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台灣海岸」相片徵集活動(10/20截止)
10/12 2013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系列論壇──生態社區與環境媒體觀察
10/12《第八屆蔡瑞月舞蹈節》「洪仲丘、曼德拉、人權」座談會+〈豐年〉舞蹈演出
「±2℃下的未來環境及社區生活想像」工作坊 (10/11截止)
10/12 2013國慶綠色藝術市集──環保/藝術/在地支持
南港社大生態復育社造工作坊 (10/11截止)
10/19 廖鴻基-白海豚練習曲映後座談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訪客
【評論連結】 【你不可不知的核電真相】真相二、核四工程,危機四伏
由於「國土計畫法」草案在立法院五進五出,始終未曾落實,內政部最近推出「全國區域計畫」草案,希望能在國土計畫法實行之前,先取代於1995~1997年間公告實施的北、中、南及東部四區域計畫,以補足目前許多缺漏的法規。此草案已於9月9日由行政院備查,將依法在40天內、10月中 左右公告。
雖然規劃的營建署官員自認此舉立意良善,但由於此計畫事關集水區、農業區與活動斷層帶等地段的開發,民間團體擔憂將淪為對原有的開發限制大鬆綁,1 日在由立委田秋堇、劉建國舉行的公聽會中,便有2、30位學者與民間團體前往關注。但營建署隨即宣佈在8至15日之間,在北中南東分別舉辦公聽會。擔憂營建署只是為了趕進度、瞞混過關,多個環團參與8日的台北場,再次表達了不信任的焦慮感,並提出先作政策環評、延後公告等要求。
精彩內文
台北場公聽會 營建署小幅讓步
透視中國環境|中國「鬼城」憂慮幾何
作者:Tom Miller(《中國經濟季刊》主編)
大城市的城郊新區經歷數年時間,最終煥然一新人丁興旺;但小城市的新區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才能擺脫「鬼城」的稱號。以鄭州為例,這個河南的省會城市,其下轄的鄭東新區常被稱為中國最大的鬼城。
2010年,衛星圖片顯示鄭東新區數百個住宅區、公共建築內空無一人,新區建設受到猛烈的抨擊。但這個項目其實並沒有批評所說的那樣糟糕,鄭東新區的初衷建設是為了給鄭州這個擁有9500萬人口的商業中心提供擴張所需的現代化基礎設施。
3年過去了,鄭州面臨的壓力開始顯現。如今,學生來到了大學校園,政府工作人員入主了辦公區,數千戶居民遷入新居。新建的地鐵載著居民往返於鄭東與老城之間。
鄭東以及中國其他大城市的經驗表明,只要時間充足,空蕩的新區就能獲得發展。中國的政權體制允許政府超前於需求進行建設。
地球公民通訊|花東怎麼發 花東人作主──花東論壇的運作
作者:吳如媚(花東願景公民論壇執行秘書)
從「東部一群人聯盟」開始,我們期待居住在花東的每個人,都不應該只是「少數人」,都享有自由想像花東發展的機會。「東部夢想書寫」,正是推動花東論壇成立運作的濫觴。
花蓮與台東民間團體自發性地聯合籌辦「花蓮論壇」與「台東論壇」,兩者並以「2022花東願景公民論壇」的民間平台共同發聲,宣示將針對花東條例「十年四百億」,進行長期關注。
2013年開始,花東論壇透過平台角色,進行「民間提案」的整合工作。邀請東部的學者專家,以及透過論壇伙伴的公開討論,共同提出適合花東的發展方案,期待真正地落實公民參與政策,花東基金四百億,由花東人做主。
花東發展條例所帶來的公民參與,是一段嶄新經驗。或許參與者的觀點不盡相同,但都展現了對花東這片土地的熱愛,以及願意放下身段,一起談論我們的未來。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鄒敏惠
由侯孝賢製作,吳念真旁白的台灣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11月1日即將躍上大螢幕,導演齊柏林表示,最重要是希望看到台灣之後,能認識台灣、了解台灣,最後付出行動,台灣是有可能改變的。環境監測往往能幫助人們看清問題,「蝠魟信託」創辦人追蹤馬爾地夫蝠魟長達8年,近日發現保育動物蝠魟大量減少繁殖活動。專家推測原因是整體風速下降,海水較不易被擾動,進而導致浮游生物所需的營養素減少。衛星觀測馬爾地夫海域的葉綠素分布結果也符合這個假設。
Mwenya Uganda是烏干達的非政府組織,與烏干達菇類培育有限公司合作推動「社區菇類種植產業以及香菇保種計畫」。本報記者5日至烏干達參與該組織的Mwenya tour傳統文化之旅,至Mpigi村落的接待家庭,了解當地組織如何帶動小農及社區發展。
台灣去年發展出氫電機車,今年技術更上一層樓,中華紙漿廠2年來和花蓮縣環保局、東華大學及兆豐農場等單位合作,成功研發出國內首部「氫能燃料電動車」,希望將廢氣變成環保動能,打造花蓮成為「氫能城市」。替代能源永遠是21世紀人類尋尋覓覓的藥方,美國國家點火設施(NIF)今年9月已達成「可控制核融合」,人類可望使用這種技術產生穩定、便宜的能源。BBC稱,科學家這次的核融合實驗不但成功,產生的能量也大於投入的能量,是重要的里程碑。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120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吳岱芝、詹嘉紋、洪郁婷、鄒敏惠•網編:鄒敏惠※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