雅魯藏布江外唯一相對完整的生態江河,建議作為一個原生環境的對照點和參照系予以保留,不予開發。

當年9月3日,原國家環保總局主持召開座談會,列舉出多種反對怒江建壩理由:「三江並流」於2003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在該地區進行水電開發和梯級電站建設與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的宗旨不相符;怒江峽谷景觀壯美,對有可能破壞怒江峽谷景觀生態自然性與完整性的開發建設活動要慎重決策;當地物種與文化傳統需要維護。

綠家園、自然之友等環保組織亦開展一系列宣講活動,強調三江並流地區面積不到國土面積的0.4%,卻擁有全國25%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動物,有77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是世界級的物種基因庫。

2004年2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國家發改委報送的《怒江中下游流域水電規劃報告》上批示:「對這類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且有環保方面不同意見的大型水電工程,應慎重研究、科學決策。」

怒江水電開發被擱置。

地質問題的交鋒

然而,數年來,有關怒江水電開發的爭論一直不斷。在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怒江建水電站的爭議」甚至成為重要試題。

2011年2月,四位地質界專家以聯名信方式上書國務院領導,從地質研究的角度反對怒江水電開發,再次引發公眾關注。

四位專家是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道一、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研究員孫文鵬、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朱銘、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李東旭。他們在聯名信上直陳,「怒江處於活動斷裂帶、地震頻發,身處泥石流重災區,卻多暴雨」,「在地震、地質上有特殊的高風險,不應建設大型水電站」。

這封聯名信將怒江水電開發討論,首次從以往的生態問題延續到了地質問題上。隨後發生的日本大地震,讓中央高層十分重視這些老專家的意見。環保NGO「雲南大眾流域」負責人于曉剛向時代週報透露,溫家寶總理要求有關部門深入研究、論證怒江的地質與地震風險。

針對怒江水電站的地震風險,2011年3月6日,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中國大壩委員會組織召開了研討會,發出了另一種地質意見。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徐錫偉表示,「水電站壩址若處於斷裂帶上,一旦地震,的確無堅不摧。但實際操作中,只要不讓壩址區跨斷層、提高設防烈度,水電開發依然是安全的。」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會同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通過研究認為:怒江中下游流域歷史上地震少、震級小;就西南地區複雜的地震環境而言,怒江流域(中下游)仍屬區域構造相對穩定的地區。

怒江的開發衝動

儘管外界爭論不休,怒江地方政府數年來卻一直難以遏制開發怒江水電的衝動。

怒江是全國惟一的傈僳族自治州,總人口50萬。怒江州委書記段躍慶說,目前怒江全州的貧困人口發生率達71.1%,是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但怒江又是中國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這裏有世界級的水資源。水資源占雲南省總量的47%,可開發裝機容量達4200萬千瓦,為全國六大水電基地之一。怒江號稱中國第五大河流,僅在其中下游水電開發裝機容量就可達2000多萬千瓦。

除此之外,怒江還擁有世界級的礦產資源,目前已探明的有鋅、鉛、錫、金、鎢等28種礦產,294個礦床(點),僅蘭坪金頂鳳凰山3.2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就蘊藏著鉛鋅礦1432萬金屬噸,潛在經濟價值高達1000億元以上,是我國目前已探明儲量最大的鉛鋅礦床。

2007年初,怒江州提出「礦電經濟強州」戰略:構建國家級水電基地、國家級有色金屬基地。其中水電被當地主政者視為是發展最快最見效者。

2008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佈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明確表示,「十一五」期間將開發怒江六庫、賽格水電站。後受制環保爭議,至今未獲環保部門批准。但從2003年起,整個怒江中下游流域電站建設前期工作一直未停止。

2008年,六庫水電站在國家尚未正式核准的情況下竟悄然動工,並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名,對上游的村莊進行了移民。如今,六庫電站的工地大門緊閉,早已停工,但作為建設主壩的基礎工程圍堰已經修好。

2011年1月底,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關於怒江開發建設的前期論證,特別是設計、研究一直在做,到底怎麼推進目前雖無準確、成型的說法,但一定會開發怒江。這是國家能源局首次就怒江開發明確表態。

今年1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公佈《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該規劃表示,中國在「十二五」將積極發展水電,全面推進金沙江中下游、瀾滄江中下游、雅礱江、大渡河、黃河上游、雅魯藏布江中游水電基地建設,有序啟動金沙江上游、瀾滄江上游、怒江水電基地建設。

華電怒江公司內部人士稱,旗下規劃中的四大電站何時開工,內部並無具體時間,得看國家的核准,但「六庫電站肯定最先動工」。

怒江水電開發幾乎已成定局,雲南省能源局卻仍然謹言慎行。針對怒江開發「復活」一事,該局綜合處一位官員接受時代週報採訪表示「省裡很重視,但也很謹慎」。他坦承:「畢竟規劃是規劃,但要實施起來還是困難重重,有關環保的輿論壓力太大。」

質疑聲已然響起。雲南大眾流域負責人于曉剛覺得《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重啟怒江開發「非常唐突」:「這是想在全國兩會前趕緊拋出來,作一個定局。這個規劃沒有徵求公眾意見,違背了資訊公開的有關法律法規。」

於曉剛稱,他將聯合國內的環保NGO在2月中下旬做相關調研,「深入瞭解此次怒江開發解禁的背景,背後有何力量在推動,然後再進行呼籲和提出質疑」。

著名水資源保護專家翁立達並不反對開發怒江,但他表示:「如何合理、適度、科學地開發,是一個特別慎重的問題。目前在環評、地災論證等基礎工作方面,我們做得很不扎實。」

可以預見的是,怒江水電之爭仍將繼續。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原載於2013年1月31日《時代週報》 

【延伸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發表日期2013年2月11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目擊棕櫚田雇童工 印尼學童教育堪慮

本報2013年2月28日綜合外電報導,潘忠廷編譯

Hovek攝影,節錄自mongabay.com在印尼西加里曼丹,有人目擊金光集團(PT Sinar Sawit Andalan,簡稱SSA)在棕櫚田中僱用童工進行勞力工作。

在地居民哈維客(Hovek)在調查棕櫚田種植是否與原住民土地有所重疊時,意外錄製到童工的工作景象。他表示,當時約有60名童工在進行土壤的裝袋工作,一袋約有10公斤重。「這些孩子都還在學齡階段,但是卻做著將裝袋的土壤用推車送至苗圃的工作,力氣不夠的孩子就被派遣去拔草。」

哈維客發現,這些孩子大多來自鄰近的Kesange 村,他們被迫要放棄學業來與在棕櫚田從業的父母一起工作。每裝一袋土可賺取1.5元台幣,但孩子們透露公司已經三個月沒發薪水了。

金光集團的社會責任部門經理猶哈尼(Yohanes)否認公司雇用童工,他表示:「這些孩子們的父母無法在家照顧他們,就會跟著父母一起工作。公司甚至在其中一個村莊設置了日間托兒所,雖然是由政府管理,但卻是由金光集團出資贊助。」

西加里曼丹省兒童保護委員會(West Kalimantan Commission for Child Protection 簡稱KPAID)執行長阿力克(Alik Rosyad)認為:「雖然政府對於童工的工作時間與型態皆有明文規定,但最重要的是這些條件都應該在不影響孩子受教的前提下才有談論的空間。這些孩子擁有受教的權利,但為了經濟因素又得被迫去賺錢。不論如何金光集團都不應該因此剝奪孩子們上學的權利。」

【參考資料】

 

Top

 

全世界最大陷阱拍攝計畫 累計一百萬張照片

摘譯自2013年2月21日ENS美國,維吉尼亞州,阿林頓報導;林雅玲編譯;莫聞審校

Network) TEAM在祕魯馬奴國家公園的Cocha Cashu,連續拍了90張這隻美洲豹(Panthera onca)的照片,成為TEAM網絡所拍攝的第100萬張照片。照片由TEAM網絡提供一個監控生態系統和物種多樣性的跨國保育團隊,已經在三個洲的熱帶森林,利用遠距「相機陷阱」(camera trap)捕捉到100萬多張照片。

第100萬張照片的主角是神祕的美洲豹,於2012年6月在秘魯馬奴國家公園拍攝。目前這個計畫已經取得112萬1895張照片,而且數字還在增加當中。

生態學家阿馬達(Jorge Ahumada)是「熱帶生態學評估與監測行動」(Tropical Ecology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TEAM)網絡的技術指導,他說:「第100萬張照片正是我們相機陷阱驚奇的代表作,象徵這個蒐集新數據計畫的成功。」

TEAM網絡由國際保育協會以及美國的密蘇里植物園、史密森尼學會和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組成,同時透過80個當地的合作機構執行計畫。

阿馬達是國際保育協會在美國阿林頓的工作人員,他表示:「我們慶祝這個成就的同時,也來到關鍵時刻,開始要提供當地以至於全世界的政策決策者,有關氣候變遷和棲息地流失是如何影響生物多樣性的資訊。」

野生動物保育協會(TEAM的合作機構之一)的資深副會長金斯堡(Joshua Ginsberg)表示:「保育工作通常和創紀錄無關,除非像這次達到以百萬計算的成就。」

金斯堡說:「這100萬張照片讓我們可以發展和測試全球指標,對於測量全球保育活動和提供全球社群有關全世界生物多樣性的狀態越來越危急,非常關鍵。」

這些照片提供即時資訊,讓我們了解一些難以窺見的動物族群如何受到氣候、棲息地和土地利用變遷的影響,而這些改變也會影響熱帶森林的健康,以及其中貨物的運送和提供給人們的服務。

TEAM網絡的研究區域涵蓋14個國家,共16個保護區。相機陷阱設置於拉丁美洲的巴西、哥斯大黎加、厄瓜多、巴拿馬、祕魯和蘇利南,以及亞洲的印尼、寮國和馬來西亞,非洲的喀麥隆、剛果的布拉柴維爾、馬達加斯加、坦尚尼亞和烏干達。

TEAM在坦尚尼亞的烏德宗瓦山脈拍到的安哥拉疣猴(Colobus angolensis),照片由TEAM網絡提供。TEAM網絡已經利用標準化方法監控熱帶森林的變化長達10年,期間蒐集了樹木、哺乳動物、氣候、藤蔓植物和鳥類的數據。

在訪談中阿馬達告訴ENS,身為這個計畫的技術指導,他過去七年的工作就是確保各地參與人員持續使用同樣的方法,包括在旱季架設陷阱、使用同樣的拍攝技術和設備,所以在這些不同區域的研究活動,得以組成一個「橫跨全世界的大型實驗」。

TEAM和當地機構合作,由當地的管理者與技術人員架設相機陷阱。相機放在架子裡,擺放在森林裡30天,每個地點一年能蒐集1~3萬張照片。

阿馬達表示當地居民(包括學生)協助擺放由電池供電的相機,並負責取回。他解釋道:「這當中的工作相當繁重。每兩平方公里只擺放一台相機,而整個區域有120平方公里大,所以該區域會有60個相機陷阱。」

阿馬達表示這些協助人員都有支薪,他說:「在兩個相機陷阱之間,他們必須步行很長一段路。只為了架設相機,他們可能得在沒有步道的森林行走15天,當然也睡在森林裡。」

有些相機陷阱的設置地點發生紛爭,阿馬達表示:「我們試著不要在發生內戰的區域工作,我們通常在安全以及有法律保障的地區工作。」

他說:「我們必須取得環境或國家公園部的官方核准,所以我們選擇和已經被核准在這些公園進行工作的機構合作。而有一些區域我們的合作機構也進行了安排,因此工作人員知道自己是安全的。」

大猩猩(Gorilla beringei beringei)母子,攝於烏干達無法穿越的布溫迪森林,照片由TEAM網絡提供。偷獵者和欲拍攝的動物,是TEAM網絡工作人員的主要威脅。阿馬達說:「因為由遠紅外線感應,所以很難發現這些相機陷阱,有時我們會拍到偷獵者。」

他表示:「在烏干達無法穿越的布溫迪森林(計畫裡的一個保護區),我們發現偷獵者出現在照片中。計畫裡有認識偷獵者的人,他們會私下處理,因此很難告發偷獵者。」

一旦工作人員從森林裡的陷阱取回記憶卡,便在電腦瀏覽這些照片,利用專門為這個研究發展的軟體進行辨識。

這16個地點的合作機構會將照片壓縮,傳送給阿馬達的團隊。他解釋道:「我們將照片放進資料庫並累積計算。我們其實不需要看過所有照片,就能得知重要訊息。同一動物在同一地點出現越多次,就會被拍到越多照片,這就告訴我們族群的資訊。」

「我們在一開始的基線研究裡,已經確立放置相機陷阱的保護區大小和被拍到的物種數目有強烈關聯。我們預期會有這樣的結果,也發現這是普遍的情形。」

不過還是有意料之外的發現。阿馬達發現雜食(以多種類型食物維生)的哺乳動物,比起草食和肉食動物,對於保護區裡環境改變更敏感。他說:「這有點令人驚訝。」

如今阿馬達團隊有了這100萬張照片,正準備開始進行更深入的分析。這100萬張照片是從16個地點共960個相機陷阱蒐集到的,這些地方名列如下:

  • 巴拿馬:莎柏蘭尼亞國家公園(Soberania National Park)的巴羅科羅拉多自然遺產保護區(Barro Colorado Nature Monument)
  • 印尼:布吉巴里桑西拉坦國家公園(Bukit Barisan Selatan National Park)
  • 烏干達:無法穿越的布溫迪森林(Bwindi Impenetrable Forest)
  • 巴西:Caxiuanã國家森林(Caxiuanã National Forest)
  • 蘇利南:蘇利南中部自然保護區(Central Suriname Nature Reserve)
  • 祕魯:馬奴國家公園(Manu National Park)
  • 喀麥隆:可魯普國家公園(Korup National Park)
  • 巴西:瑪瑙斯(Manaus)
  • 寮國:Nam Kading國家保護區(Nam Kading National Protected Area)
  • 剛果共和國:Nouabalé Ndoki國家公園(Nouabalé Ndoki)
  • 馬來西亞:帕索森林保護區(Pasoh Forest Reserve)
  • 馬達加斯加:拉努馬法納國家公園(Ranomafana National Park)
  • 坦尚尼亞:烏德宗瓦山脈國家公園(Udzungwa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 哥斯大黎加:巴爾瓦火山(Volcan Barva Transect)
  • 祕魯:亞納查加-切米連國家公園(Yanachaga-Chemillén National Park)
  • 厄瓜多:葉蘇尼國家公園(Yasuni National Park)和生物圈保護區(Biosphere Reserve)

點擊觀看相機捕捉的研究影片: bit.ly/VeqclT

※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核輻病變?2千隻5公斤巨鼠肆虐伊朗 狙擊手上陣撲殺

摘錄自2013年2月27日東森新聞報導

疑似受到核子設施輻射影響,伊朗首都德黑蘭街頭出現了成群的巨大老鼠,據了解,這些老鼠起碼有5公斤重,體型直逼一般家貓;伊朗先前是以投藥撲殺,但時間一久老鼠就出現抗藥性,現在只好出動狙擊手,在晚間戴著夜視鏡搜尋巨鼠蹤跡,見一隻就殺一隻,目前已經射殺了約2千隻巨鼠。

伊朗發展核子設施行之有年,不過現在卻傳出,受到核子原料和輻射影響,伊朗首都德黑蘭的街頭,出現成群巨大老鼠。以往的老鼠都不到百公克,現在的動輒重達4、5公斤,連捕鼠器都裝不下。

面對巨型老鼠肆虐,伊朗當局決定出動軍隊協助撲殺,據了解,狙擊手會在夜晚戴著紅外線夜視鏡,穿梭於街頭搜尋老鼠,只要一發現就立刻射殺。目前,當地已經約有2千多隻巨鼠被撲殺。

另外,因為強震導致輻射外洩的日本福島,也傳出老鼠體型變大,數量也越來越多。當地人就擔心,這些老鼠可能會咬壞電線和水管,讓其他動物暴露於危險之中,大自然整個食物鏈也有可能都遭到汙染了。

Top

 

平價品牌 海倫杭特穿上奧斯卡

摘錄自2013年2月24日中央社報導

曾以「愛在心裡口難開」在1998年贏得奧斯卡影后的海倫杭特(Helen Hunt),穿著平價服飾品牌H&M的深藍色禮服出席奧斯卡典禮,成為媒體焦點。

奧斯卡頒獎典禮前的紅地毯,向來是眾家女星爭奇鬥艷的場地,也是知名品牌與服裝設計師爭取曝光率的機會。

但49歲的海倫杭特今天卻不是穿著任何重量級服裝設計師提供的高級訂製禮服出席這項盛會,而是選擇平價服飾品牌H&M的一款深藍色絲緞禮服,成為娛樂媒體討論話題。

海倫杭特在紅地毯上接受娛樂電視頻道E!訪問時說,選擇H&M的服裝是基於環保考量,以實際行動表達對H&M日前與環保團體Global Green宣布合作的支持。

H&M今天也透過發言人對媒體表示,消費者並沒有辦法在H&M店裡買到這位女星所穿的藍色禮服,因為這是H&M特別為了海倫杭特參加今年奧斯卡而為她量身訂做的。

雖然禮服出自平價品牌,但海倫杭特搭配的珠寶卻價值不凡。

海倫杭特接受訪問時,展示了這件禮服的背部,縫上了珠寶商Martin Katz所提供,價值70萬美元的鑽石飾品。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林志玲加入發起人!

摘錄自2013年2月26日蘋果日報報導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表示,名模林志玲也加入了發起人行列!

繼五月天、陳昇、信等演藝圈男士相繼公開表示反核之後,林志玲的加入,也代表了女性的聲音。臉書上說,「林志玲:人不自私不冷漠是最重要的事!學習負責,成為這一代的的課題。

Top

 

綠色影展|造反吧!猿猴們 《猩球崛起》了!

作者:賴品瑀

實驗動物、同伴動物、展示動物聯合起來,奮力擊潰人類,這樣的一天,可不可能來到呢?

劇照

早在1968年,在經典科幻老片《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中,太空人墜落到了一千年後的未來,那時人類文明已經滅亡,擁有高度文明的是猩猩,處於原始狀態的人類,驚恐的躲避著捕捉,是的,人類會被抓進猩猩的實驗室中,扮演著現在的黑猩猩。

然而這樣的未來從何而來?太空人追查出了人類文明滅亡的真相,原來是人類在核子戰中毀掉了自己,而猩猩就在這一千年慢慢的發展,終成地球新一代的霸主。

《浩劫餘生》讓人與猩猩交換立場,讓觀眾試著體會目前包括猩猩的其他生活處境。這部片在當年相當轟動,也有了好幾個續集,包括了2001年提姆波頓推出的《決戰猩球》,及今天要介紹的《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猩球崛起》雖然定位為「前傳」,但故事設定中,已有不少修改,不過,主角一樣叫「凱撒」。

傑出的科學家威爾,為了父親,全心研發能對抗阿茲海默症的新藥。當他在母猩猩「亮眼」身上看到驚人成效,準備要大肆發佈成果時,「亮眼」卻抓狂了,不但實驗中斷,實驗室裡的黑猩猩們也因此全數遭到安樂死,這才發現,「亮眼」在遭到捕捉時就已經有孕在身,會動手攻擊人類只是為了保護她剛出生的寶寶。

在愧疚與不捨中,威爾將小猩猩帶回家裡,從一開始「我只是養個幾天」,到像兒子般疼愛撫養,這隻名為「凱撒」的小猩猩意外的聰明,表現甚至比同齡人類更好,利用手語溝通,威爾一家倒像是快樂的祖孫三代。

威爾瞭解到這是之前「亮眼」身上的實驗成果,眼見父親病情惡化,於是決定私自繼續實驗,直接讓父親試用藥物,沒想到父親完全康復並前所未有的好。這樣的「聰明藥」等同於大把大把的銀子,藥物公司因此開始重啟實驗計畫,訂購了更多的猩猩,火力全開的打算全力發展。

可惜對凱撒有效的藥物,在父親身上卻非如此,轉眼間,父親開始快速惡化,闖禍的結果,卻是凱撒被關進動物收容所。

收容所管理員兇殘變態的辱罵與虐待,在威爾無法馬上帶牠回家的失望中,凱撒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與人類的不同;但看似同類的猿猴們,沒穿衣服、不會手語,粗魯的逞兇鬥狠著,卻又比他笨太多,凱撒聰明的腦子裡,出現極大的衝擊與矛盾。

Say No!

凱撒很快就從一個想家的小男孩,蛻變為一個男子漢,不但降服了原本猿猴中的老大,取得領導的地位,更開始在深夜偷溜出收容所探查,暗自進行著計畫。在牠的計畫中,牠先回到威爾家中,從冰箱中偷走藥物,先讓收容所中的猿猴們變得聰明,在管理員的驚駭中,凱撒用著人類的語言大聲的喊著「No!」,正式對人類宣戰,接著到動物園、藥物公司,將遭到囚禁的同類們一一放出,攻佔舊金山,並與人類展開一場戰爭。

這些猿猴們將圍籠拆了作武器,除了本來強壯的身軀,現在又多了超高智商而充滿謀略,人類雖然擁有槍枝武器等資源,卻仍是落花流水。在金門大橋上,人們以為守住橋面便可以優勢武力將大小猿猴們一舉殲滅,殊不知,猿猴們利用大霧兵分三路的前進。

戰爭中,傷亡難免,其中大金剛巴克替凱撒擋子彈,並捨身與直昇機同歸於盡,彷彿報答凱撒在收容所中將牠從狹小牢籠釋放,一吐怨氣的暢快,而一再出入各大實驗室而變得面目可怕的黑猩猩柯巴 ,更在藥商「天阿,怎麼會是你!」的驚恐中,毫不留情的讓他墜入海中。

Caesar is home?

最後,大大小小的猿猴們,停留在跨河之隔的紅木公園,威爾憂心的追進森林,說著「跟我回家,我會保護你」等等的親情呼喚,「Caesar is home」凱撒卻再次使用人類的語言,表示牠已經找到了家。

那裡的確是有不少的參天巨木,可讓長期遭到禁錮的猿猴們施展身手,然而,那裡也卻只是凱撒小時候,威爾常帶牠去玩的樂園而已,其實並非已安然遠離人類。

至此,猩球將怎麼崛起,仍然充滿謎團發人想像,片末暗示著一種對猩猩無害,但對人類有殺傷力的病毒將要搭著飛機去旅行。不管2014年續集如何演下去,這部電影給人的疑問仍在。

科幻電影中,一再提出人類的私心、貪婪最後總會帶來巨災,你可以說這就不過是類型電影的賣座公式,然而人們的歷史,卻似乎也是在不斷的重蹈覆轍中前進著?

福島核災後,不但傳出當地出現了繁殖力超強的變種「野家豬」,連老鼠體型變大,數量也越來越多。而多年來發展核子設施的伊朗,最近在首都德黑蘭街頭也出現了成群的巨大老鼠,這些老鼠體型直逼一般家貓,體重更高達五公斤,當局想以投藥方式進行撲殺,這些老鼠卻也很快的產生了抗藥性,目前只能派狙擊手在晚間戴著夜視鏡一隻一隻的射殺了,這新聞非常像科幻片,但卻是真實發生的。

如果地球的歷史終將走向不再是人類當家,甚至再也沒有人類,您認為會是什麼造成的呢?那麼,讓猩猩來當家,會不會比較好呢?

參考資源:

猩球崛起 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影片年份:2011
出品國:USA
出品:Chernin Entertainment
發行商:福斯電影
語言:english
色彩:color
音效:Dolby
導演:魯柏華爾特
演員:詹姆斯法蘭科、芙瑞達蘋托、安迪席克斯...

 

 

Top

 

論壇|當能源需求變成災難

作者:趙家緯

「沒有核四,台灣會缺電!」「非核家園,電價將大漲五成」、「缺乏穩定供電,經濟成長無以為繼」,上述均為身處核電複合體中的經濟部、台電或是御用學者們,面對全民對於核安的疑慮時,時常拋出的言語。試圖羅織出核電之必須。

然而就如同國際知名永續發展學者Johan Rockstrom於《瀕臨破產的自然》(Bankrupting Nature)一書中,指出核電充其量只是能源政策的一個選擇,而非命定的必備條件。諸多國際知名的研究報告,亦佐證此看法。如國際綠色和平、歐洲再生能源協會、全球風能理事會所委託多個學研單位所提出的「能源革命」(Energy Revolution)的研究報告中,既指出若能使能源效率在2050年時,提昇至2007年的3.7倍,並大舉推動再生能源發展,則可在2050年時,淘汰全球核電廠的運轉,且可使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下降82%,滿足抑制增溫攝氏兩度以下的需求。甚至全球電力供應總成本,可比一切照常(Business as Usual)的狀況下,減少2兆7千億美金。

此外,位於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IIASA) 邀集3百名能源領域學者,於2012年完成的全球能源評估報告(Global Energy Assessment)中,亦指出若全球鑒於核安的疑慮,不再新增核電機組,於2050年至2060年之間達到全球淘汰核電的情境下,亦可藉由能源效率提升以及擴大應用再生能源,達到充分滿足窮人能源基本需求、降低能源使用過程中的空氣污染物以及健康衝擊、增加國際的能源安全、降低對氣候變遷的衝擊等四項永續能源政策的主要目標。

打開能源需求預測的黑箱

從前述兩項重要研究既知,要使能源結構可以兼顧低碳社會以及非核家園兩項目標,關鍵其實在於能源需求量的多寡。然而在過往台灣的能源政策論辯中,未來的能源以及電力需求的多寡,是無法被討論的。以電力需求為例,過往均是仰賴台電運用其所建立的回歸算式,依據經建部門設定的工業發展方向,推估出電力需求量後,能源與環境部門既得照單全收,處理著為填補此電力需求缺口所需新增的電廠建設。而公民團體只能在電廠建設的環評過程中,質疑著這些電力需求,是否是種捏造,或是這些電力需求,是否象徵了我們想望的發展方向。

但經過近年來的倡議,這個能源與電力需求的決策黑箱,有了點鬆動的可能。去年10月通過「能源發展綱領」中,賦予了相關主管機關針對未來能源供給量,提出分期總量管理的權責。而為履行此權責,能源局於2月底至3月初將針對從目前到2030年時的能源需求量的預估,舉辦「能源開發政策總體需求面推估」分區座談會,採納各方意見。雖此類座談會形式,毫無行政效力,但畢竟是首次向大眾說明能源需求的未來成長趨勢,仍是值得關注。

只是程序上的開放,並不等同於規劃邏輯上,可跳脫各項羈絆。綜觀其提出的未來能源需求量的推估,則可見到其具有以下三大問題:無能兼顧非核家園與低碳社會的目標、欠缺政策工具的規劃、無法引領經濟體轉型。

無能兼顧非核家園與低碳社會的目標

根據能源局委託工研院的分析結果顯示,在若不積極採取節能政策下,電力需求量每年將增加2.87%,使得2020年時的總電力需求量將較2010年增加43%,而2030年時的總電力需求更將增加至76%。而若積極導入節能措施,則可使其增幅分別削減至30%以及52%,顯見節能措施之成效,也顯見其必須。

只是進一步分析,若未來發展是延續著節能措施的引入,其也意味著未來在20年間台灣需要蓋6座的核四廠,或者三座的台中燃煤火力發電廠才能滿足此需求。更意味著未來全民將不僅無法遠離核電風險,更將承受遽升的空氣污染健康風險,以及減碳壓力。

且若和國際上已宣示要邁入非核家園以及低碳社會的國家相較,如德國提出2020年的電力需求,要比2010年減少7%,瑞士則是要抑制電力需求於2020年,不得比2010年增加5%以上,且2020年後要維持零成長。此外,被視為能源轉型模範之一的丹麥,最廣為人知的是其提出2050年時再生能源佔比達百分之百的進步承諾,但其能提出此承諾的關鍵要素,乃是其亦同時設定了2020年時的能源消費量要較2010年削減7.6%的節能目標。

因此若欲縮短台灣與前述邁向永續能源轉型途徑的國家之間的差距,使未來的能源以及電力消費量能進一步抑制,則需積極面對政策工具的欠缺以及產業結構的轉型兩嚴肅問題。

欠缺積極政策工具,台灣深陷褐色經濟

在節能方面的政策工具的規劃,在工業方面,僅只有「能源密集產業能源效率與指標規定」,針對水泥製造業、造紙業、鋼鐵業及石化業等耗能產業,研析各產業未來生產每單位產品時的能源耗用量上限。但未來台灣工業用電上的成長驅力,乃是電子業。且依據調查,目前台灣電子業的平均能源效率較國內既有最佳可行技術差了20%以上,因此理應將其列為施行強制性的能源效率標準的優先標的。

再者,目前的分析上均未考慮移除化石燃料補貼、工業電價合理化以及能源稅等關鍵政策工具,因此顯未能發揮台灣的真正節能潛力。依據國際能源總署之調查,2011年時台灣化石燃料補貼高達480億台幣,相當於GDP的0.3%。而國際能源總署的研究,若能移除化石燃料補貼,則可使削減能源消費量達到13%以上。

而在產業轉型方面,目前的能源需求量預測所立基的假設,乃是台灣未來20年間的GDP年成長率可達到3.65%。而在產業結構上,雖然服務業占比將於2030年時增加至72.2%,而石化、水泥、造紙等產業,其發展上限均將受到抑制,不再擴張,顯示其的確將產業轉型納入考量。只是另一方面,鋼鐵業的年產量仍將在2025年時較今日增加21%,電子業的產值更需大舉增加至現有的2.4倍。也因此衍生了龐大的能源與電力的需求。但以代工型態為主的電子業是否為台灣未來產業發展的選擇?而當工業局提出此發展構想時,是否有以中科四期開發案為借鏡,考量到電子業用地、用水等資源限制?

這些均令人起疑的前提,卻是成了台灣未來能源以及電力需求的關鍵,進而間接決定了台灣社會是否仍將深陷核安危機,仍需承擔龐大的健康風險,是否仍將依循褐色經濟的老路——以環境品質為代價,流血輸出。

向未來前進

過往能源上癮,致使台灣今日承擔了極高的環境外部成本,亦衍生了社會不正義。面對今日的困局,我們需要根本性的轉型,而非填補式的修正。而今日核電種種爭議,驗證知名永續經濟學家舒馬赫在40年前的提醒:「無論贏得多大程度的繁榮,大量累積無人知道如何使之安全處理的劇毒物質,都是不正當的……,幹這種事是對生活本身犯罪,它比人犯過的任何罪行都要嚴重得不知多少。以為文明在這樣的一種罪行基礎上得以維持下去的思想是道德、精神和思想意識的畸形產物。它意味著處理人類的經濟事務,卻根本不把人當一回事。」

所以請各位3月9日,一起參與廢核大遊行,重新思考核電,重新思考台灣的能源需求,重新思考台灣的發展路徑。

參考資源:

※ 本文轉載自立報環境前線

309全台反核大遊行資訊:http://e-info.org.tw/node/83934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網編:翁珞文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